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第 164 章
    房子里家具齐全,山梅与冬莲把自己带来的被褥铺好,拿着银子就出来了,“主子,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奴婢跟冬莲出去买点粮食蔬菜,晚上咱们就能自己开火了。”

    吃了一路酒楼,现在他们有些想念自己人的手艺。这次带的人除了冬莲会厨艺外,康熙还从乾清宫的小厨房带了个姓沈的厨子。

    沈师傅听了这话就要跟着出来,作为御厨他对食材很挑剔,生怕这俩不懂事的丫头买的不够好。

    左右也没自己的事儿,蕴和跟着道“我正好闲着没事儿,跟你们一起吧,顺便也转转这苏州城。”

    今天只坐了一上午的马车,刚才万黼去找房子的时候她又跟着休息了一个时辰,这会儿正精神着呢。这次就来了她们三个女眷,蕴和也没打算什么都让俩宫女动手,她自己也会跟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蕴和都不累,康熙更不累了,听见她们要去粮食铺子当即也跟了来。他一来呼啦啦又过来好几个侍卫,人就多了起来。

    蕴和道“这样,我跟爷带几个人去粮食铺子买点粮食,沈师傅你带着山梅、冬莲并几个侍卫去买点菜和肉。肉多买点,大家这一路都辛苦了,今晚上好好吃一顿。”

    康熙颔首“是这个理,沈河就跟她俩去买菜,咱们分头行动。”

    康熙是个无肉不欢的主,不吃菜可以,不吃肉可不行。几个孩子跟他差不多,也要吃肉。蕴和这话中正好戳中他的内心。走了一路吃了不少地方特色,他还真有点怀疑宫里的味道。

    两拨人在门口分开,一个往左一个往右,蕴和他们很快就来到伙计说的粮食铺子,那铺子不是很大,东西倒是很齐全。看到蕴和等人进来,掌柜的立刻小跑着过来,“这位夫人想要点什么”

    蕴和还没开口,康熙伸手一指,“我们是牙行伙计介绍来的。你们这上好的粳米多少钱一斗啊面又是什么价格。”

    一斗米为十升,一升大概是一斤半到两斤,至于到底是多少斤,主要看店家用来盛米的斗有多大。在京城一斗米就有十八斤,苏州这边一般都是十五斤,他们来的这家店比其他店多半斤,能给十五斤半。

    别小看这半斤,熬制的稀一点四口之家可以吃两顿。

    当然不管是十五斤还是十五斤半,价格都是一样的。

    他们说话跟苏州人不同,自带京城口音,本地人一听就能听出来。来之前牙行的伙计也说了,报上他的大名,这家店绝对不会坑他们。

    连主人带侍卫将近四十口人,日消耗是很大的,所以他开口问一石的价格。报上牙行伙计的名字,他也想看看能省多少钱下来。

    掌柜的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就知道这是个大主顾,“这位老爷您放心,小店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来我们这您算是来对了。不知这位老爷想要什么米,我们小店有新米、陈米、还有打高丽弄来的高丽江米和碎米,面有白面、荞麦面,这东西不同,价格也不同。”

    “你们这还有高丽江米”蕴和是真的惊讶了。

    高丽江米听名字就知道这东西不是大清的产物,是从高丽弄来的。如今大清士气正盛,高丽算是大清的附属之国,每年高丽的使者都会前来京城缴纳岁贡,这其中就有高丽江米和高丽参。

    因为是进贡而来,就显得这高丽江米十分珍贵,像蕴和她在做贵妃的时候俸禄里面就没有,宫里只有皇贵妃、皇后以及太后和皇上才有资格享用高丽江米。

    皇贵妃与皇后一样,每日能有一升五合的高丽江米,折算一下大概是两斤多一点。

    宫里的贵人吃不着的东西,在江南小店却能贩卖,蕴和怎能不惊奇。

    康熙同样震惊,他震惊的同时免不了多想京城都没有的高丽江米,一个江南小店怎么会有他这不大的店铺都有得卖,江南其他粮食铺子呢他们的米从哪里来的

    他第一反应是高丽不老实,朝政有人跟高丽勾结。

    掌柜的笑道“也是夫人您来得巧,我们小店刚到了两石高丽江米。您瞧见没那边那几位老爷都是为这高丽江米而来。”说到这他往前走了几步,想要凑近了说话。康熙身后的侍卫上来,其中有人撩开衣摆拍了拍里面藏着的佩刀,掌柜的吓出一身冷汗,他识趣的往后退了几步。

