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是最适合给马配种的时节, 崔氏牧场养马的好手看着这些二十几匹巴哈种马都有些激动,他们早就得到信儿了,主家要培育巴哈混血马, 那他们必然是不能掉链子的。
其余的种马被白雀他们分开送去了另外三个马场,那边刚刚弄起个雏形,但牧草已经长起来了。
苜蓿草很好养活,而且它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时知让人大规模种在荒地上, 部分用来放马, 部分收割晒干用在牧草不生长的时期。
这个时代兽医很少,毕竟人看病都很难, 时知就让人把会养马的人培训成兽医,她之前收集了一些牲畜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时知根据自己的医药知识进行了筛选, 然后安排这些人学习。
养马是个高成本事业,战马的成本更是翻倍, 时知可不想来一场病就让自己的牧场血本无归。
等来年小马驹顺利出生, 她希望年底后就能挑选处第一批兵勇开始训练, 这个时代骑兵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和行动力, 她必须得让清河有这么一支力量自保。
时知把牧场的事儿交代完了后就又投入到她的教学事业了,今年老学员要开始学习中级学科知识, 阿勤她们这一年进步神速已经把要学的提前学完了, 这会儿可以回猫耳山实习给新学员授课了。
猫耳山又送来了七八个完成基础知识并选择医药进行专修的学员, 他们会继续跟着时知上课,等毕业了继续回猫耳山进行授课。
灵猴和飞鹞也都回归了自己做为死士的职位, 时知身边如今年纪大了不适合他们贴身保护, 白雀就安排他们带部分适合当暗探的学员去游历外加执行任务。
时知这一年计划一直待在清河, 除了马场的事需要她随时过问, 也是为了更好的做药物研究,清河她调派人手物资比猫耳山方便,除了上课就是在空间做药物研究,她想做出一种类似白药的消炎药,毕竟这会儿也不可能大规模投入生产西药,还是从中草药入手比较实际。
好在之前有在这个世界学习过药理,这边的草药药性她也算熟悉,按照记忆里的几味主药,时知终于用中草药配出来外敷的消炎药。
内服她却没有把握,这会儿条件艰苦,检测精准效果和副作用都非常困难,她定的标准就只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减少剂量服用。
但基于这个灵感,时知开始教授擅长医药的学员学习怎么把部分草药做成药粉,这样可以提高用药时的效果,等他们成熟起来中草药成分的药物或许可以成规模生产。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皇长子大婚如期举行,小祖房期待成空熙兴帝到底还是没弄个“双喜临门”册封太子,清河从长安的探子那里得到了份宾客名单,崔氏除了大祖房没有派嫡脉子弟去参加,其他几房都派去了嫡脉代表去了。
崔教授表示那这也没办法,大祖房嫡脉人丁稀少,他是一家之主已然老迈,总不能让时知这个未成年的女郎千里迢迢跑去长安吧
不过人不去礼却很看的过去,时知送了两瓶精油、两套玉器还有几匣子古玩给新娘子添妆,这名义上还是她侄女呢。
自打这桩婚事定了,时知就很同情那个女孩儿,年纪小小就要被家族送出去搏前程,大良如今风雨飘摇,小祖房或许还有一份生机,可那个女孩子以后怕是没有退路的。
其实要是皇长子没被册封还好,到底是大统名分未定,可要是真被册封为太子了而大良真又到了不保的那一日,那身为太子妃的崔氏女,她的家族不会是她的退路反而只会是她的催命符。
新的王朝建立不需要一个前朝太子妃还活着,一个野心勃勃的世家也不会允许有这样一个“拖累”。
看着信中探子传回来的婚礼规格如何盛大,崔氏小祖房的嫁妆多么丰厚,整个长安如同过节一般的庆祝活动,时知心里叹息,这也许是这个王朝最后的盛歌了。
清河对于这场婚礼也只是感叹一下,纷乱的局势自保已是难得,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的命运选择。
七月过了就要准备秋收,今年春天清河干旱导致夏收减产,这会儿秋收的粮食就更重要了,崔教授已经住到庄子上巡视去了。
