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各有心思荣国府
    经过前段时间的相处磨合,贾敏也越来越放心在分不开身的时候把两个孩子扔给方姨娘照看。

    此时,筠哥儿和黛玉就在一起看书,对于筠哥儿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书而不是玩泥巴,黛玉十分满意,惹得方姨娘忍俊不禁,也和他们一起看书打发时间。

    筠哥儿以后注定是要走科举的,因此筠哥儿哪怕是启蒙的书,也不是孝经,就是四书相关,而黛玉和方姨娘就是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可以全凭各自的喜好,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林家的藏书足够多。

    黛玉手里拿着一本方姨娘之前所看的农桑辑要,看着看着就抬头看了眼方姨娘,“姨娘,我看不太懂这个。”

    方姨娘放下手中的齐民要术,笑道,“玉姐儿还小,又没接触过农桑相关的,不懂很正常。”

    黛玉歪头深思,“姨娘之前一直在看这一本,现在看的也是农事相关的,姨娘懂农事吗”

    黛玉虽然看不懂具体的内容,但家学底子在那,清楚知道这些都是农业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除了姨娘,她只见父亲看过几次。

    方姨娘目光有些放空,“姨娘没进林府前,家里就是种地的,那时候姨娘还满山遍野的跑,帮着家里种地呢。”

    小孩子哪里懂种地的苦,黛玉和筠哥儿都来了兴趣,“种地好玩吗”

    方姨娘摇摇头,“种地很累的。”

    黛玉有些疑惑,“可是姨娘现在即使不种地,也还在看这些书。”应该是喜欢的呀

    方姨娘笑了笑,只是笑容里包含着愁思,“总得有人种地的,有人种地,才有粮食,才能饱肚。”

    “而这些农书啊,读了是能救命的。”

    “救命”

    “是啊,救命”方姨娘说,“我们农民只会种田,但那是本能,是熟能生巧,却并不成体系,也不懂其他,一旦遇到天灾之年,就会要命。”

    十多年前,她还只有几岁的时候,就遇上了旱灾之年,颗粒无收

    那一年的印象太过深刻,她无法忘却那种饿得前行贴后背的感觉,粮食,作物,就是平民百姓的命。

    “而书里,什么都有,或许并不完善,但总好过没有引导。”

    “但难就难在,很多百姓并没有能力去学习。”只能种田,种田,还是种田,甚至种的田,还不是自己的。

    他们家是幸运的,碰上来了好心的林家,那年过后,日子慢慢好转

    “农民太苦了,也太无力了,自那以后,我们全家都攒钱给四弟读书,他是我们家最聪明的,我也会跟着他认一些字,直到入了林府,家里书多,我也有了能任意读书的机会。”

    方姨娘和蔼的看着两个小家伙,“我比别人幸运了太多,”能遇到灾荒之年不抛弃她的父母,遇到友善的林家,还能入了林府,“我就想,多看一些这样的书,总是不会错的,这些书里,什么都有,连如何应对灾荒之年都有写,没准哪一天,就能用上了。”

    当然,也可能真有那个时候,她能做的,顶多只是帮着施粥,但有备无患嘛。

    林筠仰着头,看着有些出神的方姨娘,心里有什么,在悄然萌芽。

    黛玉在听着方姨娘说灾荒的情形时候就皱起了小脸,眉目间充满了担忧,她还小,哪里能知道天灾能这么惨,在听到还有人饿死后更是情不自禁捏紧了绣帕,天灾真讨厌

    而后又听到方姨娘的不太确定自己看书是否有用时,黛玉直接站了起来,“姨娘,有用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救命粮”

    姨娘抚了抚黛玉脑袋,“嗯,有用的,不过却也不能尽信书。”

    “因为啊,环境是会变的,而书不会,且,最熟悉这脚下土地的,只有农民。”

    若是只会读农书却不会下地,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方姨娘弯腰看着小黛玉,给他们说点轻松的话题,“以后玉姐儿看见筠哥儿玩儿泥巴,也就随他去吧,要做一个好官,哪里能抗拒脚下的泥土呢”

    黛玉绣帕轻甩,“哼,姨娘就惯着他吧,他若是真的种田农耕,我才不说他呢。您看他那样子,分明就是顽皮。”

    像是得了尚方宝剑,林筠刷的抖了起来,“胡说什么顽皮就像姨娘说的,我这是了解农桑”

    “我呸天天抱着你那竹子,也没加你关心一下水稻麦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黑白熊呢,怎么就了解农桑了真了解农桑,倒是下田去呀光说不做,非君子也”

