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韬终于开学了,临走前于常娟是千叮咛万嘱咐,杨文妮只给她总结成一句话,和同学好好相处,好好吃饭。
杨文超骑摩托去送他,高逸正好去县城办点事,一起跟着去的。
一直送到村口,于常娟看着摩托车走远了,直到连轰鸣声都听不见了她才依依不舍的往家走。
刚开始还好好的,没走多会儿就开始偷偷抹泪了。
“怎么年纪越大越爱哭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杨建平笑着把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拽下来递给她,“赶紧擦擦,让人看见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于常娟吸了吸鼻子,强忍住泪水“这孩子长这么大,从没离开过我身边,连出去过夜都没有过,他一个人在外面,我怎么能放心。”
“他怎么会是一个人,人家学校里有好几千个学生。我以前干活从那里路过,特地多瞅了一眼,里面可大了,光是操场就有小二十亩地。”杨建平说着自己眼眶也红了,
“当时我就在想,是什么人家的孩子才能去那么好的学校上学,没想到咱儿子也有这个福气。”
本来杨文妮想直接雇辆面包车,一家人都跟着送到学校门口,让于常娟也去县城逛一逛。
可杨文韬不同意,非要自己骑自行车走,说这么大个人了,去上学还要一家子送,让同学看了笑话。
最后是杨文超坚持要送他,说第一次他必须去送、去接,以后就靠杨文韬自己了。
杨文妮明白杨文超的意思,杨文超肯定是怕杨文韬跟在初中一样,因为太老实被人欺负。
杨文超把他送去学校,先让人知道他有个看起来“厉害”的哥哥,就等于先宣布,杨文韬不是好欺负的。
可杨文妮现在后悔了,她应该不管杨文韬的反对,直接雇辆车一起去的。
那样让于常娟知道儿子学习的地方很好,她大概心里能好受些。
“县城跟咱们这儿不一样,学校周围卖什么的都有,可方便了。”杨文妮接过话来,“妈,统共军训就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到时候咱们一块儿去接小弟回来。”
“对,二妮子说的对,你跟着去看一眼就放心了。”杨建平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其实也是不放心的,只不过男性长辈表达感情的方式不那么直接,给人的感觉好像不那么在乎。
“不去,大老远的我去县城干嘛,你们都说好,我就放心了。”于常娟自己慢慢把情绪消化掉了。
回到家里,杨文妮看着小弟的房间,瞬间感到心里空落落的,安慰了半天于常娟,她自己内心的不舍不减反增。
好像杨文韬晚上两年学没什么不好的,起码他离开家的时候已经大了,懂事了,会照顾自己了。
杨文妮的不舍,并不是眼前的不舍,是因为她知道杨文韬很可能跟高致一样,上高中,上大学,即使不考研究生也要面临就业问题。以后回家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一家人团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二妮子,来,我和你爸有事和你商量。”于常娟见她迟迟没有跟过来,回头喊了她一声。
杨文妮收回思路,进了堂屋,于常娟和杨建平严肃地坐在桌前,一看就是有正事儿要谈。
杨建平先开的口“二妮子,我和你妈对建工厂没有什么经验,你也是第一次干这么大的工程。但没关系,咱慢慢摸索着来,谁还没个第一次不是。”
最近工厂的确遇到一些困难。
起初杨文妮预算十几万投资一家工厂足够了,可现在快二十万投进去了,定购的三十台设备只付了一半订金,厂房虽然封顶了,但很多设施还没到位,后续的进货、雇工人都要用钱。
杨文妮对于建工厂的确经验不足,现在给她的感觉就是在补窟窿,有无数个窟窿等着她一个个去填,以为填了很多了,抬头看看前方还有更多窟窿等着她去填。
就是这样,也没耽搁她资助了两个因为家庭困难,差点失学的学生。
人家孙庆的砖厂跟她的情况不一样,孙庆贷款之前砖厂的雏形已经起来了,有四口窑一直正常出砖。
同样是贷款十万,孙庆只需加几口窑,建几间办公室,一排职工宿舍等等,雇二十个工人,砖厂就运转起来了。
可杨文妮是从无到有,从厂房到设备,那一项的花销都省不了。再加上物价一直上涨,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眼看着资金要不够了,杨文妮只好找到秦书记又追加了十万贷款,说什么也得先让工厂运转起来。
杨建平会这样说,肯定也看出来了,他常年在外面跟着施工,大体核算一下成本就知道杨文妮的资金肯定支撑不到最后。
杨文妮不想让父母跟着担心,故作轻松地道“爸,您放心,咱们的工厂很快就能投产了。”
“这是我和你爸攒的,也有你给的,你先拿去用。老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咱先把工厂建起来,钱不够我和你爸再去想办法。”于常娟打开一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沓钱,目测有两千多。
杨文妮平常给于常娟钱只几百几百的给,给多了她不要,就是几百她都攒着没怎么花。
杨建平自从有了拖拉机,经常到处拉活儿挣钱,后来杨文妮建厂需要木工他才一直守在工地上,他挣的钱也都在这儿了。
于常娟等于再次把全家的家当都交给她了。
上次还是去年她卖糖葫芦的时候,那时候她刚进入这个世界,家里是真穷,她把于常娟给她和小弟买过年衣服的钱买成了做糖葫芦的材料。
临走前,于常娟又把自己身上仅有的钱给了她,让她和小弟出门在外不要亏待了自己。
这次建工厂遇到困难,于常娟再次毫不犹豫的拿出了家底。
杨文妮没有矫情,接受了父母的好意。
“谢谢爸谢谢妈”杨文妮眼神坚定,“咱很快就能挣回来,到时候连分红一起还您。”
“一家人还什么还,本来都是你挣的。”于常娟笑得温暖而慈祥,“过去连白面都吃不上,日子不是也那样熬过来了,我现在很知足了。”
身为父母,他们不遗余力的支持,让杨文妮有种莫名的自信和安全感,她有成功的底气,她必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