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说“活话”的技巧(1)
    在社交应酬中,常会发生诸如遇到意外情况或事件必须当场回答,会议即兴发言;交谈中突然有人发出质问、挑剔、讥讽、挑衅的话语等情形,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据理回复,做到圆满周到而无遗漏,恰到好处而无破绽呢?那就要学会说“活话”,即说一些内容不确切的、语气不肯定的话。说活话,其实就是敷衍。何谓“敷衍”?《现汉语词典》说:“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相比直话伤人和气之处来说,“敷衍”并非完全不可取;而且有时简直是必须的,无可抱怨和指责的。敷衍是一种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有时它确实是一种处世策略。不善此道,你就可能惹上一身烦恼,得罪一些人或被一些无关的小事缠得误了大事。敷衍是社交主旋律中不可少的一个音符,敷衍是人际关系大棋盘上的马后炮,是时刻都用得着的常规武器。

    你为了招待几位久别重逢的好友,精心设置了丰盛的家宴,然而,第一个敲门的却是位不速之客,你当然不能热情地拉他的胳膊了,但又不能失礼。唯一的办法就是适度地显露出“不恳切”来,把他“应付”走。如果你不善于敷衍,使贸然登门者坐下了,你就会感到很别扭,同时,还可能因此而伤害了好友,出现不愉快的场面,而“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却可能“吃你、喝你、不谢你”,你岂不气炸了肺?相反,你的“不恳切”被来者悟到了,他会知趣地离开,也避免了报怨和指责。

    又如,你在上班的路上遇着一位关系尚可的“神聊大王”,碍于面子,不能不搭理,但是,又怕被“粘”上,扯起来没完没了。你就得一边走、一边敷衍他,千万不可停步,不可“恳切”,否则,岂不要迟到?

    敷衍,几乎无禁区,对上级、对同事、对下级、对朋友、对亲人均可施之,因此,我们也理所当然受到这种人或那种人的敷衍。只要是省时间、省口舌,无损于感情,当对其敷衍时就敷衍之。敷衍是消极之举,其结果却可能积极。

    当然了,不该敷衍之时则万万敷衍不得:你是检察官,绝不可以对举报人敷衍;你是医生,绝不可以对患者敷衍。

    在我们因各种原因不想帮人时,应巧妙地敷衍他人,避免求助不成造成的情感危险,使求助者虽空手出门却能心和气顺。

    对面子大、根子硬的求助者,不妨以攻为守来敷衍。

    有的求人者,来头大,直来直去地拒绝,会使他感到“丢面子”,日后可能会找你的麻烦。以攻为守是拒绝这些人的一个良策。

    有个个体户陈某听说工商局长的儿子要向他借一大笔钱。他知道这钱如果出手,极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又不想得罪这位公子。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工商局长的儿子刚一进家门时,就立刻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去呢。这两天可把我急坏了,有一批货非常便宜,可人家非得要求一口吞,我怎么也凑不齐这笔资金,正想找你去借几万呢。”对方一听这话懊悔自己今天是到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门了,便随便聊几句就走人了。

    对一些没有实交的求助者,可用拖延时间来敷衍。

    贾某和甄某生意上有来往,但没有实交。当甄某提出要向贾某借一笔钱时,贾某犯了难:借吧,怕担风险;不借吧,又怕得罪这个用户。

    思忖再三,最后他说:“你有难处时,找到我,这是瞧得起我。不过,这几天我手头很紧,刚刚装修完房子,花了五六万,又进了一大批货,把所有的钱都用上了,又贷了两万,你看,贷款条子还在我口袋装着呢。这样吧,你先等几天,等我的货出手后,我一定借给你。”他就这样用好言好语送走了客人。以后他可以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用暗示来求人的,就可用暗示来敷衍。用适当的敷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技巧:1.运用话题转移法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使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应尽量确定,要符合逻辑的同一律,不能任意改变概念的范围。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人们又可以利用言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来“偷换概念”,使对话双方话题中的某些概念的本质含义不尽相同,以达到特殊的应酬效果。当然,我们在运用这种“话题转移术”时应该注意,转移了的话题与原话题应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面对谈判僵局,通过巧妙地变换话题,可以改变紧张的谈判氛围,消除谈判双方沟通的障碍。使双方在和谐的谈判气氛中重新讨论有争议的问题,达成谈判的协议。2.随机应变,善用幽默记得一位幽默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懂得幽默,能说幽默话的男人是最佳男人,长得丑一些是无所谓的。”幽默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一个人内在气质的美,胜过外表的美。无论何人,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睿智,随机应变,用幽默的言辞以缓和窘境,这就是一种成功。它能化冲突为喜悦,变危机为幸运;在充满火药味的场合,也可以成为最佳的缓和剂,帮助你摆脱困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幽默都可以起到解围作用,因为在窘境中人们的自尊心极易受到损害,若幽默不当,则不仅不能解围,反而会使人更加受窘。能用幽默解围,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人家的心情,维护别人的尊严。须使处于窘境中的各方都能够接受,既能迁就别人又无损于自己。

    3.设身处地,角色认同

    设身处地,角色认同,实际上是应酬中经常运用的攻心战术,即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使对方迅速进入角色。有人说,世界上最难走的路,是心与心之间的路,其间布满坑坑洼洼,甚至诸多的陷阱。然而,只要用真诚来铺设,这条路将会与柏油路一样,平坦光滑,畅通无阻。

    在窘境中,应不卑不亢,设身处地,与对方取得“角色认同”,从而摆脱窘境。运用此类攻心战术,往往能赢得温情款款,暖意融融。

    4.佯装不懂,左顾言他

    如他人之语使你处于不利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佯装不懂,左顾言他。比如别人给你暗示,将你推入两难之境,对你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你最好佯作听不懂,或岔开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有些人用暗示的方法跟你过不去,甚至指鸡骂狗。假如这时候你表现得冰雪聪明,一点就透,势必造成针锋相对的局面,挑起事端,后果实在难以设想。如果你对这种暗示,这种指鸡骂狗佯装听不懂,那些人就无由施展其伎俩了。

    5.以柔克刚,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