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7. 蒙争 天黑的早了些
    含璋脸红, 她将脸埋在福临的颈窝里,小声让他别说啦。

    方才离穿衣镜那样近,福临又那样热烈, 她当然知道穿衣镜上会溅落一些他们的东西。

    而且,福临还将她抵在穿衣镜上了她的脊背贴着穿衣镜上,那冰凉的感觉,直到现在,含璋还记忆犹新呢。

    “不要把镜子留在这里。”含璋低声说。

    福临扣住含璋的脖子, 低首吻住她,唇齿交缠, 亲昵了一会儿, 福临才说“不留在这儿。朕用黄绸封起来。带回乾清宫。”

    这里除了他, 再加上现今的小皇后,是再没有别人来过的。

    这儿就跟乾清宫的那个小隔间是一样的。不许人随意踏足。这个穿衣镜也没有人用过的。

    不过, 既然他们俩碰过,那自然就不能留在这儿了。

    坤宁宫里的那个大镜子, 他们其实也没有这样用过。今儿这一回,倒是让福临起了心思,想着回了坤宁宫, 是不是也这样再试一回呢。

    那个镜子大,又比这个稳固。福临怎么撞都不必担心会碎, 必定比这个小的畅快肆意。

    含璋安了心,抱着福临的脖子亲了亲他, 低声说她要睡了。

    福临含笑, 轻声道“困了就睡吧。”

    过了一会儿,含璋果然就睡着了。她睡得香沉,连福临什么时候起身给她擦洗清理的都不知道, 只知道晨起的时候,她身上就已经清清爽爽的了。

    那面穿衣镜也已经被黄绸封起来了。

    他们在这边住了两三日就回宫了。

    上回出宫时,贵太妃与博果尔候在坤宁宫外,想给宝日乐道歉。直接叫福临和含璋拦住了。

    后来他们带着公主格格们出宫了,贵太妃和博果尔便是想道歉也无处去,又不能追到宫外去,只好等着了。

    现下人都回宫了,宝日乐出宫一趟是高兴了,却也不想再搭理博果尔,因此对博果尔避而不见。

    贵太妃那边,则由太后递了话,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纠缠下去了。

    含璋这才得了清净日子。不必再听孔嬷嬷禀报说贵太妃来了贵太妃又来了之类的话。

    含璋的生日在腊月,她年岁比这位含璋格格大,但还真是有缘分的,含璋格格和她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她这个生辰正好满十六岁,太后说了,皇后嫁到宫中,诸事都好,合该是要庆贺一下的。

    因此吩咐礼部,皇后生辰要大办。现在这个时节就已经开始预备了。

    这是含璋在大清过的第一个生日。她心里还是很期待的。

    如果日子能这样一直的快乐与滋润,含璋愿意一直这样过下去。

    天气冷下来的时候,高云的预产期就到了。含璋心里记挂着姐姐的生产,可是这会儿正是宫里颁金节的时候,太后身边要照顾几个孩子,还要见每日进宫觐见的命妇夫人福晋们。

    太后分身乏术,皇后自然是不能不在场的。含璋便不能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去简郡王府陪着高云生产了。

    高云临产在即,她特免进宫请安,太后也有话,让高云在府中安心生产。

    宝日乐担心高云,来求含璋,想去简郡王府陪着高云,含璋应了,她不能去,让宝日乐去也能安慰高云的心。

    况且宫中这些时日人多,来往的人太多了,宝日乐应付不来,干脆到简郡王府去住着也是一样的。

    含璋也怕什么时候照顾不到,叫博果尔钻了空子去冲撞了宝日乐。

    可宝日乐到底年纪还小,含璋不放心,让孔嬷嬷跟着一道过去了,有孔嬷嬷过去坐镇,含璋才能安心。

    她把孔嬷嬷遣出去了,身边就只有墨兰墨心照应了。

    这几日事多,墨兰墨心照顾不过来,就把原先含璋从蒙古带来的两个侍女给拎出来了。

    她们原本也是在含璋跟前服侍的人,只是到了宫中后,孔嬷嬷和墨兰墨心靠前了,她们就排在后头去了。

    往日里也并不重用她们,只在殿中伺候着,如今人少了不够,才把她们又调用出来的。

    颁金节的正日子,含璋早早起身,上了大妆后,先去慈宁宫侍奉太后,等命妇夫人福晋们见过太后,之后含璋再回坤宁宫,又接见夫人福晋们的叩见请安。

    一整天忙完了这些,才稍稍得到些时间喘息休息。

    含璋才脱了大衣裳,然后卸妆,倚在美人榻上用了一点热乎乎的甜汤。

    前两日她便觉得有些腰酸了,孔嬷嬷走之前就与她说,怕是月信要来。

    与上一次应当也时隔两三个月了。

    虽说含璋的月信没有个准日子,但基本上也就是两三个月的间隔,瞧着含璋这个模样,只怕就是的。含璋自个儿也不知道是不是,但这段时日确实很忙,太后也交给她一些事情上手,或许是劳累了也说不准的。

