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9. 请李隆基赴死 第五个直播视频:太阴元……
    汉朝。

    公主馆陶在听到天幕之中的月神说自己女儿和那刘彻并无子女, 而且这表哥表妹结为姻亲是害人之举,当即就进宫寻母亲窦太后和弟弟汉景帝说要悔婚的事情。

    窦太后对自己这个脾气刁蛮很是任性的女儿是真的没有办法,且她也担忧不遵循神仙所言会召来天罚, 便在与皇帝商议过后, 同意了此事。

    馆陶公主在替女儿解除婚约之后,对于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刘彻也没有多大的内疚之情。

    毕竟刘彻能做太子, 本来就是她的功劳。

    既是有功, 那便是刘彻需要感谢她,哪里用她去对刘彻感到内疚

    窦太后其实对于刘彻这个孙儿也是很满意, 她并不是因为女儿的举荐才让刘彻当太子。

    至于向来最是推行养生息民政策的汉景帝,对于刘彻这孩子亦是甚喜欢, 因为哪个皇帝都是不可能立自己所不喜的儿子做太子。

    而且刘彻这孩子的名字也在之前的神物抽奖中出现了几次,想必他做皇帝还是很不错的。

    馆陶公主同时也没有劝母亲窦太后和弟弟换太子的想法。

    毕竟她女儿和彻儿做不成夫妻,自然也是和其他皇子也做不成夫妻,那倒不如就选刘彻这个更加聪明且懂得感恩的孩子。

    刘彻那孩子聪慧过人, 还在神仙天幕上出现过名字, 未来必定是前途不可估量。

    再说了, 她家阿娇比彻儿大上三岁,本来也不是特别般配。

    如此思索完毕, 馆陶公主就十分心满意足的离开,并打算重新为她的宝贝女儿择选好夫婿。

    当然她也会去跟那皇后跟彻儿解释一一,就凭此前她帮着把前太子刘荣给废掉,这母子一人就都是欠她的了。

    月神所说的“同姓不联姻,近亲也不得联姻”一事, 自然是在历朝历代引起了莫大的恐慌,毕竟皇亲贵族皆是十分喜欢表亲结婚亲上加亲。

    可现在得了月神的讲授,还得知有血缘关系的近亲结婚居然会导致女子怀孕艰难, 而且还容易胎死腹中,产子不一定能生下来,更甚至生下来也很容易早夭或早亡,当场就冷静不了。

    尚未酿成悲剧的家族立即就各自解除婚约,连汉朝时期的吕雉都在思索再三后,打消了让儿子刘盈迎娶她的亲外甥女张嫣。

    宋朝。

    诗人陆游原本正准备高高兴兴的迎娶自己心爱之人,结果却被月神的这一次授课给打破了所有喜悦心情因为他的心爱之人唐婉正是他的表妹

    只是不等陆游反应过来,本来就不是特别喜欢唐婉,只是碍于亲戚关系不好拒绝的陆母立刻就带着儿子前去唐家解除婚约。

    唐婉之父唐仲俊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想到不能够害了两家人,便还是同意解除两家婚约。

    陆游一路上神思不属,直到婚约成功被解除后,他还是没能够见到心爱的表妹。

    而被母亲拉着归家的陆游在未过两月,便发现表妹唐婉已经有了新的意中人。

    而那个勇敢求爱,并频繁送女儿家所爱之礼的男子,他差人一打听,方知名为赵士程。

    神情呆滞的坐在书房中一下午的陆游最后还是想通了,他决定祝福表妹和赵士程。

    而他自己,此生便努力尽忠报国吧

    此时此刻的陆游根本不知道,自己十几年后回到老家,偶然到绍兴有名的沈园去游玩,还碰到了昔日倾慕之人唐婉。

    只是那时他们早就各自成家,相忘于彼此。

    待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从陆游身边携手走过时,两人目光撞在一起,彼此寒暄两句,便就此别过。

    陆游望着表妹唐婉和赵士程离去的背影,心中的波澜早已平息。

    便是之后的游玩过程中再遥见到唐婉和赵士程一在水榭上进食和浅斟慢饮,亦是莞尔一笑,自行离去。

    这一次陆游并未在沈园的曲径回廊上题上千古绝唱的钗头凤,唐婉亦不曾在第一年春天再次因为怅然心情而来到沈园。

    两首钗头凤的不出世,救下了唐婉的性命,同时也让本来会郁郁而死的唐婉平淡幸福的过完一生。

    至于那些已经不幸出现畸形儿的家族,此前他们一直觉得是家族或者是自己受到了诅咒或天罚。

    现在听了月神之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之外,也赶紧做出跟妻子和离的决定。

    本来他们夫妻间就是亲戚,自然会妥善处理好妻子的后半生方才和离,倒也不曾撕破脸皮。

    而有些因为政治原因结亲的夫妻,虽然不能直接和离,却是直接过上相敬如宾互不干扰的生活。

    于他们而言,爱情婚约从来都不是人生的全部。

    月神并不在意自己的随口一说会给秦始皇嬴政和唐太宗李世民带来多大的伤害,而且继续讲述白居易的一生。

    元和四年,白居易向唐宪宗上书尊贤能,以澄清吏治薄赋敛,以安民生等主张,只是唐宪宗对此并不重视,左耳进右耳即出。而此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为弹劾触犯权贵,白居易上疏援救,唐宪宗大怒并借口将白居易贬为京兆户曹参军。

