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三更合一
    听见顾凝宸的疑惑,康熙就笑着摇头道“你看那些贵族之间好像关系还不错,但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他们绝对会立刻翻脸无情。”

    “再说了,衙门越是强硬,这些西洋贵族在港口那边才会更加收敛,不至于到处犯事惹麻烦。”

    顾凝宸就笑着问道“皇上,要是这几个大贵族犯错了,那怎么办”

    康熙也笑了“能怎么办,朕依旧把人撵出去。谁不服气,那就跟着一起滚出去。”

    只要出去,他们以后就不能过来了。

    贵族之间的交情只在于利益,倒没有好到这个地步,想要有难同当。

    他们最多只会挥挥手,送别一下,假惺惺露出难过的表情来,再多是没有了。

    康熙让工部送来图纸,给港口做了规划。

    之前乱糟糟的,只把西洋人都圈起来,不让进附近的城镇而已。

    如今在港口的规模已然是新的城镇,就需要有所规划了。

    拍卖会的位置周围,向外一圈是钱庄和酒楼。

    钱庄自然是方便西洋人换银票,他们很多带着金子过来,进拍卖会交易不方便。

    户部就派人在附近建了新钱庄,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西洋人周转手里头的金子,变换成银票,再去拍卖会一掷千金。

    西洋人就不必拖着一车的金子过去,然后在拍卖会上交易就不那么方便了。

    再外一圈就是吃住的地方,许多酒楼和客栈之外,最近还多了戏楼。

    因为康熙喜欢看戏,之前有戏班子从城镇出来,到港口表演个几天。

    西洋贵族没看过,虽然看不懂,但是看见台上雌雄难辨的美人,唱戏的声音或是如莺一样婉转优美,光是看着听着就赏心悦目,给的打赏就非常多。

    戏班子一看这边有戏,于是就回去联合了几个戏班子,在港口这边建了个戏楼。

    他们轮流过来表演,得到的打赏比在城镇还多,还不必到处走,自然更乐意留下来。

    从早到晚表演,这赏钱又多,索性很多戏班子就成了常驻。

    港口人来人往,除了西洋人还有海商,他们卸货装货都需要时间,底下人办事,他们就能舒舒服服在戏楼里喝茶看戏,好不惬意。

    要是饿了,可以给戏楼跑腿的小童一点赏钱,让他们去隔壁酒楼送餐点过来。

    酒楼就发现了这个挣钱的营生,专门配了人来送餐,一出锅就用食盒飞快送过来,饭菜一点没凉,吃着味道极好。

    其他人在家里不想出门到酒楼吃饭,只要派人给酒楼说一声,酒楼那边也会派人送餐。

    顾凝宸知道后,心想好家伙,这酒楼把外卖都做出来了。

    不过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外卖了,如今酒楼也不过是把前人想的想法重新拿出来用。

    还别说,酒楼的掌柜脑子就是灵光。

    除了外卖之外,他们还懂得承包宴席的饭菜。

    贵族们都有自己的院子了,隔三差五就请客人过来,自然也得办宴席。

    他们吃腻了西洋菜,想吃点这边的菜式,带来的厨师肯定做不出来,外包给酒楼就很合适了。

    酒楼会把厨房的人直接送过来,食材和锅具都自备,一车送过来,在后厨做好后就能热腾腾上桌。

    为此有些酒楼还特地改造了马车,加大加宽,然后里面把炉灶和锅子都固定好,直接拉过来,大厨进去就能立刻做菜,都不需要还要在后厨重新垒灶台那么麻烦。

    毕竟垒灶台,做完之后,他们还得拆掉,恢复原状才行,这就更麻烦了。

    还不如用马车把这灶台送过来,然后马车两边的门板和底下的轮子都是可以卸掉的。

    门板和轮子都有卡扣,一开一拆就行了,十分方便。

    一家酒楼想出的好办法,其他人很快争相学会,愣是给做马车的木匠添了许多的生意,他们不得不另外多请人来帮忙。

    酒楼就连餐具他们都是成套的,不是玻璃就是瓷的,摆在一起就十分赏心悦目。

    让贵族们高兴了,打赏自然就相当多了。

    顾凝宸想着这些西洋贵族简直是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港口的内需,连带周边的人都受惠了。

