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第 109 章
    家业大了,操心的事也多了,薛彩樱劳神费力确保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能提前预料并且完美的解决。

    可现实却是无论你考虑的多完美,总有遗漏。

    比如今天晚上赵雪窝回来一直绷着脸色,谁都不搭理,两个孩子跟他汇报功课,他也听得心不在焉的。

    等人走了,薛彩樱给他端了碗银耳莲子羹,“这是我刚熬得,你尝尝。”

    赵雪窝最喜欢娘子熬得羹,他端过去大口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熨烫着五脏六腑都舒服了,这才有了些笑模样,“好喝。”

    薛彩樱顺势问道“今天不高兴是不是城里出了什么事”

    赵雪窝犹豫道“那倒没有,是两个孩子的事。”

    薛彩樱纳闷道“你都没见他们,对了,就刚见了一会儿,他们没好好学习,惹你生气了”

    赵雪窝将喝完的粥碗放旁边,回道“没有,是今天皇上接到了国子监的折子,说是国子监学子太多了,今年暂停招生一年。”

    薛彩樱心里一凉“那咱家孩子怎么办”

    赵雪窝叹了口气“粽棕还小,晚一年两年没事,可元宵大了,家里虽然有外公,可和国子监还是不一样,实在不行就送城里的书院吧。”

    城里的书院就是雨生读书的地方。

    和京城在两个方向。

    虽然也很好,可离京城远,除非放长假才能回来。

    元宵才十岁,薛彩樱舍不得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皇上怎么说”

    赵雪窝如实回道“皇上说考虑考虑。”

    薛彩樱不清楚国子监的情况,问道“那国子监到底有多少人了,怎么忽然就不招学生了”

    赵雪窝也不清楚具体的人数“听说是中进士的少,每年都有新人往里进,这一来二去的学子就多了,我听人说还有在里边读了二十多年书的。”

    薛彩樱吓了一跳“不是吧,那家里的事不管了”

    赵雪窝“可能都是贵族子弟,家里不差钱,反正读书又不是坏事,就一直读。”

    薛彩樱“那这样的人再考中进士的机会有多大”

    赵雪窝不清楚。

    薛彩樱又问“那只要考不中的就一直可以留在书院”

    赵雪窝“我听说好像是没中举人的可以一直留下,中了举人没中进士的有三次机会,一次机会是三年,三次机会也九年了。”

    薛彩樱想不明白“那不是举人都有做官的机会吗,为什么非要执着进士”

    赵雪窝没考过科举,可想不通读书人的心思“这就要问雨生了。”

    薛彩樱又问“那连举人都不中,却一直留在书院读书,难道不该给个限定期限不光自己压力大,家里压力也大吧。”

    赵雪窝好笑道“确实说不通,不过这事我不懂,也不能随便跟皇上建议,把那些没中举的赶出国子监,如果是往年还成,今年咱家孩子报名了,就算没有私心也有私心了。”

    薛彩樱明白这里边的事情,劝道“算了,这事还是等皇上定吧,不过如果方便,你倒可以跟皇上提一嘴,也不用说的太直接,皇上自有自己的想法,一年不招生,也不只关系到咱家孩子,这国家需要人才,断了一年,影响很大呢。”

    薛彩樱说到这里,给赵雪窝端了杯水,“大不了,让孩子等一年,或者去城里读书,如果不去城里,咱就再给孩子请位先生,正好水笙也该读书了。”

    提到水笙,赵雪窝忍不住提醒道“对了,水笙刚来不久,我忙着没时间,你多费点心思,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心思细,又不好开口。”

    薛彩樱表示知道了。

    赵雪窝忽然想起女儿来“对了,年年呢”

    薛彩樱无奈道“在二妮那呢。”

    赵雪窝诧异道“是不是从回来一直就在那边”

    薛彩樱叹了口气“刚开始搬过来,我找不上头绪,二妮主动要带,我就交给了她,这两天想接回来,可我一提二妮脸色就不好,十五还跟我说二妮晚上时常偷着哭,我想着肯定是想平阳了,就没好往回接,最主要的是你女儿没心,也不张罗回来,我问她想不想娘,她倒也说想,可二妮一走,她就屁颠屁颠的跟上去了,也不知道二妮给了什么好处。”

    反正两家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赵雪窝没想那么多“既然年年愿意在那就在那吧,这些年雨生和二妮都不容易,只要对年年好就成了,我们小时候还希望伯母婶子都对自己好呢,哪有那么好的事,就当多个人疼她了。”

    薛彩樱也是这个意思,她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不管哪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肉,万一丢了一个,和要她的命也不差啥。

    “算了,反正她愿意哄就哄吧,哪天嫌弃烦了,自然送过来了。”

