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一觉起来, 李小寒又恢复了大半。
人不能因为可能的猜测而伤害自己。
目前李贤东和王氏因为未出生的那个可能的男娃而重男轻女,要求自己做一个扶弟魔了吗
没有。
所以她也不必要一定要往这个方向猜测,然后重重防备,搞得自己满身负能量。
如果李贤东和王氏以后有这种倾向, 李小寒也希望自己有能力有地位有足够的心智来处理这个事情, 承担自己的人生。
没有什么不可失去, 自己才是最爱自己的那个人。
想明白的李小寒,从不为难自己的李小寒, 第二天起来又变得精神满满。
她最近的目标还是在番椒上。
杜仲、三七天生天养,难以为继,人工培育又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长成, 不是一个合适的赚钱方式;摘果子器和棉花梳妙在巧思, 但容易被仿冒,而且道德上, 自己也无法看着自己拿这些发大财而不顾别人还在水深火热。
因此这两个都不适合拿来做独家生意,不如大方拿出来赚一些人气与声望。
而番椒就不一样了,没有它大家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用得好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利器,而带着前世记忆的李小寒记得的美食秘方不要太多, 到时候集种植、加工、批发一条龙, 拿来做独家秘方赚钱再好不过了。
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将番椒食谱调整到适合本土人民的口味上。
想明白的李小寒, 行动力满满,一推开门,却发现自己已经起晚了。
算了,起晚就起晚,难得睡一个懒觉, 第二天也没有什么大事。
李小寒吃完早饭,最后喝一杯李家如今必备的羊奶,从厨房里倒腾一点干香蘑用热水泡上,又把那番椒拿出一捧也泡上。
泡完番椒和香蘑,李小寒坐到一起帮忙糊鞋垫子。
因着张大夫说王氏的手七天内暂时不好过分用力和受冻,李贤东一个人包揽了削竹签和扎孔的活,王氏改为去做棉衣。反正自家买的棉花也梳好了,天气也越发冷了,现在做棉衣,还能赶得上年前穿。
“小寒啊,你要喜欢那番椒,你就继续吃。别管我和你爹。”
王氏不知道女儿为啥喜欢这番椒,不过女儿昨晚把两个菜都吃完了,情绪也有点不对头,早上还起晚了,王氏便安慰道。
“嗯,娘,我知道了。”李小寒笑着说道,“我中午单独炒一道番椒菜。”
现在还是自己家里,她才不客气呢。
李小寒这样说,王氏和李贤东双双放下了心。一家三口齐齐干活,北风呼啸,但并未吹到这个屋子里来。
待到日头升到正中,李小寒便放下手中的活,去厨房做午饭。
“记得用热水。家里柴火足够呢。”
如今王氏听张大夫医嘱,不便再碰冷水,厨房里的活就基本落到李小寒手里了。怕李小寒人小不知道轻重,那冻疮复发,王氏免不得叮嘱两句。
“知道了,娘。”
李小寒回到,一会后,厨房升腾起了烟火气,然后渐渐的传出了米饭香,油香,最后,突然呲啦一声的声音,传出来昨晚那番椒霸道的味道。
许是昨晚习惯了那味道,这会李贤东和王氏二人觉得稍稍能接受一点了,起码不用避让到离厨房最远处。李贤东和王氏二人对视一眼,然后又默默低头继续干活。
过了一炷香功夫,李小寒在厨房里喊,“爹,娘,吃饭了。”
今日李小寒做了两个菜,一个是香干炒五花肉,其中一小碗被盛出来专门加了辣,另一个则是腊肉炖芦菔汤。
主食是前几日做好的炊饼,现在天气冷了,炊饼呀肉呀都能放得住了,李家便一下子做了许多,不必天天搓面粉。
