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19. 上元 二更合一
    秦缨眉头皱起, 关心永宁是一回事,私下打探永宁用了什么药,便又是另一回事,她费解地看向李琰, “殿下此为何意”

    李琰道“你不是想知道永宁患了何种弱疾吗”

    秦缨喉头一堵, 看了远处药房一眼, 低声道“我是觉奇怪, 但这是在宫里, 公主身份尊贵, 又有陛下默许,陛下和德妃总不会对她不利。”

    李琰敛眸,“若按寻常人伦看,亲生的父亲母亲, 自不会对女儿不好, 可若是放在这宫里, 便一切都无法按礼法人伦来算了。”

    他抿了抿唇, “经历过停云阁的事,县主还不够明白吗”

    秦缨心弦揪紧, 侧眸看了看他, 便见他仍然是那副沉静无争的样子,秦缨道“三殿下如此, 也只是因为怜惜永宁公主”

    李琰唇边沁起两分讥诮, “算是吧,但更要紧的, 也是为了我自己与母妃。”

    秦缨迷惑不解,李琰却将眸子垂得更低,离得这样近, 秦缨也难窥见他眼中情绪。

    他又极低声道“总要知道这十多年来,我与母妃为何过着这般日子。”

    秦缨惊疑不定地看向他,这时,长祥从药房走了出来,“劳烦殿下等等,还要有半炷香的时辰。”

    李琰抬眸应好,那股子阴沉意味一扫而空,眉目温和淡泊,没多时,又与长祥说起了这几日天气转暖,御花园更植花草之时,等他的安神汤煎好,秦缨的虎骨膏也制完,二人分别拿了药,一同出了御药院。

    李琰一言不发回寝宫,秦缨直到出了仪门还在想他的话。

    回到府中,因前次提过李琰古怪之语,此番便再未赘言,只告诉秦璋祭天大典已定,秦璋听完叹了口气,“这么些年了,也的确要好好的祭拜上苍了,下月十九倒是个吉日。”

    说至此,他又蹙眉,“没想到陛下将此事也交给了五殿下。”

    秦缨叹道“据那位祥公公说,二殿下日日在崇文馆进学,与往日大不相同。”

    秦璋微微眯眸,“自古祭太庙、祭天,都是要皇室储君主持典礼,此番虽然只是翻修祈宸宫,但也看得出,他对五殿下越发器重,这样下去,只怕郑氏忍不得。”

    见秦璋如此说,秦缨自然想到了原书结局,原文中,贞元帝谋而不动,又过了几四年之后,才开始显露对李玥的看重,但如今,自从阿月出事牵连到崔慕之与李玥,又见识到太后与皇后想置李玥于死地后,他便再不做掩饰,提早为李玥图谋起来。

    秦缨拧眉,“从前陛下对二殿下的那些看重,难道都是假的不管是阿月死时太后与皇后的责难,还是郑钦与郑炜染了毒瘾,与二殿下都无干系啊。”

    秦璋微微狭眸,“这一点,爹爹也看不真切,若在南诏公主出事之前,料谁也不会想到二殿下会失宠”

    实事易变,皆从阿依月之死而起,而阿依月自杀,至今仍留有疑问,秦缨看向窗外天色,只想知道谢星阑究竟有没有查到奸细踪迹。

    秦缨心中牵挂,初九白日,派沈珞跑了一趟金吾卫衙门,却闻谢星阑并未在衙中,到了晚上,才等来了送消息的谢坚。

    谢坚禀告道“这两日我们一直在全力追查与江原碰面之人,本来有三个人看过画像,都说见过江原,可其中两个书局的伙计,记不清当时江原是来买书,还是故意与旁人碰头,唯有一个酒肆的,是颇为确切的目击证人”

    “此人为何记得清楚呢,是因那次他们在酒肆相聚之时,正碰到隔壁一桌人喝醉了吵架动手,其中一人发了疯一般,抄起酒坛砸人,酒坛碎在桌案上,一星碎瓷溅开,正好划在了隔壁桌一人的颈侧,那时是夏天,穿的衣物领子不高,当时便见了血,酒肆掌柜的吓了一跳,立刻让下人报官,但这时,却是那受伤之人出手,将那最放肆的酒鬼制了住,掌柜的见之大喜,还想给那人药钱,却没想到这人毫无追责之意,且很快与江原离开了酒肆。”

    “此人与江原碰面时衣饰普通,模样也平常,不像个出身高的,像个随从,但他身手却极好,也未借着伤势讹人,给掌柜的和伙计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见他连药钱也不要,大家一阵莫名,只等官府来了人,才将几个打砸的抓起来。”

    秦缨忙问“那他们可记得那人模样”

