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转头,见白玉堂的面色颇为古怪,复杂中带着欲言又止,张嘴想说什么,又闭上嘴巴。
倒是颜查散没注意到这个,见他来了,松了口气。
和这位苏姑娘待在一起,压力太大了,总觉得下一秒她就会语出惊人。
而事实也是,苏叶可不会因为白玉堂来了,就放过他,追问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颜查散神情僵了僵,看向义弟,可他的义弟压根没搭理他,站在断裂的横梁上,陷入了沉思。
颜查散无奈,只好开口解释,“我知表妹决心,并无此想法,愿表妹得一如意郎君。”
顿了顿,他又道,“颜某自幼读圣贤书,蒙圣人教导,深知功名前程须靠自己,不必寻求外物帮助。”
这是他的真心话,他只想靠自己,而不是和贵门联姻,攀龙附凤。
苏叶看得出他是真心,除了有点迂腐,颜查散确实是一品行高洁之人。
然他的迂腐,也确实让人头疼得紧。
因为没有攀附高门的心思,颜查散在鹿鸣宴上,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当众拒婚。
圣上看中他人品相貌,欲下嫁昭阳公主,可颜查散竟然以非吾所愿为由,坚决拒婚
当然,这确实出自他真心,颜查散立志要做像包大人那样的清官,为民除害,为百姓伸张正义,为大宋撑起一片朗朗乾坤。
可驸马虽然能安享尊荣,却无法做官,更不能参与政事,和颜查散的愿望背道而驰。
因此即便迎娶的是最尊贵的嫡公主,而发话提及亲事的是圣上,颜查散依然坚决拒绝。
且他言辞过于直接,毫无隐晦,直抒胸臆,官家心中对于这种品行高洁之人,暗暗赞赏。
可后面垂帘之中坐着的太后,却忍不住冷哼一声,竟敢嫌弃她的昭阳,不知所谓。
看来不给这个颜查散一点教训,他就不懂得敬畏皇权
太后目光沉沉,看向官家。
赵祯何等了解他这位母后,知她必是不满极了,打压都是小事,就怕太后直接下旨,断了颜查散的前程。
为了给颜查散解围,不叫太后当场下旨,没了更改的余地,官家连忙询问榜眼和探花二人的家世。
范仲禹忙上前回到,“回圣上,微臣家有贤妻幼子。”
探花刘庭也道,“虽不曾成婚,却已有婚约。”
官家心中遗憾,本来见这刘庭相貌堂堂,虽比不上颜查散,亦是个文雅郎君,再加上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昭阳应该会喜欢的。
却不想也是有婚姻的,看来今科进士中,无人是昭阳的良配。
他微微侧身,低声询问刘太后的意见,“母后,您看”要不这次就算了
太后噌的一下站起来,直接掀开珠帘,离开了鹿鸣宴现场。
众人不知太后在此,吓了一跳,忙跪下恭送太后。
赵祯顿了顿,吩咐包大人道,“包卿代为主持宴会。”
说完,就去追太后了,本以为太后回了慈宁殿,急急赶去却发现人未回来,询问了宫人,才知道太后去了昭阳殿。
赵祯于是又追去昭阳殿,在殿外就听到了太后的怒声,不由顿住脚步,“荒唐,你乃堂堂大宋公主,还配不上他一个穷书生不成,哀家看他就是恃才傲物,仗着有几分才华,竟如此不把皇家放在眼里。哀家这就下旨,让他去偏县当个小小的县令,永世不得升迁,后悔懊恼一辈子去。”
不是为了当官而拒婚公主嘛,那没了升迁的机会,又错失享受尊荣,就不信他不后悔
赵祯皱皱眉,这太儿戏了,颜查散才华横溢,品行更是出众,怎能因拒婚公主,就一辈子不得升迁。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方是一个明君该行的准则。
以往母后也不是不知这个道理,可自从还政于朕后,就越来越任性了,总有不适合之举。
可作为儿子,有孝道压着,他还不得不孝顺听从。
就在赵祯暗暗思量,该如何劝下太后时,殿内昭阳公主语带哽咽,却是把太后拦下了,“母后,颜生没有错,我早该想到会如此的。他是有能力有抱负的读书人,不愿意成为驸马才是正常的,但凡有志气的人,都不愿意当驸马,进而蹉跎一生。”
“胡说”太后怒喝,“驸马怎么了难道驸马还委屈他们了吗一个个尽享皇家尊荣,却还抱怨公主不该嫁,我看对他们就是太好了,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官家也太仁慈了些,教训几次,他们就该听话了。”
太后是想起了魏国大长公主,那是太宗的女儿,先帝的姐姐,嫁给左卫将军竟然被暗中嫌弃,守了十六年的活寡,直到魏国大长公主去世,尚无一子女傍身。
宋朝的驸马是可以纳妾的,而这左卫将军就有二子一女,全都是妾室所出。