    自从粽棕接了教授水笙读书的任务,他做的格外用心,自己还写了个小本本,把他认为应该学的重点记录下来。

    只可惜,他也就空有一腔热血,学识实在有限,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三字经,他倒也背的滚瓜乱熟,可水笙询问他意思,他就说不上来了。

    要么说的似是而非,要么大相径庭,听得坐在旁边写字的元宵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没忍住纠正。

    粽棕还瞪了他一眼“我是先生,不用你管。”

    元宵懒得管他们的事,可粽棕是他弟弟,万一把水笙教坏了,他这个做哥哥的脸上也无光,忍无可忍,只能把粽棕的教学计划抢了过去,重新整理过,这才还给粽棕“你要真想教水笙就多下点功夫,否则教错了,再想纠正可就麻烦了。”

    粽棕的注意力比较偏,他纠正道“是水笙姐。”

    大两个月那也是姐。

    元宵尴尬了,他看了一眼低头认认真真写字,却写的像鬼画符似得水笙,心里嘀咕道,他才没有这样的姐姐。

    “这样握笔,”元宵到底没忍住,拿过毛笔告诉水笙握笔的方法,可水笙初次握笔,比大户人家的笤帚还难用,哪里写的好。

    元宵没办法,只能握着她的手,拿出他所有的耐心一点一点的告诉她怎么握笔,怎么用力,从何处下笔,又怎么收笔,也不知道水笙听没听懂,反正教出他一身汗。

    莫名其妙的,握过水笙手指的右手发软,竟然还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背着水笙悄悄的搓了搓。

    然后若无其事的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写字。

    水笙打心眼里害怕元宵,有他的地方,她都躲得远远的。

    今天忽然被他握了手,心里提了一口气,一直控制不住发抖,直到他走开,周身的压迫感忽然消失,她这口气才松下来。

    皇上最终的决定下来了,将那些十年还没中举,五年没中秀才的学子都清出了书院。

    清出了书院并不代表他们不可以继续读书,做学问,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只是需要回家读,或者去私塾。

    国子监的容量有限,更需要新鲜的血液,实在不适合让这些人一直留下去。

    当然了,今年招生还是缩减了,考核题目自然要加大难度。

    皇上的意思是中了秀才的学子可以免试,可谭祭酒心里堵了口气,也知道赵雪窝的大儿子过了童生试,极力要求所有的学子一起参加考核。

    毕竟是第一年实行新规,皇上心里也没底,谭祭酒掌管学院多年,有经验,皇上便允了。

    所以今年的考核比童生试还要难。

    只不过这是秘密,大家还不知道,赵雪窝也只听到了一点风声。

    回去自然嘱咐两个孩子好好读书,别浪费了机会。

    元宵一向认真,赵雪窝不担心,粽棕却没那么听话,不过赵雪窝点到为止,这是他自己的事,自己承担后果就成。

    粽棕十分怀疑这是爹娘在给他施加压力,明明往年题目那么简单,怎么今年就难了,肯定是他们想让他好好学习编出来的故事,所以还像往常那样,并没什么改变。

    时间一晃,炎热的夏季过去就是中秋了,而9月份的考核也到了。

    赵雪窝和薛彩樱两个人亲自送两个孩子进了国子监考场。

    报名国子监的竟然有两千多人,而国子监这次只录取两百名。

    也就是说连一成都不到。

    三天后发榜,元宵不出意外,录取了。

    而粽棕

    他没想到题目那么难,只答了一半就交卷了,能过才怪了。

    他看过哥哥考童生试的题目,都没这次考核难。

    自从考核完,粽棕就垂头丧气的,怎么都提不起精神。

    早知道他就用点心,先考童生试了。

    粽棕不开心的结果就是,不给水笙当先生了,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容易误人子弟。

    没办法这事就被元宵捡起来了。

    反正明年二月才入学,外祖身体又不好,他时间很充足。

    十五不喜欢武功,可他喜欢读书,粽棕教水笙的时候,他跟着听了一会儿,背的比水笙还快。

    如今元宵教水笙一个是教,多十五一个也不多。

    当初元宵的启蒙先生还是雨生,如今元宵都教起十五了。

    月牙看十五喜欢读书,也把睿睿送了过来,年年也吵着要读书,就这么元宵的学生竟然小有规模,达到了四个。

    十五才将将四岁,背书都那么利索了,水笙心里着急,她可比十五大六岁,还追不上十五,肯定被人笑话。

    元宵注意到这个问题,想起二叔读书就是有天赋的,他的儿子肯定会遗传这点,他有心让水笙不要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做,就把这事跟薛彩樱说了。

