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赵丽君就去了徐庆南家里,问了他考试的情况。
有了她的提前“开小灶”,徐庆南答题十分得得心应手。
徐家父母知道徐庆南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很开心,觉得这一次的选拔名额有望了。
徐家父母非常感谢赵丽君的帮忙,为了表达谢意给了赵丽君一个最近在省城十分风靡的礼盒。
赵丽君拿到礼盒也十分激动,这礼盒她在她大伯那里见到过,堂妹还和她炫耀了里面的东西有多好吃。
这礼盒就是姜清婉和熊哥合作卖的礼盒,因为数量比较稀少,定价比较高。
能买到这种礼盒都狠狠出了一次风头。
拿来送人也超级有面子,赵家大伯那一盒就是底下有人求着办事才花了大价钱从黑市里买的。
赵丽君尝了一口,那味道和她以前吃过的洋点心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那些高档礼盒姜清婉是花了心思的,拿出来的糕点都是用空间里的一些食材做的。
此时办公室里,赵丽君手上就拿着一块糕点,让办公室里几个女老师都羡慕坏了。
其他几个认出徐庆南笔迹的老师也纷纷和赵丽君道喜。
赵丽君十分得意,看了眼独自在座位上忐忑不安的罗飞,讽刺地笑了笑。
这一次姜清婉那个乡巴老输定了,什么天才,一遇到难度大的试卷就现原形了。
毕竟到现在她都没有听到有关姜清婉成绩的消息,程薛的名字倒是听到过几次。
学校里那几个常年前五的人,各科老师自然是认得出笔迹的。
程薛的物理化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但是在英语上就差了很多,这一次赵丽君估计调了难度,以至于程薛的英语成绩非常不理想。
要问赵丽君为什么知道,因为她改到了程薛和徐庆南的试卷。
和徐庆南相比,程薛的英语成绩弱了很多。
倒是有一个女生的试卷,比徐庆南的要出色,除了英文作文,其他基本全对。
不过这个人赵丽君并不觉得是姜清婉,一班有个叫蒋静的,英语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她怀疑这个人应该是蒋静。
毕竟姜清婉一个乡下来的土老帽,懂什么英语,以前考试肯定都是死记硬背的。
“也不知道姜清婉这一次考得怎么样,有没有老师改到她的试卷”赵丽君故意在办公室里问起姜清婉的情况。
办公室里的老师面面相觑,他们对这个学生的字迹不熟,自然不清楚哪个是姜清婉的试卷,所以一时间办公室里就安静了下来。
一个和赵丽君要好的老师讽刺了几句姜清婉,其他老师也纷纷附和。
谁让赵丽君的家世好,他们可不敢得罪赵丽君。
罗飞见不得这些人捧高踩低,看不起姜清婉,出声维护姜清婉,“我改到姜同学的数学试卷了,我改的那部分之前姜清婉所有的题目都是正确的,我也看了眼后面的,姜清婉都答对了,甚至那几道附加题都答对了。”
“嗤”赵丽君翻了个白眼,觉得罗飞在异想天开,“罗老师,你就别嘴硬了,你是说姜清婉数学考了满分,别逗了,你难道不知道那份数学试卷有多难吗”
赵丽君根本不相信罗飞的话,就算她把试卷透露给了徐庆南,那两道附加题徐庆南也不是很有把握。
罗飞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姜清婉数学能考满分,简直是笑话
“我说的是真的”罗飞见办公室里的人都不相信他,甚至眼睛还有鄙视的意味,顿时气得脸都红了,“姜同学真的是满分,我都和答桉对过了。”
虽然下面的题目不是他改的,但是在发现姜清婉试卷的时候他还是全部看了一遍。
其他的科目罗飞不敢肯定,但数学确确实实肯定是满分。
“罗老师,你要是吹牛也要吹的稍微谦虚一点,满分呵呵”赵丽君讽刺地瞧了眼罗飞,觉得他大概着急疯了,才会说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话,“罗老师,呆会见了省城来的教授你可得悠着点,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话你得别说,省得丢我们阳山中学的脸。”
罗飞被赵丽君气的说不出话,心里为姜同学忿忿不平,为什么他们就是不相信姜同学的实力呢。
姜同学真的是天才
此时赵丽君提到的省城来的向教授在校长办公室激动地看着几张试卷。
田校长乐呵呵地笑着,和向教授解释着什么,而一旁的赵志刚则是强颜欢笑,满脑袋的冷汗。
“田校长,这位姜同学在哪里,我能不能见见她。”向华南声音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还有这位程同学,我也希望能见见。”
眼睛还看着手里的那张数学试卷。
这题目答得好啊
这解题步骤比标准答桉还要完美,简洁明了。
还有这试卷的字也是令人赏析悦目。
向华南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叫姜清婉的同学。
虽然他从京市来z省和附近几个省选拔天资聪明的学生,也见过几个非常聪明的,但是还是没有阳山中学这个叫姜清婉来得让他惊喜。
哦,对了那个叫程薛的学生也很不错。
虽然语文和英语成绩差了点,但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十分亮眼,和省城一中的严少平不相上下。
原本这次选拔只是在每个省重点的高中选拔的,要不是他听说听田校长说了姜清婉和程薛这两个学生十分出色,否则他都要错过这两个好苗子了。
他看了眼阳山中学的前几名,觉得这几人都非常的不错,虽然没有姜清婉和程薛亮眼,但也是不错的,在省城一中也是可以名列前茅的存在。
虽然原本选拔名额不多,大部分给了重点学校,底下小学校原本是不考虑的。
但现在他觉得可以多给阳山中学几个名额,
田校长脸上十分澹定,他早就猜到了现在的结果,他十分清楚他们两人的实力,哪怕换了试卷他也并不担心姜清婉和程薛会出现什么意外。
向教授肯定会喜欢姜清婉和程薛这两个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