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章 第 105 章
    即使已经掉坑里很多次,文哥儿每次兴头上来了也还是忍不住捋起袖子直接干。

    这次栽了,下次还敢。

    第二天一早,文哥儿从李东阳那得了本声律发蒙。

    自元朝起就有不少写过这类启蒙书,与后世流行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大同小异,都是按韵分编,方便小孩子掌握声韵格律。

    比如由杨林兰公编写的声律发蒙的“东”这一韵,就以“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起头。

    文哥儿只读过诗,没读过专门用来搞诗词启蒙的书,还真等天色亮了起来便饶有兴致地对着锦鲤读起了新到手的声律发蒙来。

    读着读着他觉得一个人念没什么意思,又开启了教学模式,自己念一句,叫金生跟一句,教得那叫一个兴致勃勃。

    早上杂事不多,几个年纪尚小的皂吏经过见他们一个教一个学,也好奇地凑过来听了一耳朵,甚至还跟着金生一起念起那什么“天高地迥,水阔山重”。

    他们大多听不太懂,可眼下朝阳初升,暖融融的映照大地,连锦鲤都忍不住探出头来听他们读书,便是不明白句中之意,跟着多念几句也觉得通身沾了几分书卷气。

    文哥儿见聚过来的人多了,教了几句有问他们会不会写。

    听他们说不会,不由折了根柳条写在地上。

    这样一会教他们读一会教他们认字,日头已经高高地从角楼处升起。

    那负责投喂锦鲤的老苍头见此情景,默不作声地把想过来喊人的其他皂吏打发得远远地,叫他们多读一会书。

    这么多人捧场,文哥儿教得很是起劲。直至读得口干舌燥,他才合起书和大家约定道“今儿就读到这,我们明儿再一起学”

    那几个年纪不大的皂吏们如梦初醒,猛地想起自己还有活要干,忙四散开去。

    只不过从这一天起,“小先生”之名便在皂吏间传开了。

    文哥儿过足了“小先生”的瘾,代价是渴得厉害,麻溜跑去讨了杯茶水吨吨吨。

    结果文哥儿才刚润了润他小小的可怜的喉咙,就瞅见他大先生谢迁看了他一眼,与李东阳笑道“说起来你这个当先生的还没教怎么写诗,文哥儿昨天就写了一首给豆哥儿。”

    李东阳一听,立刻来了兴致,让谢迁说给他听听。

    同时还给文哥儿一个“你小子怎么回事写了诗不给作文老师看”的谴责眼神。

    文哥儿捧着自己的吨吨吨专用杯愣在那里。

    他睁大眼睛看着谢迁,看起来弱小可怜又无助。

    怎么回事

    谢豆这个不靠谱的,不仅给邹老太太念了,还给他爹看了

    这些家伙一个两个,全都有点过目不忘神技在身上,但凡他们看过一眼的诗文他们张口就能跟别人分享

    就在文哥儿愣神的功夫,谢迁已经慢悠悠把他学着靳贵写的“对面落笔”诗给大伙诵读了一遍。

    本来就是小孩子写的诗,没什么佶屈聱牙的词儿,读来着实朗朗上口。

    就那么短短十几二十字,念完也就大家喝几口茶的功夫。

    李东阳听完了,瞅向不知道什么时候拿起本书挡住自己脸的文哥儿。他乐道“写得挺不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文哥儿悄悄把书挪开一些,试图观察李东阳的夸奖是否真诚,嘴里也直接追问“真的吗”

    李东阳瞅见文哥儿那偷偷望过来的小眼神儿,故意挤兑他“哄哄你而已,这你都信”

    文哥儿顿时就不服气了,扔开书跑过去和李东阳理论起来“哪儿不好了”

    李东阳见他这么不经逗,自是哈哈直笑,说道“那你自己觉得哪儿好了”

    文哥儿“”

    可恶,哪有让人自己做自己的诗歌鉴赏的啊

    换个脸皮薄些的,早就不好意思了

    文哥儿哼了一声,掷地有声地自卖自夸道“好在字字真诚”

    李东阳就喜欢文哥儿这股子敢说敢做的活泼劲。

    李东阳赞同地笑道“对,字字真诚,最为珍贵。你还小,写诗作文都不必太着急,想写的时候就放开了写,实在不想写也不必勉强。”

    他们都只是领文哥儿进门,并不会对他有太高的要求。

    倘若像布置功课那样强行要文哥儿每日写诗作文,文哥儿又能写出什么好东西

    怕是只会磨掉他本身的灵气。

    文哥儿一听李东阳也是这么说,终于放下心来。

    只是让他学,不要求他天天写,这可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趁着李东阳还不忙,文哥儿拿出自己早上读过的声律发蒙,请教起其中几个自己不懂的典故和词汇。