李小寒先喝一口汤,整个人都暖和起来,然后把那炊饼掰开,夹一筷子香干五花肉塞入其中,最后合起来,咬一大口。
炊饼的松软和柔香,包容了番椒香干五花肉的霸道,既冲突又和谐。李小寒吃得心满意足。
李贤东见李小寒眼神微眯,一脸享受,筷子不知怎的拐到那辣的香干炒五花肉中去,夹了一小点,混着那不辣的,然后学着李小寒的模样,掰开炊饼,塞入其中,一口咬下。
先是眉头一皱,然后慢慢咀嚼,越咀眉头越舒展。
“爹,是不是很刺激,感觉热乎乎。”李小寒挑眉含笑问道。
李贤东一吞下,方答道,“那倒是真的,这冬日里吃这番椒,吃完火辣辣的。就是有点太辣了。”
今日的辣度,又是降低了一点点的,因此李贤东都能咀嚼了。
“那是你刚吃,还不习惯。没事,不强求,你喜欢就多试试,不喜欢就跟我说。”李小寒说道。
“嗯。”吃完这一口,李贤东下一口果然是喝一口腊肉芦菔汤,喝完汤之后,他又添了几次番椒炒肉。
李小寒挑挑眉。
正吃这着,忽地隐约听到李家大门被敲响。
李家三口人初以为又是人来扔石竹子交学费,便不理,不过这敲门声停了一会,又再响起。
“我去。”李小寒站起来道,心中疑惑,是谁呀,一直敲门,这会儿大伙不都闷在家里搞那棉花梳吗
打开门,看见李信和立在门口,李小寒眼睛霎时一亮。
李信和不知为何的,突然心生一种被盯上之感,但是这是在自己族叔家,有什么危险呢
“小寒妹妹,怎么是你出来开门,你爹呢”
“信和哥,你找我爹有事呀。进来吧,我爹在家呢。”
李小寒笑眯眯的把李信和引进来,李信和不疑有他,跟着进了大门,却走着走着,拐到了厨房。
李信和面色略带尴尬,他这种读书人眼里,饭点打扰是不礼貌的事情,只是都进来了,再退出去也难看,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李小寒好像丝毫看不见李信和的尴尬,还去厨房里拿了一个碗,装了满满一碗汤,“信和哥,坐下来一起吃一点吧。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
“对呀,信和,坐吧。尝尝我家的手艺。”对于李信和这个族侄,李贤东是十分喜欢的。
连王氏都殷切的看着李信和。
李信和被这一家三口架在上面下不来,只能尴尬的坐下来,本想意思意思的喝两口汤,不料李小寒已经殷切的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递给李信和。
“信和哥,你要不要试试这个这是海外传过来的番椒呢。我们这边没有的。仁和堂的大夫说了,吃一点点可以温中散寒,下气消食。”
此话一落,李信和眼尖的看见李贤东和王氏的脸色一窒,神情变得忐忑,只是李信和的好奇心已经被吊起来,“海外传过来的番椒吗还有这等功效闻着跟我们的茱萸味道略有点相像。”
“对呀,信和哥你要不要试试不要要小心一点,有点辣,比那茱萸更甚,一般人接受不了。”
李信和想着没有什么大事,他出门多,去那客栈堂食也吃过茱萸的,能辣到哪里去。
不料,“咳咳咳。”李信和脸色剧变,捂住嘴,转过身干咳。
“信和哥,喝点汤缓一缓。”李小寒连忙递过去早盛好的芦菔汤。
李信和摆摆手,示意不要,自己缓了好一会,李小寒看见他还试着咀嚼了几下,然后倒没有咳,不过闭上了眼睛,眼角有一点湿意。
停了一顿,李信和才睁开眼,继续把那口肉吞下去,转过头来,这下子,三人都正面看到他的眼睛略带水意,想来是差点把眼泪辣出来了。
有些人,就是天生泪腺发达一点。李贤东和王氏二人特别不好意思。
李小寒却觉着自己这个族兄很有意思,很有自己的探索精神,你看他忍着眼泪,都要自己吃完了,还不肯喝汤。
不过,突然吃番椒也的确是刺激了,李小寒略带歉意“信和哥,你怎么样,要不要紧”
