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谁支应
    开业的第一天,铺子里的生意就异常火爆,杨氏周二郎周三郎周大郎整整忙碌一天,到了傍晚,卤肉卖完了,店里才稍微歇下来。

    紧接着,又是一阵洗刷打扫,全部弄好后,三人才一并回家。

    回到家里,周三郎将铺子的开业情况说了一遍。

    听到周三郎说县令还特意让管家送来贺礼,周老太就有些奇怪,“咱们家与县令大人并无交情,县令大人怎么会使人来送贺礼,三儿,你莫不是认错了吧”

    周三郎摇摇头,“娘,我没认错,那位谭老伯就是这么说的,我也奇怪呢,咱们家什么时候跟县令大人有关系了”

    虽然周阳考县学那次,还有他大哥被王大牛围堵,都是县令大人出面解决的,但真说起来,也不过是县令大人秉公处置,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还真算不上交情。

    但这次开业,县令大人亲自让人来送礼,就让人奇怪了。

    苏锦鲤坐在老太太身边,听到周三郎的话,就想起褚星河离开的时候跟她说的话,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玉佩。

    “外婆,会不会是大哥哥让县令大人送的呀大哥哥走的时候,跟锦鲤说过,有事就去县衙找傅大人,我觉得一定是大哥哥让大人送的。”说着,苏锦鲤就重重的点了一下脑袋,自我肯定了一番。

    老太太并不知道褚星河离开时跟锦鲤见过面,自然也不知道他不仅留了玉佩给她,还告诉她有事就去找傅县令的事,所以听了苏锦鲤的话,老太太下意识就觉得不会。

    “应该不是星河吧,那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也没听他说起与大人认识。”

    话虽这么说着,老太太却又不由自主的往褚星河身上想,显然在是与不是之间,她也很难。

    倒是杨氏,听了锦鲤的话,就一根筋的觉得是褚星河让傅县令做的,“娘,我倒是觉得锦鲤说的没错,就是星河让大人送的,不然就我们这样的人家,人家县令哪想得起我们是谁啊,还专门送礼,想想都不可能。”

    其他人一想也是,他们认识熟悉的人就那几家,除了石家和李爷,就是附近几家铺子的老板,一一分析过去,还真没有比褚星河更有可能的人。

    老太太也杨氏的话说服,认定是褚星河让傅县令送来的。

    想着离开这么久,没有一点音信的褚星河,老太太不免有些惆怅,“也不知道这孩子家里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也没个信,不知道好不好,有没有在遇到不好的事,唉。”

    苏锦鲤一直没有感受到三道灵符的动静,猜想褚星河应该还好,就安慰老太太,“外婆,大哥哥肯定好好的,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回来看我们了,你不要太担心啦。”

    老太太摸了摸苏锦鲤的头发,倒也宽慰了些。略略惆怅过后,就想起铺子的事儿,有了铺子,老大家的总也不能总跟老三同进同出,虽然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但时间久了,难免让人说闲话。

    就问道,“老大媳妇,老二,老三,如今这铺子是开起来了,这铺子如何支应,你们可有章程”

    杨氏闻言就道,“娘,我早就想好了,等铺子上了正轨,就让二郎去铺子上,三郎来往送货,我就负责在家里做卤味和面团,二郎手艺不差,做的饼子,卤味调料都好,还会算账,由他支应铺子,比我好。”

    周二郎没想到杨氏是打的这个主意,立即推说道,“大嫂,这铺子本来就是你一手操办起来的,我顶多就是打打下手,怎么能让我去支应铺子,这不行,不行。”

    完了又对老太太道,“娘,铺子是大嫂的功劳,我不能去,还是让大哥大嫂负责。”

    老太太没有偏心的想法,只是家里摊子一直是杨氏在弄,如今铺子开起来,也是杨氏操心的多,自然还是想让杨氏管理铺子。

    但老大又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

    老太太就想问问老头子的意见,“老头子,这事儿你怎么说”

    周老头撩起眼皮看众人一眼,道,“有啥好说的,让老大媳妇和二郎商量就是,我又不懂这些。”

    杨氏道,“娘,就让二弟去吧,那边石掌柜那也近,二弟在铺子里,还能多和石姑娘培养培养感情,要是回来忙起来,好些天都见不到一面。”

    “而且经营铺子那么累,娘,你就心疼心疼儿媳我,让轻松轻松吧。”

    杨氏都这么说了,老太太就只能望向周二郎那边。

    周二郎看了大哥大嫂一会儿,在两人的目光下缓缓点头,“行,那就我去吧,大嫂放心,我一定好好经营,做好的。”

    杨氏就点点头,“行,大嫂相信你。”

    就这样,铺子的经营就交给周二郎了,杨氏乐的在家里忙碌。不用来回奔波的日子,实在是太好了。

    村子里,因为周家的卤味,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鸡鸭,只是时间太短,还没养成,周大郎就只能每天都去别的村子收,一来二去,家里就只剩下周老头还能管理地里活儿。

    好在最近都不是农忙时间,周老头一人管理也管得过来。

    在周二郎的提议,还将杨小华拉来一起,同周大郎一起去别的村子收鸡鸭,虽然每天都很累,但周家给钱公道,每天有二十五个铜板到三十个铜板的工钱,比在码头做事划算,杨小华做起来很是认真。

    杨全经过调养,身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地里的活儿也捡起来,杨家的日子在父子来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好。

    很快,日子就到六月十五。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周三郎种的西瓜终于成熟,他送完鲜味楼和自家铺子的货,就早早回家,跑到地里摘了两个西瓜回来,放到山泉水中镇着。

    到了中午最热的时候,才迫不及待的拿出来,切成几块,摆到盆中拿到堂屋里来。

    周老太望着盆里的红瓤薄皮的西瓜,问道,“三儿,这就是你种的那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