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女子点了点头,泪水潸然而下,将自己遭遇讲给他们听。
她名叫丁莞宁,是扬州人士,出生于书香门第,身为大家闺秀的她,常年足不出户,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趁爹娘不在家,便自个偷偷跑出门。
那时她芳龄十八,情窦初开,便在街上遇到一男子,对他一见倾心,两人互相爱慕,很快坠入爱河,谁知这便是她噩梦开始,此男子名叫傲啸天。
傲啸天夺了她的贞洁,承诺要娶她,丁莞宁信以为真,不顾家人劝阻,为了他便与家人恩断义绝,死心塌地跟着他,可好景不长,他已厌倦了她,到处寻花问柳,朝三暮四,便开始对她动辄打骂,最终将她扫地出门。
丁莞宁心灰意冷,绝望之极,想要跳河自尽,谁知那时候已有身孕两月,让她有了希望,以为用孩子便能将他留住,谁知傲啸天听后,宁死不认这是他的骨肉,便再次对她动手,用脚狠狠朝她腹部踢去,直到流产,并百般侮辱她,世间美女颇多,是不可能为她收心。
从那后,丁莞宁发誓要杀尽天下相貌出众的女子,可她并不会武功,便到处求师拜艺,练就一身本领,在她苦寻无果时,遇到了一位憨厚可靠的老实人,他名叫苏延,称他师父武功盖世,可带之引荐,她再一次相信了,便随苏延从扬州来到月牙村。
来到月牙村后,并非像苏延所说,根本没有什么武功盖世的师父,一进家门,便直接将她打晕,待她醒来时,已将她关在猪圈,丁莞宁万万想不到,世间竟如此险恶,她苦苦哀求放了自己。
苏延告诉她,这辈子休想出去这里,已认定她是苏家儿媳,便将阿义带到她面前,丁莞宁被他的相貌当场吓的昏厥过去,等醒来时,自己已与他拜堂成亲入了洞房。
丁莞宁悲痛欲绝,本想一死了之,在她悬梁自尽时,阿义冲进房门救了她,他自知相貌丑陋,不敢奢望她能认可自己,便在洞房后,很少出现在她面前,便日夜在门外守护。
阿义比丁莞宁小两岁,从苏延将她带回来的那一刻,便已喜欢上了她,虽然两人已是夫妻,但阿义叫她姐姐,不敢称娘子,待她极好,不管好吃的,还是好看的衣服,都会放在门口,然后在悄悄离开,还亲手为她打造了一块玉,送给她。
丁莞宁已放弃逃跑,便开始了报仇计划。因被苏延整日锁在院内,怕她再寻死,便让她做点针线活分散精力,望着手里针,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便打算用银针杀人,她开始每日勤加练习,即使手上被银针刺的千疮百孔,依旧没有停下,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她终于可以做到将银针飞入几米之远,定在墙上,如此杀人便可一针致命。
某个夜晚,她利用阿义对自己的感情,便谎称会好好和他过日子,阿义听后喜不自胜,转身告诉爹娘。
苏延夫妇怀着愧疚之心来到丁莞宁面前,告诉她,阿义自生出来便是这般模样,无法娶妻,才骗了她,希望得到她的原谅,今后大家好好相处,定会待她如自己女儿一般。
当初善良的丁莞宁早已不复存在,面前已是一个冷血无情之人,她仰天大笑,突然目光狠辣,两指间夹着两枚银针,朝苏延夫妇喉咙飞入,二人还未反应过来,当场一针致命,她又拿起一把火,烧毁了这里。
站在门口的阿义,静静地望着她,脸上无任何波澜,放下手中的一小袋东西便转身离开。
原来阿义早已知道她会杀了他们,这半年内她所用的银针,都是他准备的,也许他对丁莞宁的爱,胜过自己父母的命。
阿义虽表面离开,其实还是在默默守护着她,她内心的泄恨无法自拔,便一夜之间杀光村里女子,并毁了她们容貌。
而他自幼出生,被村内的人欺负、嘲笑,辱骂,这些恨早在心里扎了根,似乎很支持丁莞宁的做法。
就这样,但凡丁莞宁一针致命的村民,他会将这些尸体拖进洞穴,将他们剥了皮,便成自己的模样。
丁莞宁说到这里时,便哽咽的说不出话。
他们听后,沉默不语,不知是该同情她,还是该骂那负心汉,还是该恨骗她来这里的苏延,一个好好的大家闺秀,今日却成了这副模样,实属让人惋惜。
陆辰逸冷眼盯着她,似乎并不同情。
“阿义和你所说截然不同,由此看来,是在包庇你”。
“既然你杀了那么多人,为何不离开”。
“阿义虽相貌吓人,但他对我很好,未伤害我半分,所以他留给我的玉佩,我一直带在身上”。
“我原本是要走的,但前几日有官府人出现这里,紧接着又有黑衣人闯入,杀了那些官府之人”。
“那一群黑衣人中,我似乎见到了那个负心汉,待我追去时,他早已驾马离开,我想着他肯定会再来,我便在这里等他”。
“你为何这么肯定他还会来”。陆辰逸问道。
“因为我看到他带着人,抬着五个箱子,埋在后山”。
“哎呀,真是歪打正着,陆辰逸赈灾银终于找到了”。花子墨笑道。
“大人,那便让她带我们快去后山”。秦风连忙说道。
陆辰逸沉思后,问道
“那个负心汉的名字你再说一遍”。
“傲啸天”。
沈慕清回想起前不久在街上遇到调戏自己的男子,他身边随从一直管他叫傲公子,但不知是不是丁莞宁口中的那个负心汉,便小心试探的问道
“丁姑娘,他的面貌大概长什么样”。
秦风一脸疑惑的问道
“慕清,你问这做什么”。
丁莞宁瞬间双眼变得愤恨,咬着牙说道
“他长得就是一副奸诈小人的嘴脸,怪我眼瞎,被他的花言巧语骗了”。
沈慕清见她情绪再次不稳,便未继续再问,便将手的药丸放在她手里,安慰道
“你快服下,不可再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