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坚强和脆弱是相对的。
初夏能抗得住京兆尹的酷刑,可一到宁九给她换药的时候就感觉这关过不去了,往往还没碰到她的手,她先叫为敬。
她的叫声,尖利刺耳,戚星衍若在场,一定很识趣地退到一边,还要捂上耳朵。宁九倒无所谓,他永远笑嘻嘻的,和初夏聊着家常,转移她的注意力,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药已经上好。
戚星衍不得不感叹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有时候看着宁九给初夏换药的情景,他心里会发酸;有时候又觉得羡慕,若世上有这么一个人,能让自己满心满眼都是她,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他佩服宁九总有那么多话题,以前他一直以为他是不会说话的,站在他家公子身边,如同一个影子。可现在,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什么都能成为话题,院子里的树,街上的孩子,路上的蚂蚁
戚星衍从稽云带来的丫鬟中,也就踏雪和她熟识,他把踏雪拨过来服侍她。这倒合了踏雪的心意,她和戚星衍那几个贴身的丫鬟一直格格不入,过得极不愉快。上次给玉簪排舞,得了戚星衍的夸赞,那几个人就更把她当眼中钉肉中刺了,言语总是诸多讽刺。
到了初夏的小院,一个病人,一个长随,自然许多事情要她亲自动手,不比在戚星衍身边清闲,但身心自在。
初夏喜欢听外面的事情,尤其是道士请“仙娥”的事情。她始终想不通,为什么那个“仙娥”会是玉莲的模样宁九每天都要出去一趟,他也希望找到答案,能从中找到玉莲的线索。可每天,都是无功而返。
道士依然在邺都各个人多的地方开设道场,可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因此被抓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仅仅因为说了“辰锦帝”三字,就被抓了。这三个字成了禁忌。为了免于灾祸,只有敬而远之。“仙娥”的那句话,现在看来倒要反着听,不是信她可以避免灾祸,而是远离她,可以避免灾祸。
宁九这天回来,对初夏说“还是和往常一样,她出现后,只说了一句话,然后就消失了。不过这次,说的话和以前不一样。”
初夏问“这次说的是什么”
宁九说“她说,灾祸即将来临。”
踏雪在一旁忍不住说道“现在还不算大祸临头吗整个邺都,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个什么罪名抓进了大牢。”
宁九说“已经不再抓人了,大牢里都关不下了。有妖言惑众者,当场仗责五十。”
踏雪说“五十大板打下去,人不死也废了。”
初夏说“每天还有道士出来”
宁九说“每天都有,每天被打。”
“这些人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踏雪小声道“会不会真是辰锦帝派来的我听说,辰锦帝很有可能没有死,若真没有死的话,他一定会来找皇上报仇的。”
宁九道“不会是他。”
初夏问“报仇,报什么仇”
踏雪说“被夺了江山,不是深仇大恨”
初夏道“守不住自己的江山那是他没本事。若不甘心,应该堂堂正正站出来把属于自己的枪回去,这样躲在背后故弄玄虚,连累百姓受苦,我看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踏雪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宁九轻声道“一定是有人冒充他的名义,故弄玄虚,其实他也无辜。”
踏雪这个墙头草,听宁九这么一说,又点了点头,说“也是,他若活着,一个大活人,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也是可能的。”
次日,宁九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神情凝重。他说,玄武街出现了疫病,一夜之间,十几户人家家人身上都出现了一个一个带有气泡的小红点。
疫病,那是会传染的。
初夏决定去看个究竟,去之前,她在睿王府中找了几块最接近口罩的布料,做了几个简易的口罩,跟着宁九到了玄武街。
不过一天功夫,十几户已经变成了几十户,十几人,已经变成了几十人。
那些得了病的百姓,并没有隔离意识,不过身上长了几个红点而已,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情的。他们坐在一块儿反省,联想到了“仙娥”的话,立刻觉得是因为自己怕受牵连,急于和辰锦帝撇清关系,所以灾祸来临。这是上天给他们的警告,要他们相信辰锦帝,只有他才是真命天子,现在坐在皇位上的那个是窃国之贼
此言论一出,大家深以为然。
有老人道“当初那人能打进邺都,正是因为邺都发生了疫病,辰锦帝为了救治百姓,疏忽了防御,这才让他趁虚而入。”
有人马上附和道“所以,咱们现在只要相信仙娥,这病自然就会好的。”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的。”
“可是要被官府知道了,是要被抓起来的。”
“法不责众,咱们齐心协力,那些当官的还能把整个邺都的百姓都抓起来”
大家点头,回去重新给辰锦帝做长生牌位。他们相信,只要听了“仙娥”的话,身上的红豆自然会好起来。
初夏劝告他们,这是疫病,会传染的,大家最好呆在自己家里,不要出来。没人听。疫病,以前又不是没有过,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们相信了“仙娥”,这病自然就好了。
反而是初夏和宁九,脸上戴着这个不知什么的东西,让人感觉很怪。他们怀疑他们两是皇帝的密探,这些日子的噤若寒蝉,就是一个个小小火种,聚集在胸口,早已成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密探二字一出,大家不分青红皂白,抄起家里的棍子,对着初夏和宁九就是一顿打。
还好,宁九眼疾手快,拉着初夏就跑。但大家对密探的愤怒积压太久,现如今如同开闸洪水,势不可挡。要不是宁九跑得快,两人被乱棍打死都有可能。
饶是这样,两人身上多少还挂了一些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