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本来也是抱着一个姑且一试的心态问的李诺霜本人,没想到她还真能回答出来点东西。
和吕秋松相比,汤飞其实是更偏技术型一些的教练,毕竟他和科研组的联系要更紧密。
对李诺霜说的这些,他并不惊讶,只觉得惊喜。
“刚才你说的这些,确实可以成立,但我想知道的是,除了这个理由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理由让你不想进行训练时间的调整”
“事实上,从你现在的成绩情况来看,练习蛙泳的收益是有的。”
“你自己也承认了自己技术的先进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不是应该更专注在蛙泳吗”
“还是说,你有个人偏好的原因在里面”
个人偏好当然有,蛙泳和仰泳让她选,选哪个简直不言而喻。
但这两者是没办法进行兼项的,因为蛙泳和仰泳的赛程撞项撞得太彻底了,不管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这么多届以来,女子这边蛙泳和仰泳经常三枪一起,一点错开都没有。
而且国内这个情况,接力不可能不去游,所以如果选择兼项兼的是仰蛙,那极端情况甚至可能出现一天六枪的极端情况。
就这个比赛强度,你再好的恢复能力都没用,专门开个回血挂,精力的消耗都够你喝一壶的。
何况,在有混合接力这个项目以后,女蛙就变得尴尬了起来,男女混合泳接力这个项目里,男子蛙泳和女子自由泳这两棒是固定榜,仰泳和蝶泳这两棒会各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所以,才会出现女仰男仰一起游,女蝶男蝶同池竞技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固定的蛙泳棒对女泳运动员而言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当然,女子混合接力中蛙泳棒当然是很重要的,甚至在有些时候能决定胜负。
但对体能充沛的运动员而言,想兼项无项可兼当然也是尴尬的。
不过,现在混合项目还没有被推广,所以说这个没有意义。
李诺霜觉得,自己直接坦言对仰泳的偏好性,以及仰泳和蛙泳客观上的时间冲突应该也足够说服了。
“汤教,我个人的偏好也是有的,我会更喜欢仰泳一些。”
“您也知道,世界大赛里女子这边的蛙泳和仰泳赛程冲突得非常厉害,可以说是几乎做不到两边兼顾的。”
“与其那时候做出抉择,不如早点做。”
汤飞点点头“你说的这个确实也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不可忽视的是,你现在年纪还小,虽然成绩很不错,但还没有到可以考虑赛程冲突的时候。”
“以你现在的年纪,还是务实一些,什么泳姿能够取得成绩就就相对重视哪个泳姿更实际一些。”
对汤飞说的这种观点,李诺霜当然有办法反驳。
“汤教,您说的因素当然是成立的,所以我并不是说要放弃蛙泳。”
“您的问题也只是问我现在调整训练时间是否可行,我个人接受的时间分布是仰自蛙蝶最多是3322的时间分配。”
“这个时间分配除了个人的偏好以外,还有目前的技术需要的原因。”
“我相信吕教可能有跟您说过,我在调整我的自由泳和仰泳两种泳姿的划水频率,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但离最终的调整完成还有比较大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理所应当的,我应该在这两项上更多的花费一些时间,而蛙泳和蝶泳,吕教这边暂时没有给到我一个方向,更多的指出的是体能上的问题。”
汤飞抓到了她言语里的漏洞“那如果之后有给到你蛙泳和蝶泳的前进方向,你会相应地调整训练时间吗”
这还真不是李诺霜自大,她可以自信的说自己现在的技术就是领先国内,如果国内教练确实能给她指出方向,那这个时间调了也就调了。
“可以调整,但最多是到1111,四项平衡。”
她这么回答,汤飞基本就知道她的意思。
“知道了,你的意见和我你教练会酌情进行考虑的,今天我既然过来了,你就暂时先跟我练。”
很奇妙,李诺霜没想到自己也能有提前享受皇太女待遇的这一天。
重生之直辖市队省队教练给我一对一。
一起练过一个下午,李诺霜对汤飞的执教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其实也是沟通型的,东西会跟运动员讲得很透。
本来汤飞是想给她示范的,但李诺霜的动作没什么问题,示范就变得没有必要了。
技术游重要的是每一下的动作规范,汤飞本来是抱着审慎的态度,重点看的李诺霜的蛙泳。
他没有先让李诺霜游小波蛙,而是让她游的高航式,毕竟高航式在国内现在被广泛使用,作为教练对这个动作的精髓把控得比较好。
两组50米的技术游结束后,汤飞对李诺霜的重视提升了一个度。
