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53. 送君扶摇上青云(21) 天下太平……
    从前燕帝要见沈明欢, 都是直接把人叫进皇宫,赵元诚可不敢。他才刚刚当了一天皇帝,还没当够。

    所以就算沈明欢没有出门迎接, 他也不敢生气,还得在府门口装模作样地向下人询问他们公子的身体状况, 以免有人不知死活地拿这一点弹劾沈明欢。

    等被引着到了书房,他看着房间里一个比一个坐得舒适的人, 眼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虽然说他对周先生的立场有所猜测,但是他们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吧

    沈明欢敷衍地拱了拱手“陛下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赵元诚扯出笑容“贤弟身子不好, 朕哪能让你迎接朕这次来,是听闻贤弟有意归国”

    先帝称呼沈明欢“贤侄”,他称呼一声“贤弟”,不知这算不算一脉相承、家学渊源。

    沈明欢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陛下有何指教莫非也要反对”

    “不不不, 贤弟思乡情切,朕怎么会是那等不通情理的恶人”赵元诚巴不得沈明欢赶紧走, 这人在一天, 他就得提心吊胆一天。

    他和燕帝不一样,他连皇位都还没坐稳, 暂时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也不怕沈明欢这一去是蛟龙入海从此无法控制。毕竟沈明欢留在燕都,不是他控制沈明欢, 是沈明欢控制他。

    生怕沈明欢误会, 赵元诚急忙澄清“朕来就是想问问,贤弟打算何时启程”

    沈明欢很满意他的识相,“陛下说的是,孤确实十分想念雍国, 明日便出发,只是此去山高路远,孤这库房里的珍宝怕是不能带走了。”

    赵元诚大喜过望,“贤弟尽管放心回去,有朕在,没人敢擅闯沈府。”

    周衍则有些遗憾,“在下的献策才刚开始施行,公子,我能留下来吗”

    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改革,没他亲自盯着,就此中断都还好,就怕后期又变成权贵敛财的手段。

    何太医毫不客气地给他扎了一针“你脑子糊涂了吗”

    周衍就是个书生,身边只跟着两个徒弟,身手还不如他,他们师徒留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燕都,沈明欢都来不及给他们收尸。

    周衍疼得龇牙咧嘴“师兄,许久不见,你脾气越来越糟糕了,这是怎么在宫中活下来的”

    他换了一个离何太医远一些的位置,唉声叹气“这些国策我都思考了许久,师兄,这是我前半生的心血啊。”

    周衍也知道不太现实,他只是单纯地发牢骚。

    他不怕死,可如果只有他留在这里,怕是就算死了都没办法实现他的理想。

    正是知道他想要的在如今很是有些不容于世,他才会避世多年。

    沈明欢有些犹豫,“老先生真想留下来”

    何太医一看便知沈明欢又心软了,他沉下脸,“师弟,别给公子添麻烦”

    周衍不理他,他眼眸一亮,对着沈明欢认真点头“想。”

    沈明欢想了想,看向赵元诚“既然如此,陛下,周老先生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这不太好吧。”赵元诚推拒。

    他之后肯定是不会再听周衍的话了,可是他暂时也不想得罪沈明欢,再说了,周衍年纪也不小了,万一死在燕都,他多冤啊。

    沈明欢幽幽地说“整个燕都的粮食采购都由孤的商会负责,孤之后会把这件事交给周老先生,他若是有半点损伤陛下,你也不想饿死吧”

    “当然,你也可以找别人,但孤觉得,应该不会有人敢抢孤的生意,陛下,你觉得呢”

    赵元诚被这个残酷的死法吓了一跳。

    沈明欢当着他的面,接着给周衍塞保命手段“先生若是不介意就搬到沈府来,内有八条暗道,孤稍后便带你全部走一遍,若是遇到危险保命为先。不少朝臣是孤的人,孤会把名单和通信方式都给你,城外的山孤也会调一批人来总而言之,报仇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命只有一条,先生务必珍重。”

    沈明欢是故意当着赵元诚的面说的,再充分的保命手段还是有万一的危险,他只希望这些手段不要用上。赵元诚只要不是蠢到无可救药,就不会冒着得罪沈明欢的危险,做一件成功几率很小的事情。

    而且这些只是明面上的一部分,要知道冶城也在沈明欢手里,而冶城是距离燕都最近的、有府兵的城池。

    周衍听得摩拳擦掌“公子,那在下能放手去做吗”