    “我倒是想下田,家里有人允许吗”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两位小祖宗相视一看,齐齐看向了方姨娘“姨娘”

    姨娘哪里能做主,但是两位小祖宗偏偏又齐心了起来,突然都对农桑感了兴趣,方姨娘只能上报了贾敏。

    贾敏应该拒绝的,毕竟两位小祖宗身体不好在那儿放着,但是又想到,筠哥儿以后是要考科举的,是要走仕途的,也合该从小培养一些民生意识。

    “这样,你们若是真有兴趣,在自己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看看农书,等过段时间,你们俩,尤其是筠哥儿的身体,彻底好了后,就给你们一个庄子种田,如何”

    两人面带怀疑。

    黛玉“真的吗”

    筠哥儿“过段时间又是多久”

    看着愈发默契的两姐弟,贾敏和方姨娘有些哭笑不得,贾敏想了想林如海给他说的大概日期,“半年,半年后筠哥儿怎么都有四岁了,我们也才放心,毕竟哪儿有三岁小孩儿就下田的。”

    当然,就算四岁,说是让他们下田,也不过是玩儿水指挥罢了,哪儿能真让他们一直种田,在贾敏看来,到时候两个小祖宗若还有兴趣,能手把手种一列,坚持半个多月观察,都算不错了。

    打发走两姐弟,贾敏看向方姨娘,握着方姨娘手道,“你把孩子教得很好,等半年后他们真感兴趣农事,也多劳烦你带着他们。”

    “能照顾他们,我高兴还来不及,太太放心吧,我会看顾好他们,不会让他们累着的。”

    贾敏摇摇头,“累一累才好,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惯着他们了,你看他们对你,愈发没大没小了。”

    方姨娘笑笑,没多说什么。

    京城,荣国府

    “什么姑爷升任左副都御史”

    贾母闻言喜不自胜,她的敏儿啊,终于能回京了

    贾政却面带尴尬,惹得贾母高兴的心情都没法维持,“怎么,还有什么没说”

    “母亲恕儿未曾说完,妹夫也兼任了盐课御史一职,”见贾母面色严肃,干脆一把子说完,“即刻前往扬州赴任。”回京述职不需要的。

    只是这样的消息,他竟现在才知道,怕是现在圣旨都已经到了吧。

    苏杭地界的巡盐御史,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担任的

    房间里也就贾母和贾政两人,半晌后,贾母看向目前家中唯一还能在朝堂打探点消息的二子,“你怎么看”

    “母亲,妹夫高升,自然是喜事,当今信任妹夫,方能交付巡盐御史的重任。”贾政停了一瞬,见贾母神色似乎并无不满,继续道,“甄家恰在金陵,不若我们修书一封,也让甄家照看一看妹夫。”

    甄家呀,贾母眼神有些放空,像是在想些什么,等回神后,才点了点头,“也好,也好。盐这一道,还是得有人帮衬着。”

    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等到林如海被调回京的那一天,她的敏儿啊,如今外孙女都四岁了,她却还没见过。

    说想到这儿,贾母就想起了宝玉,索性正事也说了,就该说家事了,贾母有些不悦的问道,“你又凶宝玉了他才多大,逼他做什么”

    贾政愁着脸,“母亲,宝玉都五岁多了,您看看他读书的样子”

    “什么样子”贾母淡淡打断贾政的话,不怒自威看向贾政,“我们家是什么人家,需要像普通人家一样逼着孩子考科举吗珠儿怎么没的你忘了”

    贾政无端矮了几分,而贾母右手则不自觉摩挲着手杖,暴露了贾母内心的不平静,待贾政离开,鸳鸯回到房间给贾母按揉肩膀,贾母才深深一叹,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上面正是贾敏对贾母的絮絮叨叨。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筠哥儿身体越来越好,女儿也总算放下了心,女儿无用,只得玉儿一个女儿,如今筠哥儿立住了,我与老爷百年之后,玉儿以后也终于能有依靠

    这样的话,贾敏除了给自己的母亲说,也找不到人可以说了。

    只是,贾母凝神看着信上的工整字体,神色难辨。

    林家子立住了,那林家的资源,又能分多少给到贾家呢

    贾家现在前朝无人,后宫元春那里也一直没有消息,宝玉也还太小,她这把老骨头,还能护着贾家下一代长成,并且安稳度过,成功转型吗

    她已经老了,元春,可别让祖母失望啊</p>