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的时候,张春桃已经端坐在炕上半天了。
赵嫂子在外头看着嫁妆,等着迎亲的队伍来,将这些嫁妆和新娘子一并接到贺家去。
全福婆子和隔壁的几个嫂子围着张春桃,说些成亲后要注意的事项,都知道她无父无母无人教导。
就怕她嫁过去后,因为不懂这里头的门道,吃了婆婆的暗亏。
一个个都几乎倾囊相授,什么第二天一早千万不要贪睡,早早就要起来给全家做饭,给公婆烧洗脸水。
什么如何伺候公婆小姑子,见面礼给什么最好。
什么嫁过去别的先不论,先把自家男人抓在手心里。
还有说什么,婆婆要是生气发火,千万别让自家男人出面,不然那婆婆越发要生气,当时算了,背地里不知道怎么折腾呢。
林林总总,听得张春桃觉得要不是那婚书什么的都写了,迎亲的队伍都到路上了,她都想悔婚不嫁人了。
还是全福婆子看张春桃似乎吓着了,忙宽慰了她几句,说看着贺家后生就是个对媳妇好的,好好跟他过日子,以后福气还在后头呢。
正说笑间,就听到外头吹吹打打的声音越来越近了,估摸着时辰,应该是贺岩带着人来接亲了。
果然,吹吹打打的声音停在了小院的门口,一群人热热闹闹的走了进来。
按理说赵嫂子在外头,应该先上前去跟贺岩和迎亲的队伍说上几句话的,结果就听到外头安静的很,无人说话。
好半天,才听到赵嫂子惊讶的都结巴了声音“你岩,岩哥儿”最后一个字都破了音了。
这是咋回事张春桃和屋里陪着的隔壁几个嫂子互相看了看。
那几个嫂子忙让张春桃别着急,她们出去看看。
这一出去,也没听到几个嫂子的声音,也没人进来。
全福婆子坐不住了,示意张春桃盖上了盖头,别乱动,她出去看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张春桃忍不住心里腹诽,知道的这是出去迎接接亲的队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葫芦娃救爷爷呢,这咋都出去后就不回来了呢
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就没动静了呢张春桃忍不住就想掀起盖头,凑到窗户边去看看。
还没动呢,就听到匆匆的脚步声,赵嫂子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语气带着一点兴奋,一点不稳“你这丫头,可真是有福气,都准备好了没”
张春桃盖着盖头看不清楚赵嫂子的神色,也不明白她这兴奋从哪里来,不过既然她进来了,应该就没事了,也就点点头。
外头,大家散过了喜果子,逗得附近的孩子一通哄抢过后,就要准备接新娘子出门了。
按理来说,这要拜别新娘子的爹娘,再有新娘子的兄弟将新娘子背出门去。
当然也有那家里穷的,直接新郎官一个人上门,将新娘子牵走也是有的。
张春桃无父也无母,更无兄弟姐妹,索性也就步骤省略了,张春桃被全福婆子牵着从屋里走出来,走到了堂屋里,对着天地拜了拜,也算是拜别父母了。
然后一道熟悉的气息靠近了过来,是贺岩,蹲在了她的面前“春桃,我来接你了”
张春桃回过神来,大大方方的爬上了贺岩的背,还小声嘀咕了一句“可别摔着我”
贺岩低低的一笑,将张春桃稳稳的背着朝外头走去。
张春桃头上盖着盖头,挡住了绝大部分的视线,看不到贺岩的面容,只能看到他红透了的耳尖,鼻子边,是熟悉的无患子味道,贺岩应该也是昨天洗漱了一番,头发清清爽爽的。
这从院子里到院子外,也就那么几步路,张春桃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出了门。
贺岩他早就雇了一辆马车,专门迎亲的。
马车上也披红挂绿倒是喜庆,里头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还体贴的在凳子上绑了个棉花垫子,让人坐着也舒服些。
贺岩将人背到了马车旁,全福婆子早就在马车旁摆好了凳子,张春桃双脚踏在凳子上,然后扶着贺岩的手,坐进了马车里,全福婆子也跟着上了马车陪着。
外头又吹吹打打起来,赵嫂子留着指挥迎亲的人去抬嫁妆,张春桃听了一耳朵,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忙喊住了正要说出发的贺岩“那院子里我做的酱别忘记了,抱一坛子过去,小心些可别摔了”
别的也就罢了,她辛辛苦苦才只晒得两三坛的酱,这一嫁过去贺家,又没娘家可回门,倒不如趁着这个时候,搬一坛子酱过去贺家,起码到年底都不愁了。
贺岩在马车外轻笑了一声答应了,然后跟旁边的人交代了一句,这才一挥手,迎亲的队伍又吹吹打打的往回走了。
跟在马车后头的就是迎亲的人抬着的嫁妆,大件的家具昨儿个已经抬到贺家了,镇上的人也是见过的。
今天听到动静,又都纷纷出来瞧热闹。
这庄户人家,大都是在年节底下办婚事,毕竟秋收了手头才宽裕些,就这一两个月,镇上都嫁了好几家女儿了。
这大冬天的,镇上的居民也没啥事,天天闷在家里烤火也憋屈,都巴不得出来看看热闹解闷。
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更是高兴的跟在马车前后奔跑嬉闹,讨要喜果子和喜钱,沾些喜气。
如今这几年,老天爷开眼,还算风调雨顺,一般人家娶媳妇嫁女,遇到这样小孩子要沾喜气的,也会备些喜果子,大家同喜的意思。
贺岩终于娶到心悦的姑娘,那自然是巴不得大家都沾沾喜气,也多得些祝福才好。
尤其是遇到小孩子,能得他们几句吉祥话,那可比什么都强。
因此也早就预备着,这些喜果子被红纸包着,等这些孩子们上来讨要,都天女散花一般散了出去,小孩子们跟着跳着笑着去抢,抢到了都会说两句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的吉祥话。
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跟着捡上几颗甜甜嘴,一边看着这迎亲的队伍,前头是马车,后头跟着的都是抬嫁妆的,这一看,好家伙,嫁妆还不少。
那厚实的铺盖就有四条,每条看着至少就是七八斤重;更不用说还有那木盆木桶,就有五六个,刷过厚厚的桐油,看着就结实。
还有几口箱子,妆奁盒子,镜子,剪刀,布料,针线盒之类的。
那几口箱子都是半开的,也是给人看的意思,里头放着秋冬季的衣裳,还有鞋袜之类的。
多多少少的,也凑了四抬,虽然没有太值钱的东西,可就这些,在镇上也实属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