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无人可替代的爸爸妈妈(1)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由父母双方通力合作的成果,同样,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爸爸的大手呱呱上幼儿园后,对认识的汉字很想写下来,我和先生开始教呱呱写汉字。一开始呱呱写字有些难,我告诉几次怎样握铅笔,可是呱呱总是把食指放在拇指的上面。教了几次,呱呱也着急,我更着急。因为他握铅笔的姿势不正确,这样直接影响他以后写字。

    有一天下班回家,我着急做饭,就让先生看看呱呱握铅笔的姿势改了没有。突然,我想起来,以后教呱呱写字的事情由先生来负责。一是因为先生的字写得很刚劲,二是因为我想让呱呱在和爸爸相处中,感受男性的角色。因为先生平时工作忙,对呱呱的饮食及学习上,我更多时间陪在其左右,而呱呱是个男孩子,他第一个接触的男性是自己的爸爸,我希望呱呱长大后具备男性刚毅的性格特征。

    吃饭前,呱呱高兴地对我说,他会握铅笔了,而且要展示给我看。我看呱呱进步很快,就问呱呱怎么学的。

    呱呱骄傲地说:“爸爸教我的。”看着呱呱脸上那种自豪,我很好奇,先生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进步这么快。

    我问:“爸爸怎么教的呢?”

    呱呱比划着说:“爸爸说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我就会握铅笔了。”

    我说:“妈妈也是那样教你的啊。”

    呱呱说:“妈妈的手没爸爸的手大。”说完,呱呱高兴地找爸爸去了。

    我有些不能理解呱呱的逻辑,在他看来,爸爸的手比较大,自然就能教会他。我问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呱呱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那样写,可能觉得你教他的和老师教他的是一样的吧。”这样的解释看似有些道理。这让我想起来,我教呱呱写字时,呱呱说老师就是那样的姿势,我说多一句,他便会辩解。我想在呱呱看来,幼儿园的老师和妈妈既然都是女性,那么握笔的姿势也是一样的。孩子的想法虽然简单,却告诉了我一个事实,那就是,爸爸角色的重要。

    同样的教法,只是因为爸爸是个男的,手比较大,呱呱就学得很快吗?这个看似不符合逻辑的道理让我一直很难以接受。但我相信这是爸爸——男性的影响。

    呱呱很快会写汉字了,我和先生就鼓励呱呱用一个小本专门写汉字,而且可以写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呱呱从会写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等简单的字开始,一笔一画地记着每天发生的事情,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包含了许多呱呱的乐趣与成就。“爸爸教呱呱写字”、“呱呱开始写字了”、“妈妈做的大虾好吃”……呱呱的歪歪扭扭的字到方方正正的字,这里面有多少次是先生的大手握着呱呱的小手,父子两人,一笔一画,一边写,一边念。呱呱长大后,汉字写得很像他爸爸的字,方正俊秀、刚劲有力。每次有人夸赞呱呱字写得好时,呱呱都说是爸爸教得好。

    呱呱现在翻起他小时候写的汉字,笑的前俯后仰,他说,没想到他写这么差的字会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说:“那快谢谢爸爸的大手吧。”呱呱听了后,自然是对爸爸的大手赞不绝口。他说,小时候只要爸爸的手握着他的手,他都会觉得他会像爸爸那样写出既好看又工整的汉字。

    前些天看到很多媒体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男孩言行趋向女孩化。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在家庭中,我建议作为爸爸的男人,应该用自己的男性角色来潜移默化自己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女士,她儿子15岁了,已经上高二。有一次我们见面后,她刚带着孩子上完辅导班,孩子向我打招呼后就转身,我看到孩子用手扶眼镜时小拇指翘起来,也就是大家所常说的“兰花指”,不是很明显,但之后我还发现孩子的很多动作都和他母亲很像。我随口问道:“你老公是不是不经常带孩子玩?”这位女士说:“孩子从小就是我带大的,老公忙着跑生意呢,就是和孩子一起吃个饭都没有时间,哪有时间带孩子玩啊。不过我也不埋怨。从孩子生下来,我们就商量好,我带孩子,他在外打拼。现在也总算小有事业了。”这位女士谈起老公,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是啊,老公事业有成,儿子也很优秀。但我肯定,这个孩子身上缺乏她老公那种走南闯北的精神。

    我对她说:“让你老公多和孩子相处,毕竟男孩子嘛。”

    她也许有所领悟吧,点了点头。

    有人说,自古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母亲教育成才,父亲只是起到间接的影响。可是这种影响对孩子而言,意义非凡。孩子并不是像成人们想象那样没有想法,没有观点,他们在成长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孩子们由于经验不足,心理发展并不完善,心理品质还很柔弱,难免会遭受挫折与失败,这时爸爸便是他们最好的仿效对象,他们会看爸爸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度过困难,怎样面对失败。而这些,在妈妈身上则无法找到。爸爸的男性角色,可以说是孩子从母亲的家庭功能走向父亲的社会功能的过程。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缺乏这一过程,那么,以后对自己及家庭生活会有很多遗憾。

    在家里,先生会和呱呱一起做“男性化”的游戏,比如玩枪,我和呱呱玩不起来,呱呱一点也不尽兴,而当呱呱和先生玩的时候,两人一会“敌我”,一会又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再比如,全家去爬山,先生都会和呱呱一起比赛。我认为,在家庭中,培养儿女是爸爸妈妈双方的责任、义务,而双方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

    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这样评价父亲和母亲的不同作用:“母亲是我们的家,我们来自那里;母亲是大自然,是土地,是海洋,但父亲却没有这些特征。在第一年他和孩子很少接触,这时他的重要性能与母亲相提并论。然而,虽然父亲不代表自然界,却代表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在其著作《发现母亲》中指出:“孩子的成长是从母亲身上、从父亲身上获得两级动力后才最终升空。”因此,我要提醒女士们,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独当一面,让爸爸远离孩子,而要让爸爸的角色充分发挥影响力,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爸爸、感受男性的魅力与特征,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性格。

    呱呱四个月大,我就开始上班,为了方便我上班以及上班休息时间回家看孩子,我和先生把家搬在我单位附近。这样,我早上喂好呱呱,就让婆婆在家看孩子,中间一有休息时间就往家里跑。完不成的工作,有时候拿回家,等到呱呱睡着了,我再加会班。婆婆看我和先生辛苦,就建议把呱呱带回老家养,这样我和先生就有更多时间工作,呱呱跟着爷爷奶奶也能生活得很好。可是,我并不认为这样为对呱呱好。我知道爷爷奶奶肯定会对呱呱很疼爱,可是我是呱呱的母亲,我不仅要承担养育呱呱的责任,而且在养育中,我要亲自体会和呱呱在一起的快乐,即使我再忙再累,我也浑然不觉得。后来,婆婆觉得有道理,呱呱六个月大时,婆婆便回老家照顾公公。我和先生则一边工作,一边养育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