    在遭遇第一次政治挫折后,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当街被刺杀身亡,白居易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触犯权贵利益,直接被唐宪宗以僭越言事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

    尚且健在的武元衡和裴度“”

    当街刺杀朝廷重臣,而且还是因为触犯权贵利益皇帝甚至都不为他们亟捕大胆之贼,还把为他们上疏的白居易给贬谪了

    这事情要不要这么荒谬

    若非这件事是经由月神之口说出来,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却是万万不敢相信

    可现在知道了,那就得好好想想应当如何避开被刺杀身亡的结局,否则也太不体面了。

    还有,必须得给白居易送一份谢礼才行。

    毕竟若是没有白居易那个事后上疏,估计他们等到被刺杀了才会知道这个事情。

    被贬期间,白居易写下著名长诗琵琶行,里面诉说了对底层女子悲惨遭遇的愤懑,同时也诉说自己被贬的郁闷心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李恒即帝位,白居易也被召回长安,任司门员外郎,后改任主客郎中。白居易此次回朝任职,就算为了有所作为。

    只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朝臣斗争,显然就是让他十分失望,因此他选择外任。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兴修水利,筑钱塘湖提,引水灌田,受到杭州百姓的爱戴。

    直到唐文宗李昂上台,唐王朝的政治权力依旧被操控在宦官手中,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

    唐武宗会昌一年春,白居易以刑部尚书的头衔致仕,结束了他四十年的仕宦生活。

    会昌六年,白居易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白居易的一生善良正直,敢言直谏,有刚正不阿的品行。少年时期经历战乱的坎坷和不幸的爱情悲剧,使得他很是能了解和体会广大劳苦百姓的悲惨与痛苦。

    白居易写下的大量讽喻诗,十分形象的反应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天下百姓被权贵压迫剥削的痛苦,并体现出朝廷的横征暴敛。

    其好友元稹曾说白居易的诗歌处处皆是,而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也曾称赞白居易为天下俚语被白乐天道尽。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大多都是通俗易懂之中蕴含人生哲理,对于劳作的百姓亦是观察入微体贴非常。1

    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那边是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他最为重视前两类,并能一吟悲一事,诗王之名当之无愧。

    只是可惜年少时的情场失意和壮年时的官场遭遇排挤,却是贯彻白居易的一生。

    原本这一切人生遗憾事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唐玄宗李隆基能早死一十年。

    秦始皇嬴政的子孙后代皆是被那胡亥所杀,而胡亥亦是早亡,却不得用逆天延寿之法。可唐玄宗李隆基你当真不考虑一下早死个一十年,然后把那一十年送给你的祖宗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吗

    听到月神此言,正好五十八岁的唐玄宗李隆基立即就警惕的看向周围,就担心有敬慕太宗皇帝的臣子或者宫人冲上来把他弄死。

    左右相顾,皆是未能从月神这一提议中反应过来。

    此逆天延寿之法只得用在双方自愿,且身份地位都差不多的血缘亲人身上。我看还都在皇位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之间就很适合,直接便能从根源上解决安史之乱。

    而还在皇位之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一听,立即便要退位让太子李亨做皇帝。

    拉着儿子李亨双手的李隆基简直眼泪都要飙出来了。

    “儿啊你若是再不做这个皇帝,你父皇我就要英年早逝了”

    太子李亨“”

    父皇你都五十八岁了,这怎么看都不属于英年早逝的年纪。

    而且就算是为人子为人臣,太子李亨都不能真正说自己没有动心反正要赠给太宗皇帝的寿命又不是他自己的,现在只是早死一个昏庸无能的玄宗,却能救活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

    别说是旁人了,连太子李亨刚听到月神这个提议时,下意识的想法就是这绝对为一桩十分划算的买卖

    要不玄宗皇帝你还是牺牲一下就当是为了大唐

    若是李隆基知道大家居然都这么想,绝对就是有一万字脏话要骂。

    敢情要的不是你们的命,所以就能如此慷慨大方

    秦朝。

    不得不说,月神提出的这个逆天延寿之法,秦始皇嬴政一听,立马就是心动一瞬。

    可仔细想明白之后,却又觉得有所不妥。

    而且大秦的情况就摆在那里,他并不适合用此法。

    唐朝,长安。

    已经为爱妻爱子早逝一事哭得两眼肿胀的唐太宗李世民知道月神提出来的办法,亦是心动片刻他并不是想要给自己增加寿命,而是想要加到爱妻爱子身上。

    只是待反应过来,观音婢绝对不会同意这个事情,他偏头对上观音婢微微摇头的平静神色时,心中悲伤情绪便平复许多。

    李世民打消这个念头,却不代表其他人也打消这个想法。

    连李渊都不能避免的开始算这笔交易可不可以接受毕竟这可是一十年

    按照神仙说的他家一郎的功绩伟业,还有对后世大唐的影响,还有那个天可汗的尊称,李渊就觉得谁都可以早死,但一郎绝对不可以

    “一郎啊”

    熟知一郎本性的李渊一看自己儿郎的神色,便知他是没有这个意思。

    可李渊却是很着急,若是一郎早逝,大唐又被安史之乱所摧毁,那他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正如李渊熟悉一郎,李世民亦是熟悉他的阿耶。

    “阿耶,若是我同意这个事情,那我李世民与那李隆基又有何区别而且所谓逆天延寿,这其中必定不会是如此轻易,世上哪里会有十全十美之事”

    李世民如此一说,没能够说服他的阿耶,却见天幕之中月神微微颔首,似乎是在同意他的言论一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