    比如这酒楼的买卖,贵族摆宴席多了,食材要的多,附近的农人就能多卖菜,价钱甚至还能高一点。

    酒楼需要马车,除了做马车的工匠受惠,做木料生意的人也受惠了,卖拉扯的马匹甚至是卖驴的人都有了赚头。

    另外酒楼需要成套的餐具,卖玻璃和瓷器餐具的商人就赚到了。

    商人这边卖得多,跟玻璃和瓷器这边工坊进货也多,工坊的工匠干活多,赏钱也多,自然跟着受惠了。

    顾凝宸甚至想着,要是荷兰和英吉利多打一阵子,让这些贵族多留个年的,这港口小镇估计会越来越大,整个都要繁华起来,不输周围的城镇。

    甚至还能拉动周边城镇的gd,巴不得这些散财童子一样的西洋贵族多留一阵子,把钱花光了再走

    她转念一想,这些西洋贵族身上带的银钱是有限的,要真花光了,回头他们去哪里弄钱来

    他们这边总不能看别人钱花完了,然后没钱了,就把人赶出去那么过分吧

    顾凝宸一说,康熙听着就笑了“你啊就是爱操心,那些西洋贵族哪里会没钱真没钱的压根不会过来咱们这边,路上的花费就已经十分巨大了。”

    “要是实在那边战火蔓延过不下去,没钱的也只会搬去另外的地方,不可能漂洋过海到大清来。”

    所以来的都是不差钱的主儿,还是钱多到烫手那种,不然就这么个烧钱的法子,光是路费就已经很多人付不起了。

    哪怕他们真在这边把随身带的银钱花光了,西洋那边只要领地没被烧个精光,就有源源不绝的钱送过来。

    康熙又道“别忘了,他们其中很多人家里是有矿的。矿山出产的东西一变卖都是钱,哪怕荷兰和英吉利打得正在兴头上,其他地方总要活,不至于所有人都参与进去,把自己国家的运转都忘了。”

    两人是打上头,其他参加的人要么迫于无奈不得不加入,要么也是有新仇旧恨在,联手报复回去。

    但是帮忙归帮忙,把自己直接赔进去倒是不可能,只会派出一部分人意思意思弄点动静,或者偷袭一下,再多是不可能的了。

    他们国内只要不是战场,那就好好的,周边船队最多绕路过来送钱,反正绝不会让贵族真的沦落到无钱能花的地步。

    实在一时周转不灵,不还有其他贵族在吗

    他们一起过来,同一个国家的贵族就不少。

    哪怕以前他们没什么特别厉害的交情在,这时候在大清的地盘上就代表了他们国家的脸面。

    自家人没钱吃的穿的,传出去多丢脸,这还顺道连累自己丢脸,必然会借钱给对方周转,好歹缓过来。

    实在不行,还能典当一些贵重的东西。

    贵族带来不少家具、摆件和首饰,典当一番也是可以的。

    于是港口小镇还出现了典当铺,可谓是与时俱进。

    西洋人缺什么,很快就有人补上了。

    他们要吃饭,于是有了酒楼,要住宿于是有了客栈。

    衣服要换,于是有了布庄和成衣铺面。

    想看戏,于是有了戏班子和戏楼。

    要想在家里宴客,酒楼直接连厨子带马车的炉灶都给弄好,一车过去帮忙弄一桌好吃的。

    反正想要什么,没有钱是解决不了的。

    如果解决不了,那肯定是因为给的钱还不够多。

    顾凝宸虽然很想荷兰和英吉利多打一段时间,好让这些西洋贵族留下来多消费,花的银钱虽然到港口小镇的各个商家身上。

    毕竟这些商家也是需要交税的,于是这钱有部分也落到户部,也就回到国库来了。

    西洋贵族一掷千金,国库又能多一个进项,巴不得他们多留个三年五年的。

    不过这也不现实,因为入冬后天气太冷,水面还可能会结冰,对水师的船只来说十分不友好。

    两边再怎么打,打了半年也差不多该收手,正好各回各家然后过新年,等明年开春暖和了,看要不要继续打。

    但是等天冷下来的时候,顾凝宸却发现这两个国家居然还在打,不由纳闷了。

    她跟康熙问起的时候,他眯起眼笑道“沙皇这次做了一次好事,给两边使绊子,让他们又继续打起来了。”

