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个诘问:何时恢复高考原态(2)
    高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远比一般想象的严重。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这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时代。一方面对高考考生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又似乎特别刻薄,像防贼一样提防考生。随着高科技越来越尖端,随着考试作弊风越来越盛行,特别是在“问责制”面前,那些主考官们更是如临大敌。

    2004年高考,723万考生在走进考场前又多了一份“考卷”——“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将在高考中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

    那个防贼似的防考生作弊,胜于银行金库的安全措施,目标是泄露、盗窃试题;考试作弊、冒名顶替的处罚办法;几乎沾得上边的“高科技”手段都用上r,还有,警察也没闲着,“遇大面积作弊现象,要及时打110报警”。

    教育都要求所有考生在高考前都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意图是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强化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意识,维护高考的公平和公正。

    这被媒体评价为2004:年高考的一大亮点。然而在这亮点面前,仍有不少东西在向它挑战——

    刚刚签下“诚信考试承诺书”瞿迹未干,2004年高考头一天,还是发生了“违诺”行为,武汉一位“枪手”撞到了“枪口”上。按照“协议”:有一科考试作弊者,所有考试成绩均为零分。

    相对而言,这只是传统的“挑衅”,而发生在河南省镇平县“2004高考特大舞弊案”,多少显得有些猖獗,让人悚目的是,这一“挑衅”是一个大二学生和一群高二学生联手制造的。

    6月7日下午、8日上午进行的外语、数学两门考试中,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中、第一初中、雪枫中学三个考点内,均发现了学生携带手机进场、利用手机短信形式传递试卷答案的现象。

    同时,一些群众也于8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反映有社会人员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传递高考答案的情况。

    这是一起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案件,一名在兰州某著名大学就读的大二学生涉嫌策划此案,而参与舞弊的则是一群高二学生。得到高考试题后负责答题的有近20名学生,镇平一中高二文科四班学生邵将是组织者之一。事发当天,邵将在内的6名主谋被刑事拘留。

    邵将等人多次在学校中物色“买家”。高考答案最初开出的价格是每科300~400元,后来有人提出四科一共1000元的“优惠”价格,而最多的一人甚至交了3000元!

    由于部分学生交不起买答案的钱,邵将等人便提出,如果能找到四五位“买家”或者“枪手”,不交钱也能得到高考答案。

    抓捕行动是在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门“大综合”科目开考之后进行的。部分民警们穿着便衣,事先就已对几处包括考点在内的可疑地点进行暗中侦查,结果发现在开考大约一小时后,一个男生就离开了考场,神色匆忙地拐进附近的一所民房,这时守候在外的警察立即冲进屋内。

    “当时屋子里有近20人,警察一进去他们顿时乱成一团。”警方在现场共抓获了19名涉案人员,并有大量涉案物品。19人中大部分是答题的学生,还有些是交过钱的孩子家长,他们因为担心邵将收钱后“不履行承诺”,所以来到现场“监督”他把答案发给自己的孩子。

    另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是源自河南。河南濮阳市反贪局某处副处长家中,当场抓获几名正在做答案的人和一高中老师,并在现场起获六台电脑和几部手机。

    同样的消息还有河南濮阳,濮阳县三中由田春山(政教处副主任)、肖付印等七名老师组成了舞弊团伙,用手机彩信传题、数码相机拍题和直接抄写考题等方式将考题带出考场,由专门安排好的答题小组做出答案,再用手机短信等形式回传给交钱的学生。在考前,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向考生收取了20万元,承诺在考试中为100多名考生或提供方便、或传递答案。同时,用给好处的办法拉拢多名监考教师参与共同作弊,制造了这一起重大的高考违纪违规案件。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形成“高考产业链”的雏形了。冠以“公开公平公正”的高考本身都“产业化”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产业化”?!

    按照国家关于录取照顾政策的有关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如果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可获加20分的奖励。由此,一场“批量制造”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运动”,在西安静悄悄上演。

    2004年6月18日,西安市沣镐西路,某学院戒备森严,由陕西省招办组织的体优生复审,正在这里进行。这是学校的一个侧门,铁门外的小操场上,已经聚集了1000多人,这些都是陕西全省来参加体优项目测试的学生以及陪同的家长,在理论上讲,只有顺利通过今天的复审和测试,才能获得省招办的认定,享受加20分的待遇。

    操场对面的围墙上,贴着黄纸红字的“考核要求”——必须携带高考准考证和二级运动员证,在点名检录后,方可进入考场。

    检录处一共4个,分别是篮球、足球、排球、其他。测试从早上8时开始,考官拿着一摞表格,往检录处一站,人群随即蜂拥而上,叫到名字的20个考生,随即排成两队,将两证交给考官检验无误,然后鱼贯人门。

    操场上,一位身着红色运动衣的小姑娘,正在父亲的陪同下投篮,她身高约155cm,身材纤弱,投篮姿势颇为笨拙,站在篮下连投了4个两分球,一个没进,急得她父亲满头冒汗,也引起周围考生和家长一阵低声的哄笑。但她手上也拿着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考生陈甲身材高瘦,他称“我是个冒牌货,实在没信心”。陈甲是学习尖子,估分640多分,“再加上这20分,十拿九稳可以上清华”。但他明显缺乏体育锻炼,脸带潮红。

    “我当时看到他们的证,都笑起来了,”某高三班主任王老师说,“怎么说呢,真的(证)是人家的实力,假的(证)是人家的能力。”

    王老师的班一共50人,这个文科班竟然有将近20%的人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这是一个颇为荒唐的数据。陕西省西铁中2004年一共327个高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一共31人,也就是说,全年级将近1/10的考生是体育尖子,这同样是一个荒唐的比例。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普通高校招生处徐处长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省考试管理中心从1998年开始组织测试,在这之前,报_卜来审核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是直接加分的。”

    2004年陕西全省一共申报599人,但实测时只到了477人。初审合格的仪为285人,不合格为192人。全部算下来刷掉了2/3。

    “中国第一考”的高考都是如此,其他形式、种类的考试便可想而知r。

    尢考不作弊几乎成为大学里公开的秘密,而将这“公开的秘密”推向极至的,算是两起公开披露的案件——

    蓖庆市大学女教师孔某利用监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机会,伙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屡次贩卖四级考试答案非法牟利,造成全国各地数百名高校学牛作弊。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孔某等10人已经被逮捕。

    年仪25岁的孔某,2001年自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任重庆某高校外国语学院教师。两年来,她和同伙3次作案,在考试前1小时内将试题答案通过联网贩卖到11个省市,获利总额约20万元。

    2004年6月,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前1小时,孔某领到装有试题的信封,在女厕所拆开,让等在那里的人到校外复印后再把原题送回。孔某事先安排好的几名研究生拿到试题的复印件后做出答案,通过OIcQ种网络聊天具)传到买家手中。

    此后,孔某团伙在网上发布可以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答案的帖子,并留下供联系用的ICQ号码和网上邮箱,并让人收集互联网上求购答案的信息,该团伙与重庆、浙江、河北、北京、四川、辽宁、上海、广州、苏、尔等省市买家在网上建立联系后,购买手机卡、开设银行账号接收买家厂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