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那一代”偶像集体谢幕
    2004年2月9日,四川的《教师之友》刊发三篇批评文章,矛头直指语文教学大师级人物魏书生、余漪、钱梦龙。

    青年教师蔡朝阳首先向魏书生发难:“尽管魏书生主观上很努力,可终究左支右绌,无法突破他自己狭窄的技术主义的茧壳。……他缺乏超越于功利之上的人文关怀,缺乏站高望远的知识视野,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而只能成为一个对应试教育服服帖帖,对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惟技术论的、匠气十足的语文教师。”

    “他发明的‘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基本上跟文学不相干。……而作为语文教学本体之一的、作为目的本身的审美教育,在他这里根本就变味了。在我日力所及的范围内,他从未有一篇文章谈到文学,谈到文学之美。”

    魏书生一篇文章,叫做《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给学生定了这么几条批改标准: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4.有几处病句;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7.看文章的选材;8.看表达方式;9.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蔡朝阳认为,“魏书生这一套写作教学技术,完全是为应试鼍身定做”。既然写作训练形成了一套规范,学生自然可以沿着这个套路照葫芦画瓢,进行“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正如初中课文《卖油翁》里的话:“无他,唯手熟尔!”这样的作文教学,“政治挂帅”在所难免,“主题先行”暗含其中,我们从中看不到情感的主体,看不到思想的闪光,感受不到心灵真实的脉动

    1991年,魏书生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之后,终于有了看一看市容的机会,他写道:

    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_『,那叫五体投地。……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

    上海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语文教师需要“补钙”,魏=15生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个需要补钙的人!

    另外两位鼎鼎大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和钱梦龙也成为置疑的对象。

    1980年代,于漪老师的公开课《海燕》在电视里直播时一卜海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争睹她上课时的风采。事后,就连高教界也在谈论于漪与她的《海燕》。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谈及当年盛况,说一位同事出差回上海,问及上海最近有什么动静,历史教授说,都在看《海燕》直播呢。

    于漪极富激情的讲课,奠定了她作为语文教学界一代情感派大师的地位。但于漪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的层面提升到了理论的层面。我们从于漪20世纪80年代所发表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释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1981年,卜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义教学探索》一书,第一次对于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思想进行了综合评述,进一步确认了语言/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而应该注意这门课样的思想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于漪又进一步强调,语言/语义不仪灶交际具,而是认知、思维的工具,在全面思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后,于漪捉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同时继续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1980年代中、后期,于漪则开始思考语言/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育综合培养学生的语占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

    20纪80年代,于漪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和《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等论文引发并推进厂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语占的工具意义、文化载体意义、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学科的多承属性’多再功能以及它们的多层次多角度性……

    思想先行,可能是于漪甚至是那一代所有语文教师的文本认识论。道统先于语文的意识,这是于漪的缺陷,也是那一代语文教师的悲哀。

    “仔细阅读于漪关于人文的许多著述,我觉得对‘人文’的真切涵义,于漪己恐怕也并不十分了然。往深层揣摸,我恍然发现,于漪孜孜追求的所谢‘文’,仍然是几十年未根本更易的在语文教育进行的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在于漪那里,变的也就是一种提法而已,而内在的原核好像一占都足根深蒂固。

    我不禁想问一句,我们这样一代代地沉湎在高考的题海丛林里,学订文教育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呢?”一位青年教师这样写道。

    饯梦龙倡导和践行的“三主三式导读法”无疑奠定他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实力派、技术派的地位,听过他讲课的人无不为他导得巧、问得妙、挖褂深、讲得透而倾倒。

    声震语文教坛的“三主式”语文导读法,是以“学乍为主体,教帅为主导,洲练为主线”作为理论基础,以“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为课常教学基本模式。这个理论的形成经过了钱梦龙漫长的探索,曾在语文教学界引起广泛强烈的争鸣。

    钱梦龙在语文教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实践、操作上将语文教学引阳,一条“最少迂回、时间上最经济的捷径”。在“五大块模式”占统治地化、文教学少慢差费严重的20世纪80年代,他这种直指文本、直指问题的务实做法,实在具有拨乱反正的重大意义。

    钱梦龙多次说,中小学的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它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也不同于文学欣赏课。在一篇文章中,他特别强调“虚构”是只适用于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学生在作文中虚构会带来“做人”和“作文”方面的不良影响,并把学生作文中胡编乱造、假话连篇的现象归咎于虚构。

    钱梦龙这样突出语文学科与文学的差异、排斥文学性虚构是片面而且有失公允的。这恐怕基于他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因为文学不是工具,不好操作、不好“训练”,所以他也就干脆将之拒之门外。但语文这个工具毕竟不是寻章摘句、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交流沟通、陶冶情操的工具,更是驰骋想象、激发创造的工具。一方面,我们无不痛感语文课上得没味道,老师、学文学修养差;一方面又竭力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总把学生禁锢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里,如何指望学生有灵性、有诗情、有创造呢?

    对于考试,钱梦龙也曾发过一句著名的“天问”: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问学到的东西,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用的?

    这也许正是那一代名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