且长子还因是公主嗣子,在公主下葬时负责打幡摔盆,送嫡母下葬,而被恩封官职。
可以说,驸马父子因为公主尽享荣华富贵,而公主呢,苦闷了一辈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可无人在意她过的好不好,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因为太宗时期,吴家是掌兵权的勋贵,太宗需要拉拢这些势力,于是把所有的公主都下嫁到勋贵家族,以达到联姻安抚的目的。
即便这些公主们在夫家过的并不好,太宗也不曾管过。
在宋朝,魏国大长公主绝不是个例,守活寡的公主不止这一个,看这些公主们的生育情况就知道了,只不过闹出来的只这一个罢了。
可闹出来又能怎么样呢,太宗把公主训斥了一顿,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那之后,驸马们越发嚣张,进公主房里的都是少数,一个个搂着小妾在驸马都尉府过起了小日子,仿若真正的一家人。
在这种事上,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公主们的辛酸,而刘太后身为女人,自是知道嫁错了人,一辈子是何等的痛苦。
更何况,宋朝允许百姓合离另嫁,但不会让公主合离。
一来公主的婚姻往往带着政治考量,二也是某些迂腐文人看不惯这种风气,提倡女子该守节。
民间为鼓励生育,对于寡妇另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公主作为表率,无论如何都不得有出格之举。
可以说,宋朝的公主过得相当憋屈,一方面得为了政治因素而牺牲婚姻幸福,一方面又要作为女子表率,不能行差踏错,轻则被百官上奏鞭笞,重则直接被皇帝下旨责骂。
刘太后只有昭阳这一个宝贝女儿,自然不希望她过这样的日子。
所以在选驸马上,对于官家和公主都看中的文人,她没提出反对。
至少那些读过圣贤书的,还知道装一装,不会像那些勋贵,明目张胆的欺负公主。
另外,她心里有数,真正有才华能力抱负的读书人,是绝不肯尚公主的,而愿意如此做的,必定是贪慕虚荣之辈。
太后不在乎他是不是贪图荣华富贵,因为别的姑娘或许会担心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娘家出事,她也注定被抛弃。
即便没有,当丈夫的权势地位比娘家高了,面临的也是被嫌弃的下场。
公主不需要这样的担心,因为再没有比皇家更稳固的娘家了。
除非大宋亡国,不然这驸马就得一辈子在公主面前讨好卖乖。
也是基于此,刘太后在知道了陈世美的为人之后,依然选择保他。
公主是因为爱上了驸马,而太后纯粹是觉得,杀了这个,下一个不一定会更好,甚至因为二婚的原因,公主还会遭到嫌弃。
而且刘太后知道,朝臣对于她把公主嫁给状元,是颇有微词的,因为公主联姻勋贵,是大宋建国以来的默契。
她此举相当于打破了规则,要是陈世美真的死了,公主可能逃不过嫁给勋贵的命运。
而那些勋贵,一个个自视甚高,对于二婚的公主,哪能放在心上。
与其嫁给这样的人受气,还不如陈世美呢,至少经过这件事,陈世美生怕公主不保他,会一辈子战战兢兢讨好公主。
刘太后的思量没有错,只是陈世美恶毒且蠢,为了掩盖自己欺君罔上的事实,一错再错,甚至是再三杀人,惹得包大人不得不按律处决。
在他未犯下杀人罪之前,包大人秉持着怜悯之心,一而再,再而三去劝过陈驸马,只要他愿意承认秦香莲是其原配,并写下合离书,让秦香莲可以改嫁。他就愿意在圣上面前力保,不让陈世美受过多的惩罚。
这样一来,陈世美有公主的喜爱,可以继续当着驸马。
而秦香莲可以拿着驸马府赔偿的银子,回老家把一对儿女养大,那笔钱可以让母子三人衣食无忧,如果秦香莲另嫁,也不担心两个孩子受罪。
可惜,陈世美既想要驸马的爵位,又想要完美的名声,不仅不承认,还派人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并指使当地县令诬告秦香莲,杀三人灭口,桩桩件件都在践踏律法,包大人如何能忍。
最终他被包大人斩了,明正典刑
后续并没有交代公主如何,但想想也知道,按照大宋的风气,公主不嫁是不可能的,要么嫁给了勋贵,要么成为了道士。
可成为道士,就得卸去公主身份,日子过的清苦。
昭阳公主是忍不了的,那最后只有嫁人一途。
太后自然不想女儿变成这样,可也知道身为公主婚姻的尴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知道是一回事,听到颜查散毫不犹豫的拒婚,又是另外一回事。
