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章 三更合一
    康熙回到重华宫,早就有机灵的太监让小厨房烧了许多热水,一桶桶往殿内送。

    他这次沐浴的时间有点长,泥巴干掉后不好洗,得慢慢刷掉才行。

    换了好几桶水之后,浴桶里的水才变得干净了起来。

    康熙这才起来,就听见外边有人急哄哄来禀报,进来的时候因为太急都没看见门槛,直接被绊倒,整个人摔趴在地上。

    李德全皱着眉头道“慌慌张张做什么,何事”

    那人都顾不上爬起来,抬起头就慌张道“皇上,太和殿烧起来了”

    康熙从屏风里出来,身上只穿着单衣,后边的太监正捧着衣裳追出来。

    他蹙眉道“太和殿烧起来了御林军去灭火了吗”

    趴在地上的人忍痛起来跪下禀报道“回皇上,御林军和附近宫人都赶去太和殿灭火,只是火势太猛烈”

    如今还刮着北风,助长了火势蔓延,宫殿又都是木头做的,这一烧简直不得了。

    宫里的防火设备,就是在四周都放下大水缸,每天都加满,随时能做扑灭火势的准备。

    小火还能立刻扑灭掉,大火就要束手无策了。

    宫人最多只能用水袋灌满水,然后扔进火势里面试图灭火。

    另外会有更多的人疯狂打水,毕竟水缸的水就是应急用,哪怕大缸是满的,在这时候一会儿就要用完了。

    康熙向前走了两步,示意顾凝宸留在重华宫,还安抚两句道“别担心,朕去去就来。”

    他说完转身就离开重华宫,上了轿子一路到了太和殿前。

    康熙还以为御林军和宫人会慌张混乱,去到的时候看见太和殿的火势依旧很大,救火的人却颇有秩序。

    一部分人从水井打水,一部分人就专门送水去大水缸,一部分人从水缸装满水袋,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专门投掷。

    每一个部分的人都负责一件事,确实不会一路慌慌张张打水然后吭哧送过来,彼此还可能跑得太快撞在一起把水洒了,明显有条不紊多了。

    康熙刚下轿子,已经有太监来禀报道“皇上,拖尔弼大人恰好经过,见太和殿这边救火乱糟糟的,就跟御林军一起指挥众人分工救火。”

    闻言,康熙仔细一看,才发现里面灰头灰脑帮着装水袋的人竟然是拖尔弼

    他因为离着火场比较近,脸上沾了灰。

    周围人也多,要不是有人提醒,康熙压根就没注意到拖尔弼。

    拖尔弼年纪大了,也不逞能,打水、送水和投掷水袋都需要大力气。

    所以他就选了用力气最小,却也比较关键的一件事来做。

    拖尔弼装水的相当熟练,他之前已经吩咐腿脚快的小太监去内务府仓库取空的水袋过来。

    这些年纪小的太监在这边连装水都没法做,还不能什么都不做在旁边光看着,力气太小,个子也小,连水缸都够不上,就被他派去跑腿。

    小太监虽然个子小,小腿倒腾得飞快,一路气喘吁吁来回送,这时候喘着气道“大人,水袋没,没有了”

    拖尔弼停下手,抬头见太和殿的火势依旧没有变小的样子,顿时眉头都皱了起来。

    康熙也发现了,北风越发厉害,这火势根本压不下去。

    他让人叫拖尔弼道跟前来,得知水袋已经没有了,这继续救火简直杯水车薪,索性摆手道“也罢,让人都退回来。”

    太和殿这火救不了,就没必要填人命进去。

    御林军和宫人很快退后,太和殿的火势变得更为猛烈。

    康熙站在远处,看着太和殿被彻底烧毁,最后燃尽了,只剩下一片黑色的残骸,他扭头吩咐道“李德全,派人查探一番,火苗究竟从哪里开始。”

    是人为,还是意外

    他到底没回去重华宫,而是去了乾清宫轮番听着不断传来的消息。

    直到入夜,康熙才确定这只是一场意外。

    却也是因为御膳房的太监在后院用火不小心,导致失火,又因为北风把火苗蔓延到太和殿的斜廊。

    太和殿侧边的斜廊是木制的,一点就燃,算的上人祸了。

    不管如何,太和殿突然烧毁,收拾后就要开始重建的事宜。

    原本斜廊的木制结构显然挡不住火,康熙在桌上写写画画,试图琢磨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防火,那就只能换成石墙。

