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天问:我能“卖”个好价钱吗(2)
    故事2“大四的眼光都是圆滑的”

    王秋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

    大四一开学,同学们便都忙碌起来,四处打探消息,通风报信。不同籍贯的便互相交流家乡的情况。几位通过家庭关系迅速解决好一切的同学则整日优哉游哉无所事事,看得旁人眼睛冒火。而要户口还是要事业成为两难抉择。女孩子凑到一起便开始叹苦并相约共同租房,构想以后如何生活。打算同原籍的几乎没有。

    过了一段时问,有喜讯传来:南方某大城市一知名公司来校招人,解决户口,待遇也相当可观。于是同学们纷纷去面试,一个班去了一大半。深知此道的几个同学便约请公司人事部的人去吃饭,趁机联络感情。临近寒假,公司打电话来叫两个人过去实习,居然有我,实在令不谙世事的我受宠若惊。于是匆匆上了火车,直奔该市。才下了火车,便被公司叫去上班。直属总裁的该部门云集了从全国各大名校招来的“高手”,顿感压力倍增。加之天气炎热,没几天便牙痛得吃不下饭。在如此重压下,还好,策划方案被评为最佳,呵望实施。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本专业,心哩一直渴望的还是去做记者。于是决定改行。实习期结束之日,趁总裁去布置宴请之时,我们这群学生私自召开了座谈会,畅言各自学校找工作的情况,听到了各类招聘时所提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北大一男生说,当一位人事主管问他“你觉得二月河(作家名,《雍正皇帝》作者)怎么样”时,他答日:“我没看过这本书。”听得我们捧腹大笑,也消除了各校的距离感。

    农历年刚过,得知青岛的人才招聘会开始,于是匆匆赶往青岛。一来大吃一惊:从外省赶到的学生竟有几万,令青岛的旅馆房价大涨。预售的门票几小时便售空,大批人在街上干着急。而我竞在长长的队伍中看到好几位家乡远在几千里外的同学。令我暗自吃惊低估了青岛的吸引力。第二天的招聘会9点钟开始。凌晨5点,同一旅馆的外省学生便吵吵嚷嚷地起身,赶去会场排队等票。早晨6点多,会场所在地香港路上的人排队已排到了山东路。政府不得不出动大批警察维持秩序。我估计得较准,10点钟赶到会场,顺利入场,递出了十几份简历。几家报社看了我的简历表和作品,都很满意,进一步增强了我改行当记者的决心。

    从青岛赶回,又得知某知名电视台的一栏目正缺记者型主持人,又匆匆赶去面试。面试基本通过,开始在那里实习。由于没有住处,暂住在某大学的招待所里,条件很差。每晚入睡前都要对自己说:忍一忍,一切都会好的。实习期间,没任务的时候就在图书室查资料,自学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书。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对我而言是种极有压力的刺激,激励我不断学习。有时泡在机房里看同事如何打字幕,剪片子,配解说词。有任务时,上午知道选题,下午就得上火车。在上海采访一次全国性会议时,整个会议期间,工作都排得满满的。既没时间逛街景也没时间休息,常常写解说词写到凌晨。第二天还得带着两个黑眼圈继续拍片。临返程的前一天晚上10点才把最后的片子拍完,人也几乎累散了架。喝完了庆功的啤酒,一觉竟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经历了这段紧张的日子,明白了记者的艰辛,胃病也总犯。但是,栏目组对我的重用及任务完成之艰苦,更加深了我对这行的热爱。我喜欢这种不知明天要到哪儿去、做什么的感觉,也喜欢用笔来完成工作。

    在这段实习期间,北京的朋友帮我在国展的交流会上递了十几份简历,于是诸多单位呼我去面试,手机整日响个不停。因为一时赶不回去,白丢了许多机会。提前结束了实习,“杀”回北京。自己又在人才市场报上找了几个与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文化公司递了简历,陆续面试了几次。多数公司都是约定面试、填表、谈话等程序。一个公司同我谈了许久后,当下拿出几十页的策划方案叫我点评。时值中午,公司的人都去吃饭了,剩我一人在挥笔疾书,不争气的胃又开始作痛。一边做一边骂公司不近情理。交完答卷,那位人事主管以职业性的微笑向我道别,我也微笑告辞,心里日:见鬼去吧。