    谢坚苦涩道“我们把江原画像带去的时候,他们认出来了,但要问另外一人什么长相,他们却一人一个说辞,唯一只说此人肌肤颜色较深,脸也颇有棱角,而江原虽是锦衣华服,却十分听另一人的话,说要走也是另外那人发话。”

    秦缨皱眉,“江原不是怕那随从,是怕那随从的主子。”

    谢坚点头,“不过如今还是让他们好生回忆,尽量作画,同时我们也查了那两家书局,正在做画像让他们辨别,还是像查南下的案子那般,做画像,找人证,再修正画像,继而画出能昭告通缉的”

    秦缨微微点头,“无论如何,此人是在赏雪宴赴宴众人之中,一旦画像有了,便可先从这些人下手,一一比对随侍之人。”

    谢坚扬唇,“公子也是如此计划的,他今日在东市的茶肆画了半日,后来见不成,便去国子监找了两位擅丹青的夫子帮忙。”

    秦缨了然,又问,“那侯波的事呢”

    谢坚苦哈哈道“那几日出城的人太多了,我们正派了人一一登门核问行踪。”

    秦缨迟疑一瞬,语气微深道“侯波刚死没几日,查他的案子收获更大。”

    谢坚无奈,“公子也明白此理,如今是让谢咏摸排侯波的案子,到了晚上,再由公子分辨梳理,因陛下如今着急了,那童谣的来处未寻见,陛下有两处怀疑,就在遇见您的那天晚上,陛下将公子召入宫内,吩咐了许多”

    他轻声道“陛下说自从南诏使团入京,便生了一连串的怪事,他怀疑是大周有人与南诏勾结,无论是南诏公主之死,还是如今的童谣,都是南诏人与周人内奸合谋而为,要么查出童谣来处,要么,令公子尽快找出与南诏勾结之人,揭破那内奸真面目,总之,这童谣的出现,让陛下耐性越来越少。”

    秦缨蹙眉道“南诏人与大周内奸勾结阿月身死之后,崔慕之顶罪,而后而后太后和皇后想追责到底,陛下莫非是怀疑郑氏与南诏勾结”

    谢坚微微颔首,又略有忌惮道“正是如此。”

    秦缨莫名,“但但童谣又怎扯到了南诏人身上”

    谢坚摇头,“小人也不懂,大抵是觉得,查不出源头的关键,乃是两方合谋而为。”

    秦缨默了默,又问“那他岂非又要通宵达旦”

    谢坚叹着气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不过您放心,小人会好好照看公子的,公子还吩咐了自己人去查当年丰州旧人,如今公主和世子之死虽无头绪,但公子想着,能出人命案子,势必会有古怪之处。”

    秦缨心底熨帖,却摇头道“让他只管办差,不必惦记我这里,我的事尚无紧要线索,不急在这朝夕之间,再过几日你们轻省些了,我再去派人问进展。”

    谢坚笑着应是,这才转身告辞。

    谢星阑差事繁重,秦缨也觉心绪不宁,又尽是摸排走访的差事,她也不便插手,待沉静下来想起时,更觉诸多重压堆至一处,不免替谢星阑担心。

    等到了正月十一这日,秦缨刚派了沈珞往衙门去一趟,便听闻李芳蕤来访的消息,她眼瞳一亮,赶忙吩咐,“快请”

    不出片刻,李芳蕤一袭红裙大步而入,她手中捏着一份大红描金的帖子,秦缨一看到便笑了起来,“一听你来,我便已猜到了,昨日可顺利”

    初十乃是方君然登门下聘之日,李芳蕤笑意飞扬,“我父亲我母亲都很满意,外祖母一家也去了,你不知,我还是头次见方君然那般会说话。”

    二人入正厅饮茶,秦缨睁大眸子看着她,“方大人说了什么”

    李芳蕤喜滋滋地递上请帖,才道“就说他出身不高,能娶了我,便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还说什么要与我相敬如宾,绝不辜负”

    饶是李芳蕤性情豪烈,亲口道出此言,也觉颇不好意思,“反正就是一番豪言壮语,真挚万分,连我父亲都深受感动,我母亲自然更满意了。”

    秦缨细细看完了请帖,实觉欣慰,“那可见,方大人并非古板之人,以后他会越发懂得疼惜人,这才是女儿家所求良人。”

    李芳蕤笑起来,“可不是,后来我父亲还说,我们满门皆是武将,问他愿不愿意入军中,我心道他通身文儒之气,哪里能做武将可不想,他竟一口应承下来,将我父亲哄得好生高兴”

    秦缨笑起来,“那你怎么想”