    另外救火的设施也得重新设计一番,康熙点了点写满的一页纸,随手扔在了火盆上。

    还是李德全小心翼翼提醒,他这才恍惚发现时辰不早了,就问道“定贵妃那边可是睡下了要是没有,就派人告知一声,朕今晚就不过去了。”

    他这脸色实在太差了,着实不必过去,吓着顾凝宸就不好了。

    李德全应下,回头让小太监去跑腿递话,很快回来道“皇上,贵妃娘娘让御膳房做了一碗羹汤过来。”

    顾凝宸知道康熙这会儿肯定没心情用饭,甚至晚饭都没用,就让御膳房准备了好克化的羹汤。

    热乎乎吃上一碗,肚子里垫了东西,心里也能舒服一点。

    确实康熙喝完一碗,才感觉自己有点饿了。

    之前他心情太坏,也就没感觉饿,这一碗羹汤下去,肚子热热的,反而勾起了饥饿来。

    康熙吩咐李德全让御膳房再送一碗面条来,李德全听后喜不胜收,赶紧去交代了。

    没多久御膳房就送了一碗面条来,当然不可能是素面,里面放了满满的肉酱。

    要不是天色暗了,不能送太多吃的,免得不好克化,御膳房恨不得送一桌菜过来。

    康熙吃完后又在新的纸上写写画画,笔迹很潦草,只有他能看得懂。

    直到半夜他才睡下,第二天在平日的时辰起来去早朝。

    朝中大臣半夜就收到太和殿被烧毁的消息,早朝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安静。

    康熙早朝的时候也没说别的,就是打算重建太和殿,具体如何还得仔细商榷。

    他下朝后原本打算去御书房,走了一半却忽然改变主意“李德全,去重华宫。”

    李德全得令,立刻让抬轿的太监转道。

    顾凝宸昨晚担心得睡不着,夜里等到康熙不过来的消息,心里更是放心不下,让人送去羹汤。

    好在听闻没用晚饭的康熙到底还是用了羹汤,另外还叫了一碗面,有了胃口。

    能吃就好,免得饿着肚子心里更要难受了。

    这会儿听说康熙来了,顾凝宸赶紧出去迎。

    她才到了门口,康熙已经大步走了进来,握着自己的手往回走道“你不必出去,外边冷着呢”

    握着顾凝宸的大手很暖和,反倒一直在有地龙殿内的她双手有点凉。

    康熙握了一会,感觉掌心里的小手终于暖和了才放开“朕昨晚叫你担心了吧,看着你这小脸就知道没睡好。”

    顾凝宸笑着摇头道“我担心皇上也是应该的,倒不是担心皇上是难受或是消沉,而是担心皇上废寝忘食琢磨解决之法。”

    闻言,康熙就笑道“凝宸是懂朕的,光沉湎太和殿被烧毁的难过之中,根本就解决不了任何事。”

    与其伤心难过,他倒不如尽快找到解决之法了。

    顾凝宸让陈女官送来一页纸,上面画了一辆车。

    车子很奇怪,虽有轮子,却不是一边推,而是两边都有双杠能推。

    中间的箱子四四方方的,最上面有个管状的东西,微微弯曲。

    侧边更是有横杆,右下角有一个圆形的孔,大概有拳头大小。

    要是其他人看着这古怪的东西,可能就会先问了,康熙却习惯自个先琢磨一番再问。

    他看了一会,试探着问道“凝宸这东西是为了救火用的”

    她就明白没什么能难得住康熙,于是笑着点头道“皇上猜得不错,这是我昨晚琢磨出来的水车。”

