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成功与失败,一线之间(1)
    对于王安石的得势,朝廷中肯定会有反对者,这个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司马光。关于这个人,或许大部分知道的只是那个曾经懂得砸缸救人的聪明小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样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在他的主持之下编修而成。

    当时的司马光和王安石同样都是翰林院的学士,两个人就暗暗斗起法来,这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在庙堂之上,似乎是最常上演的戏码之一。他们之间第一场较量,主要是因为一个叫做阿云的女子,当然,这个女人和两位政治家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主要是因为一起发生在登州的案子。

    阿云本来是登州的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如果说她有何过人之处,那就是她长得很漂亮。在古代,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任何势力、又不想流落在烟花之地的美女,处境非常凄惨,而且麻烦不断。在阿云的父母刚刚过世不久,她就被自己的叔叔卖给了老光棍韦大宝。注意,这里出现的是一个又老又猥琐的中年大叔,绝非是《鹿鼎记》中桃花不断的韦小宝,阿云姑娘心里不乐意这门亲事是常理之中、意料之内的事情。

    阿云虽然是一个农家少女,但是性格却非常倔犟,她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死都不要嫁给这样一个丈夫。于是她选择了最直接、也是最不理智的方法,去杀死韦大宝。不过一个女子能有多大的力气呢?再加上是第一次犯案,韦大宝并没有死,只是失去了一根手指。

    很快,阿云就落入了法网。按理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案子,用现在的法律来说,这叫做故意杀人未遂。不过在宋朝,这可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因为在古代,男人的地位比女子高出许多,正所谓是“夫为妻纲、君为臣纲”,阿云姑娘只能在大牢中等死了。但是这件案子却引起了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个人的激烈争论。

    正方王安石,他的辩论观点是,此女子身世可怜,事出有因,应当给予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如就从轻办了吧。反方自然就是司马光,他的观点就比较“传统”,认为这已经触犯了“夫为妻纲”,虽然阿云并未嫁给韦大宝,但两个人之间是有婚约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当判处阿云死刑。

    一个小小的案件,竟然能够引起两位翰林院学士的重视,就连宋神宗都亲自参与进来,自古至今,能有多少这样的案例呢?阿云姑娘何其幸运,据说当时在皇宫之中,文武百官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主要的辩手自然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唇枪舌剑,谁都不愿意输掉这场比赛,最终以王安石的胜利告终。

    这只是一件小事,却拉开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变法与反变法的争斗,这场争斗一直延续到王安石变法失败为止。

    1068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安石的这场火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那些享受着各种特权的皇亲国戚。在变法之前,这些王公贵族们整日里就想着要朝廷的俸禄去享受生活,造成了国库的亏损甚大。对于这些问题,王安石在一上台就颁布了《裁减皇族恩例》和《刊定任子条式》,这两条规定直接废除了众多公爵席位。如果你想要爵位,成,先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再说!除此之外,王安石还直接打起了皇帝女人的主意,认为这些贵妃啊、娘娘啊,平日里开销太大,得省着点花!

    一时之间,王安石变法立刻成为了风口浪尖的焦点事件。很多人都伸着脖子等着看这个被宋神宗看做是神仙的王安石如何能够在大宋王朝上翻云覆雨,究竟这场变法会演变成一种什么态势!不过这一场火确实灭了很多贵族的嚣张气焰,却也为最终变法失败埋下了最隐蔽且最难规避的隐患。

    除了开源节流之外,王安石还主张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他的想法比较像我们现在考大学要分专业一样,专门培养一批人才,这样才能让宋朝有人才可用,而非是只会玩弄文字的风流文人。王安石这样说并没有言过其实,因为在宋朝的科举制度之中,主要考的内容是填写诗词歌赋。或许在我们现在人眼中看来,这多少有点玩物丧志的意思,毕竟会填写诗词歌赋的人,最多也只能算是个文学家。就连文学巨匠曹雪芹曹先生最终也没有进入庙堂,而那些只会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又怎么能够胸怀天下,懂得治国之道呢?王安石同样是这么想的,可是他的这个举措却引起了另一位的攻击,这个人就是厨艺非常好、文采也非常好的苏轼。

    苏轼同样是反对变法阵营中的一员主将,他认为,王安石改变科举制度是对文人的一种侮辱。我们都知道苏轼的文学功底不容小觑,他还想凭借着自己的文采在朝廷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此时王安石却要变法,严重阻碍了他的仕途之路。于是乎,他就用自己最擅长的学问,一连写了3篇思想报告《议学校贡举状》、《上神宗皇帝书》和《再上神宗皇帝书》,直接将炮火对准了王安石。在所有的史料记载中,苏轼是第一个用文字形式炮轰王安石的人。好在宋朝并没有什么传媒集团,否则这两位文学家的炮轰事件绝对得上头版头条!

    宋神宗看到这3份思想报告,很自然他就要给苏轼做做思想工作。可是这个皇帝的做法很有意思,他表面上听取了苏轼对王安石的抱怨,然而王安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怎么改革就怎么改革,丝毫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在此之后,苏轼彻底和王安石铆上了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