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历太初六年正月十一,共计十三万唐军,以湿罗城南北城门为主,发起平定南疆最后一战
举世皆惊,举世瞩目
就在昨日,也就是正月初十,东方玄机千里加急一封文书上奏临安,里面详详细细地解释清楚了南疆这月余来发生的一切“蹊跷之事”,甚至连杨孟君剑斩方玉峰也解释的清清楚楚
这封卷宗与其说是给南唐朝廷看的,倒不如说是给天下子民看的而南唐朝廷也并没有私藏什么,大大方方地把这卷文书抄写数千份,洒满了整个临安城
世人除了对杨孟君一系列行为惊掉眼珠子以外,还有一句更是震的他们瞠目结舌。
“昔杨庄公兵甲十万,破辽于云州,将精士诚。今杨龙骧千骑破罗汉,斩敌万,未损分毫,使之湿罗无守,门庭大开。其一脉相承,望其公背,以敬暇尔。”
这寥寥数言,先是说杨孟君在罗汉城一战中以千余兵力破敌军一万有余,且自身没有死一兵一卒,这等大胜甚至可以比肩昔年杨正平不愧为一脉相承,已经有了和杨正平差不多的用兵能力。
最主要的便是那“一脉相承”一词
难不成那杨孟君真是杨家最后一人,当代镇国公如果不是,或者说是故意给自己找个身份,那南唐朝廷为何会把这封卷宗不增一字,不减一文地广布天下杨家镇国公可不是那么好冒充的啊
如今天下大局,绝对没人想看到杨家之人再次出世辅国不管是灭了杨家满门的齐帝李甫,还是作为大唐正统延续的临安南朝可事到如今,李毅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只期望杨孟君能像历代杨家镇国公那样生死皆为天下子民。
经过当初那场动乱,不仅李氏皇族变了,杨家也有可能不会再是那个守护大唐三百年的杨家了。这就是杨孟君和李毅最大的矛盾,也是最大的共识
李毅既希望杨孟君能像杨家初代镇国公那样克定天
下,也想杨孟君如一条狗一般乖乖守在帝国北方。而杨孟君却是想着李毅最好能以天下子民为重,立万世之太平
可帝王心术哪里是这么好把握的
从当下情况来看,李杨两家纷纷似有默契一般皆做出了让步,李毅不再刻意去阻碍杨孟君,杨孟君也可以在南疆一隅之地缓缓展开自己的盛世蓝图。
至于以后矛盾是升级还是淡化,就看两人是否会有从心底生出的改变了。
最令人费解的是,韶国即将覆灭,南唐江南岭南两道即将贯通之时,作为卧榻之侧的西蜀竟然毫无反应
要知道,如果南疆尽数归于南唐,西蜀将面临三线开战的情况地处江南山南两道交汇处的江山城吴冲,岭南以西,南疆以北的杨孟君,还有远方虎视眈眈的外族西夏
从唐军拿下汀灵桥,正式进军南疆开始,时间不长,但也不短了,数月时间怎么也够星河昭昭未雨绸缪
。可西蜀方面始终不曾有所动作,甚至还有点乐见其成的感觉。
赵星河依旧守在蜀夏边境的御西城,已经有一年之久没有东出江南,孔昭更是每日批批公文,闲暇时便去君雅阁下下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蜀帝李策也始终没有下达什么诏令,就连在朝会上都鲜有提及南疆战时。
西蜀越是沉默,世人便越是好奇。三方围而攻之的局面哪怕是黄口小儿隐约之间都能看的透彻,身为天下第一相的孔昭岂能不明白
按以往孔昭的行事作风,甚至有人称咱们孔大人已经准备好了“惊喜”给杨孟君和东方玄机
风烟乱征人。
杨孟君依旧以素衣青衿出现在战场之上,却始终未曾参战,一直就在观望。而攻城具体安排也是由江云和南宫扶苏定制的计划。
临斗营陆战自然悍勇,可轮到这种蚁附攻城时,暂且还轮不到他们上场。
黑旗军数万士兵,不正时此刻攻城的最好人选么
越是临斗营三万甲士按兵不动,湿罗城那些号称“天下无敌”的巨像蛮兵也不见踪影,甚至连御林军都没有出现。也是用一些先前从各地抽调会湿罗城的兵马防守,两方都留着底牌,就看谁最先沉不住气了。
连日攻城,黑旗军数万甲士也死伤大半,却收效甚微。绕是以杨孟君虚怀若谷的心性,也慢慢有些浮躁了起来。
作为一国之都,湿罗城的城防体系自然是极为出众的,而且南疆多乔木大山,巨石木材更是取之不尽,这些年湿罗城也一直没有停下加固的工程,城墙仅仅比临安低了那么寥寥数丈而已。
转念一想,东方玄机既然定计在先,也只能按照他的想法来了,成了,现在的一切牺牲都值得要是不成,想要彻底覆灭韶国政权,就只能再加急从江南道各州郡内调兵过来了。
一来路途遥远,粮草辎重运输也是问题,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的资源就是一笔算不清的账。况且东方玄机
已经给临安朝廷立下了“元宵之前破韶国”的“军令状”,天下无数双眼睛也直勾勾地盯着这里看,岂容有失
东方玄机自然是没人敢招惹,也招惹不起,对这个李毅亲自选定的未来首辅,纵然是王鹤徐仁寿的地位,面对这个朴实的年轻人也极为头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他们今年多少岁东方玄机才多大现在一个劲针对东方玄机,以后就不怕他一朝得势再重新翻账本
东方玄机动不得,那杨孟君就不好说了。是,你是杨家镇国公,可现在不还尚未世袭罔替嘛顶多算是镇国公世子殿下。东方玄机尚且有李毅亲自做后台,你一个杨家后人靠谁吴冲还是刘涛
说到底,还是李毅对杨孟君的态度不甚明朗。要是李毅也表现出对东方玄机的热爱在杨孟君身上,纵使把三个一品大佬绑在一起也不敢对杨孟君使什么阴招。
如果湿罗城久攻不下,最后背锅的妥妥是杨孟君
周福本就一降将,人微言轻,虽是一州兵马总督,可还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南宫策从前朝起就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两朝老臣,也不能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