真是好大的担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选中他是看得起他,真是太不识好歹了。
太后发誓,一定要给颜查散一个教训,不然天下人岂不认为皇家好得罪
“母后,颜公子不是这个意思,”见母后发这么大的脾气,昭阳公主吓了一跳,忙为颜查散求情。
虽然被拒婚了,昭阳心里也很难过,可她还没有失去理智,并不愿意颜查散因此失去仕途。
太后恨铁不成钢,“你可是堂堂大宋公主,哭什么哭,难道还嫁不出去不成,没有他颜查散,难道就没别人。我看那刘庭就不错,都是有婚约的人,颜查散在考进士前,和员外之女退亲,打量别人不知道他的心思呢,不过是想高攀贵女罢了,还编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刘庭比他强了何止百倍,大大方方,堂堂正正承认,自己已有婚约,这才是正人君子所为,颜查散比他差远了。”
昭阳公主张了张嘴,解释道,“母后,不是这样的,颜公子解除婚约,是柳小姐提出来的。”
没错,他们后续查出来的资料显示,退婚一事是柳金蝉的主意,为的是想要给柳家招赘。
当时公主还暗暗欢喜,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却不想,最后是这公主的身份限制了两人的未来。
“呵,”太后冷声嘲讽,“我看他是想奇货可居,人家要娶的是高门贵女,既能获得荣华富贵,又不会被限制仕途。”
“母后,您误会了,颜查散人品出众”赵祯上前,想要为颜查散解释一二。
刘太后冷肃的眼神幽幽看过去,“官家是嫌我们母女多事了吗,耽误了你看中臣子的大好前程也是,昭阳是公主怎么了,也就配那些不求上进,无德无才之人。但凡有一点志气,也可以说拒婚就拒婚,说看不上公主,就当场让公主下不来台。而官家不仅不指责,反而越发欣赏了。我们母女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啊,怎配和官家的心腹重臣相比。”
赵祯的心狠狠一跳,知道不能再多言了,此时太后已然气急,必是听不见那些劝谏之言的。
以往赵祯能说通她,是因为互相心照不宣妥协的结果,可太后就连这种话都说出口了,他要再劝,太后就要说他不孝了。
到时颜查散引得天家母子失和的消息传出去,他更是没了前途。
心里叹息一声,赵祯不得不妥协,“那以母后的意思”
“哀家看陕西长魏县就不错,”太后盯着官家不放,目不转睛。
赵祯一顿,“母后,长魏县已有十来年没有县令上任了。”
之所以如此,是穷山恶水出刁民,长魏县环境极其恶劣,常年不下雨,水资源极度匮乏,植被也非常少见。
自然条件差也就算了,几十年前,为了躲避兵祸,一部分人藏身在险峻之上,成立了一个寨子。
他们以劫掠为生,形成极其剽悍的风气,虽然经过大宋这么多年的怀柔安抚,已不再做那等勾当,可这个县里的人也极其难管,整个县城和那个寨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了,这个县人数也不多,除了寨子里一千多人,剩下还不足两百户,整个县都听寨子老大的,不认朝廷派来的县令。
十几年前,朝廷任命了一位新的县令,此人一来就横征暴敛,甚至派人攻打了寨子。
因前面几任县令的努力,寨子里的人对朝廷并不设防,之所以还聚在一起,不是为了对抗朝廷,更不是为了下山劫掠。
纯粹是寨子所在的这块地方,水土最好,他们在这里修建了房屋住所,种植田地,产出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
也就是说,这里全县出产最多,所以大家依然聚集在这里。
可这位县令完全不听前任县令说了什么,听说是一个寨子,就以剿匪的名义,把寨子给围了。
那一次伤亡惨重,许多人都受伤乃至死了,那些都是全县百姓的亲人,因此哪怕这县令被砍头以平民愤,也依然让当地百姓仇视朝廷。
之后每派来一位县令,就死一位,要么是因为水土不服,没有大夫治疗,生病死了。要么死在赴任的路上,因为进县城的路要经过一段极为险峻的环山路,左边是高耸入云的石壁,右边是万丈深渊,而路极为狭窄难走。
县里的人也不需要做什么,只在这位县令路过这一段的时候,突然发出怪声,吓得这位县令脚步打滑,跌落悬崖。
就这么地,一连来了三位县令,全都死了,至此再也没有官员敢来这里上任。
而这个县本就贫瘠,朝廷免了十年的赋税,在流血冲突之后,又免了十年。