    顾凝宸的画工不算特别好,只能画出一个轮廓来,就给他仔细解释每个部分。

    两边都能推,这样就能两个人一起推,增加速度了。

    而且不需要担心掉头的问题,两边的方向都能直接走。

    最上面的管状东西,和侧面那个拳头的窟窿,都是用来接驳水管用的。

    侧面的一根杆子,一上一下就能圆盘增加水箱里面的压力,最上面接了管道后对着起火的地方就能用水龙来浇灭。

    虽然做不到高压水枪那么大的压力,比起只能用水袋或者水桶来泼水,怎么都要有效得多。

    水箱做得再大,水总会很快用完,那么就能从侧面这个水管源源不绝输送水源进去。

    输送的源头可以是井水,也可以是其他水缸。

    哪怕水车比水缸和水井高,因为水箱里面压力更高的关系,就能运用虹吸原理,让水流从低走到高处,灌满水车。

    这样就不必担心水车里没有水,更不需要人力来灌满,那样效率就太低了。

    当然这只是顾凝宸的设想,具体还需要工匠做出来。

    康熙听完后微微挑眉道“水往高处走,倒是有趣极了。”

    他并不觉得顾凝宸是在空口说梦话,反倒很想试一试“这个水箱用什么材质,铜制的”

    她点点头,虽然铜制的用久了可能会生锈,但是里面的水又不是用来饮用的,稍微生锈也无妨,只要不影响使用就行了。

    “这水车得密封好,我想着这四边需要加固,能锁边的话就能更严密一些。”

    密封不够,水压也就不够了,那水流就无法从底下上来进水箱里面。

    顾凝宸又指着图纸道“我还想着这水箱底下有锁扣,轮子能拆开。如果附近就有水井的话,这车能直接抬到水井上方,吸水就更容易了。”

    如果是小巷的地方,整个水车进不去,拆掉两边轮子被人抬着进去就可以。

    康熙一听就知道,她这设计不止是用在宫里,哪怕在宫外,甚至更狭小的胡同也能用。

    也是,就顾凝宸这心善的样子,宫里容易失火,宫外亦是如此。

    救火就是救人,自然希望所有地方都能用上,而不是只用在空旷宽敞的地方。

    康熙就笑着点头道“不错,这个想法朕觉得可行。”

    他让李德全准备了新纸,用铅笔重新在上面把顾凝宸的想法画成图纸。

    比起她那张只有轮廓的图纸,康熙这个就要画得详细多了,工匠看着就能直接动手制造。

    他还在最上面的管道改成铜狮子的模样,张大口,管道就能直接扣在狮子的大嘴上。

    顾凝宸仔细看了看,感觉这只狮子张大口的样子,怎么很像那只被献上来的白狮

    不管如何,画了这只铜狮子之后,她感觉这简陋的水车都变得高大上了不少。

    就说康熙跟自己一样是理科生,更擅长理科,为什么在美术和音乐上也那么优秀了

    这简直不科学

    康熙画到水管上面就停顿了一下,顾凝宸也是发愁这个,昨晚才没睡好的。

    毕竟后世用的水管,现在的科技根本做不出来。

    后世用的是vc合成水管,需要稳定剂合成,如今化工方面压根就没起来。

    她一时想不到最好的,这时候也照实说了“皇上,我昨晚想了很久都没想到用什么来做这管子。”

    康熙无奈道“想不到那就好好休息,看你这脸色,昨夜难道辗转难眠就想这个去了”

    顾凝宸没点头,他都能猜出来,脸色更无奈了。

    康熙低头看着图纸想了一会道“用竹子的话是柔软,却需要经常更换,而且竹子不太耐用。”

    太过用力,或者稍微远一点,竹子的长度就不够了。

    他又琢磨了一会道“可以试试用铜制管道,管道薄一点,中间做几个关节能够转动,变换方向。”

    康熙这个想法相当不错,顾凝宸如果能看见自己,脑袋上肯定有一个灯泡被点亮的样子“皇上,这个很好。”

    定下结构和材质,剩下的只需要交给工匠去做就行了。

    图纸写得足够详细,英华殿的工匠不可能照着都做不出来。

    有了水车,以后宫里如果失火,也能避免像昨天那样因为水流不够,延误了救火的时机,反而让火势更加猛烈了。

    康熙打算先在宫里试用,确实没什么问题就多做几架,另外也送几辆去顺天府。

    京城里如果哪里发生火灾,顺天府也能派人带着水车去救火了。

    毕竟京城的布局就是四通八达,还连成一片。

    如果哪里着火了没能及时灭火,就会蔓延一大片,造成巨大的损失。

    太皇太后听闻太和殿被烧毁,也担心康熙因此难过,还特地请他到慈宁宫来。

    然而她见康熙丝毫没有一点消沉的样子,反而兴致勃勃,脸上带着笑,放心之余也忍不住问道“皇上看着气色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康熙连忙内疚道“叫皇祖母担心,是孙儿的不是了。”

