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做好事和赚钱是相照应的(1)
    胡雪岩语录:我们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好事不会白做,我是要借此扬名。

    俗话说,“饥寒起盗心”,一个地方越贫穷,那么这个地方的的小偷、抢劫的事就是越多,而一旦一个地方富裕了,那么小偷小摸的事也就自然而然没有了。因为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无路可走的人,在一种求生本能的驱使之下,自然要千方百计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这是很正常的事。

    这就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样,其实每一个朝代都发生的农民起义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农民太贫穷了,所以每一个朝代的农民起义原因是一样的。在历史上,由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不少,比如汉朝、明朝等朝代,于是这些统治者刚建立一个政权的时候,由于自己也是从农民中出来的,于是让农民实行休养生息,减轻农民的赋税,分给农民土地。但是过了几代人之后,那些统治者就早忘了他祖先时的政策了,加之他们又没有吃过苦,没有经历过他们祖先所经历过的生活,于是统治越来越腐朽,对农民的剥削也就越来越严重,此时的农民不仅要缴纳沉重的赋税,而连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点点土地也没有了,真正成了无立锥之居的人。这时候,他们真正成了一无所有的人,一无所有了就会使得他们无牵无挂,于是就起来反抗朝廷。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王朝更替的轮回。也许各朝的农民起义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这种根本原因则是一样的。

    就像明朝一样,有历史学家就评论说,明朝灭亡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就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但是他们所承担的赋税却不会因为这种艰难而有所减轻,所以李自成才会起义反对朱家王朝。

    从这些事情就看得出来,一个国家要想稳定,就得依靠统治者的政策,同样的,一家企业的稳定,也需要管理者的政策,而作为商人,要想市面稳定,除了国家稳定这个大前提之外,也是需要策略的。

    胡雪岩身为一位商人,他的策略就是做好事。所以他说:“我们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

    胡雪岩在湖州开办丝行后,当时已经是九月中旬,正是最热的时节,他就吩咐丝行档手黄仪准备一些茶水和药物,把这些东西摆在丝行的门口,黄仪于是在丝行门前摆出了一座木架子,木架子上放了两只可装一担水的茶缸,装在茶缸里的茶水还特意加上清火去毒的药料,茶缸旁边放上一个安了柄的竹筒当茶杯,路人可以随意饮用。并且胡雪岩还特意从胡庆余堂运来一些辟瘟丹、诸葛行军散等常用药物,在丝行门口贴上一张告示:本行敬送辟瘟丹、诸葛行军散,请内洽索取。这样一来,丝行门前就火起来了,过路人喝茶水的,有的喝完坐下来聊聊天,有的人进去索要药品,热闹非凡。黄仪认为这样可能会影响丝行的生意,因为人实在太多,丝行的许多伙计都去帮忙派发药品去了。

    但胡雪岩却仍然坚持照此办理不辍。他的意思很明确,施茶施药是件实惠的好事,既已开头,就要做下去,再说一来丝已收得差不多了,生意不会受太大影响,二来前来讨药的人虽多,但实际花钱有限。再说,丹药可不像银子一样越多越好,讨过药的人会不好意思再来讨,施药的第一天人多是一定的,过两天必然会逐渐减少。

    正是胡雪岩的这种施善行为,使得他的丝行生意红红火火,湖州的蚕农由于胡雪岩的这一种行为,每年收丝时节,都会把最好的丝送到胡雪岩的店里来,因为胡雪岩为他们做了许多的好事。也可正是这些高质量的丝,使得胡雪岩的生丝销洋庄生意特别好做,因此,胡雪岩也坚持施茶送药,成了他的丝行收丝时节必有的节目,后来还扩大到药店。而且除此之外,在饥荒战乱年景他设粥场、发米票,天寒地冻之时他施棉衣……这些好事,不仅为胡雪岩赢得了巨大的利益,还为他赢得了“胡大善人”的名声。

    也许有人要反问,商人是重利之人,胡雪岩既然是一个商人,那么他也会重利,一分钱的用度总要有一分利的回报才是正理,并且胡雪岩自己也说过,“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这么一个重利之人居然愿意花这种钱去做好事,这实在让人想不通。可这正显示了胡雪岩比一般的商人要高明,一般的商人在人们眼里都是一些无商不奸的小人,不管怎么样都消除不了商人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成见。可胡雪岩却消除了人们对他的这种成见,尽管人家也叫他胡老板,但是他是人家心目中的“胡大善人”。之所以在胡雪岩身上能改变人们对商人的看法,就是因为他做好事换来的,同时,做好事还可以换得市面的平静。就如胡雪岩所说的,“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市面平静也就是社会安定,社会安定了,那么生意也就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