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制度面前,诚信不再“守身如玉”(1)
    自***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收费制度,每学年学费已从最初的200元涨到了如今的4000~10000元,涨幅近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无疑给相火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03年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北京,有64%的居民家庭认为目前的高校学费太高;对于一家供养一个大学生,33%认为很困难,37%认为勉强供得起,只有30%的家庭认为毫无困难。在居民收入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首都尚且如此,在我国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情况则更为严峻。

    就像那旬公益广告中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所形容的,教育是一个礼会阶层流动的基本途径,假如一个社会中优秀的寒门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已命运的道路被阻碍,这无疑会严重损害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心。特别址近年来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中城镇生源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国普遍已经到大以上,有些地方占到七八成,和国家总体人口结构恰恰相反,从某种程度也反映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严峻性。

    于是一个口号提了出来——“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怎样才能保障“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于是,一个经济名词提出来——国家助学贷款。即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制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发放的无需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足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善于抓“工程”。为了显示其重要程度,中央又提出“助学程”。这项以“程”命名的工程1999年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阿西安、南京等8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从2000年9月1日起,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因范围内全面推行。从理论上讲当前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学能申办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它闲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其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其中50%的利息由各级财政予以补贴,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手。前一年期的助学贷款的利率是5.85%,这就是说,学生借一年期的贷款100元,只需支付不到3元的利息,在各种贷款中这是利息最低的。

    尽管得到了媒体、学校、银行等相关方面的大力推动,助学贷款的发放规模依然和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的期待相距甚远。

    截止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人,而银行审批的贷款人数累计只有35.1万人,合同金额累计为30.O亿元,获贷人数占申请人数的比例依然很低,只有31.2%。也就是说,申请贷款的学生中有2/3左右未能获得贷款。

    这个看似美好的“工程”实施不到5年便出现了问题——《中国新闻周刊》一则消息:全国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被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北京高校无一幸免。

    事实正是如此,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普遍陷入僵局——

    中国首都北京。据报道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3所大学学生还可以享受助学贷款,而每所大学贷款人数限制在100人,其余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暂停。

    广西一所师范院校开办助学贷款业务,银行去敲锣打鼓,电视台也拍了片子,最后却没有一个学生真正获得贷款。

    贾志菊,川大外文系大三学生,“我父母都失业了,大二的时候,我就把助学贷款的申请交给学校,但1年多了也没得到申请下来的消息”,贾志菊贷款的申请金额是每年4000元,两年共计8000元。

    “没想到这么难,贷款申请已经递交了半年,仍没消息。”来自山东农民家庭的小李是广东某大学2003级研究生。他焦虑地说,家里负担不起高额的读研费用,但助学贷款仍无法落实,不得不天天在校外四处奔波,多方兼职。

    自2003年9,1目份起,在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上,校方与银行一直“僵持”着。不仅新的申请未能获批,以往申请获批的助学贷款资金也未到位。

    我国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约575万人,其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占20%。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调查,当前大学生经费的主要来源为父母供给,占76%。接下来依次为民间借款、贷款和勤工捡学,比例分别为109/6、8%、6%。可见,在对贫困生的“奖、减、免、助、贷”五项救助措施中,助学贷款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学问题的主要办法。

    疑问:何其故?答曰:乏诚信。难道仅仅是“20%”的诚信危机?

    广东64所高校的23000多名困难大学生从国家助学贷款中受益,全省合贷款总额高达3亿多元。部分省内高校违约率超过了20%。部分毕业生逾不还贷,不仅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的诚信记录,还把“苦果”留给和大学校园求学的贫困师弟师妹。银行已经暂停了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不发放。

    阿南某省2003年末毕业后进入还款期的人数为5859人,连续违约9011以学生人数为792人,违约率为13.5%。北京、天津等地也有高校现类似现象。

    当前的舆论和媒体报道普遍将这一现象归咎为“大学生缺乏诚信”,儿大商业银行由于“政府请客,银行买单”当了冤大头而受到普遍同情。年寒窗得以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青年人就是这样没有责任心,而且忘恩负义吗?

    2004年5月9日,《中国教育报》一篇不到200字的消息说,2003年贵州省累计发放贷款资金首次突破亿元,获得贷款学生人数占在校,丰的比例为13.2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学校实现“零违约率”,令省实现了没有一所学校因“双20违约”(按照2003年8行通知,指违约贷款学生占应还款学生比例达20%和违约人数达20人以)而被经办银行暂停办理放贷业务;也没有一例因违约引起银行起诉学生或学起诉银行的案例发生。

    原因归结于他们内部的约束机制上。那么,制度不完善又体现在哪里呢?

    “比如说学乍不还款,得到的处罚就是罚息,别人连本金都不还,准还在乎跚息呢?”“这个制度本身就对违约的学生没有直接的约束力。在信川制度小健全的时候,发放以信用为基础的助学贷款,本身就操之过急”。银行方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学牛需求量大,学校不想放弃,银行不好拒绝,也就是在这样的“博弈”各个学校都出台了自己的“土政策”,而作为银行、学生的“贷款红娘”,学校也被卷入了这场“还贷”的旋涡里。

    各个高校都安排有专门的老师或者专门勤工俭学的学生负责催款,他也“瓜力太大”。而不少学校则直接把催贷作为对学院老师考核的一个硬指标。

    “助学贷款是靠学生自身信用来维系并保证还款的,但很多学生信川意识箍,没有认识到还贷违约对个人声誉的长期不良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处明庭胜剐处长认为,“这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品德塑造不诚俯教育的重视不足有关。”

    追根究底,原因又落到了教育上。

    多年来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卢晓中教授也说,“有偿还能力,但违约不还贷,涉及个人的信用和品质问题。”但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一个环节的失误。

    从纵向看,源自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大系统的诚信教育偏差和阶段衔接的不到位;从横向看,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并未形成塑造学生品德的合力,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也常常被负面的社会现实所抵消。

    事实上,国人对“问题教育”的诘问,早已追溯到“人的教育”的缺失。2004年初,云南大学广西籍学生屠戮4名同窗的“马加爵事件”曝显于天下;继而,敏感于3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层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文,敦促有司防止“各种消极因素”侵袭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