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广招贤能才俊,却不能容忍“妖孽”。
若是一人之力便可敌过万千之军,岂能叫高位者不望而生畏
也许裴少淮借着新式火器,在海战中可以减少我方伤亡。可是一旦朝廷心生疑虑,战火肆虐之下,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
再者说,大庆现有的火器也算得上先进,够用了。
杨时月将书案上余留的几张废图纸一并投入火盆中,宽慰说道“瞧着虽是有些可惜,但官人这般做是对的,总要先保住自己,才能保住更多人。”她听明白了丈夫话中的道理。
自古以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杨时月执小棍翻动纸灰,确认全数燃尽才起身,又把那封家书往裴少淮这边推了推,道“官人记得看一看二弟写的信。”
专程提了裴少津,意有所指,想来是信中提了要事。
裴少淮随即打开信封,找到了少津写的信,字迹微瘦而显骨力,如瀑水直落,自从少津入朝为官以后,笔锋愈发外显了。
这便也说明,少津近况是顺当的。
信中用词平易,宛如兄弟二人当面闲叙一般,先是告诉大哥家中事事顺遂,段夫子身子无恙,让裴少淮放心,无需挂念。
又告诉裴少淮一件喜事,陆亦瑶已经带了身子,小南小风很快就有弟弟或是妹妹了。
全篇似乎都是家中琐事,直到文末,才提了一句“近来王御史又上言,奏请皇上清剿前朝余孽,保大庆太平。无风不起浪,弟不知是否因兄长这阵风吹至闽地,才激起这重浪,望兄长谨慎行事为好”。
随后收笔。
少津知晓兄长的本事,没有赘言分析,而是简要言之。
前朝覆灭之后,大部退居九边之北,分割成了鞑靼各部。王御史所提的“余孽”指的是流窜海外的那一部分人,与贼寇为伍,时常侵扰沿海百姓和过往商船,企图复辟。
这也是庆朝太祖下令海禁的缘由之一。
时过百余年,海外这一部分“余孽”早就不成气候了,王御史却这个时候提起“余孽”,究竟是想趁着开海顺势清剿,还是有别的心机,尚不得而知。
裴少淮读完,重新折好信纸,放回信封中,取其他人写的信来读。
“官人毕竟身在京外,二弟所言也是有道理的。”杨时月说道。
裴少淮若是一直在京为官,自然不怕污蔑,但外派数年,谁又能保证君臣之间不会生出嫌隙呢
“我省得事情轻重,你放心罢。”裴少淮望向妻子笑道,神色轻松。
杨时月脸上忧色淡了许多,坐下倚靠在丈夫肩上,说道“妾身既欢喜官人是个有本事有大义的,又时常担忧官人太有本事。”
“为了你和小南小风,我不会鲁莽行事的。”
初夏月将满,星比灯更稀,夫妻间书房里说些体己话,夜半才归。
翌日,三位族长一同前来州衙回话,都答应了裴少淮提的要求。
正如二十七公所言,双安州里的壮年人们性子不孬,三位族长把话传回族里后,举手报名者占多明明白白摆在眼前的好处,岂会不动心。
随后几个夜里,一艘艘货船从双安湾开往嘉禾屿,停入了军港里,等待改造。
这一回,他们可以大胆地撑起船桅、扬起船帆。
夜色沧海里,风鸣船帆起,宛若踏歌行。
本应在家歇息的船员们,也集结成队,随船前往嘉禾卫,接受操练。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着七天将至,却迟迟没有包老九的音讯,更不见他渡船归来。
今晚便是最后一夜。
连裴少淮都心生怀疑,心想,莫非是自己想错了,那些占据海岛收取“护船费”、“开路费”的海贼们,根本无心抗倭,更罔论什么民族大义。
又一想,不应该啊,自己信中给出的是好处、利益,而不是空口白牙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海贼们应道动心才是。
难不成海贼头目王矗害怕被坑蒙
夜已深,裴少淮和燕承诏坐在野渡口外的石亭里对饮,顺便看看能不能等到包老九的归来。
往东望去,月色下一片沧海茫茫。
石亭里,燕承诏倚在石柱上,海风吹得他的披风乱舞,腰间纷繁的绣春刀鞘映着月光生亮。
“裴知州缘于甚么,觉得这些海贼愿意合作”
裴少淮是文人,身穿寻常圆领青衫,在燕承诏的对比下更显儒雅,他坐在石墩上远眺海外,还期待着能等到包老九,应道“鬼谷子有言,相益则亲,相损则疏,眼下一起对付倭寇,显然是相益的。”