    对上顾凝宸好奇的目光,他就细细解释了起来。

    原本两边国家确实打得差不多了,然后荷兰的国王打算迎娶英吉利国王的侄女,两边联姻,这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顾凝宸听得点头,这不就是和亲吗

    他们打得两败俱伤,于是想要议和,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荷兰国王还年轻,英吉利国王却老了,又没有女儿,只好把侄女嫁过去。

    两边都商议妥当,新娘子都在路上准备让荷兰国王迎娶,然后他们就先停火,等着婚礼一结束,就各回各家去了。

    然而新娘子在路上,居然私奔了。

    顾凝宸微微瞪大眼,这都行

    她看向康熙问道“既是联姻,这新娘子该是千挑万选,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嫁过去的缘故。她要是不愿意,一开始就该说了,怎么半路就私奔去了”

    哪怕英吉利国王没有适合的人选,侄女肯定不止一个。

    这个不乐意,换一个新娘子就行了,哪里需要强迫这个新娘子嫁过去

    她想起康熙刚才的话,忍不住又问道“俄国的沙皇究竟做了什么,让人掳走了那位新娘子吗”

    康熙摇头道“这新娘子原本有个情人,已经差不多到谈婚论嫁的份上了,但是对方不想结婚,也就离开了。所以英吉利国王这个侄女才会答应,嫁去荷兰。”

    顾凝宸点点头,这姑娘估计是打算离开英吉利这个伤心地,不再想起旧情人的事来“所以沙皇是找到这位姑娘的旧情人,然后让他把新娘子半路带走了”

    康熙笑着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沙皇可能许了巨大的利益,也可能是威逼利诱此人。”

    他耸耸肩,好笑道“不管如何,荷兰国王未来的皇后半路居然跟别的男人私奔了,丢了好大的脸面,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这话让顾凝宸更不解了“皇上,要是这样的话,英吉利国王该是感觉有点对不住荷兰国王才是。毕竟他让侄女嫁过去,哪里想到半路这侄女跟别人私奔了。派个使者过去说个好话,然后另外再嫁一个侄女过去不就行了”

    既然两边是为了停战才联姻,没必要因为一个新娘子的事而继续打吧

    哪怕荷兰国王真丢脸了,难道咽不下这口气,就要跟英吉利拼个你死我活

    他如果是这样冲动莽撞,荷兰早就垮掉了。

    另外一边英吉利国王也是,他能带着英吉利越来越好,就不会是低不下头的人。

    这次也确实是英吉利理亏,他再赔偿个新娘,或者多送点陪嫁过去,跟荷兰说点好话软话,此事也能过去。

    两国之间外交,不像是普通两家人一样,不高兴就随便打起来。

    打仗每一天都烧着国库里的银钱,尤其弹药烧得更厉害。

    加上战火蔓延,海上贸易都受到影响,更别提是国内了。

    所以打仗打几下还好,欺负到自己头上肯定要打,缩头缩脑以后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但是持久打下去就不是一件划算的事,这样的消耗很容易拖垮掉一个国家。

    除非两个国家的国王打得上头,宁愿亡国也要干掉对方。

    哪怕再什么新仇旧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可能要亡国,倒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英吉利国王应该也会衡量过,该是收手了,怎么反而还打得更厉害了

    顾凝宸就觉得,沙皇做的估计不止让这个旧情人去抢了新娘子,而是还有别的事。

    康熙就笑着道“爱妃猜得不错,英吉利那边传来消息,英吉利的国王怀疑荷兰要吞并自己的国家,这才气得再也不停战,又打了起来。”