    他又跟太皇太后说起水车来“朕和定贵妃一起构思了这个水车,让工匠试着做出来,回头能用上,以后宫里救火就要容易一些。”

    水车暂时还没做出来,康熙只能跟太皇太后大概形容一下水车的样子。

    太皇太后听得挺新奇的“居然不用人送水进去,水箱就能直接从井里汲水了也不用人把水从水箱里倒出来,就能从管子里倾泻而出”

    她满心好奇,就笑着道“等水车做好试用的时候,皇上得提醒我一起去看看。”

    康熙笑着应下,难得太皇太后感兴趣,他自然不会拒绝。

    太皇太后也知道康熙在后边开辟了一块水田,为了种下水稻。

    这倒没什么,毕竟康熙一向都喜欢亲力亲为。

    水田不大,种水稻对康熙来说不辛苦,也能在处理政务之余,稍微活动活动了。

    而且水田虽然是康熙种下的,也是他亲自插秧,平日依旧有几个太监专门看守,免得有不长眼的鸟儿动了水稻苗,又或者出了什么问题没能及时发现禀报。

    当然太监们只守着,基本上没有康熙的允许是不能动水田里的稻苗,方便他能随时观察,中间不会出现任何人为的误差。

    太皇太后自然而然也提起宜妃和五阿哥来“小五是个好脾性,吃了就睡,睡醒就吃,也不闹人。宜妃的月子坐得不错,脸色也慢慢好了起来。”

    御医说宜妃没伤着身体底子,算是万幸,却也得好好养着才行。

    原本担心五阿哥闹腾,太皇太后就把他挪得远一点。

    如今倒好,五阿哥被抱过来也是安安静静的,醒来后只盯着人看不会闹,亦不怕生。

    康熙点点头道“有劳皇祖母费心了,也得劝着皇额娘可不能累着了。”

    太皇太后一听就笑着道“她如今每天精神奕奕去逗弄小五,别提多高兴了。累着倒也不会,那么多伺候的人在,不会叫她都操心着。”

    康熙再次点头,反正五阿哥养在皇太后这里就是让她身边热闹一点,可没有累坏她的意思。

    太皇太后又提及佟佳氏,她这病来势汹汹,过年没能起身,就不能参加春节的宫宴。

    如今依旧还是没能下榻,每天昏昏沉沉的。

    除了用药就是昏睡,御医换了几个药方都不太给力。

    不过太皇太后也听御医隐晦提了,佟佳氏这病是以前操心多了,累坏了,撑着一口气才没让身体垮下来。

    如今这一口气下来了,身子骨自然受不住,得慢慢补起来才行。

    但是佟佳氏这千疮百孔的身体,怎么补都不可能完全补上,只能说勉强修补一番,好歹能好一些。

    御医也跟康熙禀报了,他心里是有数的。

    看来四阿哥暂时只能在重华宫多住一段时间,这孩子是个安静的也不闹人,除了醒着的时候稍微喜欢粘着顾凝宸之外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再长大一点,他会说话了,走路也利索了,康熙就得亲自教导这个四儿子需要更像巴图鲁一点,不能总粘着定贵妃,老窝在她的怀里了。

    太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让四阿哥总换地方住,对孩子也不好。

    而且四阿哥明显有起色,听闻已经能开口说些零星的话,都会叫阿玛和额娘了,叫太皇太后十分欣慰。

    她原本还担心定贵妃没养过孩子,哪怕有高嬷嬷在,也未必比佟佳氏好太多。

    如今太皇太后就放心了,看来养孩子这个,没养过的未必不会,也得看人了。

    定贵妃养着四阿哥挺好的,那就继续养着。

    反正有高嬷嬷在,也不必定贵妃怎么操心了。

    两祖孙说了一会话,康熙就离开了慈宁宫。

    他先去丰泽园看了看昨天种下的水稻,没什么问题,另外让人圈了旁边小一点的两块地,也不必急着开荒,只用栅栏圈起来就行。

    圈了四四方方一块地,两块地差不多大,康熙满意地点头,就让李德全去请大阿哥和二阿哥过来。

    两位阿哥刚下学,就被康熙派人叫了过来。

    看着丰泽园内的两块不大的土地,康熙就道“这两块地你们一人负责一块,从开垦到种下,浇水、施肥和除草都得亲自来。最后谁的收成最多,朕就有赏。”

