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总看一些对学习无用的书影响学习成绩,而在我们家里,我鼓励呱呱多看一些“闲书”,而这些所谓的闲书,并非无用之书。孩子在阅读中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阔了眼界。除此之外,我还发现,阅读书多的孩子对写作并不发愁,似乎有妙笔生花的效果。
呱呱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他们写练习写日记,呱呱除了写日记,还把看的童话故事中的也用上,遇到不会写的汉字,他都会写出拼音。渐渐地,我发现呱呱对写作很感兴趣,而且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没有像其他家长所说的“孩子提起写作文就发愁”。
有一次,呱呱看科幻小说看到晚上十二点,他担心第二天上学起不来,特意把闹铃上了两次响。第二天一起来,就飞快地穿衣、洗漱,为的是节约时间多看两页书。看着呱呱急匆匆的样子,我笑着对他说:“中国的哈利波特是不是这个样的呢?”
呱呱笑着说:“中国的哈利波特肯定不叫哈利波特,应该叫顶呱呱。”说完,往嘴里塞满吃的就拎着书包上学了。
也许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说,孩子吃饭要慢慢吃对身体好,吃饭不能看书等等,我说这些我都知道,呱呱也知道,但呱呱会管好自己的,这点我相信。我没有在呱呱深夜正看小说的时候把书撕掉,也没有在他急匆匆吃饭时大讲科幻小说的危害,也没有责骂他吃饭的时候不应该拿着书看。因为我知道,当一个人迫切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想让别人打扰,何况孩子在看一本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书呢?
正是这样的宽松、轻松阅读,让呱呱特别喜欢图书,而且当发现好的图书时,还会买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好学习的人,而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乐学的人。乐学可以说是学习的本质与境界,而孩子幼小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是乐于认识的,因此,我认为,对孩子的学习最为关键的是让他从小产生对学习的乐趣,即使父母不是老师,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只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注意培养这种乐趣,我想这比让孩子上各种学习班要强百倍。
呱呱的朋友很多,用呱呱的话来说就是“天涯海角皆为友”,有的朋友住在老家的乡村里,有的朋友远在海南,有的朋友甚至远在加拿大,等等。呱呱说他的这些异地朋友为他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加拿大的朋友JOy。
Joy是中国男孩,他的父母和我是老乡。有一年春节回家,我听说在加拿大的Joy一家也回家过节,我对呱呱说,Joy可能和呱呱年纪差不多,可以交个朋友。
呱呱听了后,也很高兴。我和Joy的父母聊天,而呱呱和Joy一边用汉语,一边用英语在沟通。Joy的汉语都是父母教给他的,所以Joy的汉语还很不错,只不过在加拿大的时候很少和同龄人用汉语交流。呱呱和Joy那天聊了很多,两人从喜欢的明显聊到以后上大学喜欢的专业。看到两个孩子交流时流露的表情,我觉得他们的友谊会持续下去。
那天分别时,呱呱和Joy留下了电子邮箱,说以后可以在网上继续联系。回到家里,呱呱为他们的聊天特意写了很长的日记。呱呱对我说他发现不同国家对中学生的培养很不一样,Jov对社会实践很熟悉,而且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中,而自己这方面很缺乏。呱呱觉得他和同学们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和家里,对社区、城市知道的太少太少了。
Jov在回信中介绍了很多加拿大学校的活动,我给呱呱提了建议,可以试着用英文给Joy写信。呱呱说他也有这个打算。呱呱和Joy商量好,呱呱用英语写信,Jov用汉语写,这样一来,两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由于呱呱和Jov所住的地域不同,所以两个人看到信件的时间也就不同。通常是呱呱这边还在写信,Joy那边刚看到上一封信。呱呱说他们无所不谈,遇到青春的烦恼也会在邮件里互相倾诉;Joy参加了社会实践或者调查活动,都会将自己的体会讲给呱呱,而呱呱也会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说给Jov。
呱呱还把Jov介绍给他的其他朋友,尤其是把在老家乡村的小牛介绍给Jov。小牛在县城高中上学,平时很喜欢摄像,他利用暑假打工自己买了一个照相机,拍了很多家乡的照片发给Joy,他告诉呱呱和Joy以后他想做一个摄影师。呱呱和Joy都很支持小牛,并且Joy为小牛提高了外国摄影师的作品,呱呱搜集了一些摄影书籍。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在不同时间思考朋友的问题。他们之间没有歧视、没有附加的条件,有的只是纯真友谊。
在Jov的帮助下,呱呱的英语提高很快,为此,呱呱主动承担班里英语简报的小主编,自称为呱呱小编。呱呱告诉同学们学英语一点也不难,因为他一直在“享受语言的乐趣”。
当孩子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时,又有什么是难事呢?我想呱呱以后对学习并不畏惧因为他知道为自己找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