    当然他没当着众人的面,而是私底下说的。

    薛彩樱笑道“这还不简单,你得看他们两个读书的目的,十五以后是要考科举的,那读书厉害也没什么,水笙只需认识字就成了,对了,我这还有一本当年你二叔亲自编的入门书,你拿去看看,就明白了。”

    元宵琢磨了两天还真发现了问题,之后对两个人分开教学,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一样,这样没有比较,也就没那么大压力了。

    薛彩樱喜欢做点心,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就算是普通的用料她都舍不得,如今搬进侯府,再珍贵的材料都能备的齐,那做起花样来自然更加的得心应手。

    水笙也喜欢做点心,王秀英活着的时候她还小,没怎么学过,如今跟着薛彩樱,两个人算是志同道合,做出的点心既精致又可口。

    薛彩樱有些憧憬的说道“可惜了咱家不能出去摆摊,要是再开个点心铺子,不知道得多红火。”

    水笙也道“以前娘就说义母有天赋,还说从来没见过义母这么聪明的,如今见识了义母的手艺,果然无人能比。”

    薛彩樱被她夸的心花怒放,“你也不差,假以时日肯定比义母做的好。”

    她把刚做出的点心放进盘子里,“元宵和粽棕都练剑呢吧,你把这些点心给他们送过去。”

    水笙答应着去了,她来侯府大半年了,已经逐渐适应了侯府。

    只是还有些害怕元宵。

    尤其最近元宵做了她的教书先生,绷着小脸的时候,莫名的让人心悸。

    水笙把点心放到桌子上,喊粽棕过来,“义母刚做的点心,你尝尝。”

    粽棕停下手里的剑,撩起衣服胡乱抹了把脸就跑到了水笙面前,捏起一块点心塞进了嘴里,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

    元宵没他们那么粗鲁,从婢女手里接过手帕,先把脸擦干净,又喝了半碗水,这才走到水笙面前看了眼盘子里的点心,“我娘刚做的”

    水笙紧张的小幅度往后退了一步,回道“是。”

    元宵捡起一块分两口吃了,什么都没说,从小厮手里接过剑又练了起来。

    年关将近,今年一大家子一起过年,格外热闹。

    第一场雪落下,薛彩樱打着赏梅花的借口把大家都召集到了一起,摆了一场点心宴。

    没过几天,杨二妮托父母从乡下买了两只猪,又办了一场年猪宴。

    月牙经常带着孩子住在侯府,临近年关也想热闹热闹,赵家人多,出行一趟不方便,她干脆出银子又在赵家办了一场。

    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到了除夕。

    除夕过后大家安静了几天,临近元宵又热闹了起来。

    薛彩樱带着几个孩子做灯笼,她心灵手巧,做的灯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漂亮,又喜庆。

    才刚过初十,几个孩子就已经人手一只灯笼了。

    有萌萌哒的兔子、凶萌可爱的小老虎、古灵精怪的小花猫等等。

    年年一手提了一个,小脸冻得红彤彤还不肯回屋,一直拎着灯笼追着十五跑。

    粽棕也跟着薛彩樱糊了一只灯笼,想送给年年,可惜被年年嫌弃了。

    年年瞪着他的灯笼只有一个字“丑。”

    粽棕伤透了心,想拉年年回屋玩,年年说什么都不肯,非要跟十五去西院,粽棕落了一肚子火,回屋跟薛彩樱抱怨“娘,我怎么觉得年年不像我妹妹,倒像是十五的亲妹妹。”

    薛彩樱笑道“他们两个差的小,能玩到一起,这有什么,你不也和元宵近。”

    粽棕觉得这话不对,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反驳理由,看到好吃就把这事给忽略了。

    元宵节这天,薛彩樱组织全府所有的孩子也办了一场猜灯谜的活动。

    根据猜出多少给礼物。

    元宵不愿意和弟弟妹妹抢,只猜了一个,自然是对的。

    粽棕猜的最多,猜对了五个,水笙也猜对了两个,十五猜对了两个,睿睿只猜对了一个,年年在元宵的提醒下猜对了三个,每个人都领了礼物。

    每年元宵节朝廷都会举行大型的活动。

    有舞狮子,猜灯谜,闹花灯等。

    天黑后,大家都要出门看灯会,这么多人肯定走不到一起,薛彩樱嘱咐元宵和粽棕一定不能往人多的地方挤,到时间就回来,又让小厮跟着,这才把两个人放出去。

    她则带着年年和水笙出了门。

    赵雪窝是禁卫军统领,逢年过节是最忙的日子,尤其今天晚上有灯会,别的不说,火烛一类是最要紧的,他必须得保证全京城人的平安。

    责任重大,自然就没办法和家人一起过了。

    薛彩樱带了两名婢女,水笙知道跟着她,只要顾好年年就成了。

    年年想和十五一起,薛彩樱便等着杨二妮一起出了门。

    雨生今天没事,换了便领着十五跟在大家身边。

    这是水笙第一次在京城过年,她对京城还不熟悉,薛彩樱担心走散了,免不了多提醒了几句“水笙一定要跟好了我,万一走散了,知道侯府怎么走吧”

