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卫国太后的手书之后, 梁国小将军就带着预备军出发,准备横穿卫国了。
她们齐齐御剑从卫国上空飞过,留下了一大片惊呼。
卫国百姓们不知内情, 卫国太后宣布此事的诏书还来不及分发至治下,所以百姓们便把从空中飞过的剑阵当成了仙人。
由于剑阵离得远,看不清上头的人, 但梁国预备军的天女们身上的战甲很是显眼,于是卫国百姓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头上飞过的仙人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战神爷爷”,或者“天兵天将”。
在先前天宫出世时,他们就有过许多猜想,卫国各地的巫祝们也扯着天宫的大旗为自己信仰的神明拉拢人心。
才遭受过战乱掳掠的卫国百姓们急切的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因此他们对本国信奉的神明越发的虔诚起来。
如今梁国剑阵的路过, 也只是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一些而已。
梁国小将军看见了下方俯首叩拜的百姓,但现在她们没空下去跟他们解释。卫国太后在手书中说了,她已发下诏书让各地官府准备接待梁国预备军, 也会将她们的消息告知百姓。
所以梁国小将军知道卫国百姓们迟早会接到卫国太后的诏书,她们现在去解释纯属是多此一举。
梁国的剑阵只急行军了半日,就停在了卫国王都上空。
卫国王都中顿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王都百姓还以为这是什么神迹或是天罚。
卫国太后听说了消息后大惊。“梁国女军果真已经到了王都可我的回信才转交给梁国使臣不过半日啊”
前来报信的宫人显然也很有些不可置信的样子,她语无伦次道“她们, 她们是飞过来的”
卫国太后正想问是她们是怎么飞的时候, 王宫上空传来一阵呼啸而来的破空声。
密密麻麻的剑阵倏忽之间门就已掠至卫国太后头顶
卫国太后拼命掐着掌心, 才勉强让自己没有失态。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扬声朝空中问道“敢问贵军可是借道的梁军友邻”
梁国小将军压下飞剑, 停在与卫国太后平视的位置一抱拳“正是。我等来得有些急,失礼了。”
卫国太后恍恍惚惚的摆摆手,转头命人设宴去了。
梁国小将军带着几个小副将和子衿十分礼貌的接受了卫国太后的宴请。
子衿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这位太后。
她看上去似乎只有三四十左右, 但鬓发却已经有些花白了。且她的行动语言都极为典雅,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女子该有”的矜持与礼貌。
很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很一板一眼,几乎不太看不出她个人的情绪与性格,倒像是一个温顺乖巧的玩偶。
这样的太后,当真能做到垂帘听政吗
子衿在宴席上暗中观察了好一会,在心里打出了一个问号。
在子衿暗中观察的时候,梁国小将军已经跟卫国太后寒暄上了。
这顿宴席虽然精美,看得出卫国太后是费了心的,但对于吃惯了灵食的梁国的小天女们来说不过尔尔。何况她们也不是真来吃席的,只是来跟卫国进行一些官方的往来而已。
卫国太后一边跟梁国小将军寒暄,说着些“年少有为”的恭维,一边又默默地记下她们似乎对食物不大热衷,看来若想与她们交好,用珍馐佳肴这条路是没什么用的。
卫国太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尽量与她们交好。
明明她只是个被推出来挡刀的傀儡太后,没有半分实权,这些国与国之间门的大事也轮不到她费心,可她却仍旧想给她们留下些好印象。
不是为了卫国的将来而与梁国交好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她自己想要与这些年少又意气风发的小女军们多说说话。
也许是她们身上的生机太旺盛,能勾起人心底深藏的艳羡与渴望吧。
若是她的女儿能投生在梁国,成为和这些小女军一样的女子该多好啊。
卫国太后眼中浮现出一丝痛色。
卫国太后是个心思很细腻的人,她很快就意识到了梁国小将军是个性格跳脱不喜拘束的人,于是她便自然而然改了之前公事公办的寒暄口吻,换上了另一幅更亲昵随和的态度。
她放弃了那些她自己也不爱说的官腔奉承,转而跟梁国小将军聊起了家常般的话题。
“我曾有个女儿,她当时也有你这般大小,所以我见着小将军便心生欢喜,忍不住想与你们多聊聊。”
梁国小将军果然对这样家常的话题更感兴趣,她好奇问道“当时有我这般大小如今呢如今她多大了把她叫上一同来吃饭呀。”
