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潇离开牛首山后的第十天。
天蒙蒙亮。
胡子归从山洞里出来,身后跟着申吴、阿柴、绿奴和胡老叔。
在林潇潇走后的第二天,他们就和村民一起把冰墙的缺口封死,然后所有人搬进了桃源。
用了几天时间,胡子归把林潇潇交待他的事情梳理了一遍,把事情转托给了村长和村老们。
胡子归先去找了村长道别,然后带着另外四人走密道出了桃源。
绿奴望着空无一人的荒野,心里有点发怵,紧紧跟在胡子归身后。胡老叔和阿柴背的行囊比较多,两人走在最后。
申吴停在胡子归身旁,问道“公子,咱们直接去往都城,还是先去康城”
胡子归神色沉重,说道“去康城,还有几个人要见。”
胡子归没有像林潇潇想的那样留在桃源避祸,他有其他想法。
胡子归一行五人,在康城住了三天,然后才启程前往都城。
四天后,他们到达滑国都城。
绿奴问道“公子,我们住客栈,还是租房子眼下来往都城的商队不多,租房子也不贵。”
胡子归指着城门口一处早点摊道“不急,先去那里坐一会儿。”
五人各自叫了早点,吃过饭后才悠然往城里行去。
胡子归已不是第一次来滑国都城,当初他想借姒国老的书信见到滑国司马却被人弃如敝履。如今再次踏入这座城,他已是换了一番心境。
他们一行人路过了国丈府。胡子归看了一眼府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又望了望远处的屋顶,神情闪过一丝异样。
他们在一处巷弄里停下来。这里是一条比较幽静的小巷,住户门前种着桃柳,是家境还算可以的士族聚居的地方。
来到一户挂着“胡”字的院门前,胡子归示意申吴上前敲门。
申吴上前敲门。
绿奴跟在申吴身后,望着院门上的木牌发愣。
过了一会儿,有人过来开了门。来人竟是胡三郎。
胡三郎,曾经为胡子归谋士,比文舒更得信任,逃到胡国后在确认胡子归无复国大志后离开。
在场五人,只有胡子归和胡老叔没有表现出惊讶,绿奴甚至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胡三郎帮胡老叔提了行囊,带着五人进院子。
这处院子在外面看不太起眼,里面却很大。不算厨房杂物间等,可居住的正屋足足有五间。
“老规矩,公子一间,绿奴和胡老叔一间,申吴和这位阿柴兄弟一间。”
众人放下行囊,收拾一番。
中午,胡三郎买了酒菜回来,六人在正屋吃酒叙话。
绿奴心情激动,饮了三杯下肚,便仗着胆子问胡子归“公子怎知三郎居于此处”
胡子归看向胡老叔“是老叔告诉我的。”
胡老叔瞪了绿奴一眼,冷哼一声后才解释道“你能与申吴保持联系,我为何不能与三郎保持联系”
绿奴一阵脸红,连忙又饮下一杯酒,转头又问胡三郎“三郎,你怎么一个人住在这里,这两年你是怎么过地”
胡三郎怎么过地当初离开胡子归时,胡三郎拿到了一笔“遣散费”。胡子归大方,这笔钱数目不小。
胡三郎用那笔钱交了人头税,然后租了这个院子,就这样在都城定居下来。之后,他在城里一家布匹店找了工做,经过努力获得掌柜的信任做了账房。
“你一直一个人住在这里为何要租这么大的宅子,一个人住太浪费了。”绿奴又道。
“因为这处宅居于木桐巷”
这个年代的谋士有两种。一种是被特定的主家供养,也就是正式的门客。另一种则是散人,偶尔有人找他们出谋划策。
木桐巷就是散人聚居的地方。有些散人出了名,也会有主家来聘用他们。胡三郎虽然做了账房,同时也是一名散人。
住在木桐巷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可以结识很多其他谋士。谋士们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同时各种消息汇集。
也是因为租住了木桐巷的大宅子,胡三郎手里没有多余钱再去买奴仆。他也不太放心其他人,便一个人住了下来。
胡三郎放下酒杯,目光灼灼望向胡子归“公子此来可是为了郑国之事”
胡子归也放下酒杯,正色道“正是,在谭城和康城听了很多不好的消息,郑国人分明贼心不死,都城这边可有何消息”
胡三郎沉声道“郑武公终究藏不住他的野心,什么商队,分明是派到滑国来捣乱的。郑国商队在都城里欺负滑国商贾,滑国公只有斥责安抚,多次发生此等事件早已引起滑国士族不满。”
郑国人商队做生意不讲规矩,习惯强买强卖。这给滑国比较趋于成熟的商业体系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如今在滑国都城,人人厌恶郑国人。
可问题在于,滑国公对郑国人一再忍让,严令国人不得违逆郑国人。这让滑国人在面对郑国人时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事实上,大家都明白滑国公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因为滑国畏惧郑国的军力。
大家知道,一旦开战滑国打不过郑国。
虽然滑国公也很重视军力,可滑国只是个中等国家,跟郑国那样的大国没法比。
举个例子,郑国的军队以千乘计,滑国则是以百乘计,数量上就差了十倍。郑国连年征战,他们的兵士经验丰富,也不是滑国那些临时征兆的民兵能比的。
胡子归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听闻郑滑两国要和亲”
“是有这么回事,”胡三郎皱眉说道,“此事是郑国一方提出的,还指定了人选,是王后的妹妹。郑武公年近古稀,还有心思纳妾”
“此事可是已经定下”胡子归追问。
胡三郎道“还未定下,只是郑国商队的使者口头提过几句,若是定下还需郑国一方发国书来。”
“都城对此事是何想法”胡子归继续追问。
胡三郎回忆道“谈论此事的人不多,说起来多为乐见其成。若是和亲能缓解两国的矛盾,滑国人肯定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