    这个消息不用说,肯定是在西洋的布莱通过海商传递回来的。

    不过英吉利国王会有这个怀疑,想必就是沙皇派人到他身边去隐晦提及的了。

    但是不得不说,沙皇虽然是为了让两个国家继续打起来,这个说法却是有道理的。

    英吉利国王的侄女是有继承权的,按顺序该是第二继承人。

    如果国王死了,第一顺位人是他的儿子来继位。

    要是这个儿子死了,或者被议会废掉,那么侄女就会成为新的继承人。

    荷兰国王娶了这个侄女,只要侄女把自己国王的继承权送给自己的丈夫来继承。

    按照英吉利的制度,这操作之后他就真的能同时成为两个国家的国王了。

    英吉利国王觉得这不是空穴来风,不然荷兰国王怎么愿意娶自己的侄女,平白比自己小一个辈分

    如此能屈能伸,原来背后谋划着这样的事

    英吉利国王想着没多久自己就可能死了,必然是荷兰派人动的手脚要害死自己,更是怒火中天,摁住荷兰打,炮火更加猛烈了。

    荷兰国王还真有这样的心思,没料到被人提前发现,还在英吉利国王面前提起。

    但是这时候他绝对不能承认,派了使者再三说明这是俄国沙皇在挑拨离间,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心思,而是对英吉利国王的侄女一见钟情云云。

    这个时候英吉利国王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直接就让人处死了荷兰的使者,跟荷兰是打算不死不休了。

    人都已经谋划到自己的小命上了,谁能忍得下去

    顾凝宸听到这里,都想给俄国沙皇鼓掌了。

    这位沙皇年纪不大,手段是越发厉害了,愣是让这两个国家继续打得不可开交。

    如此打下去,两个国家必然会被战争拖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渔翁自然就是沙皇了。

    康熙也是受益人之一,所以很乐意看两个国家继续打下去,彼此削弱对方的国力。

    荷兰虽然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海上强者,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英吉利后来居上,但是家底不如荷兰厚,要短时间内彻底赢了荷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荷兰垂垂老矣,家底再厚也坚持不了太久。

    顾凝宸原本觉得这场仗没有什么意外,虽然荷兰能苟上几个月已经很厉害,却是强弩之弓,很快就要落败了。

    然而出乎她意料之外,这场仗从初夏打到了秋天,然后打到了冬天。

    大清这边又要过年了,他们两个国家居然还没分个胜负出来

    这下顾凝宸都不需要康熙说明,就明白有人在背后暗搓搓帮着荷兰打英吉利了。

    没人帮忙,荷兰不可能撑这么久的。

    她把猜测跟康熙一说,他就颔首道“不错,正是有人在帮着荷兰,让它能一直撑下来。那么你再猜猜,是谁帮荷兰了”

    顾凝宸想了一会道“皇上,该是俄国沙皇。”

    最不想两个国家很快结束战争的,绝对是隔岸观火的俄国了。

    沙皇会出手帮忙,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康熙点头又摇头道“对,也不是很对。除了俄国之外,法兰西也出手了。”

    顾凝宸一怔,很快又觉得法兰西会出手帮荷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毕竟之前英吉利发展起来的时候,就一直担心法兰西成为新的威胁,就出手压着法兰西,几次三番找麻烦。

    估计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心里早就憋屈死了,趁着这次英吉利跟荷兰打起来,他当然帮荷兰了啊

    虽然荷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前也打压法兰西。

    但是比起英吉利,荷兰已经不可能再翻身起来了,借着它来削弱英吉利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周边国家很多跟法兰西想得差不多,以前被英吉利压着,如今一个个暗搓搓在背后帮着荷兰,愣是把荷兰扶起来了。

    顾凝宸听得好笑,之前还觉得欧洲那边算是颇为团结,如今看来一旦谁有难了,赶紧各自飞不说,还得回来踩上两脚。

    不趁机落井下石,还等什么时候

    “皇上,他们就不怕真把荷兰扶起来后,它就要起死回生了”

    康熙就笑道“怎么可能,已经快死了的人,最多回光返照一段时间,很快就不行了,荷兰也是一样。”

    甚至可以说他们硬生生扶起荷兰来,反而加速了荷兰的衰败。

    这场仗拖得越久,对荷兰就等于是加快掏空了身体,死得也就更快了。

    荷兰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英吉利压根不听解释,疯了一样追着他咬。

    他不能退,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战了。

    其他人来帮忙没安好心,这时候荷兰也不计较了,哪怕他要死,怎么都得把英吉利一起拖下水,一块陪葬才行

    顾凝宸又歪着头问道“皇上,要荷兰打不下去,英吉利赢了,他反过来对付那些帮过荷兰的国家,这些国家就不怕吗”

