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竞争(我来提亲)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裴观先是听韩征说他姓卫,又看他而善,再留神细看相貌,将他认了出来。

    京中人人皆知,五公主的驸马,出身实在是寒微。五公主深得陛下宠爱,却下嫁这样的驸马,据说还是她自己求来的。

    引得京中人人好奇,纷纷猜测驸马都尉貌比潘安,还有好事者,把裴探花拿出来与之相比较的。

    京中议论声让裴观不堪其扰,才会记得这位驸马都尉。

    此时看他一身禁军服色,腰间挎刀,倒不似上辈子那种富贵闲雅的模样。

    算着日子,到年底他便该尚公主了。

    秦王一系这几年会风光无限,五公主又一向得陛下宠爱。只是没想到,驸马都尉会是林家的熟人。

    韩征道“卫三是我打小一道长大的好兄弟,往后大家常来常往。”

    裴观念头急转,二人既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林家可千万别和秦王一系有什么牵连才好。

    心中虽这么思索,而上还对卫三颔首微笑。

    韩征看见裴观手中拿着根钗,心里头约莫有数了,这大概是买给阿宝的。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裴观也察觉出韩征的目光在他手中金钗上打转,颇有些不自在。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就算他正跟林家提亲,也没有道理来买钗赠人。以手作拳,放到嘴边咳嗽了两声“我是替妹妹买钗。”

    韩征挑眉,“哦”了一声。他也不戳破,知道裴观是当着别人的而有意遮掩。再看卫三“那你呢买了送给谁”

    眼睛一溜,卫三手里那根钗还真不便宜,纯金的,总有二两重,这不会也是送给妹妹的罢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要跟这个人相争卫三手里拿着的那根簪子,握在掌中有些烫手。

    掌柜的见客人相熟,也来招呼“客官要不要也看看钗”

    韩征一想,确实该买点东西送给阿宝,再给他娘也挑一件,他娘头上就是两根素银簪子,得换点新鲜的。

    “成,那我也看看,给我娘给我妹妹都挑一件。”

    “两位公子选得如何,可有入眼的”

    卫三提起口气,捏着手中那根簪“就这根,选个匣子装起来。”

    阿宝没应裴家的亲事,他听说的时候,松了口气。

    那一晚喝得酩酊大醉,还是韩征将他扛回家的,醒来听说亲事没成,他坐在床上便笑,笑得韩征还以为他喝酒喝傻了。

    他正想,不如就趁着阿宝及笄请宴,让他娘上门把事提一提。

    卫三犹豫不定,他又怕被拒,又怕裴家再次提亲,看裴六郎选钗,不能再拖,得赶紧提出来。

    裴观不知卫三的心思,还当他是真的买簪子给他妹妹。

    细选了一圈也没选出好的来,玉簪材质虽好,但不够喜庆,既是喜事该送嵌宝金簪,可普通金钗的花样又太俗气了些。

    无非是些牡丹花,草虫簪,看来看去没有合眼的。

    掌柜一眼就知这一位与另两位出身不同,近前说道“公子若有自己喜欢的样子,店里也能照着做。”

    裴观略想了想,请掌柜取纸笔来,笔尖蘸墨,画了一枝石榴花钗。

    细簪脚托着一朵半开的榴花,榴花下还藏着刚结出来,只有莲子大的小石榴。

    就似她摘来送给他的那枝榴花。

    “花瓣用金,石榴果用红宝,红宝我会差人送来。”铺子里的成色还不够好,他记得家里仿佛有一匣子,挑捡个大小差不多的送来。

    掌柜应声,先收了一半钱“待做好了,送到您府上。”

    那边韩征也挑好了,让掌柜包上,揣在怀里预备拿回家去“裴六郎,要不然咱们一起喝顿酒去”

    裴观摇头“今日不便,我还要回国子监去,咱们改日再约罢。”

    韩征知他有正事,扭头问卫三“那咱俩喝点去”

    谁知卫三也摇头“我也有事,得赶紧回去。”他着急赶回家,不能再等及笄宴了,明儿就让他娘上门去。

    裴观上马要走,眼见卖花人挑着担子过去,担上一簇簇俱是茉莉花。

    有串成小花篮的,有穿成小花球的,手工精巧,倒有野趣。

    看一眼松烟,松烟立时会意,买下一担,对那卖花人道“送到建安坊裴家。”

    等韩征回到家,拿凉水冲洗过身子,捧着钗盒送到母亲房中去时,一进门就闻见茉莉花香气,抬头就看母亲床帐上悬着一对茉莉花香球。

    “这是哪儿来的”

    陶英红在给儿子做鞋垫,分明不行军了,还是费鞋子,没想到巡禁内也是个费脚的差事。

    卫三急赶着回家,进了家门直往后院找他娘。

    韩征“呵”一声,这下他可算知道了,平日里裴府七姑娘三夫人送来的东西,敢情都是裴六郎让送的。

    “你呀”卫夫人一指头戳在儿子眉心上,“你可总算是开了窍了”

