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沙弥很不会撒谎,说这话的时候,垂落下的右手直接握为拳状,一看便知晓情绪此刻起了波动。
关书竹也不着急戳穿他,点头假装信了他所言后,让他带她去寻那个名唤奕明的方丈。
不论怎么说,她得先将送信的这个任务完成不是
只是,走在她身前的那个小沙弥头顶上顶着的粉色千纸鹤,有点很难让她忽视。
便直接打开厌恶值系统光板,在任务栏那里看了一下。
奇怪的是,任务栏内除了一个已经完成的任务之外,并未增添别的什么。
没法,只能暂且将这个疑惑搁置下,收起了系统光板。
邰音寺方丈住的地方不算太远,关书竹跟着小沙弥走了一盏茶左右的路,便到了地方。
小沙弥推开禅房的木门后,被她嗅到一股浓烈的中药气息从内里飘出来。
进去一看,才发现一个炭火炉上正烧着一壶药,烧药之人,是一名面色看起来带着明显的病态,生着白胡子的老头儿。
老头身上穿着杏色和朱红色相间的袈裟,脖间挂着一串佛珠。
头顶上,也带着一个粉色的千纸鹤图标。
想来应当就是她要找的那位奕明方丈了。
奕明瞧见来人,意外过后,轻咳了几声,问那位小沙弥道“子回,这是”
子回实诚回他“方丈,这位女施主说有要事寻您,必须要见您一面。
弟子便将她引了过来。”
子回说罢,又对着关书竹行了个双手合十礼后,便背着放着柴木的竹篓出了禅房,将相处的空间留给二人。
关书竹见到关键人物,也未作耽搁,直接从袖口内掏出那封李惜交给她的信件,递给奕明。
“这是李亲王府的李惜托本郡主带给您的。”
一听是李惜给的东西,奕明赶忙伸手接过,当着关书竹的面将信件打开。
信件上写着的,皆是李惜在李亲王府过着的非人日子,每一个字眼都在诉说着李惜困在李亲王府内的无助和害怕,她希望奕明能将她接回邰音寺,哪怕当一名吃斋念佛的尼姑也比继续待在李亲王府内强。
奕明看完信件,眸内满是不可置信,苍白着唇瓣喃喃言道“怎会如此李亲王他当日接走李惜的时候,明明答应了贫僧好好待她,视她若己出的”
关书竹牢记着系统下发的另一个解救李惜离开李亲王的任务,闻言适时出声将李惜如今的情况言说了一下。
“李亲王待她究竟如何,本郡主和她不甚相熟,并不知晓。
但就目前本郡主今日从她身上看到的,她如今过的的确很不好。
那李亲王府内的小姐说她是晦气鬼不说,本郡主还从她瘦的只剩皮包骨的身子上瞧见好多新旧交替的青紫痕迹。
看起来,平日里在李亲王府内是没少受欺负。
若方丈您有法子的话,最好还是将她带离李亲王府,不若时间再长一些。
以李惜的情况,怕是很难活下来。”
她所言也非虚,长时间在这种精神受到折磨的情况下生活,是个人,身子都会出些问题。
更别说李惜平日里还充当人肉沙包,各种被李亲王府里的人欺负。
奕明听完关书竹所言,气的花白的头发都快要竖起来,剧烈咳嗽了好一会儿,这才缓过来一些,将关书竹请到一旁用来待客的矮桌处。
这时他煎的汤药也好了,他提着药壶给自己倒了一满碗黑乎乎的汤药后,也不忘给关书竹倒了一杯他之前烧好的热茶。
关书竹看的出来,这奕明方丈的情况显然不太好,总感觉没法继续再撑多久了。
光靠他这么一个小小寺庙的方丈,真的能将已经入了李亲王府内的李惜救出来
奕明喝完一大碗汤药,擦好唇角之后,开口言说起了李惜和他之间的事情。
“小惜和她生母四年前便到了邰音寺,彼时贫僧见她们母女二人孤苦无依,便好心收留下了她们母女。
小惜的生母尽管身着粗布衣裳,容貌和周身的气质却依旧无法被遮掩,可以看的出来,曾经是待在不错的家境中生活的贵女。
而后来李亲王频频造访邰音寺的事情,也的确证实了贫僧的猜测。
可以看出来,李亲王是真的十分爱慕小惜的生母,待小惜也极好。
正是因为此,一年后李亲王突然告诉贫僧,他想要认养小惜作为义女一事时,贫僧才会松口。
如今不过才过去短短数月,怎会突然”
奕明这么一说,关书竹总感觉李惜的生母和李亲王应当是有情人的关系。
但一听李亲王磨了四年,都未能让李惜母女跟着他回亲王府,她又觉得不太对劲。
难不成,是这李亲王单相思人家
她没能继续深想下去,坐在她身前的老头儿站起了身子,紧接着,竟是打算对她行一个跪拜礼。
对面的老头儿都能做她爷爷了,她哪里受得起人家这么一拜,忙伸手托住奕明方丈的身子,皱眉问他;“奕明方丈,您这是作甚”
奕明在关书竹的搀扶下堪堪站起,浑浊的老眼内充斥着恳切之意。
“李亲王府门高权贵,单靠贫僧一介寺院方丈,根本无法将小惜救出。
郡主您身份尊贵,此次又能帮着小惜送信,能耐自是不小。
贫僧恳求郡主您发发善恩,帮贫僧一马。
当年若非小惜生母出了银钱帮助邰音寺,今日邰音寺早就不在。
她身死前,唯一交待贫僧的事情,便是希望贫僧能好好护着小惜,如今出了这等岔子,贫僧若是无法将小惜救出来,贫僧也无颜继续苟活于世。
当然,此事贫僧也不会让郡主您白帮忙,若是事成,邰音寺内守护了百年的舍利子,可以作为酬谢之物赠予郡主您。”
奕明方丈话音落下之时,厌恶值系统的光板自动跳出,任务栏的奖励内多了一个舍利子。
关书竹本就打算帮李惜离开李亲王府,如今奖励又丰厚了一些,她当然不会拒绝,当即便点头应下。
------题外话------
舍利子这里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