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当金色阳光映进咸阳宫时,百官齐殿肃穆而立,静待陛下主持鼎举秦基廷议。
少须,一身黑衣冕服的秦始皇自廷内步出,端坐殿中上首,沉声道“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朕沥先王之志,并海内兼诸侯,此大业前所未有,现当定元元之民,施政之基,使功业长久,诸位且议。”
其意指,古代帝王所统治地方不过千里,今他一统天下,理定新的施政方案,才能使秦基长久传世,各位说说罢
丞相王绾出列奏言“齐燕楚三国旧地太远,请陛下立皇子,镇诸侯旧地统治之”
见丞相离开先口,昨夜进宫宗亲也随之出言“天幕所言,乃后世观古,既言分封之功,秦应置皇子于各诸侯旧都,以咸阳为天下之中,同气连枝,镇压天下不服者”
“尔等皆认同丞相宗亲之言”
始皇垂目扫过殿内朝臣,冕冠上悬垂的十二旒微微晃动,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寂静之时,廷尉李斯振声反对“臣有异”
李斯身从荀子,出身法家,从卑贱之身到如今九卿,毕生志愿皆与秦相连,甚至连灭六国顺序由他而奏,秦天下是秦历先遗志,亦是他人生所现,秦统一成业,岂能让他人分崩
再则于法家而言,分封四方,重回周制,那秦征战又有何意分天下还叫统一天下
迎着众臣目光,李斯振衣下拜“周封族亲,岁月不过几载,亲血已是渐远,至后期各诸侯互伐频频,争战不休周天子位居中央,能止制吗”
能制止就不会有齐桓公、晋献公等霸主出现
也不会有东周君权旁落,龟缩一角
“况且“”李斯甩袖声犀辟里“诸子大臣有功,以赋税重赐足矣,天下无伐交,天下自然安宁”
至于后世君不见后世之人多次言战时二字怕也因分封引起天下大乱,落步西方,以至后人莫不敢忘,皆言要复兴中华。
未等李斯话落,又以臣子出列反驳,借以后世之言支分封之举,可惜皆被李斯一言一句反驳,直至哑口无言,溃不成军。
只好皆折身下拜,请陛下出言。
见殿内众臣下拜以示陛下圣决,秦始皇腾身而起,掷声道“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只因有诸侯存在。现在天下刚安定,又设诸侯,岂不自乱
后世不是大秦,大秦无须仅凭几句赞周,便恢复旧制,朕乃始皇,岂能因虚名而遵旧回周”
短短六十四字,彻响秦制大殿,连为明殿内的烛光都被始皇气势所慑,颤巍巍地开始摇晃。
肃穆和威严将众臣脊背压到极致,低下头整齐地伏倒在地,对他们的王献上臣服“喏”
天幕出现后第二日
秦王下令,秦分天下三十六郡,设县不分封,又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重铸为金人十二尊,以示天下合为一家,以示天下已定,不复起兵伐。
至于六国想要复辟
咸阳上空金龙缠皇的景象还历历在目,秦君声威升至顶峰,暗中偷窥者岂会在此时跳出
汉
自元光二年马邑之谋失败后,汉家内部对抗击匈奴日渐抵触,每逢言兵,朝中老臣只道军马出,定引得天下骚动,匈奴骑军凶猛,两军作战胜负难料,请陛下慎重云云。
是以他只能忍下不再出动大军,只派韩安国屯兵渔阳,自己以先行内治,治黄河决口迁道,救治地动灾民又征有术算者,到京为他算商贾车船纳税,收税以填国库治民。
直到元光五年,匈奴再次入上谷郡强杀边民,这次朝中老臣再劝无用,直径下令,令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分四路,各率万骑出境征讨匈奴。