“没事,这番椒辣得的确霸道,跟我们的茱萸大有不同。想不到这海外传过来的物种如此神奇。”
李信和只当这是一件新鲜事,自觉又长了一番见识,“这是仁和堂买回来的”
“对呀。信和哥你喜不喜欢吃现在有没有觉着胸口一股暖意如果在外边吃菜,你会不会点”李小寒又问。
李信和凝神想了想,又夹了一筷子,“我再试试。”
看吧,她就说这个族兄很有探索精神,现在还要再试一试。
李信和再试一试,试了几口,这下他倒喝上汤了,李小寒等人也自然了,继续吃自己的饭。李信和还学着李小寒的样子,用炊饼夹着那番椒炒肉吃了。
最后,大家吃饱喝足,李信和虽然吃的少,不过差不多跟大家一起落筷,吞下最后一口汤,方说道,“很新奇,很霸道。不过如果常吃,估计可能受不了。而且现在外出吃饭,这样刺激的饭食,可能略带不雅。”
读书人的事,吃饭怎么可以吃的涕泪横流呢。李信和是这样想的。
“哦哦。这样啊。”李小寒点头。
李信和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参考,不过不是全部,而且他作为一个有点身份自持的读书人,只能代表其中一小部分市场。
再说,嘴里说着不雅不雅,信和哥可是忍着眼泪都吞下去了呢。嘿嘿嘿。
吃完饭,李信和才想起了,自己过来是有事的。
“贤东叔,村里有意思到府城卖棉花梳的人想着后天早上进城,问你要不要一起去”
因着族长将棉花梳当成李氏一族的品牌来打造,揽过了这个摊子,李信和便成为具体的执行人。
李贤东家作为第一个做出棉花梳的人家,也成功在府城卖出过棉花梳,众人自然是希望跟着李贤东一起的。
虽然说城里人如果要卖棉花梳,肯定是先选李贤东家,但李贤东家也做不出这么多的棉花梳满足所有人啊,最主要的,是跟着李贤东村里人进城心不慌。
“怎么的这样赶这后天一早才做了两天多时间,做不出多少梳子罢”李贤东疑问到。
李信和心里叹一口气,贤东叔你家人少,自然是做不出多少,有像那家里四代同堂的,一大家子人,从早做到晚,那可不算少呢。
不过这人丁单薄不是一个好话,李信和自己家人手也不足,便没有这样说。
“不过是村里人着急,怕其他村人仿造了,想着早一点卖钱,落袋为安。”
“那倒也是。”李贤东点点头,然后看向李小寒。
“那爹,我们也去吧。娘你这次就不用去了,村里人多,不差人演示。”李小寒道。
李贤东和王氏同时想到怀孕了,的确是不宜再这样奔走。至于张大夫说的七天后复诊,到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慢慢走也行。于是齐齐点头。
就这样,后天进城便定了下来。李信和完成了任务,告辞而去。那些想去卖棉花梳的村人便下足马力来做棉花梳。
两天后,清晨。
今日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天气甚好,并没有下雪,十分适合赶路。
只冷风混着清冽的空气,被吸入肺腑间,让人忍不住硬生生的打了个寒战。
“娘,我和爹走了,你关上门回去吧。”李小寒和李贤东背着背篓,对站在门口的王氏挥挥手。
“哎,路上小心。娃她爹,你看着点路。”王氏说道。
“放心,回吧。”
李贤东答道,率先迈步往前走,李小寒紧跟其后,留守在家的王氏看着两人转过拐角,大树家的墙壁挡住了视线,再见不得两人方才关门回家。
待李小寒和李贤东走到村口,村长家的牛车已经等在一旁了。
周围众人看见李贤东,连忙道,“贤东你来了小寒快来,给你留着一个位置呢。”
对于李小寒跟着一起来,众人是丝毫不出奇的。现在李贤东一家跟村里人打交道多了,村里人对李贤东一家三口的印象已经十分清晰。
李贤东就是他们能干的农家汉子,话不多,但是扎实,靠得住,跟村里大部分人差不多,只不过是能干些;
