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2章 第 152 章
    “卖报啦、卖报啦”

    “江宁日报,江宁百姓自己的报纸,让你获取江宁每日最新见闻”

    “民办报纸,只要两文钱一份嘞,带您看遍江宁奇闻轶事”

    卖报的少年卖力地吆喝着,朝气满满,却无人问津。

    胤祉一早就来到阊门这边,在二楼看卖报的情况。

    半个早市的时间都过去了,连个上前问的人都没有,甚至他还看到有些人远远避开了。

    胤祉不解,胤祉不懂。

    “主子,怎么办,要不今日先分文不收,赠予他人试读”

    这个免费试用的法子,还是胤祉以前教的,他去谈香皂生意时,就用过这法子。

    胤祉却摇摇头,别看这报纸才两文钱一份,苏州百姓大多都买得起。但你要是开始就开了免费的口子,恐怕总会有人觉得,不过就两文钱,干嘛不继续送

    认为本来就能白得的东西,自己掏钱买就是亏了。

    “那怎么办”将胤祉不语,步山继续出主意,“不如以那上边的名士之名做噱头”

    胤祉又摇摇头,看来,只能用那招了。

    他拿出一张纸给步山,让他召集卖报郎过来,用那纸上写的新话术。

    “嗨呀原来小主子早有成算,小的就说嘛”

    步山打开一看,倏然瞪大眼睛,笑容僵住,而后噗嗤一下。

    对上小主子的眼神,又没敢大笑,憋笑快憋坏了。

    未几,他用特殊的哨声,把十几个卖报郎都给召了回来。

    一问之下,十几个人还真是一份都没有卖出去。

    步山好不容易憋住笑,一本正经地教他们新的宣传口号。

    众卖报郎“哈哈哈”

    步山“不得无礼,不准笑”

    众人只好拼命抿住唇瓣,不敢笑。

    “都记住了吗”

    “唔唔唔”记住了

    不敢张嘴,张嘴就破功了。

    这些卖报郎,都是从卖场临时调用过来的学徒,里面就有沈平安。

    步山手一挥,众人散去。

    接着,胤祉就看到那些卖报郎走远了,有的捂肚子,有的扶墙,避开人群,“哈哈哈哈哈”

    胤祉“”

    有什么好笑的,还是见识太少。

    那些卖报郎笑够了,才散入赶早市的人群中,调整好心态和表情,准备吆喝。

    可胤祉看了半天,发现他们好像都张不开嘴。

    步山憋笑“小主子,没事儿,可能是脸皮薄,再等等看”

    胤祉木着脸,“谁先开口,有赏。”

    步山继续憋笑“小的遵命。”

    过了好一会儿,早市的角落里,一个嘹亮的声音忽然响起

    “财主家老母猪为何夜半惨叫寡妇家为何夜夜点灯人影幢幢破庙里书生为何屡屡失踪八旬乞丐为何一夜暴富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1江宁日报给你答案”

    早市的百姓“”

    天哪,还有这种事情

    这话术,果然引起了所有路人的兴趣。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整个早市的百姓都停顿了一下,接着就哗然起来。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往那喊话的方向看去,却见那人拿着一沓厚厚的纸张,手里也仰着一张纸,“快来买诶,两文钱看个稀奇嘞

    步山终于没忍住,“噗哈哈哈”

    胤祉“让他、把那玩意儿、取下来”

    那少年正是沈平安,虽然喊出了声,但是脸上蒙着布巾,好像做贼一样。

    也没有这么丢人吧胤祉无语。

    步山忍着笑,赶紧吩咐人去提醒沈平安了。

    这话术的效果显然是极好的,人群把卖报的少年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就想听他说书呢。

    结果一听说是卖报纸的,两文钱一份,上面就有答案。

    普通百姓可不知道邸报不能买,自然不会想太多,心里实在太好奇了,就有识字的人先买了一份。

    然后周围人都围上去,让买报纸的人说说到底为何寡妇家里夜夜人影幢幢

    买报那人翻了半天也没得到答案,不由对沈平安怒目而视,少年摸摸鼻子。

    “客官别急,您看那新闻上,家庭纺织小作坊的采访,就是寡妇家的。”

    众百姓“”

    有人怒道“你耍我们呢”

    沈平安“没有啊你们再看那破庙里书生屡屡失踪,可是最近正热卖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先生所写的最新聊斋故事呢,两文钱买一份回去,值了”

    “真有聊斋的新故事看看”