    大阿哥听得双眼一亮,他读书一般,背书也不怎么好,每次去尚书房的时候都被比自己小的二阿哥压一头,心里很不痛快。

    但是种地的话,他力气大啊,必然能赢过二阿哥

    大阿哥偷偷看了二阿哥一眼,一副康熙的赏赐就是他的囊中之物的表情。

    二阿哥一看大阿哥的表情就能猜出他在想什么,只低声应下,却觉得自己未必会输。

    虽然他年纪小一点,力气也不如大阿哥厉害,但是自己有脑子。

    种田不只是需要力气,也得需要脑子仔细规划才行。

    两兄弟彼此看了一眼,都觉得自己会赢

    康熙看两人斗志昂然的样子就笑着点头道“朕让人专门做了农具,适合你们这年纪用的。从今天开始也行,明儿开始也行。先垦地,然后选种子。”

    种的自然是红薯和土豆,一块地分成两半来种。

    农具送来,打造的比成人的要小一圈。

    大阿哥年长一点,个子高力气大,农具稍微大一点。

    二阿哥的农具小,看着精巧得跟玩具差不多了。

    见状,大阿哥就哼笑一声,二阿哥就差给他一个白眼。

    两人都是不服输的性子,拿着新到手的农具就开始了。

    不过大阿哥是直接干,埋头苦垦。

    二阿哥却在自己的那块地走了一圈,然后用农具画了几条线,按照一条线慢吞吞开始垦地。

    康熙看见后,心里微微点头。

    大阿哥是盲干的性子,有点冲动,却很愿意卖力气,吭哧吭哧干得热火朝天。

    二阿哥明显是三思而后行,琢磨出开垦的方向后才开始动手。

    只是一会儿,二阿哥就干不动在喘气休息。

    大阿哥满身劲,就是垦得歪歪扭扭的,康熙感觉眼疼,却没提醒他。

    等他垦完一圈停下来擦汗,正高兴地咧嘴一笑,发现二阿哥没垦多少,就更高兴了。

    但是大阿哥转头看自己的那块地,一路垦下来,就跟狗啃一样,东一头西一头,都不是直的。

    相比之下,二阿哥虽然慢,但是他直条条垦下来的路线,就要好看得多了。

    大阿哥呆住了,只能硬着头皮用农具在地上画一条线,按照线来垦地,这才不再歪了。

    而且他也慢了许多,知道把地里的杂草拔了,石头扔一边。

    等天色擦黑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干不动了。

    康熙就让他们收拾收拾,明天继续。

    他看两个小阿哥回去后,还吩咐李德全让人送去上等的药膏。

    第一次垦地,两个孩子太兴奋,但是手心嫩,估计早就被农具给磨破或者磨出水泡来。

    果然大阿哥回去后,肚子饿得咕咕叫,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抓起筷子要吃。

    可是手心一疼,筷子都拿不住,啪叽掉在桌上,他都呆住了。

    低头看着手心磨破了,还渗着血,大阿哥一脸呆滞。

    身边的嬷嬷和宫女赶紧给他擦拭干净,然后上了伤药,用干净布条包住掌心,他才能重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虽然还有点疼,但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大阿哥饿得能吃掉一头牛,这点疼很快就抛诸脑后。

    二阿哥就疼得拿不起筷子,最后用勺子来吃饭。

    他倒没觉得什么,只暗暗琢磨明天要多干一点,不能被大阿哥给比下去。

    章嬷嬷就心疼多了,心里只觉得皇上也太急躁了一点,二阿哥才几岁大,就让他去垦地,这手心好几个水泡,挑了之后还往外冒血。

    她一听二阿哥明天还要去垦地,忍不住道“二阿哥这手心伤成这样,不如跟皇上提一提,等伤好后再垦地”