汉家,从不是忍气吞声之人,既然力量已蓄足,就该痛击匈奴以示反击
后来刘彻每每想到此仗,都庆幸有卫青龙城斩首成绩在,否则汉家再次惨败,他年再向匈奴兴兵更为艰难。
因此他当场封卫青为关内侯,向世人展示有功者,朕必赏
“对于天幕所言,说说罢”汉帝刘彻眸目杀气腾腾地环视殿臣,现在的他可不是即初政的稚嫩天子,而是执政经验成熟的帝王,即便与匈奴对战未取得显胜,可他一直展露的态度无不告诉众人
汉与匈奴,只存其一
主父偃第一个出列,气势汹汹地表出建议“依天幕所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不能身入华夏,即为外族,当诛”
自秦汉以来,纵横家难有用武之地,为于朝中众臣出身相比,他学于纵横之术,竟毫无进阶希望,而今天一幕出现,华夏之外,竟有如此广袤世界
经后世所言战时,待击退匈奴后,陛下定会遣人出使他国,届时便是他纵横捭阖再起之时
御史大夫张汤出列支持“汉伐匈奴,是为天下计,若放任匈奴,汉家如田被耕犁,不击匈奴,为华夏之罪也”
天幕说得很清楚,什么埃及、两河流域之地,文明起源比华夏还早,却数次被蛮族所攻掠国,有警示下都怯战,那汉家江山哪有未来可言
汉家与匈奴战争,乃华夏文明续绝之战,反对者,便是遗祸后世的历史罪人
几番话下,哪怕惧匈奴威名的官员,也跟着俯身相拜,这是国本之争,更关系着苍生利益,在天幕前,与公与私,不都容后退
面对朝臣首次齐心言战,刘彻眼眸尽是半志豪情,天幕不可控,但眼下借它使朝廷上下一心,实为大汉之福
嗯,他决定待祭天时多多供奉贡品,以示汉家谢意
雄心勃勃的刘彻把询问的眸光落到甚少畅言的卫青上“朕的车骑将军,你说若与匈奴开战,当击何处”
被点名的卫青心下一囧,点名就点名,什么朕的车骑将军大可不必
面上却是肃穆以对“进击匈奴必先取河套,然匈奴于河套置重兵把守,须置大军引匈奴重军,再以轻骑袭之”
河套地区对于汉家而言,如头顶悬刀,匈奴以此为攻汉前哨,每每掠夺边境时,在甘泉宫都能看到滚滚烽火,不取河套,汉家无法安生。
“朕与将军所见略同”刘彻悍然起身,一甩袍袖大声道“今岁,朕定击匈奴,将军你道出兵”
卫青躬身下拜“听陛下令,请随时出征讨伐”
回答他的是刘彻踌躇满志的畅笑声,匈奴,定击之不过眼下还有一重要之事须解决。
天幕虽消失不见,但天现异象百姓定然恐慌,加之本朝巫觋之风大盛,定有妖言惑众者浑水摸鱼
见御史大夫张汤想要进谏,刘彻摇摇手,挑着眉毛肆意飞扬“此事朕早有安排”
说罢挥挥手,身旁早已准备好的侍从为各臣奉上一帖帛画身穿冕服的帝王与巨龙对视的帛画
这是
迎着各臣不解的眸子,刘彻眉梢间都荡着得意“金龙降汉,怎能不与天下共庆”
咳咳,他会使人在长安四市悬挂此图,并派人送准南王等处,务使天下人瞻仰他的英姿,特要让各王知晓,他刘彻乃天命化身,理应代天牧民,巡视四方
尔等见不得人的小心思,皆给朕蜷起,若被朕逮到犯事小尾巴,朕代天灭了你
众朝臣陛下,你法子是好,只是脸上得意应该收一收,收一收
唐
天幕消失后,李世民瞬间想到屡袭边境的突厥,去岁姐夫柴绍等领兵痛揍突厥,并围攻朔方城,声势威威,让突厥不敢援救,大唐终收复朔方城,改其为夏州。
唐以夏州为哨站,袭击突厥并不难,难的是要如何渡过当下可能出现的蝗灾。
天幕所言西方等语,被君臣暂且放置,先共议预防灾患之法,中书舍人李百药唉道“若天幕能教我等预防之法便好了”
此言一出,君臣心绪皆动,毕竟能让人专考古几十载,后世定是富裕强国,定有更全面的应对天灾之法。
听完同僚畅想,杜如晦捊须摇头叹气“天幕不可控,来去无影,如何能联系上”