    转了一圈,系里打电话问我的工作怎样,此时才知自己的留京指标已被排名在后的人捷足先登。只有死了这条心,心想以户口换得喜欢的工作也不错。到此为止,那个为之争得头破血流的大城市的户口指标都被我白白放弃了。人人都说可惜,自己也有些心疼。但是转念一想,只要单位好,什么户口、地域对我都是无所谓的。反正我也习惯了漂泊,没有任何水土不服之病。于是继续抱着找着玩的态度参加各类面试,一面打算毕业后回实习的电视台工作。屡屡的面试给了我不少应变能力的训练,也让我体会到同人打交道的乐趣,尤其是面试时主管总提些各类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你答,实在是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学会了在事实的基础上巧妙地推销自己。

    大学的最后时间便以这样的形式逝去:面试、查资料、写论文、泡学校舞厅。一晚在舞厅闲坐,一男士过来聊天,问日:你顶多大二吧?笑答:然也。那男士再多看两眼,忽然改口:你肯定是大四的。惊问:怎么知道?答日:找过工作的人眼里透出的都是圆滑。

    呜呼!实乃人生一大悲剧,我知道我的小市民生活即将开始了。

    故事3“漫天撒网。收获的是酸甜苦辣”

    赵艳女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人的成熟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我的目标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做传媒,去中国最好的传媒报业集团。请让我具体聊聊求职过程中的故事吧。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也是我拒的第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到我们系里来要人,来得也很早。我现在猜测来得那么早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们不能提供北京户口,所以担心没有好生源吧。但是这个单位评判人的方法,倒是很有意思。

    面试的时候我手中有一份表格,根据表格上的问题狂轰滥炸,我一边回答一边写写画画。那张表格的内容大概是比较正规的人才评估表格,根据一些测试来评分。这种方法后来在外企的面试和一个房地产公司的面试中我也遇到过。问题基本上关于是个人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你用三个词概括你的缺点;评价一下自己的优点并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你更喜欢哪种工作方式,一段时间紧张工作然后一段时间休息还是不是很紧张的:亡作休息时问也较少;举例说明你的观察力;你觉得你更理性还是更感性等。随后问我知道应聘的策划编辑是做些什么吗,需要哪些能力。我对例子要求很高,连细了都问得很仔细。

    两天后,我接到复试通知。面试我的是个小姐,比较冷,挺有气质的。她对我办过报纸的经历很感兴趣,不断追问一些办报的细节,比如多少开,成本是多少钱一份,报头有没有套红,有没有彩印。幸亏当初办报时所有的事情我都办过,应付起来也算从容。据说很多面试官对你喜欢追问一些你实践经历中的细节,来考察是否真实,这对编造简历的人敲了警钟。之后就具体谈到我希望我能去北京帮我创刊一份面向中学生的《考试报》,并淡些具体问题。我不想定得太早,最想去的单位还没来呢,所以没有当场给我答复,答应考虑一下。

    一周后,我就接到被录用通知,并要求我尽快答复。我不是特别满意,无奈之,拒。

    新华社港澳台部。这个机会得来不易,讲讲笔试的题目吧。笔试是中文考题,国际部考的是英文题。一开始有十题的找错别字,比较常见的错别字,不难;十题根据字母代号写出全称,有APEC,也有一些商业上的专业用词,两个不会;时事填空题,这些题目真是害人,居然考第一个驻台湾的记者是去年几月份去的台湾;五道辨别题,说出两个词语的区别,比如顺差逆差;问答题,《婚姻法》出台,要你采访,列采访提纲;新闻要素是哪些;传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记不清了);列出你心目中的今年国内十大新闻,这个题目看起来容易,写到第七个的时候就觉得要么太小要么记不清,我就按地区,把台湾、香港各写出一条,算是生编了,呵呵。最后是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家乡》。看到这个题目,顿时一阵头晕,多长时间没写过这样的命题作文了,这个题目在小学时候倒是写过一篇。如果照平常的思路,是绝对不行了。索性换个思路,就写写我记忆中的故乡吧。避实就虚一向是我最拿手的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