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用老太太追,杨文妮和杨文超自己先送上门来了。
老太太立马拿起架子,回到院子里坐好,准备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奶奶,您别生气,我先给您赔不是,您那些东西我帮您卖了。”杨文超打头阵,嘿嘿笑着拿出三百块钱递了过来。
虽说绣那些东西费了点功夫,但三百块钱的诱惑是在太大了,老太太眼睛闪了闪,随后保持镇定,她可不是那么好哄的。
其实那两套绣品给五百都不多,但杨文妮不敢一次给太多,传出去以后她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老太太锐利的眼神在姐弟俩的脸上和三百块钱上来回转了几圈,冷哼一声“我不卖,给我把东西拿回来,不然我跟你们没完”
闻声过来的赵春娥和挺着大肚子的陈翠萍,相互交换着眼神,替老太太着急。
干嘛不卖啊,三百块钱那么好挣啊,城里的工人一个月才多少钱啊,两副绣品顶人家半年的工资了。
赵春娥急得直给杨文超使眼色。
杨文超这次长记性了,一回来就先宣布,大摩托是二姐买的,他帮着骑回来的,让所有人别打他的主意,他没钱。
“奶奶,不止这次能卖钱,以后绣了还能卖钱。”杨文超解释道,“二姐揽了一些生意,人家收绣品,二姐布料和绣线,绣好了大家都能赚到手工费。”
以后还能挣钱
赵春娥和陈翠萍眼睛霎时亮了,抽纱绣谁不会啊,她们得赶紧下手,不能把这钱让别人挣了去。
“娘,孩子们东奔西走的,你看,出去这些天都瘦了。你大人有大量,把钱收了吧,孩子们也是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不是”赵春娥看在钱的份儿上,第一次站到了杨文妮这边。
“奶奶,您看我现在身子不方便,干不了别的,绣点东西还是可以的,咱多挣一点,男人们就少受点罪是吧”陈翠萍也过来说好话。
老太太心里有算盘,老大家的房子虽然建起来了,后续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光有个屋框子怎么住人,门窗和家居都需要钱。
老二的媳妇基本定下来了,也等着盖房,还有老三杨文超,年龄也不小了,这个家就是个无底洞,哪哪儿都需要钱。
“不是我吹,就我绣的那些花样子,全镇上我要数第二,没人敢数第一,才卖了这么点钱,不够丢人的”老太太嘴硬道。
老太太就是爱别扭,杨文妮立马给她递了台阶下“奶奶,您别嫌少先拿着,后头我挣了钱私下再补您点儿。”
杨文超很有眼色的直接把钱塞进了老太太手里,老太太不客气的揣进了怀里。
“二妮子,就你那点小把戏,骗的了别人骗不了我。”老太太满眼的算计,“你挣了钱回来不回家数钱去,跑我这里来,怕是没什么好事儿吧”
“唉吆喂,奶奶您真是神算”杨文妮非常配合地道,“不瞒您说,我现在还没赚到钱呢,我那些布料和绣线,包括大摩托,都是赊账买回来的,我现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奶奶,您可得帮帮我啊”
什么情况赵春娥和陈翠萍瞬间不淡定了。
“让我帮你”老太太似笑非笑地道,“你甭想打我的主意,回家找你爹妈去,我可没有你这样的不肖子孙。”
打杨文妮记事起,杨老太太就没对她说过好听的话,她早就习惯了。
“奶奶,您也说了,整个东阳镇上您的绣工是一等一的。我想让您帮个忙,把您的针法教给其他绣娘,因为我揽的这些生意,他们要求绣品都要一模一样,不能一家一个样,所以咱得统一针法,以您的针法为准。
而且,我相信您的眼光,我把活儿揽出去,请您帮我把关。您放心,我不会让您白干,后面收回来钱,我会给您一些抽成。”
老太太不屑地道“哪儿那么多废话,不就是资本家工厂的流水线作业吗”
村里老一辈的大妈们,年轻的时候是有去资本家工厂干过的,听老太太的口气,她肯定也去过,只不过被资本家剥削的那段记忆不太美好,老太太从来不愿意提起罢了。
“奶奶,您说的太对了,就是要那样统一的标准。”杨文妮现在觉得老太太就是个宝藏,她懂得远比杨文妮认为的要多。
老话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就是这个道理。
这次,老太太没有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道“让我帮你统一针法可以,帮你把关也可以,我不要你所谓的抽成,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奶奶,您说,只要我能办到的,我绝对会答应您。”杨文妮知道老太太不好糊弄,她说给老太太抽成,其实是为老太太好,她年纪大了绣花伤眼睛,伤身体,帮着把把关一样有钱拿。
老太太理直气壮地说“事成之后,你要帮文礼盖三间大瓦房。这事儿要白底黑字写在纸上,省得你以后赖账”
就这给二堂哥盖房
要是老太太知道杨文妮原本要给她的钱数,她指定后悔。
其他人都没说什么,陈翠萍先不愿意了,合着好处全给老二了,他们家什么也没捞着啊
谁承想,老太太未卜先知一样,先说道“文彬媳妇,你也别有意见,现在他们兄弟几个没分家,挣的钱都放一处花。你们那栋宅子能盖起来,文礼和文超两兄弟也没少出力。
等文礼的房子盖好了,后面还有文超,你们放心,但凡我这把老骨头还活着,就让他们兄弟三个一碗水端平。”
陈翠萍抹不开面子,不情愿地道“瞧您说的,奶奶,我能有什么意见,巴不得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成,奶奶,我这就给您立字据,事成之后我先把盖房的钱给您。”杨文妮试探着问,“一千块钱够了吧”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不知道红砖涨钱了,一千块钱哪够,怎么也要一千二”老太太狠了狠心道。
有具体数目就好说,杨文妮故意拿捏着讨价还价了一番,“无奈”的给老太太立了字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