在丁云配合着肇事者家属打官司的同时,她的高三模拟考也是一次没落。
并且成绩还一次比一次好。
多次力压她孙子一头。
也就偶尔让她孙子赢那么一两次。
比她高个两三分。
而这,当然是丁云故意策划的。
模拟考的时候,丁云想拿满分可能很困难,但是想拿七百二三十分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出于考虑到,这个分数可能会让其他人感觉到绝望, 特别是有可能让她孙子觉得,自己不可能赶上了。
所以,她特地比照她孙子过去的成绩给自己控了下分数,也就比她孙子的的最终成绩高了三十分,这样既能压她孙子一头,也能让她孙子刘长安觉得。
他奶奶也没有比他厉害到那去。
这三十分还是能追赶上来的,
这时候丁云再配合着给他补补课啥的, 她孙子成绩不也慢慢升上去了吗
如此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计划。
丁云自然是有一直坚持下去。
并且为了防止她孙子心生懈怠, 或者因为连续多次模拟考都比她低个二三十分觉得可能就赶不上了,放弃追赶。
每隔一段时间丁云还特地放水,故意让自己考的比她孙子低一点,以此让他觉得,他的努力是有用的,这不赶上了吗,然后,丁云便假装被他刺激到。
发愤图强几天。
在下一次再一次超过他。
并且跟他说你懈怠了,平日还得多努力,多注意学习方法,同时辅导他。
如此三番四次之后。
她那孙子刘长安的平常成绩,提升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到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时候,最终总分已经达到了七百零二,这成绩多数学校他都能随便选了。
而当丁云通过这种方法,刺激帮助她孙子提高成绩的同时, 学校也在用丁云做例子,刺激鼓励这一届高三学生。
平常模拟考结束。
许多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
你们看看人家林老太太,人家今年六十多岁了,脑瓜子,记忆力什么的不都比你们来的差,可你们看看人家的成绩,人家第一次模拟考的时候,成绩就已经超过了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然后每一次模拟考,成绩还都会有所提升。
再看看你们,有几个同学,我就不点名了,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人家每次模拟考成绩都会提升,你们有的原地踏步不说,甚至还有个别倒退的,是想干什么,到底还想不想高考和读大学了
跟你们一比,人家刘长安不就挺好的, 他本来成绩就很好, 现在在他奶奶的激励之下,每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也都会有显著的提升,你们跟人家学学。
不要天天好的不学学坏的。
虽然这种激励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有用,但多少还是对一些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所以等到最后一次模拟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学校里的相关领导和老师随便统计一下就发现,这届高三学生的平均成绩比上一届提高了三十分。
在高兴和兴奋之余,他们也都很清楚他们的教学模式没什么改变,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个六十多岁的林老太太。
于是有不少人都开始在私下想着。
谷崂
一个林老太太都已经对学生有这么大的刺激促进作用了,这要是多招几个还不得上天,还不得出一堆青北学子。
不过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因为大家都清楚,不是每一个老太太都能对学生有促进作用,那平时考试只能考一二百分的,对学生们有个屁的促进作用。
而能考这么高成绩的老太太。
哪那么容易找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他们这些老师现在去考高考试卷,那都不一定能考多好,毕业这么久了,除了自己每天教的学科还算熟悉之外,其他学科的记忆和知识早就在他们脑海当中陌生淡化了。
就这还是老师呢,换成其他人到了一定年纪再去高考,那成绩只会更差。
随着最后一次模拟考结束,学校那边很快便进入了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
这时候显然就不是复习阶段了,是不断的做往年高考真题,往年高考模拟卷,以及老师不断的讲这些卷子,并且顺带着传授些高考技巧,注意点之类。
当然了,这是主要针对普通学生。
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般自己都知道自己哪边有所欠缺,所以他们主要是自学,碰到不会的再去问老师,属于最终的查漏补缺阶段,这是真的查漏补缺。
不是那些普通学生的女娲补天。
这个时候,就是丁云都开始抓紧时间,抓紧最后的时间给她孙子补课,不但给她孙子补课,还顺带着开始押题。
根据往年高考题的大概类型,以及今年高考出题人出过的一些书,过往的一些出题类型之类的,大体估算一下今年的出题范围以及大概会出什么题型。
并且直接告诉她孙子。
给她孙子多多训练这方面的内容。
因为想要得到类似于一门三进士或者父子两探花的荣誉,最终的高考成绩肯定是要好一点的,如果他们只能考个全省百八十名,甚至千八百名的话,那最多也就蹭一个祖孙两大学生的称呼。
这听起来着实不怎么高级啊。
丁云更想要祖孙两状元的称呼。
况且反正她学的是理科,她孙子学的是文科,只要最终的分数够高,两个人都成为省状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丁云自己是没啥问题,主要是她孙子,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时候成绩才七百出头,这个拿状元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因为这分数虽然有些优势,但也不是绝对的优势,所以丁云自然得在押题方面稍微帮帮忙,希望尽可能的确保她孙子,一定能够拿到今年的文科状元。
在这种繁忙状态下。
时间过得还是相当快的。
没多久就到了正式高考的日子,并且在所有人走进考场之后,丁云便因为她的年龄上了本地的热搜,甚至第一场考试还没结束呢,新闻就在全网发酵。
有人鼓励,有人批判。
有人觉得是响应号招。
有人觉得是哗众取宠。
一时间,倒还闹得挺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