    早上他给金生他们讲解,都是挑自己会的讲,不会就偷偷跳过。

    现在难得李东阳有空,可得好好问个清楚

    还得把明天要带金生他们读的部分提前预习了

    要不然回头金生他们问起了,他根本不懂怎么办

    这些浅显的问题,李东阳自然是随口就能答上来,没一会文哥儿就心满意足地抱着书研究下一段去了。

    有些翰林院同僚家中也有差不多大的小孩,看着文哥儿不仅不哭不闹,还又是读书又是提问,一天下来都不会烦到王华这个当爹的,心里的羡慕自是不必提的。

    等回到家后,他们看到自家儿女后不免教训了几句,与他们讲起“王状元家的小神童也是个状元苗子”云云让姐儿也穿上了新衣,听她哥和亲娘说合身,也学着她哥那样举起手给赵氏看,奶声奶气地跟着夸“合身”

    比起文哥儿三天两头闹出点新鲜事来,让姐儿倒是和俭哥儿他们那样按部就班地长,说话不早也不晚,眼下刚学会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往外蹦。

    赵氏看到一双儿女争相举高手来夸自己,心软得一塌糊涂。

    自从嫁了人,她的天地就只有王家后宅这一亩三分地这么宽,所求的也不过是看着儿女好好长大。

    她仔细把文哥儿兄妹俩身上的衣裳看了又看,确定真的不需要改了,才让他们把新衣裳换下来自己玩儿去。

    按照岁数,家里四个小萝卜头要数王守俭最大。

    可王守俭爱把话往心里藏,平时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大的不吱声,小的又啥都不懂,于是他们四个难得凑一起的玩耍时光,都是文哥儿说玩什么就玩什么,每晚乐呵到辰时过半就散场。

    没办法,夜里灯烛不够亮,看书容易伤眼睛,许多要用眼的事也不能玩儿,只能早早睡觉去。

    翌日一早,文哥儿又在锦鲤池边教金生他们读书,昨儿那几个皂吏也早早过来了。

    也不知是真的想学还是觉得有趣。

    文哥儿也不在意,来了他就教,有人提问他就回答,从不管对方是谁。

    等王华他们上过早朝回来,看到的便是文哥儿坐在池边的石头上教人读“日乌月兔,风虎云龙”。

    众人觉得有趣,齐齐噤声悄无声息地绕池走近,只见文哥儿等金生他们跟着读过了,又拿起树枝在旁边的沙地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给金生他们看。

    教得可以说是非常尽心了。

    哪怕有的人一开始只是来凑凑热闹,跟着学下来也不由自主地认真起来,目光都全神贯注地跟着文哥儿手里那根树枝走,想趁此机会多认几个字。

    识字多的人,到哪都更容易得到抬举

    这会儿天色已经亮了起来,不管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认真得很,竟没注意到王华他们的走近。

    李东阳几人望着兴致勃勃教人识字的文哥儿,心中不免都有些感慨他们这些当老师的都还没正儿八经地教文哥儿什么,文哥儿自己倒是给人“传道受业”起来了。

    这小子似乎做什么都能玩得倍儿开心。

    众人都没再走近,默契地转道回了直舍,尽职尽责地修书去。

    文哥儿不知他爹和他老师一行人来了又去,径自完成了当天的教学任务,便又跑去庶吉士那边蹭课,忙得跟个小陀螺似的。

    就这样,他还不忘去礼部找丘濬遛弯,兴冲冲和丘濬聊起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表示假以时日一定把整本声律发蒙统统教完

    丘濬道“你自己都一知半解,还好意思去教别人”

    文哥儿道“我只教我会的,不会的我才不会乱教”

    丘濬觉得这只是小孩儿瞎胡闹,也没再多说什么。

    第二日就是除夕了。

    今年除夕并不放假。

    文哥儿早上照旧在翰林院的锦鲤池边聚众读书,直至冬日高悬才宣布下课,转而拉着金生画起可可爱爱的小猪仔来。

    等他画好了就要找人给他剪猪仔窗花

    刚才有个皂吏说自己有剪窗花的祖传手艺,一会去弄点红纸回来就能帮文哥儿剪,想要什么就能剪什么,不用出去外面买

    万事俱备,只差猪仔花样

    文哥儿画得那叫一个起劲。

    明年可是猪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