不需要交税,也征不上徭役,那有没有县令,其实意义也不大。
于是空了很多年,都没有县令就任,索性寨子里的人乖觉,没有重新拿起劫道的老本行,对朝廷没有威胁,干脆就不管了。
而太后为了惩罚颜查散,直接让他去长魏县赴任。
且不说他有没有命安稳上任,即便活下来了,就凭这个县的情况,也很难做出功绩,那升官就遥遥无期。
地方县官的考核,无非就那几样,税收,人口,文治,治安,长魏县被恩准不用交田税,除此之外,也不可能有商税,毕竟那地方进去都费劲,哪个商人想不开跑去那里经商啊。
税收是指望不上了,至于人口,呵呵,就长魏县那情况,能养得了几个人
水土都不够,导致的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人口常年维持在两千上下,说是一个县,其实连江南富庶之地的村都比不了。
有些村子因为水草丰茂,聚集大量人口,三四千的大村都有。
然后是文治,这只体现在一个方面,那就是本县出了多少读书人
这个读书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可以的,得是考取了功名,比如秀才几人,举人多少,是否有中进士的生源等等。
如果在你的治下,读书人多了不少,哪怕其他方面不出彩,亦是一项大功劳。
可长魏县那地方,认字的都找不出几个来,文治是不用指望了。
最后就是治安了,强盗土匪的后代,常年居住在寨子里,你说治安好那也得有人信啊。
所以太后此举,相当于直接把颜查散摁死在长魏县了,要么死在那里,要么一辈子不升迁,窝在那里养老,不可谓不毒,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颜查散不是说想为百姓谋福祉嘛,那就去吧,去长魏县当县令去,看他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而这个决定,是官家也不能拒绝的,毕竟新科进士除了进翰林院,就是成为地方官,这是正常流程,无论如何都拒绝不了。
不能因为那地方贫瘠,且百姓排外,就彻底不管吧
虽然之前大家心照不宣,但好说不好听啊,朝臣不愿意把青年才俊们一一弄去送死,就默认忘了那处,可现在太后提出来,并说了人选,朝臣也不会反对。
反正不是他们提的,颜查散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得罪了太后。
官家无法拒绝,只能私下把包大人找来,细细说了长魏县的情况,让他派一两个武艺高强的护卫,护送颜查散上任。
因为太后的缘故,这事别人不会愿意沾手,唯有包大人,才可能顶着太后的压力,帮颜查散一把。
包大人回去后,立刻让公孙先生找来县志资料,整理好命人送给颜查散,并邀请他空闲时间,前来开封府。
第二日颜查散就来了,带着白玉堂。
包大人在二厅见他,公孙先生和展昭都在,另外还有四大校尉。
包大人的意思,四人颜查散可以挑两人,等他在长魏县站稳脚跟在还回来也不迟。
但颜查散却是来拒绝了,“感谢包大人的好意,不过开封府事忙,离不开四位校尉,我身边有义弟,他武艺高强,定会护我周全。”
包大人已从展昭那里得知,白玉堂的武功本事,闻言也不由欢喜,“不错,我把白五侠忘了,想必有他在,颜状元安全无虞。那么,对于长魏县的治理,颜状元可有想法”
这就是要点拨的意思了,包大人为官多年,又担任过县令,自是可以指导颜查散一番。
这次颜查散没有推拒,郑重行礼,请包大人教他。
包大人没有藏私,细细教导,至此有了师生情谊。
而这边,苏叶得知消息后,佩服颜查散勇气可嘉的同时,给柳金蝉寄了一封信。
按照她原本的规划,是打算颜查散官当到哪里,她就把生意做到哪里,有当官的表哥在,没人敢惹她。
现在颜查散可能成不了她的靠山,不过柳金蝉已经有了苏叶这个大靠山,倒也用不上。
相反,她还能成为颜查散的助力,那样贫瘠的县城,要发展千难万难,除非能开发出支柱行业。
不是苏叶不相信颜查散的能力,相比之下,还是见多识广的柳金蝉更值得相信。
毕竟她以前做的就是助农项目,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去过,每一处的发展状况都是了解过的。
而这些是宝贵的资料,也是颜查散所欠缺的见识。
况且,柳金蝉手里还握着许多外来作物呢,总能帮到颜查散的。
有她和白玉堂两人一文一武辅佐,相信包大人这个新收的学生,前程差不了,而长魏县在他的治理下,必有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