燕承诏斟了一杯酒,端在手里,忽来兴致打趣裴少淮,笑言道“莫不是裴知州的信件引经据典太多,写得太过深奥,那海贼头目看不懂,连带着他身边的幕僚也看不懂。”
刀尖上讨生活的人,靠蛮力,未必识字太多。
裴少淮三指捏着空酒盏打转,应道“我早料到了这个,所以信中写的剿寇功劳归我,倭寇人头归你,这样的大白话总该是看得懂的罢”
有了倭寇人头,就可以向朝廷领赏,若是剿灭三四条船的倭寇,这份赏银可不少。
他还是想不明白疏漏出在何处。
夜深风急,估摸着等不到包老九了,裴少淮让包班头把马车牵来,准备回去。正此时,借着海上月光,只见海上露出几杆风帆、船桅,不多时便露出全貌是一艘五百料的中型船只。
船只随风由北往南开驶,路过渡口开外时,抛下一片扁舟,很快又随风而去,消失在海面上。
扁舟上的人奋力划着船橹,往岸边游,登岸后一看,正是离开多日的包老九。
不知是夜色太暗,还是目光有异,裴少淮总觉得包老九看起来肥硕了些许,满脸的油光。海贼头目既然厚待了包老九,为何却等到最后一夜才让包老九传信回来
包老九气喘吁吁来到裴少淮跟前复命,递上王矗的回信。
裴少淮展开书信,与燕承诏同阅,只见上头写着“十五月圆之夜月升之时,嶒岛石亭见。”
是一手娟秀的小楷字。
包老九说道“老大还说了,大人若是担忧安危,可以带一名随从上岛。”
嶒岛是个极小的岛屿,岛上独有一小石山包,一览无余,又唯独山包顶上建有一石亭。
倒是引得许多文人雅士前赴后继登岛,观海望月作诗词。
王矗约在此处相见,对双方都好。
“本官省得了。”裴少淮应道,“回去告诉你的头,本官会按时赴约。”
毕竟不知晓王矗的为人、性情,与其相见还是要谨慎为好,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离十五月圆不剩几日了,要及早作准备。
归去途中,马车上,裴少淮问燕承诏“不知道燕指挥营中,是否有那种英武神勇、武功了得,能够以一敌百、一招制胜,善于眼观八方、耳听四方、护人周全,又懂顾全大局、伺机而动、灵活处事的将领可否委屈其扮我随从,与我一同上岛赴约”
裴少淮望着燕承诏,风轻云淡说出这么一大串奉承的话。
很是流畅。
不知道是不是私下练过。
燕承诏原在车内闭目养神,他睁眼,往裴少淮一瞥,鄙夷说道“裴知州直接报燕某的名字就好,何须费这么多口舌”
又言“陛下临行前吩咐过,无论如何都要护裴大人的周全,这可是圣旨。”
“燕指挥身上可不止这么多优点,只可惜裴某才疏学浅,辞不达意,难以形容全。”裴少淮笑说道,又马上接着道,“那就辛苦燕指挥了。”不给燕承诏反悔的机会。
“好说。”燕承诏继续闭目养神,言道,“此事一了,裴知州不要忘了相看府邸的事。”
“好说好说。”
有燕承诏来安排“安保”,裴少淮没什么可担忧的了,可以轻装上阵。
十五月夜。
孤岛东望水在天,月辉揉碎满船载。
沧茫海中,嶒岛石亭,孤灯一点与月争辉。
裴少淮先一步登上海岛,望着玉轮从海上缓缓升起,感慨此处果真是观海望月的好地方,说道“明月出云海,苍茫渺人间,燕指挥觉得此番景观如何”
燕承诏此时换上了捕快的衣服,难掩其气度,他应道“裴大人,燕某现在是你的随从。”提醒裴少淮该进入角色了。
裴少淮“哦”了一声,改言道“小燕,你觉得眼前景观如何”
燕承诏沉默了半晌,无奈应道“很圆,很亮。”
不多时,北边驶来几架船只,停靠在嶒岛边上王矗也到了。
裴少淮端了端身子,神色严正了许多,掇拾好心态,心想着怎么与王矗谈合作的事,怕就怕言语不通。
石阶上两道身影,王矗也带了一名随从上来。
随着身影渐渐靠近,裴少淮略有些惊讶,走在前头的这位中年男子,略显瘦削,身着书生蓝袍,冠发蓄胡,体态端正,举止款款。
这若是走在大街上,便是寻常的中年书生的打扮。
王矗身穿蓝袍,似乎也正是为了彰显他是个读书人。
又见王矗身后随从左手提着一坛花雕酒,右手拎着八宝食盒,依稀可以闻到醉鹅的香味。江南的文人雅士相聚时,最喜喝酒品醉鹅。
这位海贼头目,大概是位出身江南的读书人。
裴少淮一开始就想错了,这位海贼头目不是个粗人。
王矗见到裴少淮也略显惊讶,不知惊讶的是裴少淮年纪还是甚么。
裴少淮起身,双方略作揖,又相对坐下。
王矗先言道“王某实在不敢相信,大人这样的气度,写出来的信件却是满篇的大白文。”
裴少淮一愣。
身后的燕承诏脸上微微抽动,似乎是憋不住,在暗自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