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背后的沙发上,有一只三花猫就这么蹲坐在那里,听着他们的谈话,然后慢条斯理的抬起前爪挠了挠脑袋。
对于夏目来说,他们的谈话并不难理解。
尤其是士兵跳楼时,他也在的情况下。
夏目对青木有些在意。
在意这个在那场爆炸中活下来的人。
在意这个在深坑底出现的人。
只是后来调查结果表明,青木只是那个爆炸范围里的住户,和其他侥幸活下来的人没什么不同一样。
不
还是有不一样的。
这是刚搬来这里的人。
除了那一纸短短的档案,没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没人知道他的人际关系。
那场爆炸掩藏掉了太多。
而且、他的性格
夏目回想起深坑里,他抬眸看向他的那个眼神,虚无、冷漠、麻木、心死。
棕色的眸子里倒映着一只猫的身影。
没有人会在一只猫眼前掩盖情绪。
那是最为真实的他。
夏目回想起那场雨中,他爬出巨坑时狼狈的模样,微动的眼神,被雨水浸透而带着水意的眸子。
收紧的臂弯,缓慢的心跳,微热的湿意,温柔的力道,抱着他时抬头瞥见的僵硬唇线。
那场爆炸里,发生了什么
夏目想。
再次遇见,是在狭隘的小巷。
夏目又一次看到了他,于是一路跟着他去了书店,看着他接连好几日的翻看书本。
每本书都只看一遍。
直到他翻看了他的书。
一遍又一遍。
在他看书从不看第二遍的情况下。
那意味着特殊。
在他第三次翻看他的作品时,他上前询问了。他们之间的谈话氛围并不怎么温和,反而暗藏着软刺,隐秘又危险。
而他表露出来的,
和面对猫时的样子也不太一样。
平和、客气、疏离。
于是夏目自黑了一把,甚至明知他不喜欢听的前提下把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说了出来。
他是故意的。
故意说些刺激他的话。
生硬、尖锐、针对。
青木的反应让他有些意外。
但他享受着这种思想碰撞的感觉,他以看待晚辈的态度看着这个年轻人,却又用平辈的语气和他交流。
在短短几句话中,夏目就发现这个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
很有趣的例子。
穿衣服穿到一半去套另一件衣服。
好吃的东西吃的正开心却没有了。
光是想想,确实是让人难以接受。
夏目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
但青木的面上却没有太大的波动,而且也不曾去找过下篇,就好像他只是举了几个让人觉得很难受的例子,而他本人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难受。
那一瞬间,夏目确实不相信他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作品。
于是他送去了下篇。
这是当然的,因为下篇他从未发表过。
没有人能找得到是一回事,
但青木不去找是另外一回事。
他有些期待青木看到下篇时的感受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
他居然跑去写作了。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因为他撕下后半截稿子的时候,他可从来没建议过让他书写结局。
他只对另一个孩子说过。
一个身为杀手的孩子。
那是那场谈话过后没几天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他发现了另一个对他的书爱不释手的孩子。他在那个孩子身上得到了在青木身上没有得到的感觉。
虽然性格上有些直,但他至少还去找过下篇。所以他认为青木没那么喜欢他的作品,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被他抱有期待的孩子,至今为止还没开启写作生涯。而意外开始写作的青木,在不久后就已经完成了他的处女作。
「纷飞的战火,弥漫的硝烟,家人、朋友、生命,在这样的时期里,我所失去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些。
更为可悲的,直到真正的黑暗降临前,我才真正明白,那被我丢弃的,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
我会活在这样的世界」
「结构体制失衡的社会。
本能维持着的黑暗。
无知的人不自知的残暴,试图自救的人被血淋淋的肢解,看透的人麻木的冷眼旁观,所有人都在狂欢。
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思想流亡后,一切都会随着流亡,到最后,便再没有什么可剩下的了。」
「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
该怎么说呢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夏目在看完后,只觉得浑身发冷。
原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似乎都有了不一样的意思。
他眼中的世界,竟是这样的
夏目不得不承认。
也许他是对的。
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
