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犹知拈了桌上的一块桂花糕,那是晚膳时裴氏的侍女送过来的。
既然让观若猜,那得到的答案,原本也该是和常理相悖的,“倒也不必叫你猜,便刻意要反着猜。”
“所以晏既帮了冯副将”观若的语气里有一种莫名的急切。
穆犹知慢条斯理的将一整块糕点都吃完了,才摇了摇头。
“非也,他谁也没有帮。冯眉瑾不高兴,恐怕也就是因为这时晏既没有帮她。”
“见景阳郡主和冯眉瑾起了冲突,很快裴倦便出来打了圆场,让这场宴会得以继续了下去。”
又是裴倦。“看来他也不像是外界传言的这样无能,至少懂得维护自己的嫡母,也能照顾自己的亲表妹。”
和稀泥的本事,也算是一种本事。
“内宅里打转,当得了什么本事。”穆犹知看起来很是不屑,“裴倦生的不像裴沽,不过也是猪头模样。”
“这宴会上一个大猪头,一个小猪头,我瞧着他们的膳食里也不少豚豕所成菜色,同类相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观若见穆犹知说的有趣,也忍不住笑了笑,又同她讨论起来。
“不是说冯副将生的像她姑姑么,冯副将是美人,想必她姑姑也是,只是裴倦他自己没有继承母亲的长处,长歪了罢了。”
微微偏了题,观若正想再问问后来晏既的表现,穆犹知却像是又起了评论的兴趣。
“若单论颜色,冯眉瑾虽然生的不错,却也难以同景阳郡主相抗衡。”
“皇家养出的郡主,雪做肌肤花为骨,倒是真当得国色天香这四个字。”
“可是她太盛气凌人了,若我是男子,也不会喜欢她这样的女子的。若是喜欢美色,还不若好好喜欢你。”
“我觉得你的性子就比景阳郡主强出许多。”
观若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可是她是知道景阳郡主的,她的确有盛气凌人的底气。
梁朝皇室子嗣不兴,除却梁帝的安虑公主之外,她就是皇室近支唯一的小辈女子了,从小到大得到的宠爱,并非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观若并不同意穆犹知的看法。
“我倒是觉得,像景阳郡主这样也不错。她在晏既面前,可并不是盛气凌人的,无非是男人太弱,所以才害怕女子强过他们而已。”
“我也不觉得女子存活于世,便只是为了求得男子的喜爱。”
“强势或柔顺,只是因为她们自己的选择,因为她们自己的需要而已。”
“如果一个男子只是因为我性情柔顺,愿意听他的安排而选择我,而非真心喜爱我,那我的这份长处,于我而言,反而是成为缺点了,我可以改掉的。”
穆犹知原本瘫坐在玫瑰椅上,柔若无骨。听完观若的话,却忽而坐直了。
“你也读过女则新篇”
观若很快摇了摇头,“什么女则新篇”
穆犹知看见观若迷茫的神情,很快也就露出了失望的神色来。
还是同她解释道“女则你总应该是读过的吧那是唐时长孙皇后所著之书,用以规范女子的言行举止的。”
“而女则新篇,则是本朝文嘉皇后的著作。”
是晏皇后。原来她还写过书。
“女则新篇里对于女则通篇都进行了批判,加入了文嘉皇后自己的注解。其中有一条,便和你方才说的差不多。”
“女为悦己者容不错,可女子更应该学会取悦自己,将自己的需求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
“女子生而为人的意义,并不是做好某个男子的女儿,做好某个男子的妻子,做好某个男子的母亲,而首先应该是取悦和接纳自己。”
观若听完,默默无语良久,而后才道“娘娘说的,比我方才说的要好得多。”
“千百年来世人对于男子的要求,在庙堂之上,在江湖之远,在塞外的千帐灯中,总归是在家庭之外的。”
男子名垂千古,或因鞠躬尽瘁,或因赫赫战功,或因诗词文章,总之不会是因为他们对待妻子儿女的好。
张敞画眉这样的故事,在女子眼中或许是一段佳话,是她们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期盼,可在许多男子眼中,不过是英雄气短罢了。
“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一个好的父亲,他们可以将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可以在朝堂上慷慨陈词,也可以纵情于山水,将幼儿与妻子留在家中,不闻不问。”
“若是子女不成材,也有一句慈母多败儿给他们用作现成的话口。”
“也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一个好的丈夫,他们可以不是一心一意的。”
“我母亲还在时,我父亲最喜欢东坡居士的词,觉得他的词落笔超逸绝尘。”
“可是母亲去后,他再读到江城子,纵然不是虚情假意,可是这真心里,到底是有一半属于旁的女子的,他后来便将这些诗集,全都焚毁了。”
她还记得那一日,那时候她应该只有八岁。
醒来时见院中浓烟滚滚,书房之外的青竹也被燎去了大半,吓的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了半日。
再去见父亲,也不敢说什么又刺激到了他,只能默默的将这些灰烬都扫去了。
“倒是要求他们做一个好的儿子了,甚至孝之一字,也成为评价他们做人处事的标准之一。”
“可到了子女反哺之时,母亲的一生,早已经如风中的残烛,燃的尽了,什么也不剩下。”
“好像女子只有有命活到那时候,才有资格享受人生似的。”
穆犹知静静的等着她说完,才道“能有这些感悟,倒是也不比文嘉皇后差了。”
“你该是她的好学生,结果竟没有读过女则新篇。”
“我真的没有听说过有这本书。”
观若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本书既然是文嘉皇后所撰写的,我在宫中三年,她所会的东西我皆有涉猎,却全然没有看过这一本书。”
她在民间许久,虽然没有闲钱可以买书,可也是没有听说过的。
穆犹知深吸了一口气,“因为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便只是为梁朝的官员与世家女眷所有。”
“发行还没有一个月,便被梁帝亲自列为了禁书,不许再私下传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