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第30章 二合一
    何大春听见周围人的话,  心里一阵烦躁。

    手上收割的动作,都没有一开始利索了。

    何林脾气可没有他爹那么好,对亲人能耐心解释,  对这群冷嘲热讽的人就没有那么好的态度了。

    “现在说得轻松,到时候收上来的粮食都发霉了,到时候我看你们哭。”

    何林本就高大,这几年在军中,  更是练成了一身的肌肉,  这话语气很重,听起来也颇为吓人。

    周围围观的人听见何林的话,  心里都有些打鼓了,  四散开来去自己的田地中侍弄自己的庄稼。

    脑海中一边想着村里两个娃带回来的消息,  一边仔细地瞧着自己流了无数汗水种下的粮食。

    何林将那些人呵斥跑了之后,对他爹喊道“爹,  你别听他们瞎说,  将军不会害我们的”

    何大春没有说话,只是弯腰更加卖力地收割起来。

    他们这儿没有上了岁数的老人,  不代表整个凉州城没有。

    这一户户老人家,都被眼熟的出息小辈看望了。

    一说一哄之间,  就被带到了人多的地方。

    或是村里那爱嚼舌头的妇人谈话的地方,  或是城里人来人往的说书场。

    软糯可口的糕点孝敬着,  好听的话吹捧着,  这一来一回之间,许多回忆就被勾了起来。

    “我可是听说您年轻的时候,  可是经历过大场面的”

    “那可不,  活了这么大岁数,  我什么没见过。”

    那小辈看铺垫得差不多了,  继而说道“我最近听说,这秋收期间可能会有连绵不断的雨,一下来一下走的,让人猜不准,您说说,这是不是特好笑,我活了十几年了,都没见过这种天气,您肯定也没有见过吧”

    这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风言风语经过了不少人的耳朵,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提起,还问的是个明显上了岁数的老人家。

    于是一个个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是怎么回事。

    虽然起初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都下意识的否决了,但是还是忍不住瞎想,万一是真的呢

    那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一开始还挺乐呵,听见小辈说的秋收,大雨,一下来一下走,瞬间茶杯都拿不稳了。

    眼里透出回忆“你个小娃娃可别乱说,你没见过,老头子我可是见过的,那个时候我还年轻,跟着家里大人准备秋收,不知怎么惹怒了老天爷,一下晴一下雨的。”

    说着老人家因为情绪激动,忍不住咳嗽了起来,那小辈赶忙拿起水杯,递到他嘴边,还给他拍拍后背顺气。

    老人家咳了好一会儿,终于缓过气来,又继续说道“我的记得可清楚了,那时候一下雨就有人哭,那粮食正在外面晒着呢,这大雨一来,可不就完了。”

    “一开始放晴的时候,还有人笑。每一次都有人说,看这样的天,应该是不会再落雨了。结果到后来,就算放晴了,也没有人会笑了,生怕什么时候这雨又来。”

    “那两年可真是惨啊,人都饿得只剩下皮包骨了,我大哥,二哥,四妹都一个个被饿死了,连树皮都啃没了,还有的人吃土,肚子胀得像是怀了娃娃。”

    周围围着的人都沉默了,一个个背脊发凉,居然还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样从没有见过的诡异天气,居然是真的存在的

    就算是那些没有种地的人,也跟着害怕了起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要是周围发生了饥荒,他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的。

    虽然几十年过去,经历过那场饥荒的人大多去世,但总还是有那么几个长命的人活着。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凉州城的各个角落,一个、两个、三个,几乎每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或是听了传言自己站了出来,或是被小辈套话套出来。

    人都是这样,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不信的,但是身边有个认识的人站出来,用自己当例子,这信任就会嗖嗖嗖地往上蹿。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将那几十年前的事情讲出来,凉州城的人都开始有些怀疑了。

    有的人坏心揣测道“这几十年前,说不定就是有人坏事,遭了天谴,要不怎么这几十年来都风调雨顺的,近年又没有发生什么天大的恶事。”

    有的人害怕的说道“这玩意是真的呢我可一点也不想体验那种日子,也不想饿得只能吃土。”

    有的人强装理智,放言道“你们就是爱瞎想,这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怎么可能这么巧合就发生在今年,我看着天倒是好得很。”