    围观人群里有读书人,恰好也看过聊斋志异,一听说又有新的故事,才两文钱,自然想买了。

    这一开张,就逐渐有人愿意买了,少年一下子就卖出去十几份,不由大大松了口气。

    人群逐渐散开,有人不愿意花钱,凑去熟人那里看新鲜,当然,更多的人没有买,是因为不识字。

    沈平安这边才松了口气,就有便装的侍卫过来,给了他二两银子的赏钱,又叫他把布巾摘了。

    沈平安嘿嘿笑着收了赏钱,就依言摘了布巾,其实,喊开了之后,看到百姓们那副猎奇震惊的表情,他倒是不觉得丢脸了,只觉得好玩。

    于是,他换了个地方,带着其他卖报人,继续喊“破庙半夜为何出现妙龄美人湖底为何捞出金条”

    早市的认字的人到底少,虽然确实让人稀奇吧,也不贵,但到底看不懂啊。

    一个早市,卖报郎们手里总共一千份报纸,只卖出去不到百份。

    不过胤祉也满意了,很快,他让步山带着人转移阵地了。

    这次,他们的目标客户,在各大茶楼酒馆的门口。

    一个上午过去,总共卖出了三百多份。

    胤祉觉得可以了,接下来就让卖报郎们自己到处去转转。

    每卖出两份,他们就能得一个铜板,自然没有人不愿意的。

    经过大半天的磨炼,有些人甚至有了自己想出来的新话术。等于是胤祉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他们就举一反三了。

    步山给自家小主子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您,怎么想到让卖场学徒来做这个的”

    胤祉瞥他一眼,知道他这是拍马屁,不是真的问问题,都懒得理他。

    下午,他还要去报社审稿呢。

    这日,拙政园里,依旧有诗社的活动。

    这个诗社叫新慎交社,发起人虽然是纳兰容若,但其中号召力最强的主心骨,是曾经名动江南的江左三凤凰之一,吴兆骞。

    吴兆骞早年时运不济,身陷顺治朝的科举舞弊案,又因在殿试时紧张交了白卷,被流放宁古塔。

    他能回到江南,还多亏同样是江南才子的顾贞观,跟容若交好,托容若说情,康熙帝才免了他的罪。

    是以容若要办诗社,第一个邀请了他,他自然不会推辞。

    慎交社正是早年江南有名的文人结社之一,极有名气和影响力,新慎交社又有吴兆骞坐镇,名气自然很快就传播开了。

    这日,众文人聚集到拙政园,就看到每个雅座桌上,都放着一份江宁日报。

    众人不明所以,拿起来一看,发现这纸质量不如何,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却是印刷而成,顿时有种印书人挥霍无度之感。

    接着,看到上面的内容,众人又纷纷入了神。

    “原来近日江宁还有这么多新鲜事有趣得很呢。”

    “咦,竟然有蒲松龄的新聊斋故事”

    “豁还有吴兆骞先生的最新诗作和纳兰容若的新词”

    “呃怎么还有教农人怎么养猪的”

    “诶这底下是什么意思,凭此报纸,当日于鱼乐卖场购物,全单九八折”

    所有人看完这薄薄的一张纸,面面相觑,“这江宁日报是何物邸报不是邸报,似是民间所印”

    “是啊,上面也有时事,但都是民间之事,官府的消息只有一点。”

    “这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到底想说什么”

    书生们都一头雾水,等着吴兆骞和容若前来,为他们解说。

    未几,两人说说笑笑地相携而来,众人因为太好奇了,往前迎出了好几米远。

    一人行礼道“汉槎吴兆骞字先生,此卷为何给吾等阅看啊这是何意”

    吴兆骞笑了笑道“此乃民间小报,是给百姓于闲时看着玩的,诸位以为如何”

    “倒是颇有趣味,就是有些杂乱。”

    有人忍不住了,“说杂乱还是客气了,怎么可以将文人的高雅诗词,和母猪的产后护理印在同一张纸上”

    “对,这不是有辱斯文吗”

    纳兰容若点点头,沉吟道“确实是个问题,咱们得和先生说说,让他分成两张纸来印。”

    容若知道胤祉说过要扩版,今日小试牛刀,只是一张纸,以后可以多张叠在一起,不同的内容分在不同的纸张上。

    众书生“”

    容若好像没看见大家古怪的脸色,又谦虚问“诸位以为,此报卖二文钱一份,可还合适”

    众人“”

    好便宜啊

    笔墨都贵,何况是印刷的书卷

    众书生此时不由重新审视这报纸。

    这上面可是有吴兆骞先生和容若的最新诗词,而且还有半个新的聊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