    康熙握着她的手道“他们自然是怕的,所以就一起结盟了。他们联手起来,英吉利又刚惨胜了,正是虚弱的试试,当然不敢轻易对他们下手。”

    要真下手了,这些联手起来的国家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反过来对付英吉利。

    反而英吉利不敢得罪他们,怎么都要休养生息好几年,等恢复了之后才会去找这些国家算账。

    顾凝宸反过来握住康熙的大手,笑眯眯道“看来皇上心里有计较,没打算让英吉利有时间好好休养生息了”

    康熙不意外她会猜得出来,点头承认道“不错,趁着英吉利虚弱的时候出手,它恢复起来的时间就越长。再说了,朕不出手,其他人也是会出手的。”

    离得那么远,他出手也不方便,不过可以远程操控一番。

    反正给英吉利找点麻烦,再挑起他跟周边国家一点问题,英吉利以后就别想有宁静之日了。

    他们越是乱,大清才越是安稳,这些人压根就没有精力顾及这边,更没有心思来算计了。

    康熙也是这么想的,让西洋那边忙一点没什么不好。

    今年过年,康熙依旧热衷看戏。

    他今年还提前拿了戏本子,亲手改动了不少。

    虽然顾凝宸因为不懂戏,看着听着没察觉出什么来,不过能看出康熙面上笑容多了,左手打着拍子的次数也更多,显然比去年看得更加满意。

    戏折子翻来覆去就那些戏,康熙也不大满意,还特地让人去江南要了新本子。

    听闻有一出桃花扇的新戏在江南新上,口碑不错,康熙就派人去要了这个戏本子。

    恰逢作者手里都没有话本,康熙还要的急,只好临时跑去友人家里要了手抄本送到京城来,才算勉强赶上了新年大戏。

    昇平署险些没排出来,连夜让人排戏,紧赶慢赶才能赶上。

    顾凝宸不爱看戏,就只能留意大戏楼的机关,发现居然又增加了。

    为了表现出落花,戏台上面都做了一层暗格,有人在里面往下撒花。

    花瓣肯定是新鲜摘下来的,顺着台上的小孔落下纷飞,很有那么点意境和味道。

    康熙看得很满意,顾凝宸依旧研究大戏楼的机关感觉很有趣,于是又是美好的一个新年。

    今年过年康熙压着顾凝宸,不让她再研究新的机器,免得太伤神了。

    两人索性一起看书写字,顺道继续围观荷兰和英吉利两边打得如何了。

    听闻法兰西眼看英吉利居然落了下风,于是赶紧又派人去英吉利那边扶一把。

    一看荷兰落下风了,法兰西又派人去荷兰那边扶一把,也是够忙的。

    顾凝宸感觉法兰西这个国王路易十四也是个妙人,两边都扶,不怕两边知道后都不高兴,白忙一场了吗

    康熙派人一直关注欧洲那边的消息,自然要清楚一些,就笑着解释道“法兰西的国王没亲自动手,而是让底下人私下去帮忙。”

    路易十四又不傻,要是他跟墙头草一样,一会帮这个一会帮那个,最后谁都没讨个好,还可能都怨恨起他来了。

    帮了忙还要被人埋怨,他当然不乐意,于是就让底下人假装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荷兰,一派支持英吉利。

