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章 第 61 章
    时知收到消息, 白雀他们去巴哈之行进展还算顺利,时知估算了一下时间,如果后续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他们大概能在明年开春前回来。

    此次江南之行也还算顺利, 时知打算把海船送出海后就启程返回清河。

    崔氏海船第一次出海是和王氏的海船一起走,毕竟人家有很多经验了,这也是两家合作的原因之一,到底比和豪族一起要放心些。

    王钊看着时知给崔氏海船重新做了规划, 有些不解, 这船上种菜不很麻烦吗况且出海一次成本也很大, 大家都是尽量压缩空间装货的。

    “出海一次往返大约要在船上住七八个月,人长时间不吃菜蔬会得病。”时知没办法跟大家解释维生素之类的, 但派出去打听的消息就是很多水手的确已经出现有患坏血病的了。

    王钊想了想他们家的船工,似乎是有人禀报说得病了几个“不想阿蓁还精通医理。”

    王钊没有想让王氏海船照着崔氏的弄出什么种植区, 海运之利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每年都要给太原交账, 自从出现那神秘的精油和琉璃卖家, 这项货轻利厚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海船的空间能多装货就多装货。

    时知也并不强行安利这个, 哪怕所有人都相信她说的,可他们眼里一个水手的健康甚至性命大概都比不上十几贯钱, 除非大规模爆发疾病影响海运正常行驶, 他们是不会听的。

    这次出海的目的地是婆娑国和琉夜国, 那里生产香料和玛瑙、玉石,大良一直用瓷器和丝绸跟他们交换这些东西, 但时知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从出海的人那里打听到琉夜国还盛产金刚石, 只不过大良贵族更喜玉石和玛瑙, 所以很久都没人运回来了。

    如今切割技术落后, 这种宝石不容易做饰品,但时知听到后立刻就动心了,她想要做切割玻璃的刀很久了,只不过市面金刚石稀少,崔氏几块珍藏的都太大,她也没那个技术给切了,这次倒是可以运回一些回来捣鼓一下。

    时知除了培训水手,还在出海名单里放了两名学院,这次出海他们要负责把所见所闻的记录下来,风土人情、气候变化、疆域分布、植被分布都要记录,同时还要负责收集各种种子。

    以后每次出海时知都会派人做这项工作,相信以后总会有份完整的“世界地图”成型。

    海船交付时,崔氏翻车也已经把所有关键零件的技术给了豪族,王氏是最先得到这项技术的,所以王氏名下的田地是最早出现这种巨型翻车的。

    这翻车在桐州算是出名,但在江南除了达官显贵知道的并不多,此时王氏建成翻车,很多人都跑来看热闹,等听说一架翻车能灌溉五百亩田田地,很多老农都跪在地上祈福大哭。

    一时间“崔氏翻车”的神奇传遍了江南各地,其实就连王钊在此前也没见过这翻车,他派出去的人给他形容甚至画了图回来,可都不去自己亲眼看到时来的震撼。

    此刻他真的无比确定,这东西的出现一定会让崔氏青史留名,这简直就是农事的“神器”。

    王氏翻车第一批落成,很多文人雅士也都跑去看了,宁江书院甚至由老师带着所有学生一起去看了,回来还留了作业。

    郑二十一郎看着崔氏翻车同样震撼,但他此刻更加明白祖父让他来江南的用心了,这天下能人异士多的很,总待在荥阳他是没办法成长的。

    不过这次崔氏和王氏结成同盟,倒是让他有机会了解一下崔氏大祖房的灶女了,这几年清河一直很安静,与外界来往也不多,那次见到他家女郎似乎也能成个人物。

    这翻车他既然亲眼见过神奇之处,那郑氏必然不能错过,他要写信回荥阳让祖父明年务必派人去趟清河,这次被王氏得了头筹,他们也不能落下太远。

    王氏的翻车落成,没有得到翻车图的豪族就更热切了,时知收到的帖子足足有一匣子,但她还是那句话,想要的明年去清河。

    赵氏也派人过来了,不过不是请帖,他们家正在守孝是不会设宴的,此次派人过来是以赵三娘和赵五娘的名义送来一些册子,都是赵氏参与海运的经验总结,同时还附赠一封信。

    信是赵五娘写得,她先是给时知赔了礼,说上次请帖的事她和姐姐事先并不知情,赵氏虽有意崔氏翻车,但并不想让坏了规矩,明年她兄长会亲自去清河拜访崔氏家主,这出海的册子就算给姐姐的赔礼,因为没出孝这次就不亲自上门了。