卫国太后痛色更甚。
“她,她已经走了五年了”卫国太后忍着泪意,轻声道“六年前,楚越联手攻我卫国,先帝亲征落败后,便派人议和。”
她的女儿,也被送去越国和亲了。
可她却在和亲的第二年就香消玉殒,卫国太后连她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她只能求卫王,求他把女儿的骨骸接回故里落叶归根。
卫王原本是不同意的。
因为越国正是为了羞辱他们卫国,才故意将和亲的卫国公主折磨致死的。这样的越国,如何肯将已故公主的骨骸归还给他们呢
而且,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卫王拒绝了卫国太后,当时的卫国王后。
那时的卫国王后悲痛欲绝,在卫王宫门口跪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差一点就要随着女儿去了。
最后卫王只能看在卫国王后身后的国相家族的面上,派人带了许多礼物,将卫国公主的棺椁接了回来。
但他却不许女儿进入王陵,只给她另修了一座小小的公主陵,就在卫国王宫不远处。
再后来,卫王去世,只留下了一个妾妃所生的小王子。
根据卫国后宫的规矩,这个母妃难产死去的小王子就养在了卫国太后的膝下。
卫国本就国力不王去世后王位空悬,更是引得周遭列国各个虎视眈眈。
无奈之下,卫国国相扶持太后垂帘听政,实则他们趁机独揽朝纲,将整个卫国握在了手中。
可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卫国太后是个被推出来的傀儡,他们还是骂她牝鸡司晨,骂她野心勃勃,骂她大逆不道,骂她玷污了卫国朝纲。
因为他们不敢骂握着实权的国相,所以他们只能去辱骂无辜的卫国太后,借此来宣泄自己的愤怒。
他们骂卫国太后辅政无为,不配母仪天下,可他们却象征性的忽略了他们从不允许女子读书干政。
在他们眼里,王后就该本本分分的养育王子,不沾染半分朝政,可当她被架上宣室殿后,他们又认为她应该做个贤后,不惜一切代价为年幼的新帝扫平一切障碍。
比如,把持了卫国朝政的国相家族。
这些话卫国太后并没有说出来,但梁国小天女们却听明白了。
她们自然是愤慨的,可她们也不好将手伸太长,去干涉别国的事务。所以梁国小将军沉默了一会,只说可以去祭拜一下亡故的卫国公主。
卫国太后捏着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应了一声。
这些年她做梦都想去公主陵看看女儿,可她却出不了这重重深宫。
她甚至只能借着梁国女军的势,才能在五年之后,出宫去看一眼女儿的陵寝。
多讽刺啊。
卫国公主的陵墓距离卫国王宫不算远,马车只需半个时辰,御剑更是眨眼之间门就能到。
可就是这样一段短短的路,困了卫国太后整整五年。
子衿带上记录“小事”的影册,把卫国太后在公主陵前无声落泪的样子录了进去。
她的悲痛是那么的明显,连抚摸墓碑的双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可她还需要顾及大家闺秀的礼仪,不能哭出声,不能弯下腰。
她只能端端正正的跪坐在墓碑前,端庄得体的泪流满面。
卫国太后的无声痛哭让梁国的小天女们也心酸不已。
然而片刻后,梁国小将军忽然惊呼了一声“那是什么”
众人齐刷刷的朝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卫国太后的身边,似乎有一抹朦朦胧胧的白影。
那半透明的影子很模糊,也很浅淡,一直围着卫国太后打转,似乎还在不停的往她手下凑。
子衿睁大了双眼。
她的修为是在场小天女里最高的,也是刚接下了新六道律令之责的半神,所以她能很清楚的看到那影子的脸。
那是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的女孩,眉眼与卫国太后有七分相似。
卫国太后看不见她,她好像也看不见其他人,但她却像雏鸟一般,不停的往卫国太后身边飘。
可她却穿过了卫国太后的身体,始终没法碰触到那双颤抖的手。
她如同飞蛾扑火一样,徒劳的一遍又一遍的试着把自己的“脑袋”伸到卫国太后手下,却又一遍又一遍的穿过了墓碑和太后的手。
子衿看到她的脸上流出血泪,凄惶的发出了一阵人耳听不见的尖啸声。
沉浸在悲伤中的卫国太后似有所感,双手在空中摸索了一会,惶惶然的问道“静柔,是你吗你回来了吗”
梁国小将军大步跨上前,把卫国太后的双手握住,虚虚的停在了残魂的头上。
那一抹残魂瞬间门安静下来,乖巧的保持着小半截影子,让自己的脑袋悬在卫国太后的掌心下。
“你身边有一抹残魂,她一直在往你身上飘。”梁国小将军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就是你女儿。”
“她此刻就在你身边。”
卫国太后猛地抬起头,眼中全是希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