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快乐吸引郭莎莎“出家”
    事实正如郭莎莎所说的那样,郭莎莎扑向农村是为了逃离城市的浮躁。

    她托一位好朋友帮忙找一所乡村学校,没讲什么条件,只要有孩子就行。结

    果找来找去,好的学校因为老师饱和了,都不愿意,只有凉风垭村小了。郭

    莎莎还是很愉快地“上任”了。

    在这个叫做“寒舍”的地方,最让人注目的便是陈旧的方桌上,那一箱

    满满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与郭莎莎在一起生活了4年的孩子们写来的,郭

    莎莎选取了其中的一封,很有感情地念给我们听。

    谈起与她生活了4年的孩子们,郭莎莎就有说不完的话。“瞧我的这咣女

    儿们哟!”郭莎莎这样亲呢地称呼她的女学生。

    郭莎莎原来在一所条件同凉风垭小学更为艰苦的大邑县一所农村小

    ’学——丹风乡中心小学校。就像来“凉风垭”一样,7年前郭莎莎托一位要

    好的朋友选定了“丹凤小学”,成为成都市第一名义务老师。

    .

    “你教书的方法挺独特,或者说古怪。不过好像没有一所小学拒绝过你?”

    “农村穷啊,农民的孩子真苦,真的。好多乡村小学非常缺少教师。我去校长一看我不像是坏人或逃犯,另外,我保证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就

    凭这,他们没办法拒绝我。”

    “为什么选择教语文,而不是数学或是你学的理科?”

    “语文美啊。孩子最应该学会的,就是理解美、感受美,不是吗?所以我

    要在树林里给孩子们讲《月光曲》,在河滩边讲《赤壁赋》。”

    “你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讲《赤壁赋》?那教学大纲呢?”

    “是啊,他们能懂,现在的孩子精着呢。教学大纲太恐怖了,简直在扼杀

    孩子的纯真。我甚至厌倦现行的语文教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灵气闪现的个

    体,行不同的个性,不应该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破坏这种个性。”

    “所以,你就自己编写了一套语文教材?”

    “我要造就的不是一批被知识奴役的人,而是感觉丰润敏锐,有更深刻的

    理褶的人。我可不在乎学生们是不是能在考试中写出满分作文,我只关心他

    们柱写作时是不是有心灵的悸动。”

    郭莎莎的这种方式让校方一度非常担心,但最终还是默许r郭莎莎的“离经叛道”。

    然而让好些几十年抱着书本啃的老师不解的是,你郭莎莎一个外行,入行没几天,学生每次考试不是一名就是二名,他们不解个中蔓昧。于是要向她取经,于是学校便组织包括外校在内的所有老师都来听她的课,这可为难郭莎莎,因为郭莎莎从没上过这种公开课,事先毫无准备。

    郭莎莎还是按着自己的方式,像以往上课一样把学生分成了三组:…学组,预习组和学习组。自学组和预习组的孩子如果根据检验完全掌握了学习内容,就可以不用听课。上课后,首先是自学组的孩子们站起来,将课文集体背诵了一遍,然后离开了教室。预习组的孩子们经郭莎莎的检查,也已经掌握课文,所以也离开了教室。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十几个需要讲解的学听课的老师们一片哗然,一部分教师跟着学生跑出教室,看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弄得讲课的郭莎莎非常尴尬,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她回忆说:“我能怎么做呢?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是种艺术,每位教师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足不可模仿的。”

    郭莎莎从不备课或很少有备课的习惯,她也对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学习心得等不以为然:“我就有这点好处,不受他们约束,因为我不拿他们一分钱。他们也只注重结果,这很对我的胃口。”

    然而,郭莎莎也有不对胃口的时候,她的那套教法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了。但每到考试时刻,她也不得不花上半个月时间让学生们突击复习一下。“对症下药,不然同学们回家交不了差,因为家长们只看分数,不管其他。”

    麻烦很快就来了。郭莎莎本来是成都市某机关干部,是她请病假偷偷跑到山间来的,病假时问一长,单位有的反映,甚至有的说她捞外快去了,不得已,她又托朋友开了一“剂”足以让她不能上班的病单,交回到单位后,40岁出头的她愉快地办了病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