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3章 第 183 章
    文哥儿这视力表,大伙都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偏他讲得你头头是道,不少人都听闻了此事,顺便知晓了一些养生护眼小知识。

    其中最重量级的宣传大使,就是丘濬了。

    丘濬手捧枸杞茶,在内阁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分享了一通,说的无非是“这小子太孝顺尊长了怎么办”之类的炫耀话,句句都堪称茶香四溢。

    听得其他人那叫一个腻味。

    就你有人孝敬就你有人帮忙念书那都不是你亲孙子,你得瑟个什么劲

    真是气死个人了。

    帮忙宣传的还有翰林院一干翰林官、庶吉士,以及街上那些个街坊邻里。

    结果城里有个搞水晶眼镜定制的听了消息过来,积极地和文哥儿谈生意,要买这张视力表的使用权。

    乡试一结束,文哥儿就从书商那儿收到庶吉士破题集,他和庶吉士们一分账,到手还有不少钱,对视力表这种小钱倒是不甚在意。

    这人没有直接抄过去用已经很有节操了

    估摸着还是看他家中有人当官,名气又不小,所以不敢擅自挪用。

    文哥儿想了想,说道“钱倒是不必了,想用我教你用就是了,不过我有副眼镜想你帮忙做,到时你能过府帮忙给配个适合的镜片吗”

    目前眼镜走的都是高端定制路线,只有特别有钱的文人才用得起,无异于后世的高端奢侈品。要是掏钱买的话,说不准能比得上一匹马的价格

    那人一口答应下来。

    文哥儿回去后绘制了眼镜架的图纸。明朝目前的眼镜和放大镜差不多,许多都是手持式的,空有镜框没有镜腿,使用起来比较费手。

    文哥儿准备托这位专业的眼镜定制师傅帮忙搞个后世常见的眼镜架,这样戴起来就方便多了

    有了这么个目标,文哥儿便又回家埋头捣鼓起来。

    等到那眼镜匠过来跟他学视力表时,文哥儿把自己画好的眼镜架图纸给对方一并带回去。

    眼镜匠看到图纸,一颗心顿时鼓噪起来。他搓着手问“这图纸”

    文哥儿年纪虽小,却是已经谈过好多桩生意的人了。一听眼镜匠这语气,他便让眼镜匠找府中管事的人谈去,毕竟专业的事该找专业的人干,他再早慧也不过才五岁,可不能一不小心被人坑了去

    两边商量好了,很快定下验光试镜的日子。

    文哥儿自然是想让眼镜匠去给老丘做眼镜。

    丘濬得知这事儿,不是很乐意,不过到底是文哥儿特意为他请来的眼镜匠,他思量片刻也就没再拒绝。

    眼镜匠登门当日,文哥儿就在旁边凑热闹。时下的眼镜之所以昂贵,就是因为镜片要用天然水晶磨出来,自然金贵得不得了。

    趁着眼镜匠给丘濬检测视力、挑选镜片的当口,文哥儿趴在边上看着配镜箱里头摆着的各种类型的镜片,瞅着茶色的水晶,看着可不就是天然墨镜吗

    想到自己还认得个会吹西洋玻璃的老道士,文哥儿不由和眼镜匠商量着讨了些厚薄不一的镜片,准备改天去给老道士出个新课题,瞅瞅他有没有办法弄出各种类型的光学镜片,要通明透亮的

    技术都带回来了,怎么可以只学个基础,必须好好把它发展起来。

    正好他现在兜兜里还揣着几何学以及庶吉士破题集的稿费,可以过去支援一下化工科研项目。

    文哥儿心里有了主意,讨到镜片后就在旁边看着眼镜匠忙活。

    等眼镜匠带着选好的左右眼镜片离开,丘濬忍不住对文哥儿说道“就两个镜片还得来回折腾,你说费这个事干嘛”

    丘濬生活上是能省就省的人,不喜欢在这种可要可不要的玩意上花钱。

    文哥儿道“不是说了吗反正是不要钱的。您放心吧,我和他说拿眼镜换视力表的时候都没说是要给您配的,他不是冲着您的阁老名头来的”

    丘潜没再多说。

    眼镜匠确实激动得不得了,他早听说过王家这位小神童的名头了,本来觉得顶多是给翰林院的翰林官们配个镜,结果居然是给一位阁老配的

    只可惜这位阁老刚才警告过他,不许他打着“阁老镜”的幌子出去宣扬,要不然他今天就该把宣传牌子摆出去了

    只不过不能明目张胆地宣传,不代表不能私底下和客人们讲讲。再配上这小神童给的两张图纸,何愁不能在眼镜行当称王称霸

    反正,这门生意是稳赚不赔的

    宣传不了“阁老镜”,还能宣传“神童镜”嘛,神童心疼长辈琢磨出来这新鲜的眼镜样式,怎么听都是当代孝贤典范便是官府听了这背后的故事都只会夸好,而不会觉得他攀扯小神童和阁老