崔教授在秋天棉花丰收后就找来工匠研究棉线纺织的事,这棉花如今还是用来御寒没有正式用来织布。
这会儿的织机都是纺织麻和丝,但棉花的产量很少就没用来织布,先前时知去看过这会儿的纺线车效率很低,前几年棉花种植还不成规模这个问题就一直没考虑。
可他想以后大规模推广,那就得把棉花的作用增多,这纺线车就得改良弄出来,时知原本要接过这件事,可崔教授觉得孙女操心的太多了,正好秋收后他就闲了下来,这会儿刚好有功夫带着工匠去实验。
不说孙女那边儿事儿太多就论“经验”也是他丰富,他对纺线车的记忆来自童年他的母亲而时知来自历史课本,怎么看也是他更适合主持这个工作。
崔氏的工匠还是很给力的,崔教授画了个模糊的图,他们做了几次后已经改良的和崔教授童年模糊记忆里的差不多了,只不过这纺出的线实在太慢了,线也很粗。
崔教授很不满意,工匠们把梭子改了又改了,对于崔教授把棉线纺成和蚕丝差不多的要求工匠们有些崩溃,这简直要要命了。
等到能把棉花纺成崔教授基本满意的细线时都是第二年开春了,虽然还是不够崔教授当初定的的标准,但看着棉线放到织机上织出布匹,崔教授试了试手感感觉还行,总算放过工匠们了,
虽然他一开始就知道知道普通麻布制作更繁杂成布也更粗糙,但他定个高标准大家才有进步空间嘛。
崔教授这会儿高兴的不行,他一向只擅长种地,这会儿也弄出“发明创造”来别样的满足感爆棚,尤其这棉花从育种到纺织全是他一手操办的,那就更不一样了。
时知看着雪白的棉布,她的思绪却到了别处,如果线可以再细一些,织机再改进一下,这样她就可以做医用纱布和绷带了
这会儿织机效率也不高,时知想要让工匠去改进,但她其实也不知道明清时期的织机是什么样子的。
至于“珍妮机”时知只听过故事,是说把纺线车踢倒了有的灵感,它可以一次纺出多根棉线,具体什么样子她不知道,要改进到满足时知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知没把这个想法告诉崔教授,她爷爷也是个“一生要强”的人,这会正开心呢,还是不打击他了。
崔教授心满意足后又去庄子了,今年春耕又要开始了,这会儿也没时间再带着工匠研究,而且时知的及笄礼也要到了,这是家主府的头等大事,时知和崔教授都要抽空去安排各项事宜。
时知的及笄礼是清河早就期盼已久的事,这代表他们的继承人终于“成人”可以行使更多家主府的权力,当然了也要尽到更多的家族责任。
很多大祖房的族人早早就回到了东武城准备观礼,小卢氏已经提前把给时知准备的及笄礼物送来了,她已经不适合再来清河,但心意总要送到。
族老们甚至早早就开始和崔教授讨论起流程,这些年很多人都担惊受怕就担心他们的灶女夭折了,现在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时知的及笄礼插簪者把原本的女性长辈换成了崔教授,她的身份代表的意义不同,家族期望也不同,族老们当然明白崔氏的灶女不是个普通女郎在家相夫教子,真要那样他们才要哭出来了。
时知的及笄礼场地定在了家祠,这是崔氏宗子才有的待遇,当天一切规格安排崔汶都是再三确认无误后才放心的。
各大世家都送来了贺礼,就连长安熙兴帝都凑热闹送来一份儿,且不说这次及笄礼是继承人的要格外重视,就说因着崔氏人少这礼就得格外重些。
原因很心酸,每年各大世家本来就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这婚丧嫁娶的人情往来上崔氏家主府都是做“赔本买卖”,好不容易清河有次大活动了,各大世家的亲戚们表示这及笄礼不往重了送他们都不好意思,每年净收崔清老东西的礼也挺同情他的哈。
及笄礼当天崔氏家主府宾客满棚,族人来了次大集合,除了实在无法赶回的族人能来的都来了,感觉这次比祭祖都热闹。
时知穿着繁复的及笄礼服,头发简单梳起没有一丝首饰,伴着唱喝祝词给祖宗和来宾行礼,最后崔教授亲自给她插上白玉簪。
崔教授看着孙女肃声道“今日为尔取字时知,愿尔无论何时何地皆能秉持本心,清明高洁,不愤不迷。”
“谢祖父,崔氏时知莫不敢忘。”时知恭敬行礼,这是她前世的名字,爷爷明白这个名字对她的意义,所以还是给她用了。
崔氏阿蓁两岁时由父亲崔灿名崔臻,今日及笄由祖父崔清取字时知,过了今天后世人皆知崔氏的灶女正式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