    康熙道“掌柜的勿怪,是我这奴才不懂事。你方才说他们都是为了高丽江米而来,怎么,这高丽的东西在此很盛行”

    掌柜的心有余悸的擦擦头上的汗水,好在他也是见惯了大世面的,很快就镇定下来。

    “盛行倒也谈不上,主要是这东西它本身就不多,像我们小店每个月才能得两石,而整个苏州能有这高丽米的怕也只有我们。”

    能在苏州开米店还能这般红火的背后多少都有些背景,他们这间店铺别看不起眼,背后的主子官位可不低,不然也不会有这高丽米卖。

    蕴和紧接着问道“那你这高丽米又作价几何”她耳力好,刚才听了一耳朵,掌柜的所言非虚,那边几个做学子打扮的人确实都在询问高丽米的事情。

    因为都在买,让蕴和误以为这东西价格很低。

    掌柜的伸出一根手指,蕴和惊讶道“一两银子一斗”那确实是便宜了,也难怪那些人抢着买。

    大概是上辈子吃的好东西太多了,她并没有觉得高丽江米有多好吃,若说有,只能说是稀奇。在这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很多人吃的就是个稀罕。

    掌柜的收回手指,尴尬的笑着,“夫人说笑了,毕竟是从高丽进来的稀罕物件哪有您说的那么便宜,是一两银子一斤。”

    这东西他们总共才三百斤,别的粮食可以论斗和石,只有高丽江米是论斤卖。当然若买的多了同样也会便宜一些。比如一升高丽米十五两银子,他们会给十五斤半。

    一两银子一斤,这回尬笑的换成蕴和。她心说那江南的学子还真有钱。

    很多人都说穷文富武这就导致有些人误以为读书很简单,花费的银子不多。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认知,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想要出人头地花用都不低的。

    习武之人主要用于自身,吃的讲究;读书人的笔墨纸砚同样是一笔不晓得开支。因此在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她误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学子,家里有些闲钱能读书,但距离富裕还够不上。

    结果她发现她错了,人家不是没银子,人家只是比较低调。毕竟吃得起一两银子一斤的高丽米,你能说他没钱

    她转头去看康熙,“爷,您看”

    她对高丽米无所谓,但她记得胤禛爱吃这东西。自她当了皇贵妃,她份例中的高丽米大部分都给了三个儿子,万黼浅尝辄止、胤禶牛嚼牡丹,只有胤禛是真的喜欢吃。

    康熙对几个儿子的爱好也略有所知,有胤禶这个爱叨叨的大嘴巴,他想不知道都不行。因此他对着蕴和点头。

    蕴和笑道“掌柜的,这高丽米也给我们来点吧。”想着胤禛爱吃,之后也不知能不能买得到,她过去仔细看了看,发现跟宫里的没多大区别,掌柜这里的高丽米甚至比宫里的还要饱满干净,她直接道,“先来两斗,您看如何”

    掌柜的当即就笑了,“没问题,之前说了咱们店的高丽米是按照斤来算的。一斤米一两银子,一斗米是十五斤半,您买的多,一斗算您十五两银子,两斗米总共三十两。您觉得如何”

    掌柜的这是怕她没听清楚计量单位,等会算账的时候觉得自己坑人。他提前把账算明白也免得大家到时候尴尬。

    这个掌柜一看就是会做生意的,蕴和头一次来他就给了这么大的优惠。

    蕴和点头,“那再给我们来一石新米、五斗黄米,还有白面也给我们来一百斤吧。我看你这还有黄豆、绿豆,每样先来十斤。”