青木是一个特别的人。
在看过流亡后,夏目偶尔会去主动关注他。
所以他才能在那时候,看见那样的眼神。
空洞、苍白、虚无。
又是那种眼神。
夏目想。
他看完流亡之后,为什么会觉得浑身发冷呢
因为他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像这种时候
那个士兵的生命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他就是流亡里,冷眼旁观的人啊。
可青木不一样。
在他眼中,
一个人的生命,
能沉重到哪种地步
又能轻浮到哪种地步
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一样,悲悯于所有的事物,却又不曾把一切都放在眼里。
那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特性。
「人是为了救赎自己而生的,在将要迎来死亡之际便会理解吧。」
在他的书中,他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夏目也是这么对那个孩子说的。
但他突然觉得,如果那个时候他也对青木说了这句话的话,他说不定会有很多的理由去反驳他。
“也许在书里,你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能在书中
找到想要的答案吗
三花猫跳下沙发,在暗处找了个可以观察到青木的地方。
他看见青木一口气喝完了冷掉的咖啡。
也许那种滋味不好喝,
因为他轻微的皱起了眉,
然后慢慢的,
叹了一口气。
原本可以称得上是温和的眼神在士兵离开后变得漠然,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在他眼中。
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指腹无意识的摩挲着杯壁,嘴里似乎在念叨着什么。
夏目慢慢的从桌角下靠近,想要听清他说了什么。
可是他刚走到桌下,青木就已经拿着东西站了起来。
他只听到了最后一句话。
轻轻的,没有指望任何人听见,仅仅只是说给自己听的话。
“真是让人,头疼啊。”
轻巧的跳上了桌台,三花猫蹲在青木喝完的咖啡杯旁,就这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青木没有回头,
也没有看到他。
那是一个活得极为透彻的人。
夏目想。
除流亡外的第二部、
又或者第三部、
真叫人期待呢。
对于士兵们来说,归途也许不是一部足够好的作品。
不可置否,虽然灵感源于他们,但青木的所思所想,一字一句,无时无刻不在谴责他们的暴行,却又怜悯于他们的遭遇。
书中的主人公体现了他的意志,自然也为自己的行为而忏悔。
来自作为受难者士兵的忏悔。
就像是印在书封上的标语一样简单明了。
「来自受难者的呐喊与施暴者的忏悔。」
崔斯汀既是施暴者,也是战争的受难者。
归途
这是一个退伍士兵寻找故乡的故事。
战争结束,一切尘埃落定。
崔斯汀什么也不记得了,但他知道自己要回到自己的故乡,那是他心中的坚守。
于是他踏上了寻找故乡的旅途。
这一路,崔斯汀见证了太多的废墟与黑暗。期间偶尔出现的应激性反应也让他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之前不是一个普通人。
寻找故乡的旅途中,崔斯汀逐渐回忆起越来越多的记忆。他想起了战场的残酷,想起了战友的牺牲,想起了人性中的道德。
他时常在睡梦中因为战友的哀嚎与敌人鲜血淋漓的脸而醒来,他时常因为莫名的情绪而泪流满面,又时常语无伦次、喜怒无常。
他时常用警惕的眼光防范着周围。
崔斯汀从麻木中苏醒,因为自己对人类犯下的罪而感到迷茫与痛苦,对战争以及战争对人性的摧毁而感到深恶痛绝。
他忏悔着“对自己所犯下的罪”。
他的内心已然千疮百孔,但他心中仍有一块柔软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故乡。带着战争后遗症的崔斯汀想要回到他的故乡,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地方。
在寻找过程中,他终于回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他义无反顾的直奔而去。
在故事的最后,崔斯汀回到了满目疮痍的故乡。一路都坚持下来的他,在那一刻瞬间崩溃。
这是当时,他交给山本的原稿。
所以山本才会问他
“崔斯汀最后是死去了吗”
因为崔斯汀已然崩溃,
似乎死亡是最好的结局。
在青木心目中,故事的结尾,
崔斯汀当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杀。
但如果真让人看到这样的结局
他想,也许天台上会多出几个跳楼的人。
也许也是隐隐约约意识到了这样的结局过于悲苦,所以落笔时
他给了一个意味不定的结局。
或许死亡,又或许顽强的活了下来。
在书中,他并没有明确结局。
即便大部分人都认为崔斯汀会死去。
作者有话要说
青木
寻找故乡吗
崔斯汀寻找的,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故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