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两国达成协议之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攻打辽国。辽国有5个国都,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云中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按照“海上之盟”的协议,金国负责攻打“燕云十六州”之外的3个首都,也就是上京、中京和东京。金国本身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而且曾经又是辽国的属国,所以对于辽军的作战风格非常了解,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他们就已经攻打下了3座城池。宋朝负责攻打西京和南京,负责人是童贯。
别看童贯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手段非常强悍,可是在面对金兵的时候,就如同秀才遇到了兵。已经被金兵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辽军为何还能够对抗宋军?难道说是宋军真的这样不堪一击吗?
这也是有着很多原因的,首先童贯并非武将出身,对于打仗,他也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平日里在和西夏的战争中,他还能够凭借着经验获得胜利,可是面对辽军,他丝毫没有优势可言。而且在经历了金兵的攻击之后,辽国的天祚皇帝已经失去了踪迹,辽国士兵更是面临着生死考验。
当他们决定破釜沉舟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来犯的不是金兵,而是和他们一向和平相处的宋军,心里的满腔怒火更是燃烧起来。估计当时辽军都在愤恨,金国原本作为我们的属国,我们之间这场战争算是内部矛盾,你们宋军跑来凑什么热闹?
借着这股满腔怒火,辽军竟然将童贯带领的15万人马击退,可是他们并没有乘胜追击,童贯狼狈撤军。可是童贯并不甘心,一来是他野心极大,再者如果真的就这样惨败而归,在宋徽宗那里,他也难以交代。怎么办呢?童贯想来想去,只想到了“亡羊补牢”的法子。他将所有的残兵败将凑了凑,又组织了一支军队,想要再次攻打辽国。
还没有展开攻势,辽国就派人来了,或许有人就问了,为什么辽国人不去找金国,反而是来找宋朝呢?辽国人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和金国之间的争斗已经势在必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能够在战场上见真招了。可是宋朝不同,他们的战斗力不堪一击,或许只是受了金国的蒙蔽,如果辽国能够和他们谈谈,没准就能够阻止他们对自己宣战,让他们能够专一抵抗金国的入侵。再加上原来童贯曾经出使过辽国,所以他们来找童贯。
听到有下人来报说辽国使节到访,童贯心里也有些纳闷,这个时候,辽国使节来干什么呢?不过他还是召见了辽国使节。就在大帐之中,童贯正襟危坐在主帅的位置上,斜着眼睛看着辽国使节,估计在那一刻,他又想到了当初在辽国所受到的耻辱。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地开口问道:“眼下大战在即,不知辽国使节来此,有何见教?”
辽国使节岂是那种能够被童贯傲慢态度激怒的人,他微微一低头说道:“女真族是我们的臣子,眼下叛乱于辽国,此事你可知情?”
“知道!”
“我们与女真之间的斗争,完全是我们在平定国内的叛乱。敢问如果你们大宋朝里面出现了叛徒,是否也会派兵征剿?”
“这个自然。”
“那敢问童大人,辽国平定叛乱,宋朝却插手其中,不知意欲何为?”
“这实属两国之间的约定,无可奉告。”童贯可以突出两国这个词。
“呵呵,”辽国使节笑了笑说,“上一次童大人和辽国军队交手,能够保住性命,实属是辽国高抬贵手。如果真的是宋辽两国交锋,宋朝绝不是辽国的对手,哪怕是现在的辽国,你也是打不过的。又为何要去帮助金国这个叛徒呢?不如我们联手,攻打金国?”
“你也太小瞧我童贯了,我怎会做那背信弃义之事?”
“那你就保持中立。”
“做不到!”说完,童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辽国使节轰了出去。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等待遇的辽国使节也是气愤交加,据说他站在院子里,对着大帐哭诉:“宋辽两国,百年和好,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当天夜里,7000辽军趁夜劫营,宋军又退出300里,又给人家留下一堆刀枪甲帐。史籍记载说:“宋军奔走于崖涧,自相践踏,死者数万人。”意思就是说,这些宋军们一听说辽国的军队来了,掉头就跑,留给辽军士兵的永远是后背,光自相践踏就踩死了好几万人。
这样一来,童贯又失败了,最后没辙了,只能去央告金国人。他说,本来我们想自己打下“燕云十六州”,但是我们皇上有好生之德,不忍杀伤性命,所以就麻烦你们给打一下吧。
于是金军出兵了,在攻打辽都南京的时候,辽军都没抵抗就开城投降了。打下来之后,宋朝想把“燕云十六州”要回来。金国说给钱吧,加上军粮,总共100万,宋朝同意成交。金人把城郭、房屋留下,金帛、子女尽数载回。
所以,宋朝收回的只是一座座空城,人口、财物尽被金人掳走。更可怕的是,这么一来,金国人就看明白了,原来所谓的中原大国也就只会练一张嘴罢了。第一次15万宋军被1万辽军打得落花流水,第二次被7000辽军追得落荒而逃,可见宋军的战斗力之低下。
其实,宋朝“联金伐辽”这个决定是非常错误的。当宋徽宗在朝廷下了这道圣旨之后,就有官员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