    李芳蕤道“当初我不愿去韦家,除了打听到韦家公子私下里品行不端之外,还觉得书生不过都是些酸儒,若是连我都打不过,那怎能做我夫君但后来看方君然为我挡刀,我方知,只要是顶天立地大丈夫,文士或许比武将更有气概,后来见他写的一手好字,见他出身寒门却不卑不亢,不畏权贵,我便愈发心折”

    李芳蕤神容一振,“做什么武将,他最好能成为那文臣之首,辅佐陛下,安邦兴国,方才不负他十年寒窗苦读。”

    李芳蕤豪情万丈,秦缨也觉欣然,“初一的婚期,哪日去为你添妆呢”

    李芳蕤笑道“月底二十八,到时你来为我添妆。”

    秦缨应好,李芳蕤又道“再过两日便是上元节,你可要出去转转”

    上元佳节,正是逛灯市的好时候,过了上元节,这个年才算真的过完了,秦缨正迟疑着,李芳蕤又轻声道“到时候叫上谢大人,我们一同去,岂不正好”

    秦缨苦笑起来,“他只怕不得闲”

    这么一说,她问道“可是方大人也去”

    李芳蕤轻笑一下,“不错,眼看着便要成婚了,我与他还未出游过,我便想着,上元节去凌烟湖逛灯市也算是出游吧再往后,母亲要我在府中待嫁,我便没机会出去了,定北侯府上的春日宴我也去不成了。”

    秦缨了然,便道“那我不好作陪了,若我在,方大人多半仍要端着架子,我可得回避些,正好我爹爹这几日身体不适,我便好好陪他过节吧。”

    李芳蕤叹息,“好吧好吧,那便不强求了。”

    几句话说完,李芳蕤也不多留,虽说她嫁妆婚仪早已制备周全,但如今婚典将近,仍有许多事要忙碌,秦缨将她送到府门处,又折回去见秦璋。

    看到喜帖,秦璋也觉欣慰,秦缨便与秦璋商议,届时送什么为李芳蕤添妆,待商量的差不多了,秦璋看看秦缨,心底又发起愁来。

    等秦缨出了经室,便听闻沈珞回来了。

    回清梧院后,沈珞才禀告道“今日谢大人还是不在衙门,小人见到了谢咏,说是画像已经初步画成了,大人正带人再排查当夜去过赏雪宴却人证不足之人,至于那死者的案子,谢咏说排查到了十多家世家身上,其中便包括郡王府和定北侯府。”

    秦缨扬眉,“如何排查到的”

    沈珞又道“腊月二十六那日,相国寺法会,郡王与郡王妃去了,定北侯府一家子都去了,更紧要的,是郡王府所在的长宁坊,和定北侯府所在的长明坊,都是侯波去过的,除此之外,谢咏说,还查到侯波在未进城之前去过城外神策军大营。”

    秦缨不免有些纳闷,“神策军大营”

    沈珞纳闷道“不知为何去,如今城西的灾民大营,乃是京兆衙门与神策军共建,不知道他是不是跑去那里买消息的。”

    秦缨皱眉,“他到京城时,外头还未开始建大营,他独自一人跑去,自然会被赶走,再加上他身无银两,又如何去买消息”

    沈珞轻嘶一声,“莫不是,是去找郡王的如今神策军由郡王执掌,这”

    秦缨眼皮一跳,“莫要瞎猜,等他们探查。”

    秦缨面上不信,心底却留了个疑问,翌日又是入宫求药之日,她如常到了御药院,一边等药,一边朝院门方向看,然而一个时辰之后,眼看着药已制好,也未见李琰再出现,他那日一言,更好似一时兴起,并无拉她一起图谋些什么之意。

    秦缨隐隐松了口气,却又觉心底不宁,竟也被勾起几分探究永宁用药之心,但长信宫既然能瞒过众人,又岂能被她窥见一二

    如今已是千头万绪,秦缨摇了摇头,暂时压住了此念,待虎骨膏制好,先带着药膏回府,马车自宫门一路往西南行去,还未近府,便见本还清朗的天穹风云突变,等马车停在府门处,天上又落起了纷扬的大雪,秦缨暗道不好。

    大雪洋洋洒洒下了两日,寒冻更甚,秦缨足不出户,却听闻朝堂之上也不甚平静,西北宾州与丰州两地求米粮的折子未断,贞元帝的病体也不见好转,如今已是开年,北府军与镇西军的军备开支亦要提上日程,连着两日早朝,贞元帝都发了好大的火,朝野间一片风声鹤唳,最终,贞元帝退让一步,先给镇西军增加军备。

    至十五这日清晨,秦广捧来邸报,禀道“朝上议定,今岁给镇西军增加三十万两银子的预支,但郑明跃为郑钦求请官复原职之时,却被陛下否决了。”