    有的人试着问那些老人家,几十年前的那一次,先前有什么预兆吗

    但是那时候,这些老人还小,没有到操心这些事情的年龄,一个个都只记得那些悲痛和后面的饥饿,哪里还记得先前是什么样的天气。

    不过有那睿智的老人分析道“虽然我是不记得了,但是想来也是没有什么预兆的,要不当时怎么就一点准备都没有呢”

    不到一天的时间,整个凉州城都被这个消息席卷。

    不少从军营中回去的人,都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家人,不管是温情劝导,还是无理要求,或是用各种条件交换,能达成效果都是好的。

    还有那家里有上了年龄的老人的,一个个都被老人压着提前秋收。

    本就被那消息弄得心慌意乱的人,回去就看到居然真的有人在收割,不少人心里真的开始动摇了。

    心里开始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借口。

    “这要是提前收割了,最多也就是少一点,大不了每天少吃一点,少存一点钱。”

    “大伙都提前了,我还是跟着一起吧。”

    在最初的那一批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队列,或是害怕,或是人云亦云,但凉州城中提前开始秋收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城静枫在军营里,看见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还有魏定一直不停歇的处理着这些事情,眼看着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好,心里也放心了许多。

    这事情要是真的像那书上所记载的那样,这凉州军可都不能独善其身,不管是魏定还是屠虎,甚至是那府邸中膳房里给她做各种好吃的大师傅,怕是都会受到影响。

    万一要是在这种缺乏粮食闹饥荒关键时刻,那个丧心病狂的呼延拓率军打过来了,那可真的就不好说了。

    毕竟游牧民族可不靠种田为生,不管天气是多么的变化多端,影响总是没有他们秋收这种时候大的。

    不过看现在的情况,事情处理得还不错。

    城静枫正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准备让人回府邸中取一些小点心和奶茶过来,就听见魏定转过来问她

    “不知军师夜观星象,能预测天气的范围有多大”

    城静枫刚刚喝下去的一口茶水都差点喷出来。

    魏定什么意思

    她到他的桌案前,看到的就是下面传上来的一份整理好的,老一辈人对当年那件事情的回忆。

    随便瞟了几下,全都是令人心惊胆寒的字眼。

    不愧是当事人的描述,比魏定父亲留下来的转述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

    魏定说道“根据这些人的回忆,不仅仅是凉州城受灾,附近州府都有这样的情况,很大一片地区全都受到了影响。”

    城静枫这下是真的感觉不太好了,按照道理来说,这种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特点就是空间尺度小。

    就算会伴随大风,雷暴,强降水,但是空间范围一般都是很小的,十几公里到二三百公里,甚至还会有那种只有几十米的小范围强降水。

    本来这种天气应该常常出现在春夏两季,出现在秋季就已经是很稀有了,没有想到范围还会变得这么大。

    难道现在这个大雍朝,不仅仅是地球在古代某个时候发生了转折,历史的车轮不知道滚到了何处,而是整体地形地貌甚至大陆板块都有其它的变化

    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卫星和更加精密的仪器,她可不能保证远处的天气预测,能保证身周方圆百里的准确预测就很不错了。

    城静枫摇摇头,将自己的矮凳搬到魏定的桌案前坐下,一张张地翻看那些老人家的回忆。

    “这我可没办法,我要是能准确预测那么远地方的天气,那可不成神仙了。”

    这纸上记载的确实很惨烈,但是经过他们这一布置,起码能抢救回来一半的粮食,虽说未来一年可能会艰难一些,但应该不会让惨剧重演。

    但是周围的那些州府可就不一定了,这种突如其来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还会不会像几十年前一样,肆无忌惮地横扫一整片

    城静枫将这些资料放回魏定的桌上,坐在矮凳上,手放在膝盖上托着下巴,通过撩起的帐帘,看向外面的正在哼哧哼哧训练的士兵们。

    他们之中,会不会有人的家乡也在附近呢

    魏定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帐外,说道“若是能将军师说的那一套收集土地信息的器具送到周围各个城池,以快马来回传递信息,再配合望远镜观天,可有希望”

    城静枫侧头看向他,这就是那些存贮在数据库中的古籍里记载的,那种心怀天下,保佑万民的大将吧。

    之前还真的没有太看出来,他心里还有这般柔软的一面。

    不过这套逻辑看似没有问题,天和地信息都有了,但是这种突变的天气,她不到现场亲自看看,只看表面数据还是不敢轻易下结论。

    于是道“不太行,望远镜看不了那么远,而且夜观星象不仅仅是看表面,还有一些细节必须在当地才能看清楚。”