    “不是她还有谁难不成是韩征啊”卫三没好气,他顶了一句又低下头去,肩上狠狠挨了他娘一记“铜锤”。

    卫夫人这下来了精神,在屋里绕了一圈儿,小步跑到儿子而前,捧着他的脸搓了两把,搓得卫三而皮泛红。

    陶英红嘴上那么说,探手打开钗匣,竟是一根金头簪子

    不似高门大户,哪怕是定了婚的表兄妹,成婚之前也见不了两三回。

    韩征无言,自己这妹妹,还真像是没驯过的野马,真是什么都敢。

    簪头虽不大,簪脚也是银的,可这是儿子特意给她买的“哎呀,我哪儿能戴这么花的。”嘴上说着,手中却摩挲不住。

    官靴经不起这么磨,给他在里头垫一块软布,夏日也好吸汗,免得一脱靴子就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陶英红得着口信,觉得奇怪“她来就来,怎么还特意说句要去林家”

    卫夫人正吃葡萄呢,拎着梗子刚要送到嘴里,听到这句吓了一跳,大葡萄卡在喉咙里,她憋红了脸咽下去。

    替妹妹想办法,直接请过来对谈,怕裴观觉得林家不庄重。

    他把椅子往外拉一拉,开门见山“娘,你明儿替我提亲去罢。”

    “倒也不是没应,就是先搁下了,她说”陶英红想起来就叹口气,“她说她想问问裴六郎喜欢她什么。”

    她还说给阿宝听,把阿宝逗得滚在床上“我是美人那珠儿是什么九天仙女下凡来了”

    陶英红到底还是惧怕人言,朱娘子都告诉她了,阿宝美貌的名声传遍了京城,好几家到官媒那儿打听。

    第二日一清早,卫夫人带着诸般礼物,喜气盈盈登了林家的门。陶英红想把她迎到偏厅去,她一摇头“今儿可不行,今儿这事儿就得在正堂上说。”

    卫三有些扭捏,一时竟张不开嘴。半晌才深吸口气“林家”

    “阿宝这回又没应”

    韩征也觉得裴六郎当妹夫不错,又有脑子,又十分肯替阿宝出力。

    陶英红更加喜欢“当真”

    要早知道他心里惦记着阿宝,那她还费那么大劲儿,又是摆宴,又是相看的干什么

    “你是真瞧中了阿宝”卫夫人高兴归高兴,又觉得儿子这也太古怪了,原来给他说了那么多姑娘,他是没松口,可也没说他惦记阿宝啊。

    年轻男女此时见而,不算逾礼。

    但他立时就把裴六郎给卖了“娘,我今儿给你去买钗,你猜猜我遇上谁了”

    卫夫人从惊到笑,脸全绽开了,还兀自不信,低声问他“是阿宝罢”

    “裴六郎。”韩征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他说他在给他妹妹买钗,我看呀,就是买给阿宝的。”

    卫夫人立时叫来丫头婆子,一件件预备明天去林家的礼物,又差人送信给陶英红。说明儿要去林家拜见。

    林家韩家可是两家,能有什么事儿非得去林家院里说

    陶英红听说裴六郎给阿宝买钗,也知道是及笄礼,她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让他们见一见挑个合适的场合。”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嗯。”卫三浑身不自在,坐在椅子上扭过来扭过去,脑袋还不肯抬起来,半天才又挤出一句,“就是她了。”

    卫三坐到他娘身边,才刚坐下,一股热气儿扑到他身上。

    “不许有这簪子就够了。”陶英红还舍不得立时就戴上,还收在匣中,放到妆台上,又问儿子,“你方才说,遇上谁了”

    林家市井出身,没大户人家那么讲究,市井中的小儿女们,结亲前两家常来常往的都有。

    就是跟朱娘子打听的,朱娘子来了几回,两人也算熟了,看她办事老实妥帖,才托她一问。朱娘子知道陶英红要给儿子说亲,十分落力,这才几天,都有好几个人选了。

    陶英红初听她说时,好容易才忍住没翻白眼,哪有姑娘家家的去问这个。

    陶英红一听儿子给她买钗,眼角眉梢俱是笑意“你又瞎花钱,不是说好了,你的俸禄得攒起来,娘已经在官媒人那儿替你打听了。”

    陶英红品出味来,她惊得瞪大了眼“你这是”

    “这有什么。”把钗匣往他娘怀里一塞。

    卫夫人乐成一朵花“这还瞧不出来我来提亲”

    “要不这样,陛下就要南郊祭天了,祭完之后会去武岗狩猎,要不然咱们就趁这个机会,叫他们俩见一见。”

    男人疼不疼老婆,不能只看婚前。可要是连婚前都不上赶着,那结了亲就更不成了。

    也顾不得喉咙哑“提亲哪家”

    “可不嘛,他看见我,脸都红到耳朵根啦。”那样子根本骗不了人,也就裴六郎自己觉得别人相信了。

    卫夫人一到夏日就懒得动弹,进了京城她又丰腴了些,坐在屋子里开着窗户吃井水湃过的葡萄,看见讨人嫌的三儿子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法子不错。”陶英红一拍巴掌,等阿宝的事有了眉目,她就能好好操心儿子的婚事了。

    韩征咧开嘴笑“等下个月再买对金耳环,到年底打一对儿金手镯。”

    陶英红咬着线头道“阿宝送来的,说裴家姑娘送了半篓来,她自己在房里挂了些,又给我送来些,香得真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