王氏就是一个普通妇人,不过灶台上还是有几分功夫;
他们家,最机灵最顶事的就是李小寒,聪明有头脑大气,看那杜仲、摘果子器、棉花梳的,点子一个一个的往外冒,脑子灵性到不得了。
至于分家前传的李贤东木讷、王氏粗苯、李小寒泼辣,现在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
不过听说就是分家的时候,李贤东一家三口在亲娘坟前痛哭,受到保佑才突然旺起来的。
村里有许多人家,如今已经准备过年把祖宗的供奉翻一番,就希望祖宗也保佑保佑自己。
李小寒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众人定位为,受到亲祖母庇佑之人,只觉着众人对自己十分热情,个个都让自己往牛车上坐。
看看周边都是跟她爹年纪或身量差不多的汉子,李小寒这个小身量还真不一定跟的上心急赚钱的众人。推辞不过,李小寒便坐上了牛车。
一行人迎着冷风往那府城走去,直奔西市,熟门熟路的找地方铺草席子。
这一溜的摊位安排下来,占了西市好大一个地方,这还是李信和控制和劝说过的效果。
周边的小摊小贩见了他们这一堆人都直接离远了这么多人,万人出了什么争执,打不过呀。想一想,斗不过还是躲得起的。
因此,就那半柱香的功夫,周边的小摊小贩居然都远离了,后来的摊贩也不往李氏族人这边靠,身边倒是空出了挺多位置。
只一对读书人样的母子,在他们李家旁边摆上了。
李小寒还观察了一下,这母子都挺瘦,儿子约莫十五六岁左右,一身洗得发白的棉布长袍,跟李小寒堂哥李才荣的款式差不多,但是不怎么贴身,空荡荡的的挂在身上,显得人像竹竿似的高瘦。浓眉大眼,长得不错,但是想来棉衣不怎么保暖,唇色冻得发白。
那当娘的穿的也是一件带着补丁的旧棉袍,不过似乎厚实些许。只脸色蜡黄,满脸愁苦,跟以往的王氏十分相像,一看就是苦命人。
这母子也不多话,只默默摆弄自己的东西一张破桌子,然后铺上了红纸,摆上了笔墨。
只见读书人对着双手呼出一口热气,狠狠搓了一搓,把手活动开来,然后执笔、闭目、凝神,笔走龙蛇在一张红纸上开始写福字。
读书人的姿态出来了,可谓风骨傲人,气度优容。
再细看那字,还真不错。反正旁边的李信和频频点头,看不懂的其他人也一脸敬畏。
不过读书人也不受明里暗里打量的人影响,写完一张铺在草席上,继续写下一张。
李小寒看着他写的还是福字,便不再关注,转而看李氏族人。
这一看,呦,原以为族人都是卖棉花梳的,结果,人家其他的也不耽搁,原先家里买竹编的、卖果子的、卖草帘的,全拿出来了,搞得李氏一族这像个百货似的,除了每家每户都有的棉花梳,其他的也应有尽有。
李小寒看了一会,朝李信和喊道“信和哥,你过来一下。”
李信和立在一旁,听见李小寒叫,走过来问道“小寒妹妹,什么事”
“信和哥,你看我们村这些东西这样摆,显得又多又杂啊。不如将东西相似的摊位摆在一起,比如卖梨子的大壮哥、卖柿子富贵叔、卖枣子的贵前伯,完全可以摆在相邻的摊位嘛。这样城里的人一过来,呦,果子这边都有,立马就往这边来了,原本想买点梨子的,可能梨子枣子都买了。”
“还有那卖竹簸箕、竹板凳、草帘子的,也都可以摆在一起嘛。”
这其实就是后世常见的集聚效应,后世的市场多是这种摊位。但还是那个时代限制,这个朝代哪有这些大规模的市场,哪有什么市场管理。
因此这会儿,还真的没有人这么做过。
毕竟,第一从来没有一个村有这么多的人一起来赶集,平常也是个交好的人家一起来;
第二也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村长族长都是有点家产的人家,平日如何会来摆这些摊子,辛辛苦苦赚那几十文钱。李信和平常就绝不会出现在这里。