    时知看着信,又想起上次见面的情形,心里叹气,这赵五娘终究不再是那个活泼的小姑娘了,突逢变故只怕她也要被逼着快速成长起来了。

    时知命人回了信,只道明年清河虽时欢迎赵氏前来,同时提醒赵氏可以提前准备一下木工了。

    赵五娘看着回信,给她兄长道“我就说崔家姐姐是个大度且明事理的吧咱们家只要诚心道歉,把事情说开了,她必然不会再计较先前父亲的冒失。”

    赵二郎点头“是,多亏了五娘了,是为兄把人想的不够坦荡。”

    赵五娘把信放进匣子,然后又开始给她外祖家写信,母亲因为父亲和四姐的事郁结于心一直病着,她得找个人劝劝母亲,这人选非外祖母和舅舅莫属。

    海船是在八月初出海的,一路向南再向西行,行驶四个月后能到达目的地,等返航再回到大良得明年夏天了。

    时知把海船送出岗后,就要准备启程回清河了,这次出来了三个多月,马上要秋收了,她有些想崔教授了。

    小卢氏也明白不能长留女儿,她一边帮女儿准备回程的土仪特产,一边又天天把时知叫过来说话,总归是舍不得的,这次回去她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女儿了。

    时知也明白小卢氏的矛盾心情,她最近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熹荣堂待着了,只不过小卢氏除了一些日常叮嘱外,提起的一个话题却让时知头皮发麻。

    “你如今也大起来了,原本有些话不该和你个未出阁的女儿说,但你的身份到底不比别的人,娘就直接和你说了。”小卢氏提出这话题心里很难受,这原本是她要替女儿操心的。

    小卢氏悄声道“你的终身大事要尽早上心,先前赐婚那事就是个警醒,这世上有很多人惦记你的婚事,你和你祖父得尽早有个章程。”

    时知明白小卢氏这话不是催婚,她是怕有人打她的歪主意,灶女的婚事比一般挑选赘婿的人家更难,因为这相当于找个“宗妇”,绝对不可能要个歪瓜裂枣或者绣花枕头。

    但好人家的儿郎谁会做个“赘婿”呢哪怕卢氏老祖宗当初和郑家也是先有婚约再有的她当灶女的事,而且郑家郎当时也不算入赘,只不过是郑氏答应让儿子跟着卢氏姓,就因为这个世人都觉得卢氏欠了郑氏“天大的人情”。

    时知这会想找个“欠人情”的都难,毕竟世家嫡脉子弟几乎没有愿意当赘婿的,不说别的家族颜面就不好看,当初郑氏那是没办法体恤孤女,毕竟当时卢家太惨了,可如今却不一样了。

    时知并没有什么提起婚事的“羞怯”,她平淡的道“如今女儿还小呢,总归祖父不会选个不合心意的,母亲放心吧。”

    时知待在江南这仨月对古代的婚姻越大不抱希望,看着小卢氏她就觉得心累,王钊这还算是个“靠谱”的,万一碰上个不靠谱的,她还不得烦死

    但她这会儿也不可能跟小卢氏说太多,毕竟她的想法有些“惊世骇俗”,而且事情也没到那一步,且走且看吧。

    时知如今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事上,她计划着大规模养马,那就得种牧草,这个时代也有苜蓿,虽然被人当蔬菜种植,但崔教授还是给找到了,崔氏名下的荒地她打算划出几千亩去种植牧草。

    那煤矿也要好好规划的着开采,这会儿铁矿还被官府掌控她也动不了手脚,但西南的战乱一起很多事就要变了,她得要做准备。

    这婚事起码还有五六年可以拖,实在不行到时候她弄个承重孙过继给崔灿,总能应付过去的。

    崔静海前几年的良妾生了个儿子,时知多了个“小叔叔”,这孩子也是有继承权的,只要他立住顺利长大,时知哪怕真不嫁人,家主府也不会断了香火。

    当然这事儿她不会跟小卢氏说,除了崔教授明白她并不看重崔氏灶女的身份,其他人都不会理解的,就看崔静海生了小儿子后没给儿子上族谱就知道了。

    这是怕她和崔教授多想,但这孩子生出来后时知却送了口气,她身上的压力总算没那么大了。

    崔教授写信给崔静海表示这孩子再大一些他会开宗祠给他记在嫡母名下,让崔静海好好教养,等立住也是嫡脉的一桩好事,他们家嫡脉不管男女都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