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智上讲, 皇太后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皇上还拼命加恩自己的母族佟家了,皇太后想要自己的母族更荣光一些,也是可能理解的。
而且老实说云果也并不是非常在意三胞胎的嫡福晋的出身, 满人也好,汉人也罢, 蒙古人也没什么。
三胞胎不是胤禩, 对嫡福晋的要求没那么高。
如果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话,自然是满蒙汉一旗出一位。
可这天底下的好事, 哪能都让你占了。
到时候别说皇太子了, 恐怕皇上都会心生忌惮。
因为这实在是太明显了。
记住一个词过犹不及。
至于说后面夺嫡之事。
其实更多的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和皇上的心意。
上辈子胤禩得到了那么多朝堂重臣的支持, 最后还不是没有坐上龙椅。
雍正没得嫡福晋母族的支持, 最后还不是登上了皇位。
啥
说雍正是靠年家,靠年羹尧。
这个云果就要嘿嘿了。
说个最简单也是最让人忽略的事情。
年羹尧的妹妹,上辈子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是经过大选后,指婚给雍正的。
注意是指婚,并且位分是侧福晋,时间是在皇上一废太子后。
再说一点,在二废太子,以及将年氏指给雍正做侧福晋之前。康熙四, 皇上将30岁不到的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让他成为了封疆大吏。
看明白了
当时的皇上其实已经将雍正纳入储君的第一候选人了。
不然他是不会将年氏指给雍正的。
在旗的格格都是要经过大选的,如果皇上没有那样的意思, 把年氏指给其他人就行了, 雍正当时还能找皇上算账不成
皇子嫡福晋是没有汉军旗出身的,可这不代表宗室没有。
数前面二十年,哪个皇子的侧福晋有年氏的家世出身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其他的皇子侧福晋, 都是普通八旗或者是包衣出身,因为生子有功,得宠,所以被晋封为侧福晋。
至于说旗籍问题,那有人要硬杠,云果也没什么好说的。
旗籍之间的确有差距,可却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关键还是在于父兄手上有没有实权。
就好比江南的曹李两家,人还是包衣了,可在康熙朝,谁敢小觑他们。
曹寅的两个女儿,更都是嫁的郡王,这比八旗百分之九十九的格格都嫁得好。
至于年羹尧,皇上要是没有那心思,用资历的问题,就可以死死的卡住年羹尧上升的路子,将他压制十年以上,毕竟当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了,这年纪在官场上的可是非常年轻,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开始考科举呢。
所以云果觉得,皇上呀,怕是在一废太子后,就看中了雍正。
当然,不可能是直接下定了决心,要传位给雍正。
但至少雍正在皇上储君人选的前列。
毕竟皇上当时身子不好,以他对大清江山社稷负责的性子,下意识的寻找储君人选,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撑不下去了,要传位给谁,谁能肩负起大清江山社稷。
再想想,步军统领的位子。
康熙五十年之后就是隆科多,在那之前了
前面三十年是皇上的心腹,后面二十年不是皇太子一党的人,就是两白旗太子妃那边人。
从皇上的这两个举动来看,皇上当时已经看好雍正了。
可惜当时看出这点来的人太少了,又因为年家算是雍正的属臣,佟家是皇上的母族,所以所有人都忽视了这点,或者说是故意无视了这点。
因此云果对三胞胎嫡福晋家世身份的要求,真不高。能不能用得上还不好说,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忌。
而且,出于利己自私的心思,三胞胎嫡福晋的家世身份差一些,反而更有利于云果和胤禩。
当然说是要求不高,可皇子嫡福晋的底线也摆在那里了,云果不可能真给三胞胎指个九品小官之女,皇上根本就不会同意,他丢不起那脸。
可能很多人迷糊了,既然对三胞胎的嫡福晋要求不高,那云果苦恼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云果摸不着皇上的心思,她不敢贸然开口。
从上辈子来看,皇上这个时候是非常愿意和蒙古诸部落联姻的,可云果也清楚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他是不愿意看见蒙古在大清的影响力增加,尤其是科尔沁。
但胤禄、胤禧、胤福是三胞胎,依照云果的想法,为了公平起见,为了不让他们兄弟之前起隔阂,三人的嫡福晋无论是家世还是旗籍上,都要差不多才行。
也就是说,三胞胎要么全部都娶蒙古格格为嫡福晋,要么全部都娶满洲八旗格格。
绝对不能出现,其中一个娶蒙古格格,另外两个取满洲八旗格格的事情发生。
因为那样会被人钻空子的。
其实老实说,以这届参选的秀女家世来看,选蒙古格格做嫡福晋,云果轻松很多,反而是满洲八旗选三个家世相差无几的格格,还有些困难。
原因就在于上辈子的九福晋董鄂氏。
以她的家世,再加上堂姐三福晋,怎么看都是最有资格成为皇子嫡福晋的。
云果对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厌恶,可问题是她家世太好了,这届秀女里面找不到第二个和她出身家世差不多的秀女。
这就让人难办了。
如果真要指婚,指给三胞胎中的谁,对于其他两人都不公平。
可能三胞胎自己不会往某些方面去想,可架不住外人会呀,只要有机会,云果相信会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母子几人不合的事情发生。
但是蒙古格格好选,家世身份也配得上,可问题是大清一口气出三个蒙古出身的嫡福晋,皇上会不会乐意