    水笙表示知道。

    薛彩樱还是忍不住嘱咐“万一找不到,也别怕,这大街上都是兵丁,随便找一个问问都能告诉你。”

    薛彩樱这么关心水笙,水笙心里充满了感动“义母,我知道的,我就跟着你,肯定不会走散。”

    今年的灯会格外热闹,因为皇上准备与民同乐,携贵妃坐在城楼上,欣赏着满京城的繁华。

    皇上还亲自出了一个灯谜,猜中者赏赐一支极品羊脂玉打造的文昌笔。

    皇上出的灯谜,谁不想猜中了,当官的想在皇上面前表现,没当官的也想借着这个机会露露脸,万一被皇上破格提拔了,可不就发达了。

    只可惜皇上出的灯谜,哪是那么容易猜的。

    不光难倒了普通百姓,也难倒了文武百官。

    赵雪窝带着侍卫守在旁边,他看过那个灯谜,每个字他都认识,可合到一起什么意思,他就琢磨不透了。

    雨生是天子近臣,他倒是猜出来了,可不想凑这个热闹。

    况且今晚人多,他也不愿意挤到前边去。

    元宵拉着粽棕挤在人群里,一人手里提了一只薛彩樱亲手糊的灯笼。

    粽棕听说皇上出了灯谜,又看到城楼上摆的和大白菜似得文昌笔,那可是极品羊脂玉做的,平时手指头那么点都要很多银子,这么一大一块,不得值一座城。

    他对金银没兴趣,只想把这个文昌笔抱回去,得到父母一句夸奖。

    可惜他连着猜了几个都被元宵否了。

    粽棕泄气道“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你说是什么”

    元宵猜了一个,走到端着纸笔的太监面前,拿起笔正要写却被人抢先一步。

    那人比他略大两岁,身穿锦衣华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他充满嘲讽的看了元宵一眼“就你,也能猜得出来”

    元宵不愿意与人置气,可这话也有点伤人。

    记着娘的嘱咐,人多容易出事,他打算忍了这口气,便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你来。”

    粽棕气不过,伸手去抢毛笔“哥,你干嘛让着他”

    元宵拉住了他“算了,这么多人别碰着谁。”

    粽棕也记着娘的嘱咐,只能算了。

    那人却没元宵这么大度“什么算了,是猜不出来吧。”

    他神情间充满了鄙夷,就差把“我看不起你”几个字写在脑门上了。

    元宵能忍,粽棕不能忍,他瞪着对方道“是我哥让着你,别不知道好歹。”

    那人好笑道“是真让着还是没猜出来,只有你们自己心里知道吧。”

    他仿佛不愿意和两个小孩子计较一般,嗤了一声,然后在太监的盘子上写下灯谜。

    粽棕还要冲上去和人理论,元宵打算带着粽棕离开。

    却不想太监拦住了他“这位公子,如果你猜的谜底和他的不一样,不如在纸上留下来,老奴一起呈给皇上。”

    元宵不想惹事,粽棕却非要争这口气不可,他接过毛笔递到元宵面前“哥,你快点啊,别让人以为咱们不行。”

    元宵拗不过弟弟,再说被人贬低的滋味也不好受,他接过毛笔在太监面前写下了灯谜,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粽棕高兴了,充满得意的看向刚才那人“等一会儿皇上把文昌笔赏给我们,你就嫉妒吧。”

    那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谜底不是他自己想的,是他爹请的幕僚想出来的。

    肯定错不了。

    听了粽棕的话,眼神里充满了轻视“敢打赌吗”

    粽棕有什么不敢的“你想堵什么”

    那人岔开两腿,就赌这个。

    粽棕没明白“你什么意思”

    那人“谁猜错了就从对方的跨下钻过去。”

    粽棕相信元宵,底气特别足的说道“好,等一会就让你从我库裆下钻过去,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给情面。”

    那人还怕元宵跑了,今晚人多,转眼就找不见人影,他挡在两个人面前道“先报姓名,否则跑了我去哪找你们”

    粽棕正有此意“我还怕你跑了,你先说你是谁”

    那人勾了下头发,得意道“听好了,我可是穆王府的小王爷。”

    小王爷了不起,粽棕好笑道“那你也听好了,我们是平远候的元宵和粽棕。”

    嗤

    穆王府的小王爷忽然笑了起来,“原来是吃货。”

    粽棕气了个半死“等着钻库裆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