    但含璋还是依着孔嬷嬷的话,便是孔嬷嬷去简郡王府了,含璋也还是每日用一碗舒筋活络的甜汤,她又不肯吃药的,吃这个就正正好。

    “主子,简郡王府传来消息,福晋发动了。嬷嬷说,她正陪着福晋,请主子安心。”墨兰在含璋身边侍候,墨心进来把消息告诉含璋。

    高云原本就是这两日的预产期,听说这时候发动了,那是正好,没有提早没有延后,说明这孩子不折腾人。

    高云孕后期的时候,胎相稳固,倒也并不遭罪,加上她心情不错,心里不受苦,这面上和身体就都好好的。

    从前为情所困的时候,料理后宅总有些不顺心的时候,如今心里慢慢儿看开了放下了,倒是比从前更潇洒豁达些,这后宅的事儿倒是料理的更轻松了些。

    含璋只要高云和孩子安好,在高云生孩子的这个节骨眼上,简郡王府任何人都是不许生事的。

    宫里的事儿按部就班,含璋心里头就惦记着高云,让墨心一有消息就报给她知道。

    这些时日,福临也是忙得很,他常出入内院,和大学士们商议大事,多歇在乾清宫了。

    含璋前些日子还能去乾清宫陪他,后来后宫的事儿多了,她也要忙着颁金节的事为太后分忧,就回坤宁宫来住着了。

    这也有几日没见着福临了。

    今儿毕竟过节,因怕太后那里晚膳后还有事要吩咐,含璋用完了甜汤,让墨兰给她按了按腰,就重新梳了头,又换了一套缠枝金花的宫装。

    这里墨兰正给含璋挑首饰呢。墨心进来了,站在含璋身后伺候着,欲言又止的模样。

    含璋瞧见了,放下手里的金簪,在妆镜里瞧着墨心,让她往跟前来“怎么了还有什么不好与我说的话”

    本还是笑着的,可瞧见墨心这个样子,含璋心里蓦的一突,她心里算了算时辰,忙道“莫不是简郡王府有事是福晋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节,生孩子总是不大顺当的。

    高云是简郡王府的福晋,身份尊贵,她生产,身边自然有经验丰富的接生嬷嬷陪着。含璋心里惦记挂怀,就连太后都格外恩典,从太医院中拨了太医前去王府照应。

    孔嬷嬷事先就同含璋说过,如今生产少说也要四个时辰以上,那四个时辰内生下来的已是极快的了。妇人生产,很少有这么快的。

    这才过去不到三刻钟,高云生产断没有这么快的。除非是出了什么事。

    含璋心里发紧,墨心忙道“主子安心,不是简郡王府的事。福晋好着呢。嬷嬷说了,福晋这一胎怀相很好,胎位又很正,是能够顺利生产的,请主子安心。”

    含璋便问“那是什么事”

    黄昏落尽,夕阳最后一点金光从紫禁城中散去,有宫人慢慢走进来,在含璋话音未落的时候,将坤宁宫各处的宫灯,灯烛,都点亮了。

    掌灯时分,内室中暖亮宜人,反而是方才还拢着天光的外头,此时陷入夜的暮黑之中。

    如今这天,是越发的黑的早了。

    墨心说“太后是同公主格格们一道用的晚膳。知道主子歇着,便不曾来请。太妃太嫔们没去打扰太后,今日都是在贵太妃那里设宴,一道用的晚膳。”

    “公主格格们,还有皇子阿哥们都尚未散去,博尔济吉特妃便简衣素妆到太后门前跪着。那会儿还没天黑呢,来往宫人们都瞧见了。只一刻钟,就传遍了紫禁城。”

    “太后并未罚跪博尔济吉特妃,是她自个儿要去跪着的。里头苏茉尔姑姑出来时,她高声说,要为满宫妃嫔讨一个公道。她说,反正她已经是要出宫的人了。”

    墨心的声音轻轻的,“太后将公主格格阿哥们都遣人送回去了。没多久,博尔济吉特妃就被请到慈宁宫中去了。”

    阿如娜是静妃的亲妹妹。静妃做皇后的时候,她还小,没有给她册封位分,但是妃位的待遇。对外奴才们说起来,都叫她博尔济吉特妃。

    阿如娜在静妃做皇后的时候,她年纪还小,当然不是这样安静的性子。

    她这样,是在静妃和皇上三年的吵架冷战愤懑中形成的个性。因为静妃不受宠,她这个皇后的亲妹妹自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地位,若非太后护着些,怕是在这宫中也不好过的。