皇上心里可没有他嘴上那么重视满蒙联姻,不然上辈子排序后面的阿哥,嫡福晋指蒙古格格完全没什么问题,于朝堂也没有什么影响,纯粹是皇上心里不愿意而已。
就是因为皇上对于蒙古的态度,云果有些苦恼怎么和皇上说这事,在现在蒙古势力在大清可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那么久,熬死了不少宗室蒙古出身的老福晋,并且在未来十多年里会收拢皇权收的那么迅速,以至于下任皇帝可以不依靠蒙古势力继位。
作者有话要说 s康熙在一废太子后,史料记载,是好几天不吃不喝不睡,当然这记载是夸张了一些,但从后续来看,康熙当时的身子骨已经不健康了,尤其是在皇太后死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明显,都不能主事了。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一个负责的皇帝都会考虑后事了。
历史上年羹尧上位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年家当时和皇上的关系,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
不要给我说和珅、明珠等人比年羹尧上位更快,人家是什么出身,年羹尧是什么出身,完全没有可比性。
而且他爹年遐龄并不怎么得康熙的喜欢,不能和曹家相比,年遐龄在康熙四十三年以疾乞休,康熙允了。但是其实年遐龄病得不重,活到雍正五年才死,而且还是在年羹尧获罪之后死的。他长兄也是,不到康熙重用。
又说他是因为娶了纳兰性德的女儿,康熙爱屋及乌,我笑了,明珠因为支持大阿哥胤禔都康熙得罪死了,后面十几年都是闲职手上没实权,而纳兰性德都死了那么多年了,还屁给爱屋及乌。
观年羹尧履历里面,最关键是一步就是康熙四升任四川巡抚,让他成为了30岁不到的封疆大吏。
这个时间很微妙耶,在二立太子之后,说康熙是提拔心腹占据重要位置,康熙完全可以派资历更高的心腹去,但他没有,而是让年羹尧这个小年轻当了封疆大吏。
大家千万不要套入某些小说,什么少年英才,二十岁就权倾朝野。现实中任何一个负责的皇帝,绝对不会让小年轻主导朝政,因为没经验,压不住底下的人,会被底下的人糊弄甚至于架空。
我知道又有人要说甘罗十二为相。
注意甘罗十二岁不是为丞相,而是为秦朝上卿,上卿当时是高级官员的泛称,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甘罗的位子应该是相当于高级幕僚谋士,不是真握有实权的宰相。
根据史料对比,甘罗出使赵国时赵王是赵悼襄王,赵悼襄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4―公元前236年,即秦王政三年至九年,当时的相邦也就是丞相,百官之首是甘罗的恩主吕不韦所以后面甘罗凉了,因为吕不韦凉了,吕不韦怎么可能让位子,甘罗也不敢抢恩主的位子,会被当时舆论骂死的。
年羹尧前面十年可是没有主政一方的资历,他去当封疆大史,很有可能会导致治下一片乱,或者是下属贪污受贿严重,然后来个什么农民军起义之类的。
以康熙用人的性子,哪怕就是再喜欢年羹尧,再看重他,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那么快让年羹尧成为封疆大吏,因为很有可能会造成后面封无可封升无可升的地步。
我观从康熙一废太子,到二废太子,康熙的种种行为,尤其是将年氏指给雍正,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利于雍正的。所以我怀疑康熙其实已经在当时选好了继承人,后面几年只是对其的考验。
或许又有人要说,既然看好雍正,那十四阿哥胤祯封大将军是怎么说
我们是站在历史下游看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知道德妃乌雅氏和十四阿哥在康熙驾崩后闹出来的事情,但是康熙当时是不知道的。
德妃和十四阿哥绝对不是傻子,在大阿哥胤禔已经因为提议诛杀胤礽被圈禁的情况下,德妃和十四阿哥傻了,才会像某些小说那样直接摆在明面上给雍正脸色看。
原因很简单,你连同胞的亲兄弟都容不下,还能指望你容得下异母的其他兄弟姐妹吗
要知道就连杨广和李二上位,可都是加封了底下异母的弟弟,封建社会对这事还是挺看重的。你看雍正上位了,八爷党都削死了,但十四阿哥还好好的活到了乾隆朝。
观当时九阿哥对十四阿哥支持的态度,虽说九阿哥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也肯定是十四阿哥对哥哥们还算恭敬。没某些小说里面那么一心想要雍正去死,处处和雍正作对不敬的情况。
当时应该是两兄弟各有心思,但表面上还是兄友弟恭,是亲兄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把大军交给雍正同胞兄弟,我反正觉得更像是看好雍正,而非十四阿哥。
还是秦始皇和扶苏的例子,自从那之后,我就没看见有自然老死的皇帝,会让皇太子常年在外,尤其是明知自己身体不好随时可能驾崩的情况下突然暴毙的那种不算,其实秦始皇也是突然暴毙,让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唉,我的始皇呀,我总有一天要把魔爪伸向他。
估计康熙也想不到德妃十四阿哥和雍正之间亲情那么淡矛盾那么多,也想不到十四阿哥会那么傻逼没脑子,在灵堂前就闹了起来。
说句题外话,十四阿哥在康熙驾崩后的总总行为,只看史料记载,在我看来真的是傻逼操作,各种傻逼,没脑子,老实说那些举动换谁上位都要收拾他。
感谢在20210708 18:15:3620210712 18:12: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梅香雪海、宇智波喵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宇智波喵喵 10瓶;关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