    二阿哥摇头道“那不行,养几天,我就要落在大哥后头了。而且这点伤算什么,大哥也伤着了,他明天肯定接着垦地。”

    大阿哥能做的,他怎么就不能做了

    章嬷嬷还想劝,二阿哥拦下道“知道嬷嬷心疼我,这也是皇阿玛给我和大哥的历练,哪能区区小伤就停下来而且皇阿玛派人送来的伤药极好,擦完就不疼了。”

    而且他敢打赌,大阿哥明天肯定带着伤继续去垦地,自己要不去就得落后了

    两个小阿哥摩拳擦掌,吃完饭早早就睡下,第二天一早斗志昂然去垦地。

    果然互相看到对方,他们眼里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来。

    惠妃得知大阿哥因为垦地,手受伤了,很是心疼。

    她也只能让人送伤药去阿哥所,除此之外自己也不能去御书房找康熙,阻拦两个小阿哥种田。

    毕竟康熙年轻时候就亲自种田了,每年春耕仪式都直接下田,从来没敷衍过。

    他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敷衍了事,装模作样在田地里摆弄一下,却对田地的事毫无所知

    顾凝宸只觉得康熙真是接地气,对种田之事除了请教老农之外,就是亲自实践,免得被人糊弄了去。

    他也让两个儿子来垦地,明白种地多辛苦,粮食多么不容易得到。

    两个孩子以后才会珍惜粮食,也更明白粮食的不易,就不会随意浪费了。

    顾凝宸在后世的时候曾听几个研究员闲聊,聊的是自家孩子。

    说是学校老师在课堂问孩子,大米从哪里来。

    回答得五花八门,有说是超市买来的,有说是家里米桶来的,还有说快递送来的,听着真是又尴尬又无奈。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责孩子,毕竟很多一直住在城里。

    人口密度大,别说田地,家里有个地方种菜就不错了。

    而且后世的生活十分便利,能从各个渠道得到粮食,孩子们年纪小没亲眼看过粮食从田地里种出来,也就只能说出这般带着童真又好笑的答案了。

    哪怕如今,很多家里富裕的孩子也是没去过田地,粮食怎么种自然并不清楚。

    康熙作为皇帝能带着孩子一起种田,实在很难得了。

    毕竟种田多辛苦,小阿哥才多大。

    听闻两个小阿哥手心都起水泡还磨破了,擦药后一声不吭,依旧每天早早去垦地。

    前后三四天的功夫,他们两个才算是把自己那一小块地啃了一遍,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土豆是切块后种下,不过切块后放在水里养出土豆苗之后再种下,那成活率会高很多。

    红薯也是如此,两个小阿哥特地做了功课,所以一边垦地一边养苗。

    等小苗长出来的时候,他们也垦完地,正好种下。

    两个小阿哥又是吭哧吭哧种了好几天,才算是种好了。

    他们再辛苦浇了一遍水,刚开始的耕种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回头两个小阿哥还得时不时过来拔杂草,小心施肥,看看有没虫害,不然还得杀虫。

    什么时候施什么肥,施多少肥,杀虫又用的什么才能杀掉虫子却不会损害苗苗,这些都有讲究。

    两人只能在上课之余,还跑去翰林院找农门的书来看。

    他们晚上得先做白天的功课,接着才能看书,每天都过得极为充实。

    哪怕不怎么喜欢看书的大阿哥,看农书的时候都尤为认真仔细,生怕落下一点,自家田地里的苗苗就得毁了,还要被二阿哥比下去。

    他这认真看书的劲儿传到惠妃耳边,她欣慰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惠妃心想还是皇上有办法,让不爱看书的大阿哥也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顾凝宸听说后也十分好奇问道“皇上是知道大阿哥不爱看书,才让两个小阿哥自个去翰林院借书来读吗”

    康熙笑着道“不是有句话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越是逼着他看书,他越是看不进去,还不如让他主动去借,也就会认真看了。”