    他避世多年,脑子里的国策可不是只有这么一点,只是大多数都会动摇当世权贵的利益,阻力太大,便是当初的燕帝都不会同意。

    沈明欢似笑非笑地看向赵元诚“陛下,可以吗”

    赵元诚颤抖了一下,他觉得自己的胆子不算小,可沈明欢的眼神还是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能,当然能。”

    沈明欢这半年多究竟收买了多少人,这还是他的燕国吗

    可他如果有胆气,昨天也不会连他已经老去的、只是穿上战甲的先帝都怕,迫不及待地杀死了他的父皇。

    沈明欢沉吟片刻,“孤让陈朔带一支军回来给先生打下手。”

    只是可惜驻守边境的将领当初跟随先帝一起征战,对先帝极为忠诚,不好收买,否则燕国就可以改姓沈了。也幸好先帝对他们不甚防备,他们动作又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否则如果大军得到消息北上勤王,胜负还真难说。

    沈明欢没指望用军饷就能控制整支军队,这天底下获得粮食的手段多了去了,但军饷要是用得好,足以在关键时刻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

    不过等他回了雍国,就能以雍国兵力牵制这支大军,只要他们没办法回援,燕国境内最大的势力就是沈明欢暗中培养的“山匪”,周老先生便可在后方安坐无忧。

    “多谢公子。”周衍明白了,他胆子还是不够大,完全可以把燕国当成沈明欢打下的地盘来收拾。

    周衍欣喜地转身对赵元诚作揖“微臣见过陛下。”

    他见赵元诚满脸扭曲的笑容,好心地劝“陛下,看开点,臣敢保证臣定的都是良策,往后史书上,臣为贤臣,陛下也能蹭个明君的名头。”

    赵元诚犹如失了魂魄,双目无神地离开。

    何太医仍有些不满,“师弟,何必急这一时燕国迟早会是公子的。”

    何太医对沈明欢的信心也很充足,在他看来,沈明欢迟早会统一九州,等到天下太平,周衍再来治理也更加安全。

    周衍搓了搓手,“师兄,我知道,但我真的等不及了。”

    他知道沈明欢终究会统一,他也知道那会是一段漫长的道路。

    周衍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沈明欢,最不幸的是他在五十六岁的时候才遇见这个人,他的生命没有给他留下太多时间。

    周衍心里还有隐藏得很深的担忧。

    人是会变的,多少英雄志士也曾一腔爱民如子之心,可一旦坐上高位,就不得不面对名利的浸染,哪怕曾经也是穷苦出生又如何

    周和便是如此。

    周和尚且如此,而皇帝是这世上最容易、也最有机会改变的人。

    未来的沈明欢,还会无私地把田地分给每一个穷苦百姓吗

    未来的沈明欢,还会有一往无前的决心,敢于和全天下的权贵作对吗

    周衍不敢赌。

    沈明欢不知道自己的谋士心中正百转千回,他已经在燕国耗了大半年,没打算再在雍国也耗上这么长时间。

    他估算了一下目前的形式,淡笑道“宇文山,去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吧,也是时候宣告起义军的存在了。”

    不要小看普通百姓,他们才是构成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个体。

    沈明欢指点过很多人,也观察过很多人。

    有些人从头到尾都不承认自己是山匪,始终铭记着初心与底线;

    有些人得势之后将屠刀挥向弱者,一点一滴变成了当初自己深恨的模样。

    后者在周和之后,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官职成为新的权贵,前者由商会联系,因为共同的信念聚集到了一起。

    这才是沈明欢到这个小世界以来最伟大最骄傲的成果,是他的珍宝。

    谢知非微怔,“公子莫非是想带兵打上雍都”

    沈明欢冷哼一声“孤自己也能长驱直入。”

    南怀瑾让聂时云带话说若沈明欢三月后回雍都,可长驱直入。

    宇文山激动极了,他慷慨激昂地回应“是,公子,我这就去办。”

    聂时云也很激动,“殿下,我愿为先锋。”

    沈明欢嫌弃地皱眉“子正,你能理解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打仗”

    他参与过的战役,都是不得已之下的以暴制暴、以战止战,远远谈不上喜欢。

    谢知非含笑不语。

    不是喜欢打仗,是喜欢为某个信念、某个人,不顾一切,忘却生死。

    人一生倘若能遇到这样的人或事,那真真是无比幸运。

    宇文山先行一步,抄近路回雍国。

    起义军遍布各地,即使沈明欢的商会所建驿站已经十分完善,传信的速度加快,但赶路仍需要时间,是以第一批召集的都是雍国内部的小队。

    沈明欢从前都是通过商会分别给他们传达任务。他们依托山势,每一支人数又少,多是习惯以敏捷制胜的游击战,打完就跑,但无法守城,也不利于大规模的作战。

    每一支小队各有各习惯的方式,如果要共同作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宇文山如果想当总将军,也得凭自己建立起威信。

