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各地天灾频发,干旱、洪水、蝗祸,饥荒导致民不聊生,可统治者和富豪勋贵却仍然过着奢侈的享乐生活,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所以元末农民起义就如春笋般爆发。
大部分人其实都不愿意当兵,但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随大流。大鱼吃小鱼,在饥荒面前,临时拉起的队伍哪有什么为天下人谋福祉的超前思想,一个个只会烧杀抢掠,扰民滋事,欺压比他们更弱小的老百姓,以起义之名行贼盗之事,更令人们苦不堪言。
朱金玉背着才三岁的弟弟,跟着流民一路从蛮荒之地往南走。听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还每日命人派发救济粮,饱受颠沛流离的老百姓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往应天。越往南,老百姓的穿着就越好,有个肥头大耳的人一手一个大肉包子,吃得油光满面,看起来生活质量相当不错。
“姐姐,我饿。”已经许久没沾荤腥的小孩实在忍不住了。
肉包子实在是太香了,金玉咽了咽口水,目不斜视往前走,“满堂别怕,等找到表叔公,咱们就有东西吃了。”
背上的小孩骨瘦如柴,金玉背着他压根就没费多少力气,可是她也才是刚满十岁一姑娘,带着三岁的弟弟,路上有多难暂且不提,脚下的薄草鞋都磨穿了。
爹娘给他们起名一个金玉,一个满堂,完全可以瞅见他们的愿望,可惜世道不好,洪水冲了他们的村子,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金玉的爹还曾在战场上被打断了腿,一家人根本无法维持生计,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连讨饭都行不通。爹娘都是好人,每天想法子煮点树皮草根给两个孩子,自己吃一口顶一天,长久下去,两人双双殒命。
金玉忍不住红了眼,她是半路穿来的,刚睁眼就瞧见奄奄一息的爹,和没了气的娘,爹匆匆交代了几句也没了动静。虽然她和这家人没什么感情,但刚来就见到这么震撼的场面,金玉还是背起了那个抱着她大哭的弟弟,拿上她爹留下的信物,南上寻亲和朱元璋攀亲戚
朱元璋大名鼎鼎,明朝开国皇帝,平定天下,开创洪武之治。
他家徒四壁,书都没读过,为了能吃饱饭当过乞丐、和尚、大头兵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从乞丐到一国之君的逆袭,人生犹如开了个挂。
大概是被生活压弯过脊梁才会爆发得如此狂野,一个没有接受任何正规教育的放牛娃竟然做了皇帝,不仅把在中原大地上作乱百年的蒙古人赶回了漠北,还收复了落入胡人之手长达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平定中原,开疆拓土就这样一个人竟然是朱金玉的表叔公,朱金玉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能也开了挂。
不过扒拉了一下他们的关系,她爷爷的隔房兄弟的表弟虽然都姓朱,但是四舍五入一下,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听说那大明皇帝杀人无数,手段极其残暴。”
“是啊,我也听说了,说是他相貌极其丑陋,喜怒无常,一生气就砍人呢”
行进路上有人聊了几句,众人瑟瑟发抖,旁边人问“那咱还去应天吗”
“要不还是留在这儿讨饭吧,我瞧这地方也还成,我刚还讨了个白馒头。”
这话一出,顿时响起七嘴八舌的迎合声。
朱金玉心底摇摇头,她和弟弟年纪都还小,不能讨一辈子饭。
从秦开始,人人都有户籍证明,历朝历代继续沿用户籍制度。这个年头,没有户籍就是来历不明的黑户。在这个汉人,蒙古人,色目人,打成一锅粥的乱世,哪个不要命的敢照顾黑户,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这里讨饭这辈子都讨不来一张户籍证明,应天好歹也是京师,天子脚下造化多,就算朱元璋不想认他们这门亲戚,她也能努努力。
有人愿意留下,也有人愿意继续往应天走。
“哪个皇帝不杀人只要能让咱百姓过好日子,就和咱没关系。”
“他杀多少人和俺没啥关系,只要能让俺吃饱饭就成。”
昔日的南上小分队分道扬镳,金玉背着弟弟掺在流民队伍里继续走。最后停在了一处山脚下,他们仰望矗立在眼前的高山,金玉只觉得疼得没知觉的脚底又传来钻心的痛感。
“姐姐,你流血了。”满堂指着她的脚说。
草鞋本来就硬,路上还都是石子路,走了几天的路脚疼得都没知觉了,到现在才出血,她的脚也算坚强了。
可山野之地,别说包扎了,连块干净的布都没有。没办法,金玉只能撕开自己的裤管,勉强撕下一片布料,也没工夫管它上面的泥点子,就这么随便缠在脚上,就算是处理伤口了。临走时在地上抓了把泥灰往自己脚腕处糊了好几层,遮住了白皙的肌肤。
一想到未来不用再颠沛流离,金玉就觉得自己又可以了,扛着弟弟往前又走了几十里地。
皇帝军帐
朱元璋大步流星进来,随手将自己的头盔往身后的黑衣小将怀里一扔,狂饮一口水后说,“天要冷了,还是把毛子一锅端了吧,省得他们还得大老远跑回家过年,浪费粮食。”
黑衣小将抱拳,面容严肃,“那臣即刻整合军队。”
朱元璋颔首,他对目前的局势非常满意,明军势如破竹,打得老毛子一退再退,现在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乘胜追击必定大捷
结果晚上,北元皇帝就派人递了和谈书来,朱元璋刚听人念第二句就开始骂了,“和亲和他奶奶个亲打不过就卖闺女,毛子这怂样再给一百年他都是一滩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