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批斗台到封神榜
    人们把魏书生捧上神坛,但造就魏书生的,是那个时代和他自身的坚韧。

    1978年,恶梦结束,魏书生到盘山县第三中学教语文课当教导处副主任兼班主任教语文课。

    此前一年,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在进人大学,一个班里,甚至一个宿舍里,彼此称为同学的人竞有着巨大的差异,年龄、经历、学历、身份,几乎是当时社会众生的缩影,但他们又是惊人的一致,都把那一年参加高考当做人生的转折点。1977年北京邮电大学“文革”后录取的第一批大学生,一个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5岁。

    中国对于文凭的渴求,从那时开始爆发,延续30余年至今仍未有衰减之势。

    魏书生成名于80年代初期,但他对于语文教学的尝试早在1979年就已开始。

    1979年3月,魏书生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画出了“语文知识树”。语文知识树有十个分枝:拼音、生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学生按照语文知识树去学语文,就像司机按照交通路线图驾驶汽车一样,少走冤枉路。”

    整个1979年,魏书生没有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除统考外,没搞过测验、考试。他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自己批改作业,自己出考试卷,一学期的教材只用30多节课就讲完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县内遥遥领先,升学考试成绩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这些在10多年后仍让魏书生骄傲无比。

    29岁的魏书生怀着激情创造出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如大病初愈,急需吸收一切养分的病人。魏书生模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等教育思想,给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坛带来了一股强劲的鼎新革旧之风。当然,他的体系、做法明显局限于应试,但在那个时代,在人人都为了应试而沉迷于题海之中时,他却把“应试”放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上,应该说是很先进很值得借鉴的。

    1979年末,魏书生在营门地区语文教研会上宣读自己作文教学改革的沦文,在会上引起相当激烈的争论。支持者热情鼓励,反对者亦慷慨激昂。

    1981年,魏书生写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文,在省中语会宣读,年末送全国中语会二届年会交流,中国教育学会全文刊载这篇文章,广西《中学文科教学》杂志为他开辟了一个专栏。魏书生收到了8000多封全国各地的许多青年语文教师来信,对他不批作业、不考试,不批作文等省力气的教法感兴趣。那时,他的中学教龄还不到四年,学历只是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