还是老老实实先将灾患预防做好,不负耀耀圣君之名才是。
想到天幕泄露的唐朝未来,君臣神情仿佛被注入一针强心剂,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灾患而已,在耀耀圣君前,什么困难不能渡过想想看,大唐盛世由我等亲手创造,怎能不激动
处理完要紧事后,李世民让诸臣明日再商,天幕之言,千头万绪,总得缓缓方能理清脑海思绪。
李世民去了长孙皇后处,刚进殿就被从二儿青雀扑了个满怀“耶耶,耶耶,宫里都传遍了,有龙跟耶耶亲近了是吗是吗”
青雀李泰今岁九岁,还是黄口小儿,长得圆滚滚地招人爱,见他吧拉着嘴问了一串问题,索性一把将他捞在怀里,招刚从内室走出的大儿李承乾和爱妻招招手“乾儿,皇后,你们都听到传闻了”
长孙皇后牵着太子的手,笑眯眯道“是呀,咱们母子几个都等着你来说详情呢”
见两个儿子都跟着点头,李世民脸上显出少年得意,单手将青雀扛在肩上,与爱妻并肩入室“进屋,朕给你们说”
与金龙相亲,开天辟地头一遭,群臣跟前不能炫耀,在妻儿跟前得大说特说
听完过程,青雀兴奋地爬到他怀里,双手撑着他连问道“耶耶,耶耶金龙就是贴在你右脸了吗”
李世民刚矜持地点点头,正准备说话,就见二儿捧着他的右脸一阵贴,贴完还大叫“大哥大哥,快来贴耶耶”
于是在二儿贴完脸后,李世民又遭遇到大儿甜蜜暴击,动作之激烈,连发鬓都散乱起来,没等他生气,自个爱妻俯身又是一阵贴。
“你们”李世民无奈“这是间接跟金龙贴了”
来自爱妻两儿的笑眯眯地回答“是呀”
宋
汴梁的一处小院内,苏辙正在习书,今年爹科考,将他与哥哥带着一共进京,谁知安顿不过几日,就遇见天幕出现,刚巧他爹外出访友,屋内只余他和哥哥,两人相依看完,他哥就又往外跑了个没影。
吱嘎小院门扉被打开,一青衣青年脚步轻快地闪身入内,见到院内的弟弟,眼睛一亮,将手中的物件往他眼前一挥“看看这是什么”
苏辙定睛一瞧龙骨哦,不,应该是甲骨文
“你出去就为买这个”那也不用跑那般快啊他想跟他讨论天幕之言呢。
对于弟弟的控诉,苏轼撑着脸振振有词“天幕之言何时都能谈,可手慢了甲骨文可就没了”
现在街上药房卖得最畅销的便是龙骨,更有为天幕十万钱者,纷纷购买,誓要译出商文,向天幕换钱。
苏轼戳了戳自家弟弟,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街上见闻“回来时正遇上一老翁要龙骨,言此物经商祭司之手,定带祥瑞,用之定能长命百岁”
听到还有人要吃龙骨,苏辙眉头渐渐皱起来,那岂不是后世研商又少了块资料
“你知道百姓怎么说”想到街上那幕,苏轼止不住地拍手大笑“好事者问那老翁,若龙骨上刻的铸语是不好预词,该如何”
那老翁举起拐杖就往好事者身上打,边打边骂,旁边又有人看不过“你要吃龙骨,就是在吞商史,要挨后人骂的”
“骂就骂”老翁梗着脖子不认输“也算是流传后世了”
连老翁都想让自己流传后世,若天幕再次出现,将华夏古时,怕是所有人都会疯魔,谁不想让后世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呢
流传万事啊
听到自个哥哥还在猜测本朝有几人传于世,苏辙实在忍不住打断他“哥哥,你没听到天幕说太\祖名讳及完颜构吗”
“子由啊”苏轼摆了摆手,语重心长道“既天现神迹,岂不是拨正之机”
再则现皇室并无名构之人,当是后宋皇帝犯浑行径,你我要眼看当下,待步入朝廷,奉毕生之愿,努力使朝兴隆才是正经。
插入书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