    沈明欢原也想全速赶路,就算不能像宇文山一样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直接翻山越岭,起码也不必走一个时辰就歇一会儿,他觉得他也没这么娇弱。

    可是他说了不算,在这点上,所有人都听何太医的。

    聂时云看得面红耳赤,他以为他当初护送沈明欢已经足够尽心了,即使不免风餐露宿,沈明欢也是舒舒服服住在马车里,吃的也是精心准备的干粮。

    但现在一看才知道他以为的“照顾”有多么粗糙。

    沈明欢,天下第一有钱人。在谢知非的提前准备下,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商队护送,就算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天色将暗的时候也会有一群训练有素的人涌出,迅速搭建好一个豪华大帐篷。

    谢知非为沈明欢端来一杯温水,看着对方苦恼的神色劝道“公子放宽心,宇文山征战也需要时间,我估算过了,这种速度,等宇文山打到雍都,我们也正好到。”

    沈明欢倒不是有多么急切,只不过就算马车再奢华,赶路也舒适不到哪里去,他觉得与其钝刀子割肉,不如早死早超生这个形容他第一天就说过,结果连谢知非都骂他。

    沈明欢叹了口气,深觉自己这主公当的很没有威严,“子正,孤是不是没给你展示过孤在兵法上的才能”

    谢知非微微笑了笑,“什么都要公子来做,要我和宇文山做什么呢”

    这一路上只有沈明欢无所事事,每天唯一要做的就是和何太医斗智斗勇,而越是靠近目的地,谢知非就越是繁忙。

    雍国将是公子的领地,谢知非不会任由此处满地狼藉。宇文山每打下一个城池,他就会立刻安排商会去善后,重建当地经济,恢复民生,为公子收复民心。

    好在商会从前也常和“山匪”这么配合,已经有了经验,虽忙乱但是也没出大错。

    这只是谢知非每天工作内容的其中一部分。

    不比燕都是沈明欢经营许久的大本营,他们对雍都只停留纸页上的情报。商会发展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将钉子扎进朝廷。

    如果可以,谢知非不会愿意沈明欢这时候回去,风险太大。但既然沈明欢坚持,谢知非只好加快自己的速度,至少不能有能威胁到沈明欢的人存在。

    “那孤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沈明欢嘀咕一句。

    他自觉性子惫懒,并不想处理那些简单且无聊的日常公务,但谢知非实在太勤奋了,看得他良心都有些隐隐作痛。

    沈明欢在自己接过公务和继续推给谢知非之间犹豫了一下,大义凛然地说“子正,你放心,宇文山打出旗号后,已经有很多名士主动来投了,到时候你就可以把公务全都推给他们。”

    谢知非故作惆怅地叹气“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我要是再不勤勉,等新的谋士们一来,公子怕是就要忘了我了。”

    “怎么会”沈明欢眼也不眨,“你是孤最重要的谋士,没人能越过你去。”

    这边主仆情深、游山玩水好不快活,雍皇宫的大殿内却是一片死寂的肃穆。

    “报,陛下,狄、丘二城陷落。”

    “报,陛下,叛军已至釜环山,距雍都三百里。”

    “报,陛下,虎威军奉命于皇城外阻杀叛军,战败,卫将军被俘。”

    “报,陛下”

    “别报了”雍帝神色癫狂,他重重踹了一脚龙椅前的几案,厚重的楠木桌倒地,发出沉闷的、哀鸣般的声响,如同这一偌大皇朝的崩塌。

    雍帝的冠冕被他自己无意中打落,发丝凌乱,他眼中赤红一片,声音尖利地叫喊,像个失了神智的疯子,全然没有九五至尊的仪态,“敦王呢朕让他回雍都勤王,他为何还不来”

    百官也很害怕,他们本应该比雍帝更加惶恐。

    毕竟即使叛军攻进皇宫,雍帝如果配合说不定还有机会活着,但他们这些“前朝”的官可没有和叛军谈交易的资格。

    但大概是雍帝的表现过于夸张,百官们一时俱都木愣愣地站在原地。

    不管是怎么样一个灰暗腐朽的朝廷,永远不缺甘愿以身殉国的读书人,他们从前在偌大的朝堂里毫不起眼,到这时反倒灼灼耀于室,引人注目极了。

    或许他们的一生中只有机会发这一次光,为此他们得燃尽生命,但他们毫不退怯。

    其中一位不知名姓的大臣出列,他甚至还微微躬身行礼,仍像书中记载得那样板正“陛下,敦王道缙国多有异动,大军不可离。”