    平时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吵吵闹闹,想要争个高低,说服对方加入自己。

    还派人宣扬出去,于是其他国家都知道,法兰西居然分裂成两个派系,一边支持一个国家。

    所以他们这两个派系分别派人去支持其中一方,不就很理所当然的事了

    至于为什么在占上风的时候不来,他们也能振振有词说,上回落下风的时候帮忙了,好东西一股脑给了,自然需要时间再慢慢筹措。

    这理由太充分,虽然让人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却又没什么大毛病。

    于是就让法兰西这个两面派愣是立住了,还能跟没事人一样左边扶一下右边扶一下,简直是个人才。

    顾凝宸感慨这么扶下去,他们两个国家还能打个一两年的样子,等荷兰实在扶不起来的时候才会结束。

    不过这个新年倒是很热闹,两人一边听着外边来的消息,一边喝茶赏花。

    她感觉荷兰和英吉利的事比大戏楼的新戏还要好看得多,当然这句话只能藏在心里,是绝不能跟康熙说出来的。

    康熙其实也看得出顾凝宸没那么喜欢看戏,却还是每次都会陪着自己看,这就很足够了,并不会勉强她非要看懂,还要学会怎么欣赏云云。

    顾凝宸每次研究大戏楼的机关,眼神亮晶晶的样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个新年过得惬意,可惜年后江南却传来一个坏消息,那位曹家的掌门人,曹玺在任上突然病死了。

    噩耗传来,康熙愣了一下,久久没能回神。

    因为之前听闻曹玺已经大好了,这前后还不到一年的功夫,他怎么就忽然病去了

    康熙命人去江南祭奠,另外也打听消息。

    回来的人一禀报,才知道曹玺虽然表面上好了,却是外强中干,身子骨早就不行了,却硬撑着而已。

    他养了一年病,手把手把这些年的经验都教给了曹寅,这才放心了一点。

    而且曹玺不想一直卧榻歇息到死,还是希望能够一直为皇上办差到最后一天。

    他之前早早就写好了折子,交代家人在自己去世后才送去京城呈给皇上。

    康熙看过后十分感动,跟顾凝宸感慨道“要是大臣们都能跟曹玺这样尽心尽力,为朕鞠躬尽瘁,那该多好”

    顾凝宸轻轻点头附和,心里却觉得曹玺果真很懂康熙的心。

    而且曹玺还简在帝心,要换做其他人,自己都快病死了,还不早早禀报上来,好准备接班人。

    忽然撒手人寰,接下来的事怎么办,不就一团乱了吗

    真是鞠躬尽瘁,康熙也高兴不起来,留下的是一堆烂摊子啊

    如果是不知情,忽然倒下的就算了,曹玺明明身边有大夫在,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却一直没禀报。

    等死了之后,他才让人送了这么一封情深意切的折子来。

    要其他人,康熙早就让他们死好几遍了,换做曹玺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其他人也不是不想鞠躬尽瘁,死在任上的人其实也不少,但是能做到曹玺这个地步的就太罕见了。

    江宁织造是个肥差,简直肥得流油的差事。

    在上面一般就坐三年,曹玺一坐就二十年,这已经肥得估计能流几千吨油了。

    康熙这二十年还对曹玺信任有加,一直没换人,这才是曹玺的能耐。

    看看,康熙不就因为曹玺死前写的折子感动,然后他就对着朝臣宣布,打算改了丁忧的年份。

    从以前的三年,改为二十七天。

    这样一来,曹寅就不必守孝三年,只需要二十七天。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上任了。

    是的,康熙已经给曹寅定好了差事,就是去苏州织造府。

    虽然比江宁织造府差一级,却也在江南富裕之地。

    曹寅如此年轻,过去自然不可能当一把手,却也是二把手。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康熙是让他在苏州织造府这边积累经验,过几年就会把人调回江宁织造府那边去,接手曹玺的职务。

    顾凝宸想过很多可能,康熙改变守孝时间的机会,没想到会在曹玺和曹寅身上。

    她一时拿不准,康熙这是喜欢曹家,还是不喜欢他们啊

    毕竟曹寅给曹玺守孝从三年改为二十七天,简直成了朝臣的靶子,每天早朝都为这个吵个不停。

    有觉得三年缩短为二十七天,曹寅为曹玺守孝时间太短,实乃大不孝。

    有认为二十七天实在太短了,康熙又偏心曹家,才会为曹寅改了祖训,就为了让他能够尽早上任,再尽早接任曹玺的位子。

    要是康熙偏爱曹家,就该徐徐图之才是,跟四阿哥那边一样。

    如今他忽然借着曹玺做了决定,曹寅完全成了千夫所指。

    御史打定主意觉得曹寅是为了能尽快接手阿玛的职务,才会私下写信给康熙求情,希望改了这个守孝的时间,这简直是不孝之子

    为了自个的利益,连守孝三年都舍不得,不孝之人怎么能以后接任江宁织造府

    曹寅比窦娥还冤,他压根就没跟康熙提过这个。

    但是曹家有专门的送折子渠道,能够不经手其他人直达天听,除了他们和康熙之外,就没有人知道曹家究竟有没写这个密折。

    不过曹寅也明白,康熙忽然来这么一出,确实是想让他尽快接手,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改了守孝的时间,免得官员因为丁忧时间太长影响了手里的差事。