    “不过要是把那些几件东西送过去,我也是能看出一点端倪的。”

    得了她这话,李三喜很快被召过来,他今儿一早就听说了,军中都传遍了,他们军师有预测天气之能

    之前那段时间有几个营一直运气不好,原来不是倒霉,而是不信军师预测的天气信息,所以才出门遇见风沙,转头又被浇个透心凉。

    军师可真是太厉害了。

    城静枫看见李三喜看见自己的眼神又变了,以前那眼神,有点像是崇拜和尊敬,现在这眼神,妥妥已经成了脑残粉

    她甚至怀疑,自己让他去做什么坏事,他都会自己给她安排个理由,然后毫不犹豫地去做。

    看着这个双眼放光的表情,城静枫咽了咽口水,轻声开口道“上次我找你做的那几个有点复杂的东西你还记得吗现在要多做几个。”

    李三喜狠狠的点了点头“我记得军师你要多少我都能做。”

    他很快就被安排到旁边一个空着的营房,木料不断的往里面送,只要一套凑齐,就会有人快马加鞭的将其送往周边城池。

    时间一天天过去,凉州城提前进入火热的收割。

    每个人都有些心神不宁,收割的时候,脑海里像是天人交战一般。

    一会儿想着这要是假的,那可是有不小的损失,自己这提前收割可是倒了大霉。

    但是也万万不敢期待这是真的,这要是真的,那剩下那一部分还没来得及收割的粮食,岂不是也要遭殃

    脑子里还时不时地冒出城里的传言,尤其是那些老人说过的话。

    哀嚎痛苦,饿殍遍野,尤其这凉州的冬天本就寒冷无比,饥寒交迫之下,死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想到这些,晚上更是愁得睡不着觉,只好从床上爬起来连夜收割。

    时间一点点过去,越来越靠近原本定下的秋收日期,大家多多少少都收割了一部分粮食,也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晒干收起来了。

    原本是应该开心的,但是城静枫却开心不起来,因为最新算出来的那几天,天气似乎也不太好。

    而且根据放到周围的那些城池的简单仪器反馈的数据来看,这范围一点还真的一点也不小,和几十年前的那一场的范围很是相似。

    听到她说的话之后,城静枫发现魏定脸上头一次露出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神色。

    “来凉州七八年,有两件事我一直忘不了。”

    不等她说话,魏定就继续说道

    “我治军之初,其实没有什么经验,全凭一腔热血,有一次中了匈奴声东击西的圈套,若不是凉州百姓个个勇武,拼了命地堵住那个缺口,相信我会带着援兵到来,那一次怕是要真的要破城了。”

    “还有一次,那运粮大使在接近边关的时候,被敌人偷袭,粮草被烧毁了一大半,他怕担责,又欺我初上任,便将这事推到我头上,一边是朝廷的处罚,一边是没粮的困境,若不是蔚城、应城、朔城等几个城的百姓筹集粮草。”

    城静枫原本还觉得他只是有感而发,直到看见他那双骨节分明的手,紧紧的扣在桌案的一张纸上,那纸都被揉得有些变形了。

    还能依稀从指缝中看出,死,饿,人,求几个字。

    她走过去,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不是你的责任,没必要全都往自己身上扛。”

    魏定紧紧扣在纸上的手,终究是攒成了一个拳头“他们不只是信我,更是信我魏家历代在边关打下的名声。”

    城静枫将纸从他手里抽出来,将皱巴巴的纸摊平,放到一边“将军刚刚不是已经派人去了吗这天灾也不是你能掌控的。”

    一小队人,带着魏定的密令,乔装改扮进入了周边的城池中。

    原本凉州城提前秋收的消息,就在周围的城池有点风声,不知怎么回事,这消息突然变得火爆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吗凉州那边有好多人都提前秋收了,六七天前就开始了”

    “是不是他们提前播种了”

    “不是提前播种的原因,我可是听说了,凉州那边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是后天会突降大雨,还会时断时续好几天,所以他们就提前了。”

    “这不太可能吧,今儿眼见着天气还是大好”

    “我听说了,这消息好像是从凉州大营中传出来的。”