    眼镜匠满心激动地背着配镜箱离开丘家。

    丘濬还在对文哥儿谆谆教诲“世上哪有那么多不要钱的东西,你自认为是自己占了别人便宜,哪里知晓别人占你的便宜更多。钱财乃身外之物,你莫要在这些事情上花太多心思。”

    文哥儿听得连连点头,嘴里应道“您放心吧,我没有花太多心思,都是别人把钱送上门的。”

    丘濬“”

    “那别人为什么要送上门给你”丘濬没好气地问。

    文哥儿当然知道为什么,京师现在的免费营销套路都是他带起来的,他可太懂“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的套路了。

    不就是因为他名气大,他爹名气也不小,状元家的神童说出去人人都会夸上几句、信上几分。

    文哥儿说道“我晓得的,不仅仅是因为我手头有他们想要的好点子,还因为我是京师几乎家喻户晓的小神童。”

    他认真地和丘睿掰扯起来。

    “若是有人打着我的名头去欺行霸市,我必然是不会答应的。可这种碍不着别人的润笔费不一样我若是不收,倒是叫他们有由头去让别人也白给他干活。”

    “到时候别人找他们要钱,他们便说人王家那小神童都不收钱,你是名气比他大还是出身比他好,岂不是反而害了那些本来靠这个为生的人”

    这种创造性的东西不是抄抄书写写信之类的体力活,谁都想得到、谁都可以干。

    文哥儿很清楚自己是占着略有些先知才觉得它们不稀罕,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只能想到那么一两个好点子。他就算不稀罕那么几个钱,也不能带头砸了所有人的饭碗

    何况他挺稀罕那么几个钱的。

    谁会不喜欢拥有很多很多钱呢

    说这种话的人必须拉去饿个三天三夜再问他要不要吃饭

    文哥儿振振有词“子贡做好事不去领赏钱,还被孔圣人骂了,说你不在乎钱不去领,很容易让别人羞于去领赏,难道要人人都跟你一样自己掏钱做好事吗这样只会让别人都不去做了”

    丘濬就没见过这么能说的小孩。

    关键是这引经据典还没有引错,确实就是论语里的典故。

    “你心里有数就好。”

    丘濬只能无奈地说道。

    文哥儿便又拿起新书给他念了起来。

    丘濬一开始不太习惯听人把书念给他听,后来想想文哥儿也能在这过程中多读些书,便也没再反对,由着文哥儿每天过来给他念念书。

    听习惯了以后眼睛倒真的舒服多了。

    尤其文哥儿有时候还拉他绕着廊下散步,一边散步一边给他念,倒是叫他听出些别样的味道来,只觉这些新书都添了几分趣味。

    只是文哥儿的任务就比以前重了许多,不仅要校阅稿子,还得提前把书拿回去先断句和理解,不然念起来磕磕绊绊的连他自己都听不下去。

    弄得他去摆摊的空隙都少开了许多神童小课堂,改为拿着些新书从头到尾提前过一遍。

    他那股子认真劲很能感染人,连不少闲汉都纷纷拿着些蒙学书跟着埋头认字或者学算术,看着就特别有学习氛围。

    文哥儿就这么忙忙碌碌地忙到了乡试放榜日。

    这样的好日子,文哥儿又告了一天的假,想瞅瞅他哥是不是榜上有名。

    一大早的,家里就派人去榜下蹲守。张榜没多久,就有人跑回来报喜,说是王守仁中了,中的还是顺天府乡试第六名

    他们这些出身国子监的“皿字号”考生本来就有三十五个名额,王守仁的排名这么靠前可算是给国子监争了一口气。

    要不然大家都说国子监每况愈下,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糟糕

    文哥儿听说他哥真考中了,倒没再提什么解元不解元的,而是好生祝贺了他哥一番,迈开小短腿去翰林院向王华他们报喜去。

    王华闻言也很高兴,嘴上却是说道“这才哪到哪,过了乡试只是第一步,还得明年春闱再看看他能不能考上。”

    文哥儿道“多少人连第一步都走不出去,爹你可是三十几岁才考过的”

    王华瞪了他一眼。

    这小子怎么说话的

    文哥儿一点都不慌,毕竟这可是王华自己跟他讲的,说是他一连考了好几轮都考不上,只能去出任几年教职边备战国考边养家糊口。

    相比王守仁的好名次,元思永却是没考上,李兆先则是考了个吊车尾。不过李兆先今年才十八岁,本来只是下场去试试水的,如今考过了乡试倒是意外之喜。

    李东阳高兴得拉王华一起写诗,把两家的儿子都狂吹了一通,直说明年咱两家的孩子就是同科进士了

    文哥儿见李东阳张口就是吹个没完,不由为他李师兄接下来的心理状态感到担忧。希望李小先听到这些来回唱和的商业互吹诗文时压力别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