    秦璋听得叹了口气,“陛下这是要将对郑氏的厌弃,摆在明面上了,郑明跃和郑明康都老了,若小一辈后继无人,以后可没他们说话的份儿了,可还有别的事”

    秦广道“别的大事没了,只说祭天大典议程已定,天坛山的道长们也派人去接了,钦天监请陛下定主持大典之人,但陛下还未想好。”

    秦璋老神在在道“这不是没想好,是想好了,却不愿这样早提出来。”

    秦缨道“那爹爹,陛下这是打算立储了”

    秦璋眉眼严峻起来,“郑氏不会愿意,若陛下一意孤行,那只怕是要出事”

    秦缨抿了抿唇,“那爹爹愿让哪位殿下为储君”

    秦璋沉吟片刻,似乎他心里也没有完美人选,只叹道“爹爹抽身朝堂之外多年,只要是名正言顺,便没什么好不愿的。”

    见秦缨一脸沉重,秦璋牵唇道“好了,今日是上元节,开怀些,待会儿去宗祠给你母亲上柱香,晚些时候,你可要去灯市转转”

    秦缨摇头,“女儿无甚兴致,便陪爹爹用元宵吧。”

    自义川长公主与秦珂遇害之事论定,父女二人都再无往日的闲情逸致,但今日又是节庆,秦缨难免记挂谢星阑,至午后,吩咐沈珞带了两盒糕点往金吾卫衙门去。

    下午祭拜了先祖与义川公主,父女二人又用了元宵,至暮色时分,天上絮雪未歇,秦缨自己挂了几盏彩色灯笼至檐下,虽不及外头灯市上的好看,但颜色各异的光晕,依旧在院中映出一片流光缤纷,也算过了个节。

    待回清梧院时,方知沈珞已回来半晌,沈珞无奈道“小人未见到谢大人,他今日不在衙门,只见到了冯校尉,点心也交给了冯校尉。”

    秦缨面色有些凝重,“如此,多半是查到了什么。”

    看外头雪似银尘,秦缨道“罢了,明日要去定北侯府赴宴,去之前,绕去衙门看看,若能早日查个明白,也好除大周隐患。”

    沈珞应是退下,秦缨便将那盏转鹭灯点了起来,待灯笼转动,看灯纸上少年公子追着姑娘吹埙,笑意不知不觉间爬上了秦缨面颊,就这般看着看着,秦缨忽然一愣,外头呼啸的风雪之中,她似乎听见了一道如歌如诉的乐声。

    秦缨猛地起身,“白鸳”

    白鸳坐在火炉旁,侧耳一听,也跟着站了起来,“是是谢大人的埙声他怎么这个时辰来了”

    秦缨瞳底晶亮,眼珠儿轻转,抄起斗篷朝门外走,白鸳见状连忙跟上,“县主,您做什么去”

    秦缨快步往院门处走,“咱们今日可未被禁足。”

    白鸳明白过来,“后门从后门出伞您不打伞吗”

    秦缨只点头应是,哪里顾得上打伞,出得院门,借着满地雪光,一路摸到了后门处,看门的小厮正在倒座房里打瞌睡,听见动静出来,吓了一跳,“县主”

    秦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嘘,我出门片刻,你莫要声张。”

    小厮呆呆地应是,白鸳上来,塞了块碎银子给小厮,“县主有要事,若是敢说出去,你可就完蛋了”

    小厮一把捂住嘴巴,重重点头。

    西北方向的窄巷之中,谢星阑一曲终了,眉眼间露出两分挫败之色。

    谢坚等在旁,抓了抓脑袋道“属下早上还记得要提醒您一句,谁知白日跑了两趟官衙,也给忘记了。”

    谢星阑未语,只望着高墙之后,片刻蹙眉,心道今夜秦缨竟不在院中

    此念刚落,窄巷巷口出现了一道窸窣脚步声,谢星阑转眸一看,愣了一瞬才确定不是他眼花,他心腔一热,跳下马背,快步迎来,待走近了,一把牵住她的手,问“你怎么出来了”

    积雪的小路看不真切,秦缨走的不甚稳当,此时站定,喘了口气反问“那你怎么又来吹曲子呢”

    谢星阑解释,“今日上元”

    秦缨眨眨眼,“上元怎么了”

    谢星阑握紧她的手,“我知道你如今没心思过节,也知道你今日不曾出府,也未出门看灯”

    秦缨莞尔,“所以你来吹曲子”

    谢星阑牵唇,“不仅如此”

    他转身走向不远处的马儿,又绕去马背另一侧,只听“嗤”的一声,一抹斑斓光晕亮了起来,秦缨眉头扬起,下一刻,不自禁笑了起来。

    谢星阑打着一盏雪白的玉兔抱月花灯走到她跟前,温声道“你未出门看灯,我给你买了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