之前听吕秋松说她技术很好只是听说,现在是真正的眼见为实,至少以他的眼力,没办法给她的动作挑出来什么太大的毛病。
这已经很恐怖了,国内蛙泳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有些逐渐落后与泳坛的趋势,有时候不是教练不给运动员帮助,是教练看出来有地方可以改进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针对性的改进。
改技术的成绩停滞期所带来的压力,是教练员和选手本人都不会愿意承受的,所以很多时候保持现状也是出于无奈。
国内的大环境,保守两个字已经渗透在方方面面了,保名次,保名额,保守治疗,不是体育这样,其他很多都是这样。
汤飞敢说现在市队大多数名额让他挑技术问题,他都能挑出来至少一点,包括现在市队的小一哥。
但在李诺霜身上,他挑不太出来大毛病。
李诺霜的高航式其实只能算半高航,并且动作中有借鉴“大波浪”蛙泳的成分,这种也是国内目前主流的技术。
他见过的大部分运动员的问题,首先是手腿配合,本身高航式以及半高航中,频率就是被牺牲的一个因素,加上国内很多运动员都存在手腿配合的问题,频率就更受影响。
要怎么做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收腿部分参考平式蛙泳,就能大幅度改善这种手腿配合影响动作频率的情况,并且加强身体的流线型姿势,达到增加推进力的效果。
知道归知道,做起来很难,现在阶段能做到的人,已经奥运夺冠了。
另外一个李诺霜做得特别好的部分就是快速转踝,这点也是能够加强动作连贯度的秘诀质疑,但是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同样很高,能保持这一技术的运动员也不多。
在这些很明显的技术亮点的衬托下,李诺霜的脊柱位置保持得不够理想,确实就是小瑕疵了。
她自己都说了,她核心力量不好,脊柱位置的保持需要的就是核心力量,说白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能力问题。
两组高航式的技术游完成后,李诺霜短暂地休息了三分钟左右。
她之前外训去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将训练强度分成了7种等级,和美国的一样,不过区别是对各训练强度的心率、乳酸范围划分略有不同,以及强度的名称不同。
虽然是技术游,但她的速度应该是处在最大吸氧量这一档上,而不是技术游更常见的最低有氧阈也就是澳大利亚等级中的中等强度有氧。
这一强度作为技术游训练强度,是因为他对肌肉的负荷不大,对技术动作的保持很有好处,所以用来作为技术游的速度。
她用的这一档的强度,其实更有利于耐乳酸能力的锻炼,对200米项目的速度保持比较有利。
现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外训,对训练强度的划分还没有这么明确,教练在技术游的过程里更注重的是对运动员技术的把控,速度上其实没有那么在意。
而且现在也没有那么多方便的测心率,测乳酸的设备,也缺少进行这种划分的先决条件。
短暂的休息后,李诺霜进行的是小波蛙的技术游训练。
同样的,她的速度也保持在跟刚才差不多的水平上。
两组游下来,汤飞的眉头都快打结。
他感觉,在李诺霜身上,他或许能找到国内小波蛙突破的希望。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教练,他也幻想过自己能够率先通过努力突破这一壁垒,一举成名,不辜负师父这几年对自己的培养和栽培。
所以,从00年开始,其实他就一直在陆续研究相关的资料,有进展,但是进展不大,而且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这次会是新的曙光吗
如果不是时间不合适,他甚至想立刻回去,把自己之前通过各种渠道要过来的国外优秀运动员比赛的录像带,和面前李诺霜的动作进行对比。
几乎是立刻,他就想到了吕秋松跟他说的,李诺霜为了训练,直接带了一台摄像机过来。
因为安全问题考虑,那台摄像机是暂存在吕秋松宿舍里的保险柜里的,毕竟是价格上万的大家伙,放运动员宿舍别说丢了,哪怕磕了碰了都很麻烦。
汤飞对着水里的李诺霜招招手。
“你自己先游几组仰泳或者自由泳的100包干,我去一趟你教练宿舍把你那个摄像机拿过来,录一下你的小波蛙。”
李诺霜没什么意见,点了个头。
汤飞步履匆匆,吕秋松是在李诺霜已经游了两圈包干以后发现的这件事。
“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练,汤教呢”
“汤教说去吕教你宿舍拿我那台摄像机去了,让我自己游几组包干。”
吕秋松挠挠头,没明白师兄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行吧,那你先游着,等他回来了我再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