    黄豆、绿豆这些她打算熬粥的时候放点因此要的不算多,主食白面、新米这些才是大头。他们要在这至少住一个月,又都是食量大的男人,这些东西很有可能还不够。

    她要的多,掌柜的还表示如果拿不了可以帮忙送货,不过却被蕴和婉拒了,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一辆马车,装这些东西完全装得下。

    侍卫跟店里的伙计帮忙搬米面,蕴和跟着掌柜的去柜台算账,走到那边就见另一个伙计再跟人推诿。

    伙计道“韩举人不是小的我不通融,您这上个月的账还没结呢,这个月又想赊,这、这不是一文两文的事儿,您自个瞧瞧您今年都欠了小店多少银子了也就我们掌柜的心眼好允许你们赊账,您去别处打听打听,谁家不是现买现卖”

    蕴和转头去看掌柜的,掌柜的面色也不太好,他小声跟蕴和解释,语气里满满都是无奈,“你说这位韩举人明明是穷人一个,偏要学人附庸风雅吃什么高丽米,他每个月都来小店赊米,一次就要十斤高丽米。”

    你买十斤米没问题,就像这位夫人,人家一次买了三十多斤,他是生意人,做生意的哪有不喜欢多卖东西的。偏偏这位韩举人囊中羞涩,他每个月都会来还银子,可换着换着却越欠越多。

    今年才过去一半,他就欠了十多两银子了。

    说起他掌柜的满脸无奈。

    蕴和抬头看了柜台前的男子一眼,那男子大约二十五六岁,身上穿着崭新的棉布衣裳,一点补丁也没有,看着与其他人差不多。

    店里人来人往买高丽米的不少,大都是一斤两斤尝尝鲜,只有他张口就是十斤,如今被小二叫破事实,他面色涨红,神情有些恼怒。

    转回头蕴和小声道“掌柜的既然不愿意不卖给他就是,这事儿您又不是不占理。何故如此为难”

    明明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明明满腹牢骚却还是给他装了米,这掌柜的也是个奇人。

    掌柜苦笑“夫人有所不知,这哪里是我不想卖给他。实话跟您说了他,他有个老子娘刁的很,若是让她知道我没卖米给他,非要上我这里来闹不可。”

    做生意的最怕别人上门闹事,不管你有理没理被人一闹肯定做不成生意,损失还是自己的。这位韩举人的娘比一般人还疯,人家闹一顿就完事,她最少得闹上三天。

    到时候他不但要不回欠银,还得赔对方银子。

    掌柜的能怎么办他只能把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康熙也跟着去看那个跟伙计讨价还价的青年,他好奇道“掌柜的卖的起高丽米肯定也有门道,大不了你就往上头多送送礼,你怕他个举人,这苏州城总有不怕的。实在不行,你去官府告他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走到哪儿都是你站理儿。”

    说到这,掌柜的更郁闷了,他接着道“你们外地来的不知道,如果他是一般的举人我肯定是不怕的。咱不欺负人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怕见官。这位韩举人他是苏州织造李大人的夫人娘家远方的一个侄子。李大人与夫人成婚多年一直没儿子,有传言说只等这位考试进士就收为嗣子。”

    李大人与夫人成婚多年只有一个女儿,他女儿如今嫁给了内务府营造司郎中佛公宝之子黄阿林。黄阿林没什么,那位佛公保还是个正黄旗参领兼佐领。

    他就一个小老百姓,一个苏州织造都惹不起,更别说是正黄旗参领了。

    他叹息道“您说我能怎么办我现在就希望他今年能够高中。”

    这位韩举人是三年前中的举人,当年没能考中进士名落孙山,虽如此他才二十多岁算得上是青年才俊,所以才会有传言说李夫人打算收养他作为嗣子。

    蕴和“也不对啊,既然他是织造夫人看中的,那李夫人不应该看着他落魄才对”

    高丽米别人或许吃不起,织造府肯定可以。别说十斤,就是一百斤也能供应的上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