李信和一听,有道理。他略思考了一会,觉得这可行,便开始协调众人,“大壮哥、富贵叔、贵前叔,你们挪一下位置,摆到一起来。还有贵子哥、大智哥你们也搬到一起”
原本李小寒和李信和说话就没有避着众人,而且细想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啊。
如果自己想买点果子,那肯定是往果子多的地方挑一挑啊,不然东边跑一趟西边跑一趟,最后发现还是开始那一家最合心意,岂不是累的慌。
这么想着,心思灵活的便跃跃欲试了,心思不够灵活的,啊,信和是读书人,肯定是下一任族长的了,小寒脑子又这么灵,他们这么说,肯定有道理。自己想不明白没关系,听就对了。
多种影响之下,这李氏一族的摊位调起来便很顺畅了。
待调整之后,众人一看,还真有点那种感觉。
李小寒还指点着这多是大老粗的族人们,果子都挑那好看的往前摆,大家摆成一个水平线,不要凹凸不平的;还有那竹编什么的,擦得亮一点,大件的别往前摆,都挡住视线了
这么一调整之后,再笨挫的人都感觉到了,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往这边来。
又有那棉花梳的人气,“你们是那平山村李氏一族买棉花梳的不怎么这么多人哪一个才是我听闻是一个小姑娘带着一家人卖的才是正宗。”
李小寒清脆的声音响起,“大娘,我们都是那平山村李氏一族的,我们的棉花梳都是那石竹做的。你看一看,瞧一瞧啊,哪一家都成。”
“呦,小姑娘是你呀,我还是认你,都说你们家卖的好用。”那大娘眼睛一亮,迈开那步伐就过来,“还是八文钱一对是吧送竹签子”
“对,大娘,我们就是这个价位。”
“那给我来两对。”大娘爽快的掏出十六枚铜板。
李氏一族见李小寒轻易的成了一单,不禁羡慕得狠。不过人家是最早做棉花梳,人家城里人认。比不来,比不来。
李小寒收了钱,递给了那大娘棉花梳,笑眯眯的说,“大娘还要点其他东西不天冷了,瞧大娘这贵气,家里火炕烧起来了吧。要是烧起来了,这人就容易干得狠,要不要卖些许梨子润一润,这整个人心肺都舒服了。”
“呦,小姑娘你眼睛真利,我们家火炕可不是烧起来了。”大娘乐滋滋的说,她可不是那等舍不得炭火的人家,火炕早早的就烧起来,“哪里来的梨子,不好我可不要。”
“正是树上熟透了的好梨子,水分又多又甜,大壮哥你削半瓣给大娘试一试。”
李大壮还没有反应过来,李小寒走过来,拿出一把小刀,拿起一个梨子就给大娘削了一片,“大娘你尝尝,我们这是种了十多年的老梨树,这滋味,没有一个人说不甜的。”
“那我真要试试了。”大娘不客气的接过来放进嘴里,“还真不错。你这梨子不错,多少钱一斤。”
李小寒示意李大壮,李大壮还没有傻过头,连忙报价,“五文一斤。”
这是实在的市价,李大壮上个集市就是这么卖的。
“我得自己挑啊。”大娘蹲下来道。
“那当然,小心一点别摔着就行了。不过大娘你一看就是齐整人,我白说了。”
“哈哈哈,你这小姑娘,就是嘴甜。”
大娘被捧得极其开心,虽然还是精挑细选,但下意识的比预算中买多了几斤。一算,3斤半,17文。
于是众人眼睁睁的看着,李小寒就帮李大壮完成了一笔生意。
完了,李小寒还来了一句,“大娘,你还有什么需要的不我们这什么都有。”
那大娘转头四顾,忽地眼神一亮,朝旁边那摊位直奔而去,“呦,你们这真什么都有啊。那读书人,给我写一个大吉,我算过了,我最近得个吉字旺旺,保管能心想事成。”
“成,大娘,我必给你写得好好的。”那读书人朗声道。
李小寒一时闭了嘴。
不,大娘,那不是我们村的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