    阿如娜如果再不安静本分的话,宫里也没有人给她们姐妹撑腰的。

    含璋入宫受宠的时候,静妃不忿,阿如娜还出来解围,给含璋道歉,那时候看,是个很乖巧的人。

    但是这乖巧么。并不一定就是真的。自从听见福临说阿如娜自请出宫后,还叫了吴克善来接她,含璋这心里对阿如娜就有一个见地放在那里了。

    听见墨心这样说,含璋便想,果然如此。瞧瞧,这不就起来了么。

    她跪在那样显眼的地方,故意让人瞧见了。

    闹得满宫的人都知道,多少来往的宫人们都看见了,还故意说那样的话,是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吧。

    为满宫嫔妃讨一个公道。讨什么公道呢

    含璋瞧了瞧妆镜中的自己,她看,阿如娜是想要讨伐她这个皇后吧

    孔四贞低调离京,只留着四岁的幼弟孔廷训在京。

    含璋听福临说过了,待孔廷训再大些,就让他到宫中来,给阿哥们做个伴读,到宫里来读书。

    等孔廷训再大些,就让他到身边来做个御前侍卫。几个异性王爷的儿子都不曾有这样的待遇。

    主要还是那几个入京的时候年纪大些了,不能也不好送到宫里来读书。更没法放到御前做侍卫。

    但孔家是不一样的。福临似乎有意培养孔廷训。只是孩子还小,只能由孔四贞留下的孔家人照顾护持。福临暗中倒也派人看着。

    总不能让人把孔家这个唯一的儿子给杀了。

    孔四贞离京,开始京中的人都不知道。后来孔格格久不出现,自然都知道了。等广西那边传来消息,才晓得孔格格回广西去了。

    这一来,那传孔格格要入宫为妃的话不就是空话了么。

    便又有人说,是宫中得宠的皇后妒忌,不让孔格格入宫。皇后独宠宫中,谁也不能越过皇后争宠。皇后十分霸道,霸占着皇上不许任何嫔妃靠近。

    嫔妃们见不到皇上,一个个苦不堪言,却又摄于皇后的威势,不敢言说。因为出头的静妃和佟妃都被禁足了。

    就连皇太后,也被皇后所迷惑。偏爱于皇后,对皇后独宠这事不表态。

    这些,都是孔嬷嬷打听回来的消息。

    其实若不打听,过不了多久,含璋也会听到的。这些话从民间传到宫中,宫禁森严,可挡不住流言蜚语,早就满宫都是流言纷纷了。

    孔四贞离京前,与她说过,说她会入宫为妃的传言,是宫里的人干的。

    那么,这些针对她,败坏她名声的流言,大约也一样是宫里的人干的。

    福临只与她在一处,后宫嫔妃一个都不见了,也从不叫她们侍寝,不知多少人怨怼呢。

    想要败坏她名声的人,这宫里怕是很多吧

    阿如娜这个时候出头,含璋不信她仅仅只是为了给满宫嫔妃讨公道的。

    她要是真想离宫,何必闹成这样

    想想这位博尔济吉特妃,至今没有位分册封,说是待年宫中以备侍寝,却仍然没有侍寝,等下来更不知什么时候来侍寝。

    她请来她的父亲,怎么就不是来逼迫太后,逼迫皇上,逼迫含璋的呢

    真正的位分,真正的宠爱。谁不想要

    墨心见含璋不说话,便跟着道“方才,卓礼克图亲王进宫了。此时,应正在慈宁宫中。”

    含璋轻轻笑了。难怪呢,难怪阿如娜动起来了。这撑腰的人都入宫了。

    墨心在旁边候着,等着含璋的决断。含璋却没有什么决断,她只是静静望着妆奁中那些金簪。

    太后前儿赏赐她一套头面,九凤的,嵌在旗头上很华丽。配上她换上的这套宫装也很美。

    她这里的许多的首饰,珍珠的、翡翠的、各类玉质的。其中尤以金器是最多的。

    她如今的东西,可比那位入宫三年如今废为静妃的博尔济吉特氏多多了。

    说起来,也都是一家子的人。本来相亲相爱的。可福临却只得一个,皇上只得一个,她们想要,便一定要从她这里抢去。

    含璋在等,墨心却不知她在等什么。

    正要开口,就听见外头有人说“皇后娘娘,太后与卓礼克图亲王请娘娘去慈宁宫一趟。”

    宫里都是说满语的。

    甚少有用蒙语传话的时候。也就是主子们说话,偶尔兴致来了,才会说几句蒙语。

    宫里侍奉的都是前明留下的宫女太监。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熏陶和教导,奴才们才学会了满语。