    尤其两个孩子年纪相当,有竞争才有动力。

    康熙每次看他自己水田的时候,也会绕到两个小阿哥的田地溜达一圈,看看有什么问题。

    这之后他们是解决了,还是没解决,康熙心里也有数。

    要没解决,后续亩产受损,小阿哥也就明白哪方面还能改进。

    顾凝宸听见后心想,小阿哥要是看收成差了,不会直接哭出来吗

    哪怕小阿哥看着比同龄人要成熟,到底还是几岁的孩子啊

    不过康熙也不是故意欺负儿子,他另外划拉了两块地,也是种下红薯和土豆。

    他这边做过什么,小阿哥要是细心观察,也能跟着做,就能发现问题并很快解决了。

    观察力,动手能力,这些都得从小培养才是。

    顾凝宸总算明白后来九龙夺嫡为何发生,就是因为康熙把儿子们从小就教育得太好了。

    一个个都很优秀,谁都不服谁,不就打起来了吗

    宫里种地如火如荼,皇庄也种了起来,各地亦如此。

    南边天气暖得早一些,也就更早一点时间播种了。

    那边除了加种了红薯,另外还有番麦,也就是玉米。

    番麦在北边种的多,如今南边也开始种了起来。

    土豆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只能暂时在皇庄种着,等种多了,也能慢慢让南边种起来。

    不少海商就看到了商机,知道这边想要土豆,一窝蜂回去找了一圈然后陆续运了不少过来。

    顾凝宸看他们这架势,就快把自家的土豆全弄过来了。

    只是这样土豆的数量增加,哪怕是已经发芽的,没有坏掉就能直接种下,何乐而不为

    康熙也是这么想的,简直多多益善,给的价钱不算低。

    除了欧洲的海商,东南亚不少商人也闻风而动。

    毕竟土豆在当地是真的不值钱,大规模送过来后单价虽然也不会特别高,但积累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再就是如今谁都想在拍卖会上谋个位子,要是他们送来的土豆足够多,让康熙心情不错,多开放几个名额,自己不就能进去拍下宝物了

    康熙解除海禁之后,在沿海的天津、宁波、杭州和广州四个城市开拍卖会。

    拍卖会已经是限制了名额,依旧需要验资。

    越是不让人进去,越是让人想进去了。

    大批海商手里有钱,可是管着拍卖会的户部却不做人,说拍卖会的场地有限,只能验资从高到低进场。

    哪怕只差了一点,可能就被挡在门外,让海商们如何不吐血

    这主意自然是王谈提出来的,物以稀为贵,要是随便就能进拍卖会,就不会让这些人趋之如骛了。

    而且拍卖会明显给自己人的名额多一点,西洋人要少一点。

    拍卖会的理由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有什么好东西,当然得先就着自己人。

    甚至有专门给本土大家族、富商等人开的小型拍卖会,让西洋人更是咬手绢,快要气死了。

    偏偏他们还奈何不了,只能加紧打点,在朝廷疏通一番,希望能够增加西洋人进拍卖会的名额了。

    不少大臣收到打点,他们自然听说拖尔弼的举动,愣是让康熙大悦,于是一个个都仿效了起来。

    所以康熙在御书房看折子,发现打开一个是银票,打开另外一本还是夹着银票,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把这事当做玩笑给顾凝宸说了“看来拖尔弼做了榜样,其他人都想跟着他学了起来。”

    虽然不能做第一个人,被康熙夸赞,但是后边跟着也能让康熙稍微记住,只送这点钱算什么,简直赚翻了

    这算盘打得太响亮,顾凝宸都看出这弦外之意,也跟着笑道“这样一来,皇上就是最后的赢家了,赚了个盆满钵满。大臣们又能在皇上面前留下好印象,哪怕是一点点也足够了。”

    她又好奇道“皇上可要增加西洋人在拍卖会的名额不然他们这么一送,总归会打动几个大臣,跑来给皇上谏言”

    一两个就算了,人多了,康熙听着估计就烦了。

    康熙微微一笑道“有人这么努力就为了给朕送钱,朕要一直挡着也不好。只是就这么全给了也不行,名额就不太值钱了。”

    顾凝宸看着他笑,感觉康熙如果是一颗汤圆的话,切开看里面肯定是黑芝麻馅,全是黑的。

    她竖起耳朵,就听康熙继续道“朕打算在每个港口,给西洋人那边只多开一个名额。”

    顾凝宸就疑惑了“皇上,要是验资的时候,那些西洋贵族的身家都差不多,只有一个名额该给谁呢”

    康熙对她眨眨眼道“这是个好问题,那就只能抓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