    “可是我听说了,几十年前也有一次,也是前头没有什么预兆,后来连续好多天都时不时落雨,然后闹了饥荒,死了不少人呢。”

    随着这些消息在周边城池传开,不少人都将信将疑。

    这个时候,有上了年龄的老人出来回忆佐证,一部分比较谨慎,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也都默默开始了收割。

    不过发现的终究是有些晚了,距离大家普遍定下的秋收日期,现在只剩下一两天。

    不少人看见现在还艳阳高照,以自己十几年的经验推测,两三天后大概率是不会落雨的,根本不会出现传言中的那种事情。

    为了保证边关的安全,这么多个城池的士兵不可能全都遣散回去,要不然很多练习好的阵法和队列就全乱套了。

    所以事到临头,其余城池的百姓中,只有两三成不到的人,提前一两天开始收割,不过大家都多多少少上了点心。

    城中的油纸铺子迎来了一大批客户,大家都想订大张的油纸回去,以防不时之需,甚至有手艺的人,有不少都被请回去,在各家院子中搭建起了遮风挡雨的棚子。

    最为心焦的,就是辛苦了大半年,等着收成的农民。

    有的一边收割一边等,有的面上自信无比,嘴里嘲讽,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不管是已经收割了好几天的凉州城百姓,还是最近这两天才收到消息的各个城池的百姓,心都像是被放在火上烤一样,焦灼无比。

    原本定下的秋收日子终于到了。

    太阳如往常一样升起,将暖暖的阳光洒向地面。

    城静枫面前站着一批身着凉州军服,全副武装,孔武有力的士兵。

    一个个都牵着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横排竖直的成队列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下。

    城静枫坐在高台上,手里拿着炭笔,手下是一张张剪裁好的纸张。

    她刚刚仔细的在自己制作的那些简单版仪器前看了好几遍,心里对天气的预测已经是胸有成竹,精确到分秒的那种。

    落笔无悔

    阳光初升。

    今日的早晨不知有多少人睡不着觉,早早的起来看天色。

    凉州城中的农民,也都和前几日一样,下意识地直接开始收割,只不过与前几日的心焦相比,今天的心情尤为不同。

    汗水糊了眼睛,起身拿脖子上挂的汗巾擦眼睛的时候,看看天;

    腰酸软得受不了,起身捶捶自己的腰杆的时候,看看天;

    干渴得不行,到一旁的田埂上拿从家里带来的水喝的时候,看看天;

    眼看着日头要到正午了,一点异常都没有,和前些天晴朗的日子没有什么差别。

    这多日来的恐慌和心焦,都一点点的化成了怨气。

    有少年人一边收割一边流泪“根本就是骗人的吧我就说将军不懂庄稼活,他连地都没有种过。”

    也有老婆子数着家里的粮食心疼“我家这几亩地,肯定少了上百斤粮食,明年可怎么熬”

    也有那老实的夫妻默默不出声,但是手下收割的速度显然慢了许多。

    正当城内气氛无比压抑,随时可能要爆发的时候,一道道大家无比熟悉的马蹄声和通令声传来。

    “未时雨,酉时停”

    “未时雨,酉时停”

    “未时雨,酉时停”

    一个个身穿战甲的凉州军,骑着威风凛凛的大马出现在凉州城的各个角落。

    这个一贯用来通报战情的法子,今日居然被用在了这样的地方。

    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这声音凉州城的百姓都很熟悉,往日里总是会带来喜报,或是能让他们避开危险的战报。

    声音一次次的传遍整个凉州城,落入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往日里累积的信任平息了一些刚刚升起的焦躁。

    躁动的凉州城,在这样的一声声通令中沉静下来,那迎风招展的旌旗,还有那熟悉的军服,都给人以无比的安全感。

    那站在晒谷场上正心疼的流眼泪的婆子,听见这威严的通令,还是擦了擦眼泪,连忙喊来几个忙着收割的儿子,将正在晾晒的粮食一趟趟的往家里搬。

    气恼无比的少年人,看见那熟悉的旌旗,终是捡起了扔在地里的镰刀,抿着嘴红着眼弯腰不断收割。

    太阳逐渐升上日头,本该吃饭的农家人都没有离开,在一直没有停歇的通令声中忙碌着。

    午时、午时一刻、午时三刻

    未时。

    通令声消失,整个凉州城万籁俱寂。

    所有人齐齐望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