    又因为皇太后是蒙古人,宫里还有蒙古太妃嫔妃们,才能稍稍听懂些蒙语。

    但这也仅限于主子们身边服侍的宫女嬷嬷太监们。那些近不得主子身的奴才们,是不懂蒙语的。

    但此时外头这声通传,是用蒙语说的。并且带有强烈的科尔沁地域方言的味道。

    含璋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宫里的口音。

    墨兰墨心的蒙语是苏茉尔手把手教的,她们俩一听这话,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说这话的,不像是宫里的奴才吧。更不像是坤宁宫的人。

    含璋亲自出去瞧,墨兰墨心紧随其后。

    殿外,有蒙古服饰的侍女候着。

    含璋瞧见,她出来时,那个面生的侍女正在同含璋格格从科尔沁带来的两个侍女说话,见了她出来,三个人才分开了。

    那侍女对她行礼,自称是卓礼克图亲王身边的人。她身边还有个太后身边的宫女,含璋见过,是侍奉太后的。

    含璋瞧了一眼,那宫女没做声,她心里却明白,这侍女态度倨傲,想来太后的宫女也是无法的。

    是亲王执意要请她过去,只怕太后那边也无法吧。其实含璋也没想过她坐在坤宁宫中置身事外,就把事儿丢给太后让太后解决的。

    含璋看了墨心一眼,墨心便笑着说了一句,请那侍女稍等。

    含璋进来,挑了那个九凤戴上了。

    她说“乌兰她们,和卓礼克图亲王身边的侍女认识吗”

    墨兰轻声道“看样子恐怕是认识的。”

    含璋哦了一声,这个她倒是不知道。含璋格格的记忆里似乎没有这个。

    不过,这两个侍女是含璋格格从科尔沁带来的。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领旗人,他的人认识含璋身边服侍的侍女,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

    含璋去慈宁宫的路上,墨心偷偷找了个机会,把事儿同含璋说了。

    果然就如同含璋预料的那样,卓礼克图亲王说此事与皇后有关,皇后不能不在场,不顾太后的阻拦,让他身边的人来请含璋。

    太后身边的宫女不敢惹恼了这个倨傲的侍女,才悄悄把事儿跟墨心说了。

    吴克善为先前大女儿的事已经来过几次京城了。

    那三年里,为大女儿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他和太后是操碎了心的,只可惜大女儿不受教,到底还是叫给废掉了。

    原先皇上不宠爱大女儿,和大女儿关系不好,吴克善心里还是不高兴的。

    可后来瞧着大女儿越来越骄纵,连他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女儿被废的时候,吴克善心里对太后和皇上是有愧疚的。

    毕竟皇后不好,被废了,他这个阿玛也没脸。

    他也没什么太多的念头了,只盼着大女儿在宫里平平安安的,既然不能回来,也不可能再受宠,那就只能平安了。

    倒是这个小女儿。性子比大女儿不知好了多少。

    吴克善就只盼着阿如娜能得了皇上的喜欢,倒也不必太多的宠爱,只要能和皇上好好的过日子,好好的侍奉皇上,将来能有个一儿半女的,能够侍奉她们姐妹终老。

    吴克善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个心思,吴克善也跟小女儿说过了。

    可谁能想到,他视为希望的小女儿忽然给他写信,心灰意冷的说在宫里住不下去了,她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皇上的宠爱,永远也不可能有孩子。

    叫他这个父王来宫里接她回去,她宁愿回草原上骑马放牧去,也不要在宫里过这样的日子。

    吴克善是不同意的。他到宫里来,就是来谈这件事的。

    他实在是想不通,阿如娜又不会跟皇后娘娘争宠,有布木巴这样的姐姐在,阿如娜也不可能在宫里有太高的位分,又都是出自科尔沁的格格,彼此之间还能有个照应。

    让阿如娜侍寝,让阿如娜有个孩子,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皇后娘娘防着别人,怎么连阿如娜也要防着呢

    这事儿吴克善不愿意只和太后谈,他觉得事涉皇后,就应该把皇后请来,大家坐在一起把事情说清楚了才成。

    含璋没听太后提起过这件事,她虽然从福临那里知道了,却也不曾当面问过。

    她只记着太后与福临说的那句话,心里想着太后是站在她这边的,可真正站在了太后的面前,含璋感到了自己的心虚。

    太后真的能接受福临对她的独宠吗

    哪怕为此引起无数事端,太后也真的能站在她这边,甚至不为吴克善,不为也是她亲眷的人们出头吗

    含璋站在那儿,看着他们。也承受着他们落在她身上的目光。

    这不是一时一刻的独宠,是一夫一妻,是帝王与皇后的一生一世,含璋心里清楚得很。

    却不知,福临心里可想过

    也不知,太后心里可曾明白呢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