    所以这锅他哪怕不想背,也得背着。

    不然曹寅对外要怎么解释,总不能说康熙偏心曹家偏心他,又打算改了守孝时间,却怕被大臣追着烦,才会扣到他身上去吗

    曹寅作为康熙的心腹,只能不发一言。

    这样表现,御史们越发认定他就是做了,所以心虚,于是跳得更厉害了。

    可惜康熙一意孤行,下了明旨,从上至下的官员必须遵守。

    御史们痛哭流涕,有些老臣看不过眼,还想死谏,被御林军拦下了。

    康熙还下来亲自扶起老臣叹道“天下人这孝并非因为守孝的时间多长,而是心诚不诚。诚意在,哪怕只有一天也就足够了。朕也舍不得爱卿们因为守孝而悲伤三年,熬坏了身子,回来后百病缠身。”

    不少大臣听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们其中有回乡守孝之人,守孝之苦是亲自受过,自然明白有多难。

    哪怕再年轻都要熬不住,有的人连三年都没熬过去,在守孝的时候染了风寒去世了。

    也有跪得太久,腿脚膝盖都落下了毛病,后半辈子走路都生疼。

    如今他们听康熙如此肺腑的劝说,一个个都留下感动的眼泪,大多数人就不闹腾了。

    少数人看闹腾也闹腾不出什么来,康熙已经下了决心,又是打算体恤群臣,于是一个个慢慢就消停了。

    这事闹腾了足足一个月,愣是让曹寅这二十七天的孝期都过了,他都能直接去苏州织造府走马上任。

    其他大臣看着曹寅,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有些人硬生生守了三年,如今看曹寅轻飘飘守一个月,没受什么罪,还能平步青云,只觉得是同人不同命。

    只因为他们不姓曹,就没得到康熙的另眼相看。

    这无形中让不少大臣跟曹家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了起来,他们一来不敢得罪曹家,二来却也不怎么乐意跟曹家在一起。

    当然巴结曹家的人也有,却比以前要少得多了。

    顾凝宸心想,这或许就是康熙想要看见的。

    以前因为曹玺在,曹家如日中天,巴结的人无数。

    那时候康熙没有其他人能用,曹玺在江南的差事办得也不错,就让人一直留在那个位子上了。

    如今康熙手上能用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是曹家在江南的势力已经不是他随意能动得了。

    但是曹寅的才能却远不如曹玺,再加上曹寅实在年轻,不如曹玺在知天命之年才接手江宁织造府,很容易被周围有心人蛊惑。

    康熙忌惮曹家在江南的势力,又担心曹玺过分年轻,于是就来了这么一手。

    他把曹家直接捧起来,朝中大臣有眼力劲的都能看出曹家的身份比以前微妙得多,就不敢像以前那样亲近和巴结了。

    又因为曹家的特殊待遇,大臣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因为守孝的事隐隐站在曹家的对立面上,把曹寅孤立了起来。

    那么以后曹寅和曹家根本不可能再跟谁私下结盟,能依靠的就只有康熙这个靠山了。

    如此,他们就绝不敢背叛康熙,以后只能更加尽心尽力为皇上办差

    顾凝宸心下赞叹,康熙这一通看似是为了曹家和曹寅着想,却是不动声色敲打了一番,实在精彩极了

    而且群臣所有的炮火都对准了曹家,康熙轻而易举就从中脱开了关系。

    哪怕是最迂腐的老大臣,也没纠缠着康熙让他改变主意了。

    就是曹家承受得有点多,不过他们这些年来得的好处就不少,只帮康熙挡一挡箭不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