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众人都有些意外了。
西陵睿也从这番话中听出了太后对这位踏雪翁的别样情绪。
这位踏雪翁,他早听父王说过其本领,直将其传说为神仙般的人物,一直令西陵睿心向往之。
如今这位高人还在金山上救了自己的妹妹、对敖善出手相助,西陵睿对踏雪翁越发钦佩,恨不能当面道谢。
而此时赫成瑾因为踏雪翁之事被刁难,西陵睿便有心为他解围,灵机一动,开口道“启禀太后,方才淳安郡主所说,踏雪翁是为了探望故人之子才前来京城,那么除去这位赫指挥使,应当还有人知晓他的情况。”
听到西陵睿的声音,太后也似乎意识到自己方才的情绪太过激动,顺势缓了一缓情绪,恢复了镇静的声音“不知明哲所说的是何人”
西陵睿微微笑道“以小王所见,应当是安乡伯爷。”
赫成瑾看了西陵睿一眼,正要出声反驳,却见西陵睿向他眨了眨眼。
西陵毓早就向西陵睿说明了安乡伯府里的勾心斗角,西陵睿自然知道赫成瑾和安乡伯之间实际的关系,若真是安乡伯的“故人”,怎么会特地去看望被赶出家门的赫成瑾
但西陵睿也听出了方才淳安郡主话中的引导之意,虽不知是何故,但既然赫成瑾不愿意被牵扯进来,西陵睿便将他把麻烦拨开。
听到安乡伯的名字,太后明显也有些意外,沉吟片刻,似乎有些不信。
而淳安郡主也明显愣住。
见到她的神情,西陵睿更加确定这位郡主似乎当真有意对赫成瑾不利,便立即趁热打铁道“若是小王没记错,当年出征东海时确有这位伯爷,若是他能与这位高人成为朋友,小王觉得也并非难事。”
西陵睿一向不是多话的人,此番虽是详尽解释着什么,可太后也想不到他只是纯粹为了赫成瑾解围。
太后想了想,遂也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越发轻松了些,“那好,传安乡伯不,哀家直接拟一道旨给他罢。踏雪翁其人,先帝寻了他多年无果,哀家也不一定就能寻获,不必劳师动众了。”
众人都纷纷称是。
又随意说了些话,太后便打发众人散了。
出了延寿宫,一名内侍匆匆走来,见太子与赫成瑾正一并出来,上前道“陛下传召赫指挥使,请赫指挥随奴才走。”
赫成瑾应了一声,太子脸色却沉了沉,“秋太傅当真如此不能容人本宫这就要去父皇面前”
“殿下”赫成瑾忙出声打断,先向那内侍请了罪,将太子带到一边,低声道“殿下若是这般说,才是真中太傅的下怀。”
太子皱眉,“赫卿这是何意”
赫成瑾道“羽林卫因何而建,陛下比秋太傅自然更清楚;只是秋太傅也曾为陛下之师,陛下不能对他失礼,也不愿殿下对太傅失礼、落人口实。”
太子想了想,隐约明白了什么,随后一撇嘴,“可这么一来,赫卿才当真是受委屈了。”
他想明白了,若是自己真的跑到父皇面前一闹,父皇恐怕真的会以为他被赫成瑾影响,到时就正对应了太傅所言。
赫成瑾失笑,秋太傅之事他自然是要讨回公道的,但不是在此时此地。
他继续劝慰道“殿下先回东宫去罢,微臣去面圣后回来,一定告诉殿下究竟所为何事。”
太子这才很不情愿地点了点头,看着赫成瑾随那内侍走了。
到了光远帝面前,果然没有收到什么问责。
光远帝只是问了问最近东宫的卫戍情况,以及羽林卫的操练,赫成瑾都回答得头头是道。
光远帝满意地点点头,又谈到了一些为国捐躯将士的遗孤。
这些孩子的情况均已登记在册,赫成瑾先前已经听说,朝上有人上书,要求将这些孩子也编入羽林、扩充人员。
但也有人反对,只因这些孩子的父亲虽为国尽忠,难保这些人也会一如既往。
一番争执下来,如今光远帝敲定,这些人也同勋贵子孙一样,只要年龄合适便有机会参与选拔,优胜者便能入选羽林卫。
听到这道旨意,赫成瑾也感觉欣慰,这样不仅能为东宫选出生力军,更能为前线将士消除后顾之忧。
生死无常,一旦上了战场很难全身而退,因此很多将士都会在闲下来时担忧起自己的身后事。
赫成瑾与一些士兵谈过此事,怕死的人有,不怕死的也有,可更多的还担忧自己的家人会如何。
如今有羽林卫收容这些遗孤,也是对前线将士们最大的慰藉了。
赫成瑾正默默开始拟定各种相关章程,光远帝忽然道“关于华英郡主的大葬,届时你也带着羽林卫同去罢,也表明朕的态度。”
听到这话,赫成瑾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郡主的遗骨据说已难寻回,朕也只能用衣冠冢代之。”
原来这几个月来,关于华英郡主之死的查访才最终尘埃落定。
即便那群乔装的倭人商团始终找不到下落,如今也只得结案了。
光远帝叹息道“郡主不是死在沙场上,这有些可惜,但到底是为国捐躯,朕不能以国士葬之,可这群羽林卫中既然要编入阵亡将士之子,岂非最合适代替朝廷出面”
赫成瑾一一应着,有些无奈,也有些想笑。
阿毓不仅没死,如今还要和他订婚呢也不知她听说自己要被“风光大葬”会是什么心情
但同时赫成瑾也有疑惑,为何过去了这样几个月,光远帝会突然想到以衣冠冢为郡主下葬
果然,光远帝随后的话便解答了一切“倭人使团十日后进京,纳贡称臣,朕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断不能失了礼数。”
赫成瑾垂头,唇角微微一勾。
如此迟来的“纳贡”,其中究竟有几分真心,想必光远帝也能明白。
此时对阿毓“大葬”,重要是就是对这群倭人狠狠敲打一番罢
下衙之后,赫成瑾迫不及待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