    “这都是借口”雍帝又踹倒了龙椅,喘着粗气骂道“乱臣贼子,当朕不知道吗他想等朕死了,他就能当皇帝了,想得美,朕不会死”

    巨大的恐惧与压力彻底压垮了他的理智,雍帝颠三倒四地念着“朕不会死,朕是天子,朕才不会死”

    “聂铮呢他为什么不勤王,他是不是也有反心”雍帝又开始喊起来了。

    这次出列的是聂舸,他语气淡淡地言道“陛下,您忘了臣的孙儿失踪,生死不知,臣的儿子请令彻查淮西,陛下您说他悲伤过度,暂时撤了他的军权,要他静养。新的玄英军将军赴任路上,死在了叛军手中。”

    雍帝如同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连滚带爬下了高台,抓着聂舸的手“朕下令,朕现在下令把兵权还给他,太尉,你快让聂铮来护驾。”

    聂舸拂开他的手,倒退两步,微微躬身,“陛下,叛军将至,来不及了。”

    他这一生忠于雍国,忠于沈皇室,可他的孙子不明不白消失在淮西,朝廷却连查都不查,从那刻起,聂舸便对雍帝彻底失望了。

    他曾刻骨铭心地爱过这个国家,有太多想要为雍国做的事,但如今那些豪情壮志寸寸离他远去,他像一缕孤魂,漠然地看着人间悲欢。

    谈爱恨或许都有些不太贴切,他只是疲惫极了,以至于升不起太热烈的情感。

    被称为“宇文军”的起义军行进速度非常快,几天前大殿上还在争论是否要向南迁都,其实谁都知道这是逃亡的委婉说法。

    最初雍帝还不把这支由山匪组成的军队放在眼里,后来几处城池接连沦陷,连府兵都全军覆没,他才知道怕了,又立刻下旨要镇守边境的大军回雍都勤王。

    久等不至,朝中便提出迁都,雍帝舍不得此处的财富,更何况他也知他这时迁都,往后的生活就得看江南富户的脸色,这要他如何甘愿

    雍帝自己不跑,也不让别的权贵跑,等他眼见着叛军离雍都越来越近,终于下定决心的时候已经晚了。

    宇文山的大军离皇城不过半日的距离,现在再逃,就是出门送死的。

    对于做好殉国准备的大臣来说,他们早就紧张焦虑担忧过了,办法想过了一百零八个,现在知道必死无疑反而十分坦然。

    所以他们可以很冷静很从容地看着雍帝和某些朝臣发疯。

    “报,陛下,雍都破了,叛军包围了皇宫。”报信的士兵满目惶恐,他习惯性地半跪行礼禀报,可话还没说完腿一软就瘫倒在地上,说话都带着哭腔。

    他还很年轻,皇城的禁卫军,还没杀过人,平时连斩首都不敢去看。

    雍帝眼一黑,险些昏厥,倒是因为这个打击恢复了几分神智,“宫里的侍卫呢让他们都过来护驾,把这殿围起来,把朕围起来”

    “还有所有的宫女太监,对,朕还有很多人,人呢,都给朕滚进来,都滚进来。”

    侍卫统领通常都会是皇帝的心腹,对皇帝忠心耿耿,还未等雍帝吩咐,他已经把所有侍卫都聚了起来守在殿外。

    他其实也知道大抵是无力回天了,但是他总会死在雍帝前面。

    而在他死之前,雍帝都还能是雍国至高无上的帝王。

    附近的宫女太监都被侍卫提溜着扔进了大殿,雍帝虽然是在发疯,但侍卫统领显然很认真地执行他的命令。

    雍帝看着满殿的人,勉强汲取到了几分安全感。

    但这并没持续太久朝议的大殿离宫门不算太远,他们很快听到了兵甲相接的厮杀声。

    史书与话本中的城破多发生在深夜,透过门窗缝隙瞥见影影绰绰的火光,听着烈火烧灼的噼啪声静数时光的流逝。

    天边应当挂着一轮残月,月亮照见过无数回此情此景,而今便又要再多一回。

    可是很可惜,雍都破得早,尚未过午。

    